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梧桐樹葉
穿越大秦:開局大澤鄉見狐妖 作者:三月青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信愣在原地:“不是,王上,臣……”
嬴政微微抬了抬手,止住李信的話:“攻城掠地也好,募兵練兵也好,都是為國盡忠,都是軍功,並無貴賤之分。”
“臣不在乎軍功,臣隻想上陣殺敵!”
李信不甘心,再次爭取道。
嬴政不再說話,隻是一手支在案上,斜斜撐著頭,似笑非笑的看著李信。
片刻後,李信低頭服軟:“臣,謹遵王命。”
嬴政這才終於笑了出來,寬慰道:“你還年輕,以後有的是你上陣殺敵的機會,不必急在一時。”
“寡人之所以現在不用你,就是因為你年輕氣盛,建功立業之心太迫切,戰場上難免會有輕敵冒進之舉。”
“讓你去蜀地募兵練兵,也是為了磨一磨你的性子,來日方能成為我秦國棟梁。”
嬴政這一番話既是實情,又在不經意間畫了個大餅,忽悠得小年輕李信眼睛登時一亮,再拜道:“臣定不辜負王上栽培。”
嬴政滿意地點了點頭,揮了揮手:“你先去準備巴蜀募兵的事宜吧。”
“臣告退。”
待李信離開後,嬴政才又看向桓齮道:“桓將軍,宜安真拿不下?”
桓齮麵露難色:“非臣不盡心力,實在是……”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但就差把“難辦”兩個字寫在臉上了。
嬴政沒有不悅也沒有強求,轉而道:“那麽如果攻下宜安後立刻撤退,不必堅守呢?桓將軍可否能做到?”
“攻城卻不守城?”
桓齮有些疑惑,要知道宜安是趙國名將李牧建設,名為城池實則卻是一座軍事要塞,為的就是抵禦外敵,同時拱衛趙都邯鄲。
這也就意味著,宜安並不像其他城池一樣,攻下後可以獲得糧草、人口等資源。
攻下後就退走,這完全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圖的是個啥?
但嬴政已經退了一步,桓齮也不好再推脫,隻得道:“若是如此應該還是可以的,隻是王上這麽做的目的究竟是什麽,還請明示。”
作為一國之君,嬴政並不在意對臣下多解釋幾句,但前提是,臣下需要先表明態度,積極服從他的命令。
而非通過解釋、曉以利害之後,才讓臣下信服。
見桓齮不再推脫,嬴政也說出了自己的目的:“此去宜安,寡人不要城池也不要糧草、輜重,寡人隻要你帶迴來一枚葉子,一枚梧桐樹葉。”
梧桐樹葉?
桓齮微微一愣:“王上,是什麽樣的梧桐樹葉?”
嬴政:“當你見到它時,自然就明白了。”
伴隨著這句話,陳子涉眼前所見場間開始變得迷幻,大片的水霧從四麵八方湧來,遮蔽住了他的視線。
陳子涉明白,這段記憶畫麵到此結束了。
他配合著水霧緩緩閉上眼,待到周身濕潤的氣息消失,才徐徐睜開。
他迴到了土伯之角的山洞中。
姚玉珩見陳子涉醒來,連忙問:“陳大哥,你該不會是又看到了始皇帝的記憶吧?”
她對上一次入夢之後,陳子涉命魂消失的事情還記憶猶新,而這一次又發生了同樣的狀況。
姚玉珩本不信陳子涉在入夢之後,能看到始皇帝的記憶,她更偏向於相信,陳子涉是誤入了其他某人的夢境之中。
但方才,呂臣將始皇帝虛影出現的消息,同姚玉珩說了。
尤其是聽聞始皇帝虛影附身在鼎足上,隻為了來看一看陳子涉,姚玉珩也不得不動搖了。
陳子涉點了點頭,見呂臣關切地想要問些什麽。
他抬手止住了呂臣的話:“有什麽稍後再說,我得先捋一捋。”
陳子涉懷疑,自己的穿越與水霧和這些記憶畫麵有關,他要趁著記憶清晰,細節還沒有變得模糊時,對記憶畫麵進行迴顧。
“始皇帝問聞道碑掃平六國的方法,聞道碑給出了三條計策。”
“第一條是讓雲層中的那個生物去三川郡,吸納周朝王氣。”
“雲層中的那東西究竟是什麽?始皇帝為何稱唿它為‘尊神’,卻又不像敬神那般,表現得十分恭敬。”
陳子涉又迴憶了一番那“尊神”偶爾顯露出的模糊形態。
“等等,為什麽我會覺得,那‘尊神’有些眼熟?我像是在哪兒見過它……”
陳子涉沉思片刻,忽然腦海之中靈光一閃。
“是了,樹神!”
