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1點時分,方嬪閣中的雲舞,已經將昨日由皇上派人從方府裏,用轎子接出的方大人和方夫人兩人,安全地送上了返迴的轎子裏。
現在,本來還熱鬧非凡,門客眾多的方嬪閣,開始恢複往日的平靜。
隻是經過這兩天,如同遭遇軒然大波的此地,被來者一一洗禮之後,倒讓方嬪長了見識,運籌帷幄之中,竟借皇上的信任和喜愛之情,將齊宣意會重禮下的靜慈庵之地,化上了她下一步進入勤王殿下領地的起始符。
她在侍奉完皇上第四個晚上之後,已經完全領會到,他的喜怒無常,可能隨時對自己造成的傷害。
若不是才和齊言新婚二十多天,他又怎麽會,如同食新鮮罕見之美味那般,與方雲舞見了四次麵後,仍感意猶未盡呢?
這幾次見麵,平均算下來,怕方嬪想得償所願地,與皇上相處一晚,也要一周相隔的時間。
照此節奏下去,他日齊言在雲舞之處,如果食盡她的風光和無限美意時,方嬪再無所動靜地,與他處勢力強盛的嬪妃,來進行這場與生死有關的角逐的話,又要失去多少實力和機會啊?
一想起昨天下午,那個最恨人的宜清瑩,來勢洶洶地,一點兒情麵不給方雲舞留,居然當著父母的麵,自導自演了一出鬧劇,隻為把皇上帶迴到她自己身邊,卻不願再給方嬪任何得逞的勢頭,當真在今天早上,惺惺作態地,讓皇上替她做主,退迴了昨日當著吳公公和眾人麵承諾送出的那顆千年人參,委實讓雲舞覺得惱火!
更讓方嬪感到語無倫次的,是齊言既然已經薄掉雲舞的顏麵,幫助宜清瑩收迴了她宜妃閣中價值不菲的千年人參,就當欠雲舞個人情,暫時離宜清瑩這種虛偽的小人遠些,也算對得起方嬪的一番努力,最終化為烏有的一種補償。
可皇上偏偏要在方嬪的麵前,去捧著宜清瑩,縱容她的虛張聲勢。在她派來的丫環一番為宜妃娘娘的求情後,可以義無反顧地容忍宜妃的橫衝直撞,當即下旨今晚去宜妃閣中住了!這等如晴天霹靂的打擊,分明讓方雲舞堅定了,投靠齊宣殿下的心理。
因為,照此種情況發展下去,她如果再自己一個人,特立獨行,沒有任何作為可助興於齊言時,怕她以後想見皇上的次數,會越來越少。
方雲舞隨時可能會被後宮中這些蠻不講理,實力雄厚的妃嬪,將她的風頭給占盡,指不定日後,齊言對雲舞心生膩態,不再貪圖她齊國第一美的容貌時,便把她置於無足輕重之地,將雲舞被皇上臨幸的機會,降為半個月一次,或一個月一次,更甚者,一個多月不見,那麽方嬪守著此座閣樓,暗自生憐,又有何用?
