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拉建城40年4月5日,春耕結束,馬其頓王國軍隊在國王陛下的命令下開始動員集結。
為了能夠在吉利斯戰場上獲得更大的戰果,安提柯動員了第一軍團的萬餘士兵、“獨眼”安提柯的三千銀盾軍、底比斯執政官伊帕密濃達的兩千底比斯重步兵、提爾格泰王子懷特率領的三千部族軍隊和蠻族諸部提供的五千部落輔助軍,這支龐大的軍隊一共有兩萬三千多人,是馬其頓王國前所未有的可怖軍勢。
而在海軍方麵,除了原有的王國海軍艦隊之外,西盧裏亞人也派出了大量的水手為安提柯而戰,他們將操控經過改裝的移民乘坐過的希臘式船隻運載軍隊渡海,雖然這些運輸船沒有任何裝載任何攻擊武器,但搭乘在上麵的馬其頓士兵就已經是最好的攻擊武器了,而且以這數量駭人的艦隊規模來說,不見得吉利斯人的海軍敢主動進攻。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
當早已做好戰備的馬其頓軍隊以最快的時間集結完畢,在安提柯國王的率領下以吉利斯聯邦私自窩藏馬其頓叛國者的名義對吉利斯聯邦正式宣戰,隨後於佩拉港口登船出發,在馬其頓軍隊出發之際,整個佩拉城的居民都前來送行,他們不管國王發動的戰爭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他們隻在乎王國的軍隊能不能帶來偉大的勝利,能不能帶來來自異邦的戰利品。
出發之前,安提柯照例向宙斯大神殿獻祭山羊,並由神聖密儀祭司加爾巴親自操刀將山羊開膛破肚,取出胸腔內還十分溫熱的內髒,觀察上麵的紋路,最後給出了一個祥瑞的結果,表示馬其頓軍隊將會贏得這場戰爭。結果放出去後,全軍士氣大振,對於這些信仰奧林匹克眾神的士兵來說,沒有什麽是得到主神祝福更能提振人心的了。
……
馬其頓王國對吉利斯聯邦正式宣戰的消息很快隨著各方眼線的動作傳遍愛琴海乃至吉利斯海周圍各國,吉利斯聯邦的議會在收到這個噩耗後頓時愁雲慘淡,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驚恐和擔憂,雖然在一年前馬其頓王國對他們來說還隻是一個大洋彼岸的弱小的國家,但在馬其頓人統治整個奧格雷爾半島以後,他們的國力飛速發展,想要打他們這個腹背受敵的還不是輕而易舉?
在驚恐之餘,他們連忙派出使者命令愛琴海沿岸城市做好戰鬥準備,同時調動駐紮在該區域的海軍撤迴,避開馬其頓人的鋒芒。周圍各國恐怕是不會來幫他們的了,這點他們很是清楚,於是隻能祈禱馬其頓人在登陸以後先和馬泰烏斯教的勢力交戰。
而在同時,他們也在爭吵著要不要將歐斐彌亞交給馬其頓人,畢竟馬其頓人的借口就是他們將歐斐彌亞這個叛國者窩藏起來了,隻要將歐斐彌亞交給馬其頓人說不定就能緩解對方的怒火,讓對方自行退兵。但這個幻想很快就被人敲碎,每個議員的心裏都很清楚,歐斐彌亞隻是馬其頓人的一個借口而已,就算他們將歐斐彌亞交出去,利益唾手而得的馬其頓人也不會主動罷兵。
馬其頓王國參戰的消息也很快傳到了馬泰烏斯教教宗和哈倫公國大公兩位領袖的耳中,他們對此反應不一,馬泰烏斯教的教宗很高興一直暗中援助自己的勢力終於親自下場,可以減輕一些他承受的壓力,而哈倫公國大公在聽到消息以後隻是歎了口氣,搖了搖頭,便再也沒有說些什麽。
沒人知道他這是什麽意思,但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那便是從那以後哈倫公國的前線軍隊的攻勢越發稀少,讓好不容易從瘟疫狀態解脫出來的吉利斯軍隊得以喘口氣,舔舐傷口。
……
同年4月30日,經過半個多月的航行,馬其頓軍隊於吉利斯聯邦西部沿海城市裏斯倫城郊登陸,無數身著青銅胸甲的馬其頓重步兵從衝上柔軟沙灘的運輸船上跳下,在沙灘上留下一串腳印,集結列隊,向裏斯倫的城牆緩慢推進,而在同時,擁有船載弩炮與投石機的王國海軍戰艦向裏斯倫城牆投射石塊,企圖破壞吉利斯守軍的城防工事,守軍很少見過這種能夠將巨石拋射上天的攻城器械,他們一邊尖叫著一邊尋找掩體躲避,在巨石的轟擊下瑟瑟發抖。
