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直逼陳朝京師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作者:飄落的記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宇文衍的禦駕於年初五趕到江都郡六合縣。
行台設在長江北岸的桃葉山。
“鄖國公,一切盡在掌握中啊……”
得到大軍拿下采石磯和京口的消息。
剛剛抵達的宇文衍攤開輿圖仔細研究起來。
“陛下深謀遠慮,朝廷謀劃五年,兵部反複推演,各種可能都想到了。”
“唯獨陳叔寶唱的這出空江記令人匪夷所思……”
韋孝寬每每說到這事,就忍不住開懷大笑。
對於戰事進行得如此順利,既有幾分意外,又覺得理所當然。
初六。
李藥師所率左先鋒擊敗京口守軍,拿下了建康城東麵的這座軍事重鎮。
俘虜陳朝南徐州刺史黃恪,將士六千餘人。
來護兒的大軍緊隨其後,以最快的速度占領京口周邊郡縣。
正月初七。
元威率領的右先鋒五百輕騎一路殺到姑孰。
這裏是陳朝南豫州的治所。
刺史是樊毅。
不過此時人在建康城。
他的家人都在姑孰。
其弟樊猛帶領城中守軍抵抗。
隻堅持了半天,就被元威所率騎兵攻破。
一眾守軍,官員家屬全部被俘。
王鷹所部也在建康城的西麵攻城拔寨。
頗有秋風掃落葉之勢。
周邊郡縣官員肝膽俱震,人心大潰,投降者絡繹不絕。
其中。
就有魯廣達兩個居住在老家新蔡縣的兒子。
正月十七。
王鷹大軍到達距離建康以西僅有二十裏的新林浦。
並在此與元威先鋒騎兵合軍一處。
東麵。
在來護兒和李藥師的強力攻勢下。
周軍所向披靡,一路殺到建康城東。
進屯鍾山南麵的白土崗。
兩路軍隊一東一西。
形成鉗形攻勢,直指陳朝京城。
戰場失利,官員投誠的消息如雪片般飛向皇宮。
到了這個時候。
施文慶等狎客之流再也不敢私扣文書不報了。
陳叔寶內心慌得一逼,也沒了吟詩作樂的雅興。
久居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皇三代。
何曾見過這種生死存亡的大場麵?
嚇得驚慌失措。
似乎預感大限將至,隻知坐在龍榻前哭鼻子,眼淚嘩嘩地掉。
唯一讓他感到些許欣慰的是,老將鎮東大將軍任忠從吳興郡率一萬軍隊趕來赴援。
算是給他脆弱的心靈帶來些許安慰。
這也是三吳地區被於仲文大軍牽製後,所能調派的全部軍事力量。
任忠的到來,讓陳叔寶的心稍微安定了些,召集文武百官商討對策。
魯廣達對於兩個兒子投降周軍,向陳叔寶自行治罪。
生死時刻。
他就算再腦殘也知道這些武將才是最後倚靠,讓其繼續領軍守護建康城。
之前。
姑孰破城,樊毅的家人淪為階下囚。
陳叔寶怕他因此受製於周軍,不用心抗敵,想收迴兵權,引得樊毅強烈不滿。
不過。
這種緊要關頭,小寶也不敢來硬的,萬一窩裏反,他隻會死得更快。
蕭摩訶,魯廣達,樊毅都是主戰派。
他們認為大周孤軍深入,營寨未穩,此時出奇兵突襲,定能一戰破之。
老將任忠卻反對主動出擊,且有他的理由:
“陛下,主場作戰,應該老成持重,堅壁清野,不要輕易與這兩支軍隊交戰。”
“吾願領一萬精兵,直接渡江去攻打江北周朝小皇帝的行台。”
“周軍見了必定以為先頭部隊被我軍吃掉,士氣會受影響。”
“再派細作到淮南製造謠言,稱我軍將要進攻壽縣、徐州。”
“兩地乃南北往來的重要路徑,周軍怕被截斷退路,為了他們皇帝的安全,很有可能因此退兵。”
“如此,便解了燃眉之急,大軍死守京城,再等中遊周羅睺軍隊來援。”
任忠此策既老成持重,又有開拓進取之心,是一項積極的防守策略。
唯一的前提是他的一萬精兵能對周朝中軍造成威脅。
且屯兵中遊的周羅睺,能從大周二十萬軍隊牽製下脫得了身。
不論是主動出擊,還是禍水北引。
陳朝當下需要做的就是行動起來。
而且是立刻,馬上。
整合全國力量,跟時間賽跑,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然。
哭哭啼啼的陳叔寶見幾位將軍意見不一致。
也不知該聽誰的,一時猶猶豫豫,難以決斷。
隻好對眾臣說讓其好好想想!
這一想,就是一夜!
翌日。
在眾將的催促下,陳叔寶終於拿定主意,對著文武大臣說:
“兵久不決,令人腹煩,可唿蕭郎一出擊之!”