陳子涉終於想了起來。
那日他與曹咎誤入樹神巢穴,交戰中陳子涉以心火勾動樹神的恐懼,樹神精神力外溢之下,他們也陷入了恐懼幻境之中。”
而當時幻境內曾出現過一個畫麵。
那是在秦楚兩國交戰的戰場上,遙遠的天邊,厚重雲層下,一道巨大模糊的身影晃動,僅是遠遠看上一眼,就令人陷入無盡的恐懼。
“那個身影與雲層中‘尊神’的模糊身影……幾乎一模一樣!”
“也就是說,這位‘尊神’曾出現在秦楚之戰的戰場上。”
“莫非這所謂的‘尊神’,是秦國的秘密武器,是秦王豢養的強大邪祟?”
陳子涉越想越覺得有可能。
他又聯想到,王賁在封印枯榮之狐的碑文上也提到,秦楚之戰時,大軍深入楚地後,枯榮之狐出手禍亂軍營,引得人心惶惶。
“這樣看來,枯榮之狐應該便是楚國豢養的邪祟了。”
一時間,陳子涉的念頭暢通,對枯榮之狐的底細也有了些許把握。
陳子涉繼續思索道:“聞道碑的另外兩條計策,應該與李信去巴蜀募兵練兵,以及桓齮攻打趙國宜安,尋找梧桐葉有關。”
“嬴政讓李信去蜀地,建立七大都尉營,等等,七都尉……”
“嘶——”
“這七都尉,不會就是李信伐楚時,被項燕滅掉的那七都尉吧?”
陳子涉想了想,覺得可能是自己太過敏感了。
巴蜀之地的七都尉營,顯然是嬴政按照聞道碑的計策,命李信籌建的,若所料不錯,應該是秦國掃滅六國的依仗之一。
不可能被李信一戰全部葬送,而且此戰之後,李信依然很受嬴政信任。
“應該是巧合……”陳子涉在心中默默道。
至於那枚梧桐葉,陳子涉思來想去,也搞不明白嬴政為何大費周章,讓桓齮出兵趙國,隻為尋找一枚梧桐樹葉。
於是他看向“小百科全書”姚玉珩問:“玉珩,紫微垣的隱器之中,可有哪一件是梧桐樹葉的形狀?”
“啊?”姚玉珩也一下子被問懵了:“我對紫微垣隱器也不是完全了解,但就我所知道的那幾件,並沒有梧桐樹葉形狀的。”
陳子涉想了想,換了說法又問:“那有沒有什麽形如梧桐樹葉的寶物,或者跟梧桐樹葉有關的典故?”
姚玉珩思索片刻,忽然道:“還真有一個。”
嬴政微微抬了抬手,止住李信的話:“攻城掠地也好,募兵練兵也好,都是為國盡忠,都是軍功,並無貴賤之分。”
“臣不在乎軍功,臣隻想上陣殺敵!”
李信不甘心,再次爭取道。
嬴政不再說話,隻是一手支在案上,斜斜撐著頭,似笑非笑的看著李信。
片刻後,李信低頭服軟:“臣,謹遵王命。”
嬴政這才終於笑了出來,寬慰道:“你還年輕,以後有的是你上陣殺敵的機會,不必急在一時。”
“寡人之所以現在不用你,就是因為你年輕氣盛,建功立業之心太迫切,戰場上難免會有輕敵冒進之舉。”
“讓你去蜀地募兵練兵,也是為了磨一磨你的性子,來日方能成為我秦國棟梁。”
嬴政這一番話既是實情,又在不經意間畫了個大餅,忽悠得小年輕李信眼睛登時一亮,再拜道:“臣定不辜負王上栽培。”
嬴政滿意地點了點頭,揮了揮手:“你先去準備巴蜀募兵的事宜吧。”
“臣告退。”
待李信離開後,嬴政才又看向桓齮道:“桓將軍,宜安真拿不下?”
桓齮麵露難色:“非臣不盡心力,實在是……”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但就差把“難辦”兩個字寫在臉上了。
嬴政沒有不悅也沒有強求,轉而道:“那麽如果攻下宜安後立刻撤退,不必堅守呢?桓將軍可否能做到?”
“攻城卻不守城?”
桓齮有些疑惑,要知道宜安是趙國名將李牧建設,名為城池實則卻是一座軍事要塞,為的就是抵禦外敵,同時拱衛趙都邯鄲。
這也就意味著,宜安並不像其他城池一樣,攻下後可以獲得糧草、人口等資源。
攻下後就退走,這完全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圖的是個啥?
但嬴政已經退了一步,桓齮也不好再推脫,隻得道:“若是如此應該還是可以的,隻是王上這麽做的目的究竟是什麽,還請明示。”
作為一國之君,嬴政並不在意對臣下多解釋幾句,但前提是,臣下需要先表明態度,積極服從他的命令。
而非通過解釋、曉以利害之後,才讓臣下信服。
見桓齮不再推脫,嬴政也說出了自己的目的:“此去宜安,寡人不要城池也不要糧草、輜重,寡人隻要你帶迴來一枚葉子,一枚梧桐樹葉。”
梧桐樹葉?
