沈硯做事素來滴水不漏,可在皇上麵前,宮中哪有什麽秘密可言?
她擅自出宮,此事可大可小。
一旦龍顏震怒,誓要追究此事,她隻有死路一條。
此刻,周遭的空氣仿佛凝固,沉甸甸地壓抑著,每一寸都滲透著危險氣息。
顧清語咬唇不安,遲疑許久才道:“是奴婢……鬥膽求了沈公公,望他能恩準奴婢出宮!周大人身負重傷,奴婢心中實在不安。”
李淳安安聞言,眉梢微微一揚,眼中閃過一絲意外,卻又迅速被理解所取代。
很顯然,她這個迴答在他的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看來,你對侯府對周檀紹,仍然十分在意啊。”
他的聲音平靜而深沉,似在醞釀著什麽心思。
顧清語小心斟酌道:“迴皇上,人非草木,誰能無情?奴婢在侯府畢竟呆了一年多,奴婢更希望侯府眾人能平平安安,喜樂無憂。”
李淳安的語調中帶著幾分意外與深意:“朕原道是你對侯府唯有滿腹怨懟,未料,你竟是如此情深義重之人,為了周檀紹,不惜違背宮規。”
顧清語心虛垂眸,沉默以待。
李淳安見她言辭懇切,理由充分,便不再深究此事,隻是語氣平淡地吩咐道:“周檀紹的生死安危,關乎重大。與公,他是朕手中的一把利劍,與私,他是寧貴妃的親弟弟,朕必須保他平安無事。此番風波,寧貴妃與永安侯府皆受了不小的委屈,朕定要妥善安撫。至於你,若周檀紹真心希望你能重迴他身邊,我自然會成人之美。既如此,你暫且安心留在朕的身邊做事吧,其他諸事,莫要再胡思亂想,更不必提及。”
顧清語怎會不知皇上這番話的深意,默默頷首,躬身退下。
時至黃昏,李淳安與寧貴妃一同用晚膳,見她食欲不振,對滿桌珍饈幾無興趣,李淳安心生憂慮,柔聲關切:“愛妃這幾日清減不少,朕看著頗為心疼。”
周榮寧聞言勉強一笑,淡淡搖頭:“皇上莫要憂心,臣妾不過是近日胃口欠佳,並無大礙。”
李淳安緩緩擱下筷子,溫柔地伸出手,輕輕包裹住周榮寧的手,眼中滿是理解與疼惜:“你的煩憂,朕都知道。朕已經讓太醫院的人留守侯府,親自看護照料周檀紹,確保他得到最好的治療。蕭明玉不是說過了嗎?他如今已無性命之憂,靜心修養一些時日,必定會恢複如初。”
周榮寧聞言,輕輕頷首,眼簾微垂,片刻之後,聲音裏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皇上,臣妾每每午夜夢迴,心中總是鬱結難受,難以排解。臣妾不明白,臣妾的弟弟究竟做錯了什麽?他一心為朝廷為皇上查案,滿腔熱血,盡心盡力查辦案件……”
“愛妃,朕答應你,朕一定會給周檀紹討一個公道。”
周榮寧聞此,輕輕抬眼,眼眶中閃爍著晶瑩的淚光:“皇上,臣妾聽到了一些風聲,說此事八成與國舅爺有關,若事實果真如此,皇上又當如何處置呢?”
李淳安的目光深沉而凝重,略作思索後,緩緩言道:“皇後一族勢力盤踞,錯綜複雜,牽涉之廣,實難輕言。有些事,朕雖未曾言明,然心中自有分明。愛妃,你要多給朕一些時間,讓朕慢慢收拾殘局。”
周榮寧聽了這話,神情微變,仿佛得到了某種期許,重重點頭道:“臣妾明白皇上的難處,臣妾願意等……”
李淳安見她神色柔和,心境漸平,忽而又憶起一事,緩緩道:“周檀紹受傷之時,顧清語曾不顧宮規,私自離宮前往探視,此事,愛妃可有耳聞?”
周榮寧麵色稍黯,旋即便恢複了常態,輕輕頷首,答道:“臣妾自是知曉。”
李淳安繼續道:“看來,這個顧清語還是個有情有義之人。”
周榮寧心中暗自不以為然,眼簾微垂,帶著幾分困惑道:“皇上怎麽突然提起她來了?莫非是欲追究她擅自離宮之過?”