所以,昨日下午宜清瑩對方雲舞的一番惡意打擊,正好趕上,位於靜慈庵之地,皇上的親哥哥,當年因為皇位之爭,而一舉被齊言送入靜慈庵中居住的齊宣殿下,一片心意,將宜妃帶來方嬪閣裏的晦氣,一並給衝刷掉了。
齊宣的意思很明白,若方嬪覺皇上不能為她遮風擋雨,滿足她的心願,那麽她可改弦易張,與勤王殿下合作。通過她做好齊言的工作後,打開方雲舞進入靜慈庵的大門。這樣一來,方嬪閣之地,就不會再閉塞不通。方嬪大可借靜慈庵之力,將方嬪閣公然於世,享四方賓客之好,在皇宮與靜慈庵之地,來去自如,擺脫馭奴於齊言一人,而不得好處的困境。
於是,方雲舞在送走父母二人之後,便來到了位於閣內一樓的那間書房當中,想要在此處,親自寫封密信迴複給齊宣殿下。
她將丫環杜鵑幾人,一並留於此書房門外守候,吩咐不經她允許,不得私自入內。
接下來,雲舞將書房的門從裏麵關閉好後,幾經思量下來,想好該寫些什麽內容時,才在書房中的桌案前坐定。
要問方嬪寫給齊宣的這封密信,該通過哪種途徑,安全地送出皇宮,交到勤王殿下手中,而不露出她馬腳,不讓皇上知道其中的任何風吹草動,方雲舞可是有些勝算的。
因為,她先前住的冷香閣,是座兩層的閣樓。該閣樓從上到下,總共分十幾個房間。
當時,她和香菱總共五個要選妃的人,都住在冷香閣中的二樓,分別排開的五個房間裏。
一樓的一個房間中,住了位宮中做密探的人,名叫雲深。他在方雲舞住於冷香閣的三個月時間,與她交往次數多達近20次。
隻因當時方雲舞剛進入冷香閣前,這個在宮中已做了5年密探的雲深,被一直安排住在冷香閣一樓的第三間房中,每日營生以替各種主子做幫手辦事為謀,不常離開冷香閣的。
自齊國第一美方雲舞,使這個冷香閣裏叫雲深的密探,知曉她就是皇上此次選她在內的五位女子進冷香閣內,參加妃位晉升的那個主角時,雲深便開始對住進二樓第一個房間的方雲舞,日夜關注,希望能從她處獲取利益。
所以,每隔三日,他便會視探接近於方雲舞,並施多種伎倆,為她能夠平安如意住在冷香閣裏,營造聲勢。
最初三個月時間的冷香閣漫長等待之期,雲舞幾次想脫離身前困境,逃出這塊是非汙濁之地,卻進退不得。
雲深便借皇上正在熟悉她的飲食起居為由,自一個月時,香菱私下投靠皇後離開方雲舞身邊,其它三位入閣之女子,皆被送進含香院後,冷香閣樓上可隻留方雲舞一人獨居於此,隻等水到渠成之時,被皇上接出去,升為嬪妃之類的好聽話語,讓方雲舞似吃下不少定心丸般,直至她三個月之期已到,皇上旨意一下,將她送進新居方嬪閣內,與齊言成新婚之喜,享方嬪之位,終得出人頭地的機會。
現在,方嬪想寫信給靜慈庵中的齊宣殿下,獲取援助。此信事關她個人安危,故肯定要將它交給一個可靠的宮中密探,來完成它。
雲舞考慮過了,等她在書房裏,將這封信寫完時,便借故去冷香閣中,找那邊姨娘有話要說,帶丫環和侍衛行至冷香閣後,讓他們在外麵等候,接著,方嬪再悄悄進冷香閣一樓雲深房間,給他一百兩白銀的好處,委托他把她剛寫好的密信,交給靜慈庵齊宣殿下之手。等他安全將信遞給勤王之後,雲舞再去冷香閣雲深之處,確認消息,可保萬無一失。
如此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方嬪才開始用她自己,剛研好的墨汁,在攤開於書案上的一張幹淨白色信紙內,書寫她要轉達給齊宣的話。
