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時間
平行大唐之吾為世宗威皇帝 作者:風影雲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彭三隻是個小人物,但是,李恪從來不看輕小人物。天下的安定,就是千千萬萬小人物的安定。
“每天三十錢必須發到每個人的手裏,人手不夠就和本王說。還有,絕不能出現任何貪腐,出現一個立即上報,本王立即砍了懸首大堤之上。”李恪對著自己任命的工程總管趙峰道,“對了,夥食要好,一天三頓飯,頓頓都要有個肉菜,油鹽也要放足。沒肉沒鹽沒油,哪來的力氣幹活!”
趙峰是跟著薛禮他們一起來的,經過這段時間的磨練,打仗的本事不太行,但是管理後勤的能力那是相當好。因此,在想到如何保障三萬雇工時,李恪就想到了趙峰。
“是,大王!”
“登巒,本王聽說你訂親的小娘子就要來了吧?”李恪笑道,“隻要你將這兩個半月的事給幹好了,本王給你們主婚!”
趙峰頓時大喜,一個大揖拜道:“末將必不負大王所托!”
“去吧。”
看著趙峰離開,李恪轉身就迴了王府。
“阿兄,不好了,不好了!”
剛進王府,小兕子就滿臉淚痕衝了過來。
“發生什麽事了?”李恪奇怪地道。
小兕子抽抽搭搭地從袖袋裏拿出一封信,遞給李恪道:“娘親要不行了!哇——”
李恪大驚,長孫皇後要不行了?趕緊撕開信封,抽出信紙看了起來,不看還好,一看之下李恪的心頓時涼了。從信裏描述的病情來看,長孫皇後很是不妙,就算能熬過這個冬天,恐怕明年也熬不過去了。
李恪靜下心,先安撫好小兕子,然後喚來楊虞和蕭景道:“長安有事,本王需要迴長安一趟,大舅兄,蕭十八,這段時間府裏就交給你們了。至於其餘事宜,大舅兄,你需要多多上心。如果有什麽為難之處,可以去找狄仁傑。
對了,通知在台灣島的薛禮,讓他迅速趕迴杭州。杭州大總管府和南海大都護的軍事,全權由他處置。”
李恪都不得不承認狄仁傑是個妖孽,自己征伐占國,讓狄仁傑幫助楊虞處理一下政務。迴來後,楊虞對狄仁傑是大加誇讚,說不愧是殿下看上的人物,果然是人傑!開始處理政務雖然很嫩,但是上手後確實極快,尤其是對審案判案尤為精通。
給人一種感覺,這就不是個半大孩子,而是一個曆經官場磨練的人了。
李恪倒是沒怎麽奇怪,以前在長安時,碰到的秦懷道程處默他們,哪個不是十三四歲就能排兵布陣的。狄仁傑有這種天賦能力,十有八九和他爺爺狄孝緒的教導脫不了幹係,要知道,狄孝緒現在可是當著尚書左丞啊。
所以,別看狄仁傑年紀小,其實許多事,他都隻差實踐的機會。
可以說,李恪讓楊虞、蕭景和狄仁傑三人總攬自己管轄之地的政務,薛禮掌管軍務。這是自己離開杭州這段時間,最好的安排了。
政務和軍務安排好了,李恪進到後院,早就看過信的楊婉已經命人在收拾行裝了。
李恪見狀道:“這次帶上仁兒,下次迴長安,還不知道是什麽時候。”
楊婉點點頭,當即就吩咐一個嬤嬤去安排了。
讓楊婉陪著小兕子,李恪走出了屋子,看著天空發呆。長孫皇後一旦故去,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首先,最能影響李世民的一個人沒有了;其次,長孫無忌掌權路上最大的障礙消失了。