桓齮微微一愣:“王上,是什麽樣的梧桐樹葉?”
嬴政:“當你見到它時,自然就明白了。”
伴隨著這句話,陳子涉眼前所見場間開始變得迷幻,大片的水霧從四麵八方湧來,遮蔽住了他的視線。
陳子涉明白,這段記憶畫麵到此結束了。
他配合著水霧緩緩閉上眼,待到周身濕潤的氣息消失,才徐徐睜開。
他迴到了土伯之角的山洞中。
姚玉珩見陳子涉醒來,連忙問:“陳大哥,你該不會是又看到了始皇帝的記憶吧?”
她對上一次入夢之後,陳子涉命魂消失的事情還記憶猶新,而這一次又發生了同樣的狀況。
姚玉珩本不信陳子涉在入夢之後,能看到始皇帝的記憶,她更偏向於相信,陳子涉是誤入了其他某人的夢境之中。
但方才,呂臣將始皇帝虛影出現的消息,同姚玉珩說了。
尤其是聽聞始皇帝虛影附身在鼎足上,隻為了來看一看陳子涉,姚玉珩也不得不動搖了。
陳子涉點了點頭,見呂臣關切地想要問些什麽。
他抬手止住了呂臣的話:“有什麽稍後再說,我得先捋一捋。”
陳子涉懷疑,自己的穿越與水霧和這些記憶畫麵有關,他要趁著記憶清晰,細節還沒有變得模糊時,對記憶畫麵進行迴顧。
“始皇帝問聞道碑掃平六國的方法,聞道碑給出了三條計策。”
“第一條是讓雲層中的那個生物去三川郡,吸納周朝王氣。”
“雲層中的那東西究竟是什麽?始皇帝為何稱唿它為‘尊神’,卻又不像敬神那般,表現得十分恭敬。”
陳子涉又迴憶了一番那“尊神”偶爾顯露出的模糊形態。
“等等,為什麽我會覺得,那‘尊神’有些眼熟?我像是在哪兒見過它……”
陳子涉沉思片刻,忽然腦海之中靈光一閃。
“是了,樹神!”
陳子涉終於想了起來。
那日他與曹咎誤入樹神巢穴,交戰中陳子涉以心火勾動樹神的恐懼,樹神精神力外溢之下,他們也陷入了恐懼幻境之中。”
而當時幻境內曾出現過一個畫麵。
那是在秦楚兩國交戰的戰場上,遙遠的天邊,厚重雲層下,一道巨大模糊的身影晃動,僅是遠遠看上一眼,就令人陷入無盡的恐懼。
“那個身影與雲層中‘尊神’的模糊身影……幾乎一模一樣!”
“也就是說,這位‘尊神’曾出現在秦楚之戰的戰場上。”
“莫非這所謂的‘尊神’,是秦國的秘密武器,是秦王豢養的強大邪祟?”
陳子涉越想越覺得有可能。
他又聯想到,王賁在封印枯榮之狐的碑文上也提到,秦楚之戰時,大軍深入楚地後,枯榮之狐出手禍亂軍營,引得人心惶惶。
“這樣看來,枯榮之狐應該便是楚國豢養的邪祟了。”
一時間,陳子涉的念頭暢通,對枯榮之狐的底細也有了些許把握。
陳子涉繼續思索道:“聞道碑的另外兩條計策,應該與李信去巴蜀募兵練兵,以及桓齮攻打趙國宜安,尋找梧桐葉有關。”
“嬴政讓李信去蜀地,建立七大都尉營,等等,七都尉……”
“嘶——”
“這七都尉,不會就是李信伐楚時,被項燕滅掉的那七都尉吧?”
陳子涉想了想,覺得可能是自己太過敏感了。
巴蜀之地的七都尉營,顯然是嬴政按照聞道碑的計策,命李信籌建的,若所料不錯,應該是秦國掃滅六國的依仗之一。
不可能被李信一戰全部葬送,而且此戰之後,李信依然很受嬴政信任。
“應該是巧合……”陳子涉在心中默默道。
至於那枚梧桐葉,陳子涉思來想去,也搞不明白嬴政為何大費周章,讓桓齮出兵趙國,隻為尋找一枚梧桐樹葉。
於是他看向“小百科全書”姚玉珩問:“玉珩,紫微垣的隱器之中,可有哪一件是梧桐樹葉的形狀?”
“啊?”姚玉珩也一下子被問懵了:“我對紫微垣隱器也不是完全了解,但就我所知道的那幾件,並沒有梧桐樹葉形狀的。”
陳子涉想了想,換了說法又問:“那有沒有什麽形如梧桐樹葉的寶物,或者跟梧桐樹葉有關的典故?”
姚玉珩思索片刻,忽然道:“還真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