“弟妹方雲舞在此,自昨日下午,發現身邊暗藏有,來源於勤王殿下的親筆書信,和所贈送的一千兩白銀厚禮之時,忽感不知所措起來。按禮節,雲舞當稱您一聲哥哥便是。哥哥長居在皇宮之外靜慈庵中,鮮少與外人有往來。近來得我與皇上,您的親弟弟的新婚之喜後,竟對雲舞產生莫大的興趣,一月時間不到,噓寒問暖之意,讓我實在受之有愧。哥哥書信裏的心思,雲舞自是通曉幾分。隻因我本宮外之人,與宮闈無緣,卻被齊雲兒公主引薦給皇上,參加了幾個月前的選妃之行。幾番迴合經轉之後,今時我已深諳方嬪閣之道。昨夜又從皇上口中得知,哥哥乃心慈仁厚之人,甚喜雲舞這種閑雲野鶴之地,與你誌同道合之境的嬪妃,願邀請至你靜慈庵裏做客聊天,我感到榮幸至極。”
方嬪在信紙間言至此處時,停下手中書寫的毛筆,端起桌上,剛給她泡好的一碗清茶,喝了幾口。她經過片刻休息之後,複又提起筆,繼續在紙上書寫下去。
“由於我所居住的方嬪閣,是皇上從皇後那裏強行索取的新閣樓,所以,自我選上方嬪後,無論閣內工藝造型擺設,皆馬虎為之,供雲舞日常住宿便可以。聽皇上一番生動的描繪,我已知哥哥的靜慈庵之地,可堪皇宮之所,於是便心馳神往,意欲立刻進那裏,哪怕是座能供雲舞祭祀祈福的佛堂,可以為我所用,也能感到心滿意足的。怪我愚鈍,在皇上麵前不善言辭,隻好騙他,想與他懷育龍嗣之說,讓他為此心動,才同意與勤王殿下您,用他禦書房中那塊珍貴的中部進貢之紅玉環,給您做見麵禮,在討得勤王一片歡心之後,便可為雲舞打開,和您繼續談下去,選靜慈庵內一佛堂給我平常祈福所用的各種安排。您莫怪雲舞貪心,不過太好奇哥哥之處無與倫比的適合,才如此心急想要促成此等好事。皇上意思已經向我表達清楚,他先帶紅玉環出現此事之開端,然後與您議妥後,便在所選之佛堂內,安排20位丫環仆人侍衛,以後守候於那裏,好看管於雲舞,不出他的視線。我想,既然皇上主意已定,便不能再做更改了。”
方嬪的信寫完後,將信紙安全封於一個信封內,才放下心,準備把它送出去。
現在,本來還熱鬧非凡,門客眾多的方嬪閣,開始恢複往日的平靜。
隻是經過這兩天,如同遭遇軒然大波的此地,被來者一一洗禮之後,倒讓方嬪長了見識,運籌帷幄之中,竟借皇上的信任和喜愛之情,將齊宣意會重禮下的靜慈庵之地,化上了她下一步進入勤王殿下領地的起始符。
她在侍奉完皇上第四個晚上之後,已經完全領會到,他的喜怒無常,可能隨時對自己造成的傷害。
若不是才和齊言新婚二十多天,他又怎麽會,如同食新鮮罕見之美味那般,與方雲舞見了四次麵後,仍感意猶未盡呢?
這幾次見麵,平均算下來,怕方嬪想得償所願地,與皇上相處一晚,也要一周相隔的時間。
照此節奏下去,他日齊言在雲舞之處,如果食盡她的風光和無限美意時,方嬪再無所動靜地,與他處勢力強盛的嬪妃,來進行這場與生死有關的角逐的話,又要失去多少實力和機會啊?
一想起昨天下午,那個最恨人的宜清瑩,來勢洶洶地,一點兒情麵不給方雲舞留,居然當著父母的麵,自導自演了一出鬧劇,隻為把皇上帶迴到她自己身邊,卻不願再給方嬪任何得逞的勢頭,當真在今天早上,惺惺作態地,讓皇上替她做主,退迴了昨日當著吳公公和眾人麵承諾送出的那顆千年人參,委實讓雲舞覺得惱火!