沒錯,長孫皇後其實是長孫無忌掌權的最大障礙。李恪是看出來了,老爹李世民對長孫家族的過於優渥,讓長孫皇後起了濃濃的憂慮之心。前漢外戚霍光王莽,後漢外戚宦官間的廝殺……長孫皇後是極為擔心長孫家族也走上這一條路的,所以一直阻止長孫無忌獲得大權。
而且,作為長孫無忌的親妹妹,長孫皇後太清楚兄長對權力的欲望了。如果能控製住欲望還好,控製不住的話,那就不是大哥一家的事,而是長孫一族的事了。
……
由於是冬季,東南風難見,再加上運河冬天水淺,從杭州到洛陽坐船足足花了十一天,運河上不少地方堵船了。到了洛陽後,李恪提前派的人立即趕來了馬車,一行人坐上馬車趕緊往長安趕去。
小兕子眼睛紅紅的,精神頭也不好,將李仁緊緊抱在懷裏,時不時有顆淚珠從眼角滑下。而小兕子懷裏的李仁,則想方設法地安慰著小姑姑。雖然小姑姑總是捉弄自己,但有好吃的好玩的也第一個想到自己,李仁可喜歡和小姑姑在一起了。
李恪和楊婉則都是眉頭緊鎖,都在心裏默默祈禱,希望長孫皇後挺過這一關。
李恪心裏很清楚,長孫皇後一旦走了,李承乾和李泰沒有了徹底能壓製的人物,就老爹李世民現在對李泰的寵愛,兩人間的戰況會立即從暗裏轉到明麵上,再加上一個暗地裏扶持李治的長孫無忌。
李恪想想都能知道長安城裏圍繞東宮的戰況會有多激烈。
而現在,自己的經營才算起步,實力並不強。
要知道,氣疾不止長孫皇後有,李世民也有。萬一長孫皇後故去,對老爹李世民打擊過大……李恪都不用想那後果,鬼知道要在台灣島上蟄伏多久!而且,用一個才那麽點人口那麽點開發的小島對抗整個大唐,李恪表示洗洗睡。
不過,李恪也是有點本錢的,那就是,李恪將自己在杭州培養的醫師都帶上了。自己出大錢讓他們專心鑽研醫術,希望他們這次能幫長孫皇後度過去吧。
李恪咬牙,長孫皇後就算要走,也得是兩年後走,最好是貞觀二十年以後走。到了那個時候,自己就已經有一點氣候了,麵對長安的詰難什麽的,都有一定的反抗之力。
時間,李恪現在需要的就是時間。
馬車轆轆。
又是八天後,李恪終於趕到了長安。
麵對前來迎接的蕭瑀,李恪拜了大禮後焦急地問道:“外舅祖父,情形如何了?”
“孫真人出手了,暫時穩住了病情,但還是不太樂觀。”蕭瑀歎道。
李恪頓時鬆了一口氣,暫時穩住了就好,那就還有時間,還有時間。
“每天三十錢必須發到每個人的手裏,人手不夠就和本王說。還有,絕不能出現任何貪腐,出現一個立即上報,本王立即砍了懸首大堤之上。”李恪對著自己任命的工程總管趙峰道,“對了,夥食要好,一天三頓飯,頓頓都要有個肉菜,油鹽也要放足。沒肉沒鹽沒油,哪來的力氣幹活!”
趙峰是跟著薛禮他們一起來的,經過這段時間的磨練,打仗的本事不太行,但是管理後勤的能力那是相當好。因此,在想到如何保障三萬雇工時,李恪就想到了趙峰。
“是,大王!”
“登巒,本王聽說你訂親的小娘子就要來了吧?”李恪笑道,“隻要你將這兩個半月的事給幹好了,本王給你們主婚!”
趙峰頓時大喜,一個大揖拜道:“末將必不負大王所托!”
“去吧。”
看著趙峰離開,李恪轉身就迴了王府。
“阿兄,不好了,不好了!”
