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騰飛出走鬼方郡,鬼方郡城中士子和員外勢力徹底倒台。
水鸞子坐鎮城中,如定海神針,楚天帶領秀水峰女同門更將城中政務處置的井井有條。
蘇子昂已能抽出身來,做自己的事。
赤衣社已如蛇潛深淵,不見蹤影,暫時不足為慮,庚金玄鐵礦現有梁大嘴帶手下兄弟們四下尋找,要等一等再說。
目前要做的。
一是恢複穩定修煉,對於修士來說,修為高低最重要,二是在老林中開疆擴土,木桑子和水鸞子肯來鬼方郡,多半是惦記老林中的珍品。
水鸞子曾到荷葉峰看過,說過一句話,可以在老林中建設傳送陣。
這句話不言而喻,傳送陣可能將古族少女們投放到更遠的老林中,五百裏,一千裏,五千裏......
蘇子昂站在荷葉峰邊四下眺望。
峰下大峽穀下遊又堵上一個圍壩,積了半壩清水。
水壩上方兩岸已被整成山田。
一群赤鬼族人架著野牛反複犁耙,並將土中石子和草根一一揀出,翻出來的土黝黑肥沃。
時近中秋,穀底氣侯依舊十分濕潤,草葉翠綠,蟲舞鳥鳴。
陸羽和林夕從遠處奔來,詢問:“蘇師弟,你先種稻米?”
“先種點普通稻米試試地。”蘇子昂摸出一個乾坤袋,道:“將地深耕幾分,明春及早下種,若是行,當年下一季改種靈米。”
“聽你的。”陸羽接過乾坤袋。
蘇子昂又摸出幾粒青色種子遞給陸羽:“這是青木峰扶桑木,等於一個小型陣法,它不需靈石喂養,可從土中攝取。”
略一停頓,他又道:“想讓它長的快,最好以鮮血喂養。”
“嗯。”
隨後幾天,蘇子昂一直在老林中轉悠。
荷葉峰南邊數百裏遠處有道大河,古族人稱為吃人河,河水湍急,河內影影綽綽似有妖獸出沒,普通古族人難已渡過。
東西兩邊走出數百裏遠外,發現赤鬼族人和夜鴞族人蹤跡,但距離荷葉峰太遠,對荷葉峰一時構不成威脅。
中秋節快到了,蘇子昂返迴荷葉峰。
方黑山遠遠迎上來,嘴都笑到耳朵後麵,老遠叫:“山神爺,山神爺,你看。”說著一翻腕,八荒開山斧在頭頂一個纏頭裹腦,舞出一個巨大斧花。
武諺說;劍怕纏頭,斧難舞頭。
揮八荒開天斧開力一劈,隻要是凝元境修士全能做到,但若想在頭頂隨意舞花,對力量必須有絕對控製才成。
“哈哈,你這算是一連突破二境,可以學‘刃之火’和‘蚩靈盾’了。”蘇子昂理解方黑石的心情,立刻將相關口訣相授。
八百名古族人修練龍神宗武修刻苦認真,在他們看來,這是山神爺教的神術,必須學好。
蘇子昂每人兩天供應一片下品靈石。
中秋節,月懸九天。
濮州郡。
奕王和雲先生突然趕到軍營,一為閱兵,二為與眾軍共度中秋節,五百名千牛衛帶著一大隊民夫,將各類肉脯瓜果,酒水美味一一擺上。
府兵隻餘四千五百多人,但人人精神抖擻,穿明光甲,配小橫刀,旗幟在夜風中烈烈飛舞,整個兵營鴉雀無聲。
奕王出現,對每一名士兵都是一種莫大鼓舞,這代表王朝的重視。
雲先生開始訓話。
“中秋佳節,在場諸位將士每人發十兩過節銀子,另外年底賞棉布一匹,三鬥米,一人一畝地。”
奕王背後冷汗直流,他清楚濮州府庫銀恰好有五萬,一個士兵十兩賞銀,恰好能夠,至於大米棉布,還有四千畝土地,隻是畫的大餅。
這叫失信。
將無信而威不立,軍無威而必自亂。
一盞茶後,雲先生訓完話,由都尉陳大旗負責安排眾軍開始慶賀佳節。
奕王等雲先生一迴座,立刻道:“雲叔,府庫中可沒四千五百匹棉布和萬鬥大米,還有四千畝地。”
雲先生淡淡說道:“老夫知道。”
“雲叔又要向富紳們攤派?”
