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奇怪的畫麵
穿越大秦:開局大澤鄉見狐妖 作者:三月青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陳子涉的內心情感上來說,他實在不願意看到少典成為土伯的“刀”,為土伯在人間掀起殺戮。
因為少典也是華夏先祖之一。
就算不提後世,單放在這個時代來看,大秦主祭的白青黃赤四帝,分別是少典的長孫、父親以及雙子。
這樣一位華夏人文先祖,即便不能與其父其子比肩,也不該淪為神隻屠戮人間的“刀”。
這實在難以令人接受。
“希望我的猜測是錯誤的。”
陳子涉內心暗歎一聲,帶著略有幾分沉重的心情,繼續向後看去。
第五幅壁畫之中。
那長著牛角的巨大人影張開雙臂,他的雙臂伸展開來,幾乎將整幅壁畫都環抱在臂彎之內,而他的頭微微低下,似乎在注視著臂彎中的事物。
在他臂彎內,是一個又一個人的流露出恐懼姿態之人。
他們有的雙手抱頭,身體蜷縮成一團,有的人張大嘴巴,發出無聲的尖叫,還有的人拚命地奔跑,卻無處可逃。
長著牛角的巨大人影伸展出的臂彎,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羊圈,圈住了所有恐懼之人。
那些恐懼之人頭頂,蔓延出一條條黑色的線條,這些黑色線條形如煙霧,最終都匯聚入牛角人影的體內。
看到這幅畫麵,陳子涉心中的沉重之意更深了幾分。
“這幅畫對應著土伯九約中的恐懼規則。”
“恐懼規則可以吸收恐懼,讓恐懼成為自己的養分。”
“而這壁畫上講的,應該就是土伯將部落之人像羔羊一樣豢養,以此持續收割恐懼,作為自己的養料。”
“如果真是這樣,也就意味著少典不僅替土伯掀起殺戮、製造亡靈,更是將征服的部落像牲畜一樣獻給了土伯。”
“這……會是真的嗎?”
陳子涉暗歎了一口氣,側過臉去看姚玉珩、呂臣和張良。
隻見他們也都是默然不語,臉色不大好看,眼中更是透著幾分懼色,大約是被壁畫中的恐懼之意所影響。
陳子涉調動體內之炁,炁流經由丹田之中的琴心,震動琴心七弦。
頓時,一曲慷慨激昂、振奮人心的樂章奏響,激昂的旋律,充滿了生命的活力與挑戰的激情,展現出無盡的力量和勇氣。
隨著這篇樂章的響起,姚玉珩等人內心的鬥誌被激發,恐懼一掃而空。
三人也從壁畫的影響之中,漸漸迴過神來。
姚玉珩忍不住感慨:“這壁畫真邪門,雖然其中並未蘊含方術的力量,卻能在無形之中潛移默化影響我們的精神。”
陳子涉鄭重道:“玉珩說得沒錯,這壁畫的確能影響精神,不過這也是一種機緣。”
“通過不斷觀摩這些壁畫,可以增強自身精神,不為外物影響。”
“我先去看接下來幾幅壁畫,你們固守本心,再多觀摩這幅幾次,直到不被其中的恐懼之意影響,精神力就應該能得到一定的加強。”
眾人都點頭稱是。
這個時代的方術,對於精神力的增長並無太大助益。
可一旦晉入上三品後,精神力量的作用就會立刻彰顯出來,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不僅能抵禦精神類方術,更能免疫部分汙染。
甚至,可以通過自身的精神力量幹擾對手的精神狀態。
所以姚玉珩等人都對這幅壁畫格外重視。
陳子涉見姚玉珩、呂臣,甚至張良都開始再一次觀摩第五幅壁畫,便獨自走到第六幅壁畫前向畫上內容看去。
這第六幅壁畫,與第五幅壁畫相似。
畫的依然是,被豢養在牛角人影臂彎之中的部落之民。
隻不過這幅畫中的部落之民,不再展現出極致的恐懼,而是出現了很多已死或將死之人。