更讓方嬪感到語無倫次的,是齊言既然已經薄掉雲舞的顏麵,幫助宜清瑩收迴了她宜妃閣中價值不菲的千年人參,就當欠雲舞個人情,暫時離宜清瑩這種虛偽的小人遠些,也算對得起方嬪的一番努力,最終化為烏有的一種補償。
可皇上偏偏要在方嬪的麵前,去捧著宜清瑩,縱容她的虛張聲勢。在她派來的丫環一番為宜妃娘娘的求情後,可以義無反顧地容忍宜妃的橫衝直撞,當即下旨今晚去宜妃閣中住了!這等如晴天霹靂的打擊,分明讓方雲舞堅定了,投靠齊宣殿下的心理。
因為,照此種情況發展下去,她如果再自己一個人,特立獨行,沒有任何作為可助興於齊言時,怕她以後想見皇上的次數,會越來越少。
方雲舞隨時可能會被後宮中這些蠻不講理,實力雄厚的妃嬪,將她的風頭給占盡,指不定日後,齊言對雲舞心生膩態,不再貪圖她齊國第一美的容貌時,便把她置於無足輕重之地,將雲舞被皇上臨幸的機會,降為半個月一次,或一個月一次,更甚者,一個多月不見,那麽方嬪守著此座閣樓,暗自生憐,又有何用?
所以,昨日下午宜清瑩對方雲舞的一番惡意打擊,正好趕上,位於靜慈庵之地,皇上的親哥哥,當年因為皇位之爭,而一舉被齊言送入靜慈庵中居住的齊宣殿下,一片心意,將宜妃帶來方嬪閣裏的晦氣,一並給衝刷掉了。
齊宣的意思很明白,若方嬪覺皇上不能為她遮風擋雨,滿足她的心願,那麽她可改弦易張,與勤王殿下合作。通過她做好齊言的工作後,打開方雲舞進入靜慈庵的大門。這樣一來,方嬪閣之地,就不會再閉塞不通。方嬪大可借靜慈庵之力,將方嬪閣公然於世,享四方賓客之好,在皇宮與靜慈庵之地,來去自如,擺脫馭奴於齊言一人,而不得好處的困境。
於是,方雲舞在送走父母二人之後,便來到了位於閣內一樓的那間書房當中,想要在此處,親自寫封密信迴複給齊宣殿下。
她將丫環杜鵑幾人,一並留於此書房門外守候,吩咐不經她允許,不得私自入內。
接下來,雲舞將書房的門從裏麵關閉好後,幾經思量下來,想好該寫些什麽內容時,才在書房中的桌案前坐定。
要問方嬪寫給齊宣的這封密信,該通過哪種途徑,安全地送出皇宮,交到勤王殿下手中,而不露出她馬腳,不讓皇上知道其中的任何風吹草動,方雲舞可是有些勝算的。
因為,她先前住的冷香閣,是座兩層的閣樓。該閣樓從上到下,總共分十幾個房間。
當時,她和香菱總共五個要選妃的人,都住在冷香閣中的二樓,分別排開的五個房間裏。
一樓的一個房間中,住了位宮中做密探的人,名叫雲深。他在方雲舞住於冷香閣的三個月時間,與她交往次數多達近20次。
隻因當時方雲舞剛進入冷香閣前,這個在宮中已做了5年密探的雲深,被一直安排住在冷香閣一樓的第三間房中,每日營生以替各種主子做幫手辦事為謀,不常離開冷香閣的。
自齊國第一美方雲舞,使這個冷香閣裏叫雲深的密探,知曉她就是皇上此次選她在內的五位女子進冷香閣內,參加妃位晉升的那個主角時,雲深便開始對住進二樓第一個房間的方雲舞,日夜關注,希望能從她處獲取利益。
所以,每隔三日,他便會視探接近於方雲舞,並施多種伎倆,為她能夠平安如意住在冷香閣裏,營造聲勢。
最初三個月時間的冷香閣漫長等待之期,雲舞幾次想脫離身前困境,逃出這塊是非汙濁之地,卻進退不得。
