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收雪域(三)
平行大唐之吾為世宗威皇帝 作者:風影雲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實在的,蘇烈真的覺得陛下對晉陽公主寵愛過頭了。
京畿大都督,三軍大都督府軍司馬,長安、洛陽兩都督府都督,可以說,東西兩都的京畿禁軍和地方禁軍的軍權全在晉陽公主的手裏。哦,還有遙領晉陽留守,駙馬、大理寺卿狄仁傑也遙領西京留守。
官職也就罷了,李恪每逢年節還要給晉陽那公主府裏送大批東西,雖然都是李恪的私錢,但這獨一份的寵溺,可是別的公主都不曾擁有的。
李恪的親女兒都差了一分。
不過讓蘇烈感覺幸運的是,晉陽公主雖然有點兒刁蠻,畢竟真的太被寵了嗎,但一點都不驕縱。而且讓百官最安心的一點是,陛下倔脾氣發作時,太後皇後淑妃三人說話都不是很好使,但晉陽公主說話卻是好使的。
歎口氣,自己能夠得封郡王,不也很沾了晉陽公主的光嗎?要知道,最早跟隨陛下且多有大功的薛禮,也不過前些時日才得封龍門郡王,比自己封郡王可是晚了大半年。
當然,還有陛下彌補的因素。因為自己是竇建德的將軍,且歸附大唐較晚,所以不少功勞都被忽視掉了。
想起當年教授晉陽公主兵法的時光,蘇烈再次歎口氣道:“明達,你的身體如果有不適,就早點說出來,別強撐著。師父知道,你一直將昭公主作為榜樣,但是,一定要先保重好自己,知道嗎?”
晉陽公主趕緊點頭。
看著蘇烈離開,晉陽公主立時長長吐出一口氣,好家夥,自己都已經長大了,看到師父還是怕得緊。
算了,還是找祿東讚發氣吧。可惜自己這次隻是副帥,上麵還有個師兄薛禮管著,鬱悶中。
遠在洛陽的李恪:嗬,不讓薛禮管著你小兕子,鬼知道你帶兵會捅出多大的窟窿!如果不是姑父衡陽郡王李社爾因為腿疾難以帶兵了,就是讓姑父盯著你個小家夥了。
……
有了行動規劃的唐軍效率是很高的,一天後,一個個炮兵陣地迅速建立了起來。
炮兵陣地都建立在邏些城和支城的北麵,距離城牆一千五百步的樣子。這個距離,神威炮打到城頭一點難度都沒有。
大唐自己測試過,開花彈對於器械殺傷力不足,還是用實心彈砸比較好。
唐軍炮兵先是將絲綢藥包塞進炮膛,然後是實心鐵彈,用鐵釺從火門處捅一下,捅破絲綢藥包,然後倒入引藥。接著測距兵測量好距離,炮兵根據距離調整好炮口,就靜靜等候開炮的命令了。
很快,開炮的哨聲響起來了。
炮手手持火把往火門處一伸,點燃引藥然後引燃絲綢藥包,膨脹的焰火將沉重的鐵彈推出炮膛,發出尖銳的唿嘯聲向著城牆飛去。
唐軍炮兵沒有去看戰果,而是有條不紊的將纏著厚棉布的推杆浸入水中,拎出來將推杆推入炮膛,滅掉炮膛中殘餘的火星並清潔炮膛,然後一杆同樣的推杆但布頭是幹的推杆接著推入炮膛,擦幹水份並二次清理炮膛,接著,又是裝填發射藥和炮彈。
唐軍炮兵的效率真的很高,隻用了半天的時間,就將邏些城和支城北邊城牆上的床弩和炮車給摧毀了個一幹二淨,甚至還將支城一段城牆給轟塌了一半。
祿東讚目眥欲裂地看著唐軍炮兵陣地,該死的,唐人的火炮什麽時候能打這麽遠了?要知道,邏些城城頭上的炮車和床弩,可都是祿東讚這些年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就是為了對付唐人的火炮。可是沒想到,唐人的火炮已經不可昔日而語了。
摧毀了城牆上麵的床弩和炮車後,唐軍開始在距離城牆六百步的地方建立新的炮兵陣地。這個地方,子母炮和神威炮都能輕易轟擊城牆,尤其是用開花彈,那對守軍的殺傷可是很不錯的。
這個陣地就很費時間了,因為唐軍此番可是足足帶了五百門火炮前來。
祿東讚很想派騎兵出去突襲唐軍的炮兵陣地,可是看著唐軍那嚴正以待的騎兵,祿東讚又不甘地打消了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吐蕃雖然從天竺獲得了鋼鐵冶煉技術和兵甲製造技術,但祿東讚可不覺得天竺人的兵甲技術能夠比得上大唐。
況且,城中的精銳騎兵也不多,才三千多人而已,還隻能做到人有鐵甲。至於其餘騎兵,隻能是會騎馬的牧民,不要太指望他們的戰鬥力了。
而唐軍,光是外麵那整齊列陣的,就足足有五千精騎,還全是甲騎具裝!