他們有的斷臂少腿,或許是在戰爭之中被搶迴來的難民。
有的身影幹枯憔悴,佝僂著身子,正用雙手不斷從地上挖著些什麽,拚命塞進嘴裏。
有的則身上出現各種潰爛,孤零零躺在牛角人影臂彎中的邊緣,其餘人等都離著這些人遠遠的,不願與他們接觸。
“戰爭、饑荒、瘟疫。”
陳子涉目光閃爍:“這三類人代表了三種不同的死法,這幅壁畫似乎還是與死亡有關。”
“但死亡對應的壁畫應該是第四幅,不該重複出現才對啊。”
“咦,不對……”
陳子涉忽然看到,在這些死去的人上空,還用極淡的筆觸,畫著一道道淡淡的人影,與下方的屍體相對應。
而這些淡淡的人影,越往上則筆跡越輕,直至完全消散於虛無。
“是了,這些淡淡的筆觸,刻畫的應該是死去之人的魂魄,這些魂魄正在上升,最終歸於虛無。”
“所以這幅壁畫對是虛無規則。”
“可是畫中的土伯在做什麽?畫中的土伯似乎與魂魄的虛無化並無關聯。”
陳子涉走近了些仔細觀察,見牛角人影與上一幅畫中並無不同,就像是什麽也沒有做。
思索片刻,陳子涉又看向第七幅壁畫。
第七幅壁畫之中,牛角人影終於改變了姿態。
隻見這疑似土伯的牛角人影,正在壁畫中邁開雙腿,瘋狂奔走,他的右手高高舉起伸出,五指張開,似乎正在空中抓取著什麽。
而令陳子涉心中一震的是,牛角人影的左手中正抓著幾個人影。
這些人影的筆觸淡淡的,看來是代表了已死之人的魂魄。
而牛角人影的左手,正將抓著的魂魄放在自己身上,不僅是其左手之中,牛角人影那龐大的身軀上,已經掛滿了無數人的魂魄。
“按照順序,這幅畫對應的應該是本源規則。”
“但這壁畫是什麽意思?土伯是掌管幽都的神隻嗎,一切人死後魂魄盡歸幽都,土伯又何至於親自抓取?”
“這一幅壁畫之中,體現本源規則的內容在哪裏?”
“還有上一幅畫中,土伯麵對那些消散於虛無的魂魄,為何無動於衷?”
這兩幅壁畫很有問題,陳子涉盯著二者仔細觀測揣摩。
忽然,他心中一動,又走到第五幅,對應著恐懼規則的壁畫前,再次凝神看去。
緊接,一個離奇而大膽的猜測,出現在了陳子涉心中。
因為少典也是華夏先祖之一。
就算不提後世,單放在這個時代來看,大秦主祭的白青黃赤四帝,分別是少典的長孫、父親以及雙子。
這樣一位華夏人文先祖,即便不能與其父其子比肩,也不該淪為神隻屠戮人間的“刀”。
這實在難以令人接受。
“希望我的猜測是錯誤的。”
陳子涉內心暗歎一聲,帶著略有幾分沉重的心情,繼續向後看去。
第五幅壁畫之中。
那長著牛角的巨大人影張開雙臂,他的雙臂伸展開來,幾乎將整幅壁畫都環抱在臂彎之內,而他的頭微微低下,似乎在注視著臂彎中的事物。
在他臂彎內,是一個又一個人的流露出恐懼姿態之人。
他們有的雙手抱頭,身體蜷縮成一團,有的人張大嘴巴,發出無聲的尖叫,還有的人拚命地奔跑,卻無處可逃。
長著牛角的巨大人影伸展出的臂彎,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羊圈,圈住了所有恐懼之人。
那些恐懼之人頭頂,蔓延出一條條黑色的線條,這些黑色線條形如煙霧,最終都匯聚入牛角人影的體內。
看到這幅畫麵,陳子涉心中的沉重之意更深了幾分。
“這幅畫對應著土伯九約中的恐懼規則。”
“恐懼規則可以吸收恐懼,讓恐懼成為自己的養分。”
“而這壁畫上講的,應該就是土伯將部落之人像羔羊一樣豢養,以此持續收割恐懼,作為自己的養料。”
“如果真是這樣,也就意味著少典不僅替土伯掀起殺戮、製造亡靈,更是將征服的部落像牲畜一樣獻給了土伯。”
“這……會是真的嗎?”