“非也,節後便要剿匪。”雲先生搖搖頭:“他們原來全是各郡官吏的私兵,和咱倆並不熟,隻有許之以利,才能自願效命。”
略一頓。他說:“許的東西,剿匪迴來才有命拿。”
奕王看看眾軍,心一沉,眾軍雖有可能真和各郡官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必竟全是古夏子民,他內心並不希望傷亡慘重。
“過節吧。”雲先生聲音忽然沉悶,忽地舉杯邀月,悲愴輕吟:“月無月有月無情,夢中夢見夢中人。”
雲先生雖世襲侯爵,但妻女去世早,他此番舉杯邀月,多半思念妻女,奕王便舉杯道:“雲叔,人如浮塵,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但,無可替代。”
“往事莫提,且說眼前吧。”雲先生放下酒杯,展顏一笑,道:“過了節,老夫要提兵剿匪,你令公孫泰傳訊鬼方郡,讓蘇子昂來隨軍出戰吧。”
奕王笑道:“行,我看雲叔欣賞罰分蘇將軍?”
“恩,他善於觀察和又懂隨機應變,是一名可造之材。”雲先生道。
......
蘇子昂見到雲先生時,是在一間從來沒見過的密室中。
室中隻有一大一小兩個石案。
石案上山巒重疊,城池分明,並標有道路和河流,能清楚找到濮州郡和瀾水,很多山頭上插著一杆小旗,旗上寫有名字,看名字應是一家家匪寨。
蘇子昂問:“雲先生,這是?”
“這叫實物地圖。”雲先生指指左麵牆上,道:“你對比地圖看看就明白了。”
蘇子昂依言對比,隻聽雲先生繼續說道:“本朝隻有兩人知道如何製作案上地圖。”
“一定是大明王和雲先生兩人。”蘇子昂見石案上地圖山巒溝河一目了然,不用雲先生說,他也知道案上地圖更便於指揮作戰。
“若讓書生以口舌論戰,可橫掃天下,若讓將軍看著牆上地圖論戰,可橫掃千裏,若再看著石案地圖論戰,則隻能決戰一隅。”雲先生看看蘇子昂,忽然問:“在戰爭中,將帥最應明白什麽?”
“知已知彼?”蘇子昂說了一句,隨既感覺不一定對,便誠懇說道:“請雲先生指點。”
“知已知彼隻是其中之一。”雲先生淡淡一笑,道:“做為一名將軍,一要明白如何進攻,二要明白如何結束戰鬥。”
“打勝了不就結束戰鬥了嗎?”蘇子昂道。
“那若是打敗了或打成對峙戰怎麽辦?”雲先生問。
蘇子昂目前所遇大型戰鬥,全有太華派在背後支撐,從來沒有想過失敗或打成對峙,便拱手道:“請雲先生指點。”
(本章完)
水鸞子坐鎮城中,如定海神針,楚天帶領秀水峰女同門更將城中政務處置的井井有條。
蘇子昂已能抽出身來,做自己的事。
赤衣社已如蛇潛深淵,不見蹤影,暫時不足為慮,庚金玄鐵礦現有梁大嘴帶手下兄弟們四下尋找,要等一等再說。
目前要做的。
一是恢複穩定修煉,對於修士來說,修為高低最重要,二是在老林中開疆擴土,木桑子和水鸞子肯來鬼方郡,多半是惦記老林中的珍品。
水鸞子曾到荷葉峰看過,說過一句話,可以在老林中建設傳送陣。
這句話不言而喻,傳送陣可能將古族少女們投放到更遠的老林中,五百裏,一千裏,五千裏......
蘇子昂站在荷葉峰邊四下眺望。
峰下大峽穀下遊又堵上一個圍壩,積了半壩清水。
水壩上方兩岸已被整成山田。
一群赤鬼族人架著野牛反複犁耙,並將土中石子和草根一一揀出,翻出來的土黝黑肥沃。
時近中秋,穀底氣侯依舊十分濕潤,草葉翠綠,蟲舞鳥鳴。
陸羽和林夕從遠處奔來,詢問:“蘇師弟,你先種稻米?”