除了陸地方麵,馬其頓人的海軍也組織了數艘裝載重裝步兵的運輸船強行衝入港口,甲板上的士兵們高舉圓盾,將從四周射來的箭矢擋住,等運輸船撞上停泊在港口區內的船隻並放下木板後,重步兵們高喝一聲,沿著木板進入船隻,再由船隻走下地麵,向港口區內匆忙集結的裏斯倫守軍發起衝鋒。
在馬其頓人的雙重夾擊之下,裏斯倫守軍隻堅持了不到四個小時便悉數投降,眼睜睜看著馬其頓人將懸掛在城牆上的吉利斯聯邦旗幟扯下,隨意地扔在地上踐踏,而後將維吉納太陽的馬其頓旗幟插在上麵,迎風飄揚。
裏斯倫陷落後,後續的馬其頓軍艦和運輸船紛紛駛入港口,有序下船,投降的守軍士兵看著那源源不斷的後續軍隊,心道自己還好識時務的提前投降了,不然等這些軍隊抵達,他們怕不是直接被人海戰術給淹死。
安提柯沒有為難這些投降的士兵,他很慷慨的將所有俘虜釋放,並讓懂得吉利斯語的士兵請來裏斯倫城內居住的有名望的貴族,從中選出一位合適的人擔任裏斯倫城的新執政官,被外國人新近占領的城市依靠空降過來的外國人官員來統治並不算是正確的決定,選擇“以夷製夷”才是最好的方法。
……
裏斯倫淪陷的消息很快傳到馬泰烏斯教的首府迪塔佩,教宗本人聽了這個消息後顯得很是高興,馬上就命令下去準備親自率領使團前往麵見傳說中的馬其頓國王,他此行除了要感謝馬其頓人一直以來的支持,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那便是詢問馬其頓國王對他建立宗教國的意見。在占領這麽多的城市以後,單單一個教宗的身份並不讓他滿足,他更想要成為國王,成為世俗和精神兩個層麵至高無上的存在。
為了能夠在吉利斯戰場上獲得更大的戰果,安提柯動員了第一軍團的萬餘士兵、“獨眼”安提柯的三千銀盾軍、底比斯執政官伊帕密濃達的兩千底比斯重步兵、提爾格泰王子懷特率領的三千部族軍隊和蠻族諸部提供的五千部落輔助軍,這支龐大的軍隊一共有兩萬三千多人,是馬其頓王國前所未有的可怖軍勢。
而在海軍方麵,除了原有的王國海軍艦隊之外,西盧裏亞人也派出了大量的水手為安提柯而戰,他們將操控經過改裝的移民乘坐過的希臘式船隻運載軍隊渡海,雖然這些運輸船沒有任何裝載任何攻擊武器,但搭乘在上麵的馬其頓士兵就已經是最好的攻擊武器了,而且以這數量駭人的艦隊規模來說,不見得吉利斯人的海軍敢主動進攻。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
當早已做好戰備的馬其頓軍隊以最快的時間集結完畢,在安提柯國王的率領下以吉利斯聯邦私自窩藏馬其頓叛國者的名義對吉利斯聯邦正式宣戰,隨後於佩拉港口登船出發,在馬其頓軍隊出發之際,整個佩拉城的居民都前來送行,他們不管國王發動的戰爭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他們隻在乎王國的軍隊能不能帶來偉大的勝利,能不能帶來來自異邦的戰利品。
出發之前,安提柯照例向宙斯大神殿獻祭山羊,並由神聖密儀祭司加爾巴親自操刀將山羊開膛破肚,取出胸腔內還十分溫熱的內髒,觀察上麵的紋路,最後給出了一個祥瑞的結果,表示馬其頓軍隊將會贏得這場戰爭。結果放出去後,全軍士氣大振,對於這些信仰奧林匹克眾神的士兵來說,沒有什麽是得到主神祝福更能提振人心的了。
……
馬其頓王國對吉利斯聯邦正式宣戰的消息很快隨著各方眼線的動作傳遍愛琴海乃至吉利斯海周圍各國,吉利斯聯邦的議會在收到這個噩耗後頓時愁雲慘淡,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驚恐和擔憂,雖然在一年前馬其頓王國對他們來說還隻是一個大洋彼岸的弱小的國家,但在馬其頓人統治整個奧格雷爾半島以後,他們的國力飛速發展,想要打他們這個腹背受敵的還不是輕而易舉?
