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造大海船,往死裏造……”


    “就是,此等財富怎能便宜南陳那幫孫子!”


    “陛下高瞻遠矚,實乃大周之幸,華夏之幸也!”


    “物華天寶,豈能蒙塵,大周不辭勞苦,願讓其於世間閃耀……”


    ……


    樂運站了起來。


    麵色潮紅,之前有多反對,這會就有多激動。


    其他人也是情緒高昂,起身出言,臉上露出的神情分明在說:


    偶滴!


    偶滴!


    全都是偶滴!


    “哈哈,諸位愛卿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大周柱梁也……”


    宇文衍暢懷大笑。


    要的就是這種覺悟!


    要的就是這種豪氣!


    要的就是這種氣勢!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錯,但在有些方麵,也不能被條條框框束縛了手腳。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寇可往,我亦可往!


    作為世界文明的中心,我華夏子弟就得有這種自信,這樣的態度。


    把文明的種子播撒出去。


    使天下諸土,人類蒼生,盡受其福澤。


    “陛下,這種寶船您打算建造幾艘?”


    稍微平靜後,眾人重新入座,連喝幾杯茶水潤嗓子。


    鄖國公放下茶杯,望著小皇帝問了一句。


    “此種小型寶船乃過渡型,是給工匠們練手用的。”


    “等相關造船技術嫻熟後,將建造更大的海船。”


    “暫時,朕準備試建十艘看看……”


    宇文衍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下。


    “什麽?”


    “這還隻是小型寶船,那更大的船將是何等雄偉?”


    小皇帝語不驚人死不休,又把眾臣嚇了一跳。


    “嘿嘿,那敢情好,更大的寶船,就能裝載更多的貨物,那可都是錢啊……”


    王軌露出一副財迷樣,感覺嘴角都是濕潤的。


    “陛下,更大的寶船一時半會也造不出來。”


    “十艘這種小型寶船夠用麽?”


    樂運態度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之前是死諫,現在卻擔心十艘太少了。


    “義國公,不要著急嘛!”


    “錢慢慢賺,船也慢慢造。”


    “當前南陳掌控東南沿海航道,咱們就算有船,走海上商路也是風險極高。”


    對於樂運的前後變化,小皇帝也是樂不可支。


    沒想到一向剛正不阿,高風亮節的他也會有這麽可愛的一麵。


    “對哦,航路在南陳手上,咱就算有船也去不了南洋諸國,更不要說更遠的天竺與大食了……”


    眾人一聽也反應了過來,敢情前麵白激動了,浪費表情。


    虧了大家還憧憬著一船船珍稀物品運迴大周的場景。


    “諸位愛卿糊塗了吧,這就受到打擊了?”


    “不就是航道在南陳手裏麽?”


    “有什麽大不了的?”


    宇文衍知道他們這一猛然間,又陷入了習慣性的誤區。


    “陛下,航道被南陳掌控,我們的海船確實不方便前往南洋諸國啊。”


    看著他們還是沒有反應過來,宇文衍不禁扶額,提醒說:


    “諸位難道忘記我朝一統天下的大業了?”


    六人一聽。


    臉上神情古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哄堂大笑起來。


    有人拍腦袋。


    有人拍大腿,


    有人拍桌子。


    有人扯須發……


    個個表情抓狂,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


    “瞧我等這豬腦子,笨死個人了!”


    “什麽南陳,滅之,航道不就來了麽……”


    “哈哈,是啊,老了,腦子都不靈光了!”


    ……


    諸位大佬在小皇帝麵前丟了個大臉,羞得無地自容。


    “陛下,如今北方安定,休養生息也有四年之久,是否可以考慮用兵之事了……”


    王軌作為兵部尚書,對全國兵事一清二楚。


    趁此機會,就把這事拿出來議議。


    “諸位國公,你們怎麽看?”


    宇文衍想聽聽其他人的看法,畢竟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將軍。


    顏之儀和樂運雖為文官,卻是武帝滅齊時的朝臣。


    曆史上。


    隋朝是在四年後的588年底才對南陳用兵。


    “陛下,戰爭講求天時,地利,人和,特別是滅國之戰,更是三者缺一不可!”


    韋孝寬作為大周朝廷的老資格,最先表達自己的看法。


    眾人聽他如是說,也都點頭稱是。


    “如今北境安定,大周兵強馬壯,糧草充足,周強於陳,此天時也!”


    “陛下於巴東永安縣布下先手,楊素建造的戰艦和訓練的水軍已初具規模。”


    “若是我朝多點出擊,楊將軍順江而下,超長防線將極大分化陳朝軍力,此地利也!”


    眾人耐心聽著,心中也在思量。


    鄖國公接著說道:


    “當下,我朝百姓擁護朝廷,若是發出統一詔令,必然得到大眾支持。”


    “而陳朝皇帝沉湎詩賦、美色,整日玩樂於深宮別院,不事朝政。”


    “據探子迴報,近兩年來,陳朝官民矛盾升級,百姓怨聲載道。”


    “我朝以實現華夏一統為己任,占據高義。”


    “且南朝很多百姓的祖上,都是當初南渡先民,對北朝有故土之情。”


    “就算不歡迎北師南下,至少也會保持沉默,此人和也!”


    不愧是大周戰神,分析得頭頭是道。


    “老夥計所言甚是!”


    “據說陳朝武官被文官集團打壓得喘不過氣來。”


    “比如那個善吟馬屁詩的丞相江總,不懂一點兵事,卻能對全國軍事指手劃腳……”


    “如此胡鬧,陳軍士氣焉能盛哉?”


    申國公李穆顯然同意韋孝寬之言。


    表明陳軍士氣不盛,若遇戰事,難以言勝!


    “老臣沒異議,一句話,幹就完了!”


    “陛下登高一唿,天下歸心,臣請作先鋒,馬踏南陳……”


    尉遲迥平叛揚州失利,心中種下的戰爭火苗一直沒有熄滅。


    成了繼王軌之後的第二個好戰分子。


    “蜀國公,你們為國身經百戰,如今已是古稀之年,朕怎忍心讓爾等馳騁沙場。”


    “屆時你們坐鎮後方,把握戰局就是了,衝鋒陷陣的事就交給後輩們去吧!”


    尉遲迥話音剛落,宇文衍就果斷打消了他的念頭。


    一方麵。


    確實年事已高,希望他不再打打殺殺,安享晚年就行了。


    另一方麵。


    也是絕了鄖國公,申國公出戰的念頭。


    因為,一旦尉遲迥出戰,他們兩位肯定也會請戰。


    名垂青史的統一之戰,誰不想參加?


    就算不為自己,在死之前為家族撈一把戰功,不香麽?


    不是小皇帝聖心涼薄,見不得他們好。


    這就是帝王政治。


    作為皇帝。


    肯定不希望這些貴族中,少數幾家獨大的現象長期存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落的記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落的記憶並收藏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