陳子涉暗歎了一口氣,側過臉去看姚玉珩、呂臣和張良。
隻見他們也都是默然不語,臉色不大好看,眼中更是透著幾分懼色,大約是被壁畫中的恐懼之意所影響。
陳子涉調動體內之炁,炁流經由丹田之中的琴心,震動琴心七弦。
頓時,一曲慷慨激昂、振奮人心的樂章奏響,激昂的旋律,充滿了生命的活力與挑戰的激情,展現出無盡的力量和勇氣。
隨著這篇樂章的響起,姚玉珩等人內心的鬥誌被激發,恐懼一掃而空。
三人也從壁畫的影響之中,漸漸迴過神來。
姚玉珩忍不住感慨:“這壁畫真邪門,雖然其中並未蘊含方術的力量,卻能在無形之中潛移默化影響我們的精神。”
陳子涉鄭重道:“玉珩說得沒錯,這壁畫的確能影響精神,不過這也是一種機緣。”
“通過不斷觀摩這些壁畫,可以增強自身精神,不為外物影響。”
“我先去看接下來幾幅壁畫,你們固守本心,再多觀摩這幅幾次,直到不被其中的恐懼之意影響,精神力就應該能得到一定的加強。”
眾人都點頭稱是。
這個時代的方術,對於精神力的增長並無太大助益。
可一旦晉入上三品後,精神力量的作用就會立刻彰顯出來,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不僅能抵禦精神類方術,更能免疫部分汙染。
甚至,可以通過自身的精神力量幹擾對手的精神狀態。
所以姚玉珩等人都對這幅壁畫格外重視。
陳子涉見姚玉珩、呂臣,甚至張良都開始再一次觀摩第五幅壁畫,便獨自走到第六幅壁畫前向畫上內容看去。
這第六幅壁畫,與第五幅壁畫相似。
畫的依然是,被豢養在牛角人影臂彎之中的部落之民。
隻不過這幅畫中的部落之民,不再展現出極致的恐懼,而是出現了很多已死或將死之人。
他們有的斷臂少腿,或許是在戰爭之中被搶迴來的難民。
有的身影幹枯憔悴,佝僂著身子,正用雙手不斷從地上挖著些什麽,拚命塞進嘴裏。
有的則身上出現各種潰爛,孤零零躺在牛角人影臂彎中的邊緣,其餘人等都離著這些人遠遠的,不願與他們接觸。
“戰爭、饑荒、瘟疫。”
陳子涉目光閃爍:“這三類人代表了三種不同的死法,這幅壁畫似乎還是與死亡有關。”
“但死亡對應的壁畫應該是第四幅,不該重複出現才對啊。”
“咦,不對……”
陳子涉忽然看到,在這些死去的人上空,還用極淡的筆觸,畫著一道道淡淡的人影,與下方的屍體相對應。
而這些淡淡的人影,越往上則筆跡越輕,直至完全消散於虛無。
“是了,這些淡淡的筆觸,刻畫的應該是死去之人的魂魄,這些魂魄正在上升,最終歸於虛無。”
“所以這幅壁畫對是虛無規則。”
“可是畫中的土伯在做什麽?畫中的土伯似乎與魂魄的虛無化並無關聯。”
陳子涉走近了些仔細觀察,見牛角人影與上一幅畫中並無不同,就像是什麽也沒有做。
思索片刻,陳子涉又看向第七幅壁畫。
第七幅壁畫之中,牛角人影終於改變了姿態。
隻見這疑似土伯的牛角人影,正在壁畫中邁開雙腿,瘋狂奔走,他的右手高高舉起伸出,五指張開,似乎正在空中抓取著什麽。
而令陳子涉心中一震的是,牛角人影的左手中正抓著幾個人影。
這些人影的筆觸淡淡的,看來是代表了已死之人的魂魄。
而牛角人影的左手,正將抓著的魂魄放在自己身上,不僅是其左手之中,牛角人影那龐大的身軀上,已經掛滿了無數人的魂魄。
“按照順序,這幅畫對應的應該是本源規則。”
“但這壁畫是什麽意思?土伯是掌管幽都的神隻嗎,一切人死後魂魄盡歸幽都,土伯又何至於親自抓取?”
“這一幅壁畫之中,體現本源規則的內容在哪裏?”
“還有上一幅畫中,土伯麵對那些消散於虛無的魂魄,為何無動於衷?”
這兩幅壁畫很有問題,陳子涉盯著二者仔細觀測揣摩。
忽然,他心中一動,又走到第五幅,對應著恐懼規則的壁畫前,再次凝神看去。
緊接,一個離奇而大膽的猜測,出現在了陳子涉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