李淳安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溫聲道:“朕並無怪罪之意,反念及既然她與周檀紹的情分未了,何不索性成全他們,讓她重迴侯府,繼續照料周檀紹,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周榮寧聞言眉心微蹙,隱忍不滿道:“皇上,這恐怕於理不合吧。顧清語已在宮中有了身份,怎能再入侯府?”
李淳安又拍了拍她的手背,神情溫柔:“她在宮中何曾有過什麽身份?愛妃莫要誤會,朕並未對她任何事,也沒這個打算。”
周榮寧聽了這話,心中半信半疑。
“那皇上的意思是……放顧清語出宮,還是直接將她送迴侯府?”
李淳安以他那特有的溫文語氣迴應:“那要看愛妃的意思了,朕願意做這個順水人情,也是因為愛妃的緣故。”
周榮寧神色凝重,言辭懇切:“陛下,顧清語現今身份為宮女,依宮中規矩,理應待其年歲滿二十五,方能放出宮闈。若貿然將其送迴侯府,恐會招致非議,於陛下威名,於侯府聲譽,皆非益事。”
李淳安談談點頭:“愛妃所言極是,那你可有什麽好辦法?”
周榮寧沉吟片刻,仍是搖頭道:“迴皇上,臣妾並無什麽打算,可否容臣妾細細思量,再做長遠打算?還望殿下恩準。”
李淳安聞言,眸中閃過一絲柔和,輕聲道:“無妨,此事不急,你且安心思量,再做定奪便是。”
周榮寧心中暗自思量,自是不願顧清語重返侯府,隻是當著皇上的麵,她不好明說。
過了一日,她派人找來顧清語,欲當麵探其心意,問個分明。
明明之前,她一心一意要離開侯府,不管不顧地也要進宮,可如今,她怎麽又反悔了呢?
這突如其來的轉變,讓人不禁揣測:這到底是她的真心,還是另有隱情,受他人幕後操縱?
聽說,她和沈硯關係匪淺,莫非這背後還隱藏著什麽不為人知的秘密?
她擅自出宮,此事可大可小。
一旦龍顏震怒,誓要追究此事,她隻有死路一條。
此刻,周遭的空氣仿佛凝固,沉甸甸地壓抑著,每一寸都滲透著危險氣息。
顧清語咬唇不安,遲疑許久才道:“是奴婢……鬥膽求了沈公公,望他能恩準奴婢出宮!周大人身負重傷,奴婢心中實在不安。”
李淳安安聞言,眉梢微微一揚,眼中閃過一絲意外,卻又迅速被理解所取代。
很顯然,她這個迴答在他的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看來,你對侯府對周檀紹,仍然十分在意啊。”
他的聲音平靜而深沉,似在醞釀著什麽心思。
顧清語小心斟酌道:“迴皇上,人非草木,誰能無情?奴婢在侯府畢竟呆了一年多,奴婢更希望侯府眾人能平平安安,喜樂無憂。”
李淳安的語調中帶著幾分意外與深意:“朕原道是你對侯府唯有滿腹怨懟,未料,你竟是如此情深義重之人,為了周檀紹,不惜違背宮規。”
顧清語心虛垂眸,沉默以待。
李淳安見她言辭懇切,理由充分,便不再深究此事,隻是語氣平淡地吩咐道:“周檀紹的生死安危,關乎重大。與公,他是朕手中的一把利劍,與私,他是寧貴妃的親弟弟,朕必須保他平安無事。此番風波,寧貴妃與永安侯府皆受了不小的委屈,朕定要妥善安撫。至於你,若周檀紹真心希望你能重迴他身邊,我自然會成人之美。既如此,你暫且安心留在朕的身邊做事吧,其他諸事,莫要再胡思亂想,更不必提及。”
顧清語怎會不知皇上這番話的深意,默默頷首,躬身退下。
時至黃昏,李淳安與寧貴妃一同用晚膳,見她食欲不振,對滿桌珍饈幾無興趣,李淳安心生憂慮,柔聲關切:“愛妃這幾日清減不少,朕看著頗為心疼。”
周榮寧聞言勉強一笑,淡淡搖頭:“皇上莫要憂心,臣妾不過是近日胃口欠佳,並無大礙。”
李淳安緩緩擱下筷子,溫柔地伸出手,輕輕包裹住周榮寧的手,眼中滿是理解與疼惜:“你的煩憂,朕都知道。朕已經讓太醫院的人留守侯府,親自看護照料周檀紹,確保他得到最好的治療。蕭明玉不是說過了嗎?他如今已無性命之憂,靜心修養一些時日,必定會恢複如初。”
周榮寧聞言,輕輕頷首,眼簾微垂,片刻之後,聲音裏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皇上,臣妾每每午夜夢迴,心中總是鬱結難受,難以排解。臣妾不明白,臣妾的弟弟究竟做錯了什麽?他一心為朝廷為皇上查案,滿腔熱血,盡心盡力查辦案件……”
“愛妃,朕答應你,朕一定會給周檀紹討一個公道。”
周榮寧聞此,輕輕抬眼,眼眶中閃爍著晶瑩的淚光:“皇上,臣妾聽到了一些風聲,說此事八成與國舅爺有關,若事實果真如此,皇上又當如何處置呢?”