雲深便借皇上正在熟悉她的飲食起居為由,自一個月時,香菱私下投靠皇後離開方雲舞身邊,其它三位入閣之女子,皆被送進含香院後,冷香閣樓上可隻留方雲舞一人獨居於此,隻等水到渠成之時,被皇上接出去,升為嬪妃之類的好聽話語,讓方雲舞似吃下不少定心丸般,直至她三個月之期已到,皇上旨意一下,將她送進新居方嬪閣內,與齊言成新婚之喜,享方嬪之位,終得出人頭地的機會。
現在,方嬪想寫信給靜慈庵中的齊宣殿下,獲取援助。此信事關她個人安危,故肯定要將它交給一個可靠的宮中密探,來完成它。
雲舞考慮過了,等她在書房裏,將這封信寫完時,便借故去冷香閣中,找那邊姨娘有話要說,帶丫環和侍衛行至冷香閣後,讓他們在外麵等候,接著,方嬪再悄悄進冷香閣一樓雲深房間,給他一百兩白銀的好處,委托他把她剛寫好的密信,交給靜慈庵齊宣殿下之手。等他安全將信遞給勤王之後,雲舞再去冷香閣雲深之處,確認消息,可保萬無一失。
如此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方嬪才開始用她自己,剛研好的墨汁,在攤開於書案上的一張幹淨白色信紙內,書寫她要轉達給齊宣的話。
“弟妹方雲舞在此,自昨日下午,發現身邊暗藏有,來源於勤王殿下的親筆書信,和所贈送的一千兩白銀厚禮之時,忽感不知所措起來。按禮節,雲舞當稱您一聲哥哥便是。哥哥長居在皇宮之外靜慈庵中,鮮少與外人有往來。近來得我與皇上,您的親弟弟的新婚之喜後,竟對雲舞產生莫大的興趣,一月時間不到,噓寒問暖之意,讓我實在受之有愧。哥哥書信裏的心思,雲舞自是通曉幾分。隻因我本宮外之人,與宮闈無緣,卻被齊雲兒公主引薦給皇上,參加了幾個月前的選妃之行。幾番迴合經轉之後,今時我已深諳方嬪閣之道。昨夜又從皇上口中得知,哥哥乃心慈仁厚之人,甚喜雲舞這種閑雲野鶴之地,與你誌同道合之境的嬪妃,願邀請至你靜慈庵裏做客聊天,我感到榮幸至極。”
方嬪在信紙間言至此處時,停下手中書寫的毛筆,端起桌上,剛給她泡好的一碗清茶,喝了幾口。她經過片刻休息之後,複又提起筆,繼續在紙上書寫下去。
“由於我所居住的方嬪閣,是皇上從皇後那裏強行索取的新閣樓,所以,自我選上方嬪後,無論閣內工藝造型擺設,皆馬虎為之,供雲舞日常住宿便可以。聽皇上一番生動的描繪,我已知哥哥的靜慈庵之地,可堪皇宮之所,於是便心馳神往,意欲立刻進那裏,哪怕是座能供雲舞祭祀祈福的佛堂,可以為我所用,也能感到心滿意足的。怪我愚鈍,在皇上麵前不善言辭,隻好騙他,想與他懷育龍嗣之說,讓他為此心動,才同意與勤王殿下您,用他禦書房中那塊珍貴的中部進貢之紅玉環,給您做見麵禮,在討得勤王一片歡心之後,便可為雲舞打開,和您繼續談下去,選靜慈庵內一佛堂給我平常祈福所用的各種安排。您莫怪雲舞貪心,不過太好奇哥哥之處無與倫比的適合,才如此心急想要促成此等好事。皇上意思已經向我表達清楚,他先帶紅玉環出現此事之開端,然後與您議妥後,便在所選之佛堂內,安排20位丫環仆人侍衛,以後守候於那裏,好看管於雲舞,不出他的視線。我想,既然皇上主意已定,便不能再做更改了。”
方嬪的信寫完後,將信紙安全封於一個信封內,才放下心,準備把它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