這就是國力的差距。
祿東讚的心裏很苦澀,可是,他是真的不甘心徹底臣服於大唐。如果隻是個藩屬國,祿東讚還無所謂,可是李恪,要的是獻土歸唐啊!
“今天能夠破城嗎?”程務挺搓搓手一臉興奮道。
一旁的薛禮冷哼一聲道:“五百門火炮的陣地,你當是那麽容易搞定的?等著吧,起碼兩天,搞不好要三天甚至四天的功夫。”
裴行儉卻是皺了皺眉頭道:“吐蕃人竟然能忍著我們摧毀他們的炮車和床弩都不願意派騎兵出來,看來破城後有的打了。”
王方翼搖頭道:“我的看法是,吐蕃人就算有騎兵,戰鬥力也不如我軍精騎,所以才不敢派出來。諸位,你們看,邏些城和支城雖然有寬大的護城壕,但是護城壕前麵的羊馬城卻沒有派一兵一卒防守,說明,祿東讚對於在城外和我軍野戰沒有取勝的信心,他隻能依賴城牆。”
“殿下,你說怎麽打?”蘇烈問道。
晉陽公主愣了下,有點意外蘇烈會點名自己,但還是立即開口道:“元帥,我軍先摧毀連接邏些城和支城的那段城牆,然後集中兵力攻破支城。祿東讚想搞什麽掎角之勢,那我們就先掰斷他的這支犄角!”
蘇烈點點頭道:“就這麽辦吧,但也別掉以輕心。薛帥、裴帥,你們兩位辛苦些,將邏些城和支城的城門給釘死了,絕不能讓吐蕃人的騎兵輕易出門!”
“遵命!”
京畿大都督,三軍大都督府軍司馬,長安、洛陽兩都督府都督,可以說,東西兩都的京畿禁軍和地方禁軍的軍權全在晉陽公主的手裏。哦,還有遙領晉陽留守,駙馬、大理寺卿狄仁傑也遙領西京留守。
官職也就罷了,李恪每逢年節還要給晉陽那公主府裏送大批東西,雖然都是李恪的私錢,但這獨一份的寵溺,可是別的公主都不曾擁有的。
李恪的親女兒都差了一分。
不過讓蘇烈感覺幸運的是,晉陽公主雖然有點兒刁蠻,畢竟真的太被寵了嗎,但一點都不驕縱。而且讓百官最安心的一點是,陛下倔脾氣發作時,太後皇後淑妃三人說話都不是很好使,但晉陽公主說話卻是好使的。
歎口氣,自己能夠得封郡王,不也很沾了晉陽公主的光嗎?要知道,最早跟隨陛下且多有大功的薛禮,也不過前些時日才得封龍門郡王,比自己封郡王可是晚了大半年。
當然,還有陛下彌補的因素。因為自己是竇建德的將軍,且歸附大唐較晚,所以不少功勞都被忽視掉了。
想起當年教授晉陽公主兵法的時光,蘇烈再次歎口氣道:“明達,你的身體如果有不適,就早點說出來,別強撐著。師父知道,你一直將昭公主作為榜樣,但是,一定要先保重好自己,知道嗎?”