在驚恐之餘,他們連忙派出使者命令愛琴海沿岸城市做好戰鬥準備,同時調動駐紮在該區域的海軍撤迴,避開馬其頓人的鋒芒。周圍各國恐怕是不會來幫他們的了,這點他們很是清楚,於是隻能祈禱馬其頓人在登陸以後先和馬泰烏斯教的勢力交戰。
而在同時,他們也在爭吵著要不要將歐斐彌亞交給馬其頓人,畢竟馬其頓人的借口就是他們將歐斐彌亞這個叛國者窩藏起來了,隻要將歐斐彌亞交給馬其頓人說不定就能緩解對方的怒火,讓對方自行退兵。但這個幻想很快就被人敲碎,每個議員的心裏都很清楚,歐斐彌亞隻是馬其頓人的一個借口而已,就算他們將歐斐彌亞交出去,利益唾手而得的馬其頓人也不會主動罷兵。
馬其頓王國參戰的消息也很快傳到了馬泰烏斯教教宗和哈倫公國大公兩位領袖的耳中,他們對此反應不一,馬泰烏斯教的教宗很高興一直暗中援助自己的勢力終於親自下場,可以減輕一些他承受的壓力,而哈倫公國大公在聽到消息以後隻是歎了口氣,搖了搖頭,便再也沒有說些什麽。
沒人知道他這是什麽意思,但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那便是從那以後哈倫公國的前線軍隊的攻勢越發稀少,讓好不容易從瘟疫狀態解脫出來的吉利斯軍隊得以喘口氣,舔舐傷口。
……
同年4月30日,經過半個多月的航行,馬其頓軍隊於吉利斯聯邦西部沿海城市裏斯倫城郊登陸,無數身著青銅胸甲的馬其頓重步兵從衝上柔軟沙灘的運輸船上跳下,在沙灘上留下一串腳印,集結列隊,向裏斯倫的城牆緩慢推進,而在同時,擁有船載弩炮與投石機的王國海軍戰艦向裏斯倫城牆投射石塊,企圖破壞吉利斯守軍的城防工事,守軍很少見過這種能夠將巨石拋射上天的攻城器械,他們一邊尖叫著一邊尋找掩體躲避,在巨石的轟擊下瑟瑟發抖。
除了陸地方麵,馬其頓人的海軍也組織了數艘裝載重裝步兵的運輸船強行衝入港口,甲板上的士兵們高舉圓盾,將從四周射來的箭矢擋住,等運輸船撞上停泊在港口區內的船隻並放下木板後,重步兵們高喝一聲,沿著木板進入船隻,再由船隻走下地麵,向港口區內匆忙集結的裏斯倫守軍發起衝鋒。
在馬其頓人的雙重夾擊之下,裏斯倫守軍隻堅持了不到四個小時便悉數投降,眼睜睜看著馬其頓人將懸掛在城牆上的吉利斯聯邦旗幟扯下,隨意地扔在地上踐踏,而後將維吉納太陽的馬其頓旗幟插在上麵,迎風飄揚。
裏斯倫陷落後,後續的馬其頓軍艦和運輸船紛紛駛入港口,有序下船,投降的守軍士兵看著那源源不斷的後續軍隊,心道自己還好識時務的提前投降了,不然等這些軍隊抵達,他們怕不是直接被人海戰術給淹死。
安提柯沒有為難這些投降的士兵,他很慷慨的將所有俘虜釋放,並讓懂得吉利斯語的士兵請來裏斯倫城內居住的有名望的貴族,從中選出一位合適的人擔任裏斯倫城的新執政官,被外國人新近占領的城市依靠空降過來的外國人官員來統治並不算是正確的決定,選擇“以夷製夷”才是最好的方法。
……
裏斯倫淪陷的消息很快傳到馬泰烏斯教的首府迪塔佩,教宗本人聽了這個消息後顯得很是高興,馬上就命令下去準備親自率領使團前往麵見傳說中的馬其頓國王,他此行除了要感謝馬其頓人一直以來的支持,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那便是詢問馬其頓國王對他建立宗教國的意見。在占領這麽多的城市以後,單單一個教宗的身份並不讓他滿足,他更想要成為國王,成為世俗和精神兩個層麵至高無上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