被人拿刀頂著腹背的感覺,令他寢食難安。
想倚靠陳朝戰神的武力一舉破敵。
任忠一聽,直唿不可,一再苦諫!
這時。
小寶的便宜大舅哥,馬屁精兼吹牛大王孔範又跳了出來。
“陛下英明,隻要出戰,我軍必勝無疑,且能一直打到北方去,說不定還能活捉周朝小皇帝……”
屁味十足的話令陳叔寶極為受用,感覺自己做了個英明神武的決定。
“請將軍為國一決勝負吧!”
陳叔寶破天荒地用了個“請”字,言語間甚至透露出一絲哀求。
“從來行陣,為國為身,今日之事,兼為妻子!”
蕭摩訶本就是頗具家國情懷的大丈夫。
言稱行軍打仗不僅是為了國家,也是為了自己和家中的妻子兒女。
於是。
陳朝決定派出蕭摩訶,魯廣達,樊毅,任忠,孔範等人率兵出擊白土崗的來護兒、李藥師所部。
生死時刻。
陳叔寶也知道想要馬兒跑,就得讓馬兒吃好的道理。
當即從皇宮府庫取出大量金銀財物,分配給各軍,作為勝利後的賞賜。
但是。
陳叔寶又犯了個習慣性錯誤。
都說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打仗你就全權交給武將得了。
可他偏要派出孔範這種隻會紙上談兵的文人領兵,頗有幾分陣前督軍的意思。
蕭摩訶等人心中雖有不快,關鍵時刻也懶得去計較這些。
孔範這個靠拍馬屁吹牛,硬蹭著孔貴嬪這個女人爬到高位的文人,偏要外行指揮內行。
他把十萬軍隊排成了一字長蛇陣,前後綿延二十裏,使得首尾不能相顧。
除去駐守攻占據點的軍隊,此時,來護兒和李藥師手下也就八千多人。
雙方軍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得到陳軍出動十萬大軍的消息,原本兩人決定避其鋒芒,將陳軍引向三吳地區。
如此。
既能保存實力,又可為西麵王鷹、元威的兩萬人馬創造進攻建康城的機會。
這也是兵部曾經推演有可能發生這種軍事態勢時,定下的對策。
可是當他們得知陳軍竟然以一字長蛇陣行軍的消息時。
兩顆蠢蠢欲動的心無論如何都按捺不住了。
兩人一合計。
率領八千人避開魯廣達所率前鋒。
衝向了孔範率領的軍隊。
行台設在長江北岸的桃葉山。
“鄖國公,一切盡在掌握中啊……”
得到大軍拿下采石磯和京口的消息。
剛剛抵達的宇文衍攤開輿圖仔細研究起來。
“陛下深謀遠慮,朝廷謀劃五年,兵部反複推演,各種可能都想到了。”
“唯獨陳叔寶唱的這出空江記令人匪夷所思……”
韋孝寬每每說到這事,就忍不住開懷大笑。
對於戰事進行得如此順利,既有幾分意外,又覺得理所當然。
初六。
李藥師所率左先鋒擊敗京口守軍,拿下了建康城東麵的這座軍事重鎮。
俘虜陳朝南徐州刺史黃恪,將士六千餘人。
來護兒的大軍緊隨其後,以最快的速度占領京口周邊郡縣。
正月初七。
元威率領的右先鋒五百輕騎一路殺到姑孰。
這裏是陳朝南豫州的治所。
刺史是樊毅。
不過此時人在建康城。
他的家人都在姑孰。
其弟樊猛帶領城中守軍抵抗。
隻堅持了半天,就被元威所率騎兵攻破。
一眾守軍,官員家屬全部被俘。
王鷹所部也在建康城的西麵攻城拔寨。
頗有秋風掃落葉之勢。
周邊郡縣官員肝膽俱震,人心大潰,投降者絡繹不絕。
其中。
就有魯廣達兩個居住在老家新蔡縣的兒子。
正月十七。
王鷹大軍到達距離建康以西僅有二十裏的新林浦。
並在此與元威先鋒騎兵合軍一處。
東麵。
在來護兒和李藥師的強力攻勢下。
周軍所向披靡,一路殺到建康城東。
進屯鍾山南麵的白土崗。
兩路軍隊一東一西。
形成鉗形攻勢,直指陳朝京城。
戰場失利,官員投誠的消息如雪片般飛向皇宮。
到了這個時候。
施文慶等狎客之流再也不敢私扣文書不報了。
陳叔寶內心慌得一逼,也沒了吟詩作樂的雅興。
久居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皇三代。
何曾見過這種生死存亡的大場麵?