剛進王府,小兕子就滿臉淚痕衝了過來。
“發生什麽事了?”李恪奇怪地道。
小兕子抽抽搭搭地從袖袋裏拿出一封信,遞給李恪道:“娘親要不行了!哇——”
李恪大驚,長孫皇後要不行了?趕緊撕開信封,抽出信紙看了起來,不看還好,一看之下李恪的心頓時涼了。從信裏描述的病情來看,長孫皇後很是不妙,就算能熬過這個冬天,恐怕明年也熬不過去了。
李恪靜下心,先安撫好小兕子,然後喚來楊虞和蕭景道:“長安有事,本王需要迴長安一趟,大舅兄,蕭十八,這段時間府裏就交給你們了。至於其餘事宜,大舅兄,你需要多多上心。如果有什麽為難之處,可以去找狄仁傑。
對了,通知在台灣島的薛禮,讓他迅速趕迴杭州。杭州大總管府和南海大都護的軍事,全權由他處置。”
李恪都不得不承認狄仁傑是個妖孽,自己征伐占國,讓狄仁傑幫助楊虞處理一下政務。迴來後,楊虞對狄仁傑是大加誇讚,說不愧是殿下看上的人物,果然是人傑!開始處理政務雖然很嫩,但是上手後確實極快,尤其是對審案判案尤為精通。
給人一種感覺,這就不是個半大孩子,而是一個曆經官場磨練的人了。
李恪倒是沒怎麽奇怪,以前在長安時,碰到的秦懷道程處默他們,哪個不是十三四歲就能排兵布陣的。狄仁傑有這種天賦能力,十有八九和他爺爺狄孝緒的教導脫不了幹係,要知道,狄孝緒現在可是當著尚書左丞啊。
所以,別看狄仁傑年紀小,其實許多事,他都隻差實踐的機會。
可以說,李恪讓楊虞、蕭景和狄仁傑三人總攬自己管轄之地的政務,薛禮掌管軍務。這是自己離開杭州這段時間,最好的安排了。
政務和軍務安排好了,李恪進到後院,早就看過信的楊婉已經命人在收拾行裝了。
李恪見狀道:“這次帶上仁兒,下次迴長安,還不知道是什麽時候。”
楊婉點點頭,當即就吩咐一個嬤嬤去安排了。
讓楊婉陪著小兕子,李恪走出了屋子,看著天空發呆。長孫皇後一旦故去,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首先,最能影響李世民的一個人沒有了;其次,長孫無忌掌權路上最大的障礙消失了。
沒錯,長孫皇後其實是長孫無忌掌權的最大障礙。李恪是看出來了,老爹李世民對長孫家族的過於優渥,讓長孫皇後起了濃濃的憂慮之心。前漢外戚霍光王莽,後漢外戚宦官間的廝殺……長孫皇後是極為擔心長孫家族也走上這一條路的,所以一直阻止長孫無忌獲得大權。
而且,作為長孫無忌的親妹妹,長孫皇後太清楚兄長對權力的欲望了。如果能控製住欲望還好,控製不住的話,那就不是大哥一家的事,而是長孫一族的事了。
……
由於是冬季,東南風難見,再加上運河冬天水淺,從杭州到洛陽坐船足足花了十一天,運河上不少地方堵船了。到了洛陽後,李恪提前派的人立即趕來了馬車,一行人坐上馬車趕緊往長安趕去。
小兕子眼睛紅紅的,精神頭也不好,將李仁緊緊抱在懷裏,時不時有顆淚珠從眼角滑下。而小兕子懷裏的李仁,則想方設法地安慰著小姑姑。雖然小姑姑總是捉弄自己,但有好吃的好玩的也第一個想到自己,李仁可喜歡和小姑姑在一起了。
李恪和楊婉則都是眉頭緊鎖,都在心裏默默祈禱,希望長孫皇後挺過這一關。
李恪心裏很清楚,長孫皇後一旦走了,李承乾和李泰沒有了徹底能壓製的人物,就老爹李世民現在對李泰的寵愛,兩人間的戰況會立即從暗裏轉到明麵上,再加上一個暗地裏扶持李治的長孫無忌。
李恪想想都能知道長安城裏圍繞東宮的戰況會有多激烈。
而現在,自己的經營才算起步,實力並不強。
要知道,氣疾不止長孫皇後有,李世民也有。萬一長孫皇後故去,對老爹李世民打擊過大……李恪都不用想那後果,鬼知道要在台灣島上蟄伏多久!而且,用一個才那麽點人口那麽點開發的小島對抗整個大唐,李恪表示洗洗睡。
不過,李恪也是有點本錢的,那就是,李恪將自己在杭州培養的醫師都帶上了。自己出大錢讓他們專心鑽研醫術,希望他們這次能幫長孫皇後度過去吧。
李恪咬牙,長孫皇後就算要走,也得是兩年後走,最好是貞觀二十年以後走。到了那個時候,自己就已經有一點氣候了,麵對長安的詰難什麽的,都有一定的反抗之力。
時間,李恪現在需要的就是時間。
馬車轆轆。
又是八天後,李恪終於趕到了長安。
麵對前來迎接的蕭瑀,李恪拜了大禮後焦急地問道:“外舅祖父,情形如何了?”
“孫真人出手了,暫時穩住了病情,但還是不太樂觀。”蕭瑀歎道。
李恪頓時鬆了一口氣,暫時穩住了就好,那就還有時間,還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