李淳安的目光深沉而凝重,略作思索後,緩緩言道:“皇後一族勢力盤踞,錯綜複雜,牽涉之廣,實難輕言。有些事,朕雖未曾言明,然心中自有分明。愛妃,你要多給朕一些時間,讓朕慢慢收拾殘局。”
周榮寧聽了這話,神情微變,仿佛得到了某種期許,重重點頭道:“臣妾明白皇上的難處,臣妾願意等……”
李淳安見她神色柔和,心境漸平,忽而又憶起一事,緩緩道:“周檀紹受傷之時,顧清語曾不顧宮規,私自離宮前往探視,此事,愛妃可有耳聞?”
周榮寧麵色稍黯,旋即便恢複了常態,輕輕頷首,答道:“臣妾自是知曉。”
李淳安繼續道:“看來,這個顧清語還是個有情有義之人。”
周榮寧心中暗自不以為然,眼簾微垂,帶著幾分困惑道:“皇上怎麽突然提起她來了?莫非是欲追究她擅自離宮之過?”
李淳安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溫聲道:“朕並無怪罪之意,反念及既然她與周檀紹的情分未了,何不索性成全他們,讓她重迴侯府,繼續照料周檀紹,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周榮寧聞言眉心微蹙,隱忍不滿道:“皇上,這恐怕於理不合吧。顧清語已在宮中有了身份,怎能再入侯府?”
李淳安又拍了拍她的手背,神情溫柔:“她在宮中何曾有過什麽身份?愛妃莫要誤會,朕並未對她任何事,也沒這個打算。”
周榮寧聽了這話,心中半信半疑。
“那皇上的意思是……放顧清語出宮,還是直接將她送迴侯府?”
李淳安以他那特有的溫文語氣迴應:“那要看愛妃的意思了,朕願意做這個順水人情,也是因為愛妃的緣故。”
周榮寧神色凝重,言辭懇切:“陛下,顧清語現今身份為宮女,依宮中規矩,理應待其年歲滿二十五,方能放出宮闈。若貿然將其送迴侯府,恐會招致非議,於陛下威名,於侯府聲譽,皆非益事。”
李淳安談談點頭:“愛妃所言極是,那你可有什麽好辦法?”
周榮寧沉吟片刻,仍是搖頭道:“迴皇上,臣妾並無什麽打算,可否容臣妾細細思量,再做長遠打算?還望殿下恩準。”
李淳安聞言,眸中閃過一絲柔和,輕聲道:“無妨,此事不急,你且安心思量,再做定奪便是。”
周榮寧心中暗自思量,自是不願顧清語重返侯府,隻是當著皇上的麵,她不好明說。
過了一日,她派人找來顧清語,欲當麵探其心意,問個分明。
明明之前,她一心一意要離開侯府,不管不顧地也要進宮,可如今,她怎麽又反悔了呢?
這突如其來的轉變,讓人不禁揣測:這到底是她的真心,還是另有隱情,受他人幕後操縱?
聽說,她和沈硯關係匪淺,莫非這背後還隱藏著什麽不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