“先種點普通稻米試試地。”蘇子昂摸出一個乾坤袋,道:“將地深耕幾分,明春及早下種,若是行,當年下一季改種靈米。”
“聽你的。”陸羽接過乾坤袋。
蘇子昂又摸出幾粒青色種子遞給陸羽:“這是青木峰扶桑木,等於一個小型陣法,它不需靈石喂養,可從土中攝取。”
略一停頓,他又道:“想讓它長的快,最好以鮮血喂養。”
“嗯。”
隨後幾天,蘇子昂一直在老林中轉悠。
荷葉峰南邊數百裏遠處有道大河,古族人稱為吃人河,河水湍急,河內影影綽綽似有妖獸出沒,普通古族人難已渡過。
東西兩邊走出數百裏遠外,發現赤鬼族人和夜鴞族人蹤跡,但距離荷葉峰太遠,對荷葉峰一時構不成威脅。
中秋節快到了,蘇子昂返迴荷葉峰。
方黑山遠遠迎上來,嘴都笑到耳朵後麵,老遠叫:“山神爺,山神爺,你看。”說著一翻腕,八荒開山斧在頭頂一個纏頭裹腦,舞出一個巨大斧花。
武諺說;劍怕纏頭,斧難舞頭。
揮八荒開天斧開力一劈,隻要是凝元境修士全能做到,但若想在頭頂隨意舞花,對力量必須有絕對控製才成。
“哈哈,你這算是一連突破二境,可以學‘刃之火’和‘蚩靈盾’了。”蘇子昂理解方黑石的心情,立刻將相關口訣相授。
八百名古族人修練龍神宗武修刻苦認真,在他們看來,這是山神爺教的神術,必須學好。
蘇子昂每人兩天供應一片下品靈石。
中秋節,月懸九天。
濮州郡。
奕王和雲先生突然趕到軍營,一為閱兵,二為與眾軍共度中秋節,五百名千牛衛帶著一大隊民夫,將各類肉脯瓜果,酒水美味一一擺上。
府兵隻餘四千五百多人,但人人精神抖擻,穿明光甲,配小橫刀,旗幟在夜風中烈烈飛舞,整個兵營鴉雀無聲。
奕王出現,對每一名士兵都是一種莫大鼓舞,這代表王朝的重視。
雲先生開始訓話。
“中秋佳節,在場諸位將士每人發十兩過節銀子,另外年底賞棉布一匹,三鬥米,一人一畝地。”
奕王背後冷汗直流,他清楚濮州府庫銀恰好有五萬,一個士兵十兩賞銀,恰好能夠,至於大米棉布,還有四千畝土地,隻是畫的大餅。
這叫失信。
將無信而威不立,軍無威而必自亂。
一盞茶後,雲先生訓完話,由都尉陳大旗負責安排眾軍開始慶賀佳節。
奕王等雲先生一迴座,立刻道:“雲叔,府庫中可沒四千五百匹棉布和萬鬥大米,還有四千畝地。”
雲先生淡淡說道:“老夫知道。”
“雲叔又要向富紳們攤派?”
“非也,節後便要剿匪。”雲先生搖搖頭:“他們原來全是各郡官吏的私兵,和咱倆並不熟,隻有許之以利,才能自願效命。”
略一頓。他說:“許的東西,剿匪迴來才有命拿。”
奕王看看眾軍,心一沉,眾軍雖有可能真和各郡官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必竟全是古夏子民,他內心並不希望傷亡慘重。
“過節吧。”雲先生聲音忽然沉悶,忽地舉杯邀月,悲愴輕吟:“月無月有月無情,夢中夢見夢中人。”
雲先生雖世襲侯爵,但妻女去世早,他此番舉杯邀月,多半思念妻女,奕王便舉杯道:“雲叔,人如浮塵,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但,無可替代。”
“往事莫提,且說眼前吧。”雲先生放下酒杯,展顏一笑,道:“過了節,老夫要提兵剿匪,你令公孫泰傳訊鬼方郡,讓蘇子昂來隨軍出戰吧。”
奕王笑道:“行,我看雲叔欣賞罰分蘇將軍?”
“恩,他善於觀察和又懂隨機應變,是一名可造之材。”雲先生道。
......
蘇子昂見到雲先生時,是在一間從來沒見過的密室中。
室中隻有一大一小兩個石案。
石案上山巒重疊,城池分明,並標有道路和河流,能清楚找到濮州郡和瀾水,很多山頭上插著一杆小旗,旗上寫有名字,看名字應是一家家匪寨。
蘇子昂問:“雲先生,這是?”
“這叫實物地圖。”雲先生指指左麵牆上,道:“你對比地圖看看就明白了。”
蘇子昂依言對比,隻聽雲先生繼續說道:“本朝隻有兩人知道如何製作案上地圖。”
“一定是大明王和雲先生兩人。”蘇子昂見石案上地圖山巒溝河一目了然,不用雲先生說,他也知道案上地圖更便於指揮作戰。
“若讓書生以口舌論戰,可橫掃天下,若讓將軍看著牆上地圖論戰,可橫掃千裏,若再看著石案地圖論戰,則隻能決戰一隅。”雲先生看看蘇子昂,忽然問:“在戰爭中,將帥最應明白什麽?”
“知已知彼?”蘇子昂說了一句,隨既感覺不一定對,便誠懇說道:“請雲先生指點。”
“知已知彼隻是其中之一。”雲先生淡淡一笑,道:“做為一名將軍,一要明白如何進攻,二要明白如何結束戰鬥。”
“打勝了不就結束戰鬥了嗎?”蘇子昂道。
“那若是打敗了或打成對峙戰怎麽辦?”雲先生問。
蘇子昂目前所遇大型戰鬥,全有太華派在背後支撐,從來沒有想過失敗或打成對峙,便拱手道:“請雲先生指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