晉陽公主趕緊點頭。
看著蘇烈離開,晉陽公主立時長長吐出一口氣,好家夥,自己都已經長大了,看到師父還是怕得緊。
算了,還是找祿東讚發氣吧。可惜自己這次隻是副帥,上麵還有個師兄薛禮管著,鬱悶中。
遠在洛陽的李恪:嗬,不讓薛禮管著你小兕子,鬼知道你帶兵會捅出多大的窟窿!如果不是姑父衡陽郡王李社爾因為腿疾難以帶兵了,就是讓姑父盯著你個小家夥了。
……
有了行動規劃的唐軍效率是很高的,一天後,一個個炮兵陣地迅速建立了起來。
炮兵陣地都建立在邏些城和支城的北麵,距離城牆一千五百步的樣子。這個距離,神威炮打到城頭一點難度都沒有。
大唐自己測試過,開花彈對於器械殺傷力不足,還是用實心彈砸比較好。
唐軍炮兵先是將絲綢藥包塞進炮膛,然後是實心鐵彈,用鐵釺從火門處捅一下,捅破絲綢藥包,然後倒入引藥。接著測距兵測量好距離,炮兵根據距離調整好炮口,就靜靜等候開炮的命令了。
很快,開炮的哨聲響起來了。
炮手手持火把往火門處一伸,點燃引藥然後引燃絲綢藥包,膨脹的焰火將沉重的鐵彈推出炮膛,發出尖銳的唿嘯聲向著城牆飛去。
唐軍炮兵沒有去看戰果,而是有條不紊的將纏著厚棉布的推杆浸入水中,拎出來將推杆推入炮膛,滅掉炮膛中殘餘的火星並清潔炮膛,然後一杆同樣的推杆但布頭是幹的推杆接著推入炮膛,擦幹水份並二次清理炮膛,接著,又是裝填發射藥和炮彈。
唐軍炮兵的效率真的很高,隻用了半天的時間,就將邏些城和支城北邊城牆上的床弩和炮車給摧毀了個一幹二淨,甚至還將支城一段城牆給轟塌了一半。
祿東讚目眥欲裂地看著唐軍炮兵陣地,該死的,唐人的火炮什麽時候能打這麽遠了?要知道,邏些城城頭上的炮車和床弩,可都是祿東讚這些年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就是為了對付唐人的火炮。可是沒想到,唐人的火炮已經不可昔日而語了。
摧毀了城牆上麵的床弩和炮車後,唐軍開始在距離城牆六百步的地方建立新的炮兵陣地。這個地方,子母炮和神威炮都能輕易轟擊城牆,尤其是用開花彈,那對守軍的殺傷可是很不錯的。
這個陣地就很費時間了,因為唐軍此番可是足足帶了五百門火炮前來。
祿東讚很想派騎兵出去突襲唐軍的炮兵陣地,可是看著唐軍那嚴正以待的騎兵,祿東讚又不甘地打消了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吐蕃雖然從天竺獲得了鋼鐵冶煉技術和兵甲製造技術,但祿東讚可不覺得天竺人的兵甲技術能夠比得上大唐。
況且,城中的精銳騎兵也不多,才三千多人而已,還隻能做到人有鐵甲。至於其餘騎兵,隻能是會騎馬的牧民,不要太指望他們的戰鬥力了。
而唐軍,光是外麵那整齊列陣的,就足足有五千精騎,還全是甲騎具裝!
這就是國力的差距。
祿東讚的心裏很苦澀,可是,他是真的不甘心徹底臣服於大唐。如果隻是個藩屬國,祿東讚還無所謂,可是李恪,要的是獻土歸唐啊!
“今天能夠破城嗎?”程務挺搓搓手一臉興奮道。
一旁的薛禮冷哼一聲道:“五百門火炮的陣地,你當是那麽容易搞定的?等著吧,起碼兩天,搞不好要三天甚至四天的功夫。”
裴行儉卻是皺了皺眉頭道:“吐蕃人竟然能忍著我們摧毀他們的炮車和床弩都不願意派騎兵出來,看來破城後有的打了。”
王方翼搖頭道:“我的看法是,吐蕃人就算有騎兵,戰鬥力也不如我軍精騎,所以才不敢派出來。諸位,你們看,邏些城和支城雖然有寬大的護城壕,但是護城壕前麵的羊馬城卻沒有派一兵一卒防守,說明,祿東讚對於在城外和我軍野戰沒有取勝的信心,他隻能依賴城牆。”
“殿下,你說怎麽打?”蘇烈問道。
晉陽公主愣了下,有點意外蘇烈會點名自己,但還是立即開口道:“元帥,我軍先摧毀連接邏些城和支城的那段城牆,然後集中兵力攻破支城。祿東讚想搞什麽掎角之勢,那我們就先掰斷他的這支犄角!”
蘇烈點點頭道:“就這麽辦吧,但也別掉以輕心。薛帥、裴帥,你們兩位辛苦些,將邏些城和支城的城門給釘死了,絕不能讓吐蕃人的騎兵輕易出門!”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