嚇得驚慌失措。
似乎預感大限將至,隻知坐在龍榻前哭鼻子,眼淚嘩嘩地掉。
唯一讓他感到些許欣慰的是,老將鎮東大將軍任忠從吳興郡率一萬軍隊趕來赴援。
算是給他脆弱的心靈帶來些許安慰。
這也是三吳地區被於仲文大軍牽製後,所能調派的全部軍事力量。
任忠的到來,讓陳叔寶的心稍微安定了些,召集文武百官商討對策。
魯廣達對於兩個兒子投降周軍,向陳叔寶自行治罪。
生死時刻。
他就算再腦殘也知道這些武將才是最後倚靠,讓其繼續領軍守護建康城。
之前。
姑孰破城,樊毅的家人淪為階下囚。
陳叔寶怕他因此受製於周軍,不用心抗敵,想收迴兵權,引得樊毅強烈不滿。
不過。
這種緊要關頭,小寶也不敢來硬的,萬一窩裏反,他隻會死得更快。
蕭摩訶,魯廣達,樊毅都是主戰派。
他們認為大周孤軍深入,營寨未穩,此時出奇兵突襲,定能一戰破之。
老將任忠卻反對主動出擊,且有他的理由:
“陛下,主場作戰,應該老成持重,堅壁清野,不要輕易與這兩支軍隊交戰。”
“吾願領一萬精兵,直接渡江去攻打江北周朝小皇帝的行台。”
“周軍見了必定以為先頭部隊被我軍吃掉,士氣會受影響。”
“再派細作到淮南製造謠言,稱我軍將要進攻壽縣、徐州。”
“兩地乃南北往來的重要路徑,周軍怕被截斷退路,為了他們皇帝的安全,很有可能因此退兵。”
“如此,便解了燃眉之急,大軍死守京城,再等中遊周羅睺軍隊來援。”
任忠此策既老成持重,又有開拓進取之心,是一項積極的防守策略。
唯一的前提是他的一萬精兵能對周朝中軍造成威脅。
且屯兵中遊的周羅睺,能從大周二十萬軍隊牽製下脫得了身。
不論是主動出擊,還是禍水北引。
陳朝當下需要做的就是行動起來。
而且是立刻,馬上。
整合全國力量,跟時間賽跑,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然。
哭哭啼啼的陳叔寶見幾位將軍意見不一致。
也不知該聽誰的,一時猶猶豫豫,難以決斷。
隻好對眾臣說讓其好好想想!
這一想,就是一夜!
翌日。
在眾將的催促下,陳叔寶終於拿定主意,對著文武大臣說:
“兵久不決,令人腹煩,可唿蕭郎一出擊之!”
被人拿刀頂著腹背的感覺,令他寢食難安。
想倚靠陳朝戰神的武力一舉破敵。
任忠一聽,直唿不可,一再苦諫!
這時。
小寶的便宜大舅哥,馬屁精兼吹牛大王孔範又跳了出來。
“陛下英明,隻要出戰,我軍必勝無疑,且能一直打到北方去,說不定還能活捉周朝小皇帝……”
屁味十足的話令陳叔寶極為受用,感覺自己做了個英明神武的決定。
“請將軍為國一決勝負吧!”
陳叔寶破天荒地用了個“請”字,言語間甚至透露出一絲哀求。
“從來行陣,為國為身,今日之事,兼為妻子!”
蕭摩訶本就是頗具家國情懷的大丈夫。
言稱行軍打仗不僅是為了國家,也是為了自己和家中的妻子兒女。
於是。
陳朝決定派出蕭摩訶,魯廣達,樊毅,任忠,孔範等人率兵出擊白土崗的來護兒、李藥師所部。
生死時刻。
陳叔寶也知道想要馬兒跑,就得讓馬兒吃好的道理。
當即從皇宮府庫取出大量金銀財物,分配給各軍,作為勝利後的賞賜。
但是。
陳叔寶又犯了個習慣性錯誤。
都說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打仗你就全權交給武將得了。
可他偏要派出孔範這種隻會紙上談兵的文人領兵,頗有幾分陣前督軍的意思。
蕭摩訶等人心中雖有不快,關鍵時刻也懶得去計較這些。
孔範這個靠拍馬屁吹牛,硬蹭著孔貴嬪這個女人爬到高位的文人,偏要外行指揮內行。
他把十萬軍隊排成了一字長蛇陣,前後綿延二十裏,使得首尾不能相顧。
除去駐守攻占據點的軍隊,此時,來護兒和李藥師手下也就八千多人。
雙方軍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得到陳軍出動十萬大軍的消息,原本兩人決定避其鋒芒,將陳軍引向三吳地區。
如此。
既能保存實力,又可為西麵王鷹、元威的兩萬人馬創造進攻建康城的機會。
這也是兵部曾經推演有可能發生這種軍事態勢時,定下的對策。
可是當他們得知陳軍竟然以一字長蛇陣行軍的消息時。
兩顆蠢蠢欲動的心無論如何都按捺不住了。
兩人一合計。
率領八千人避開魯廣達所率前鋒。
衝向了孔範率領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