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兒又娶了個如花似玉的媳婦,朱太後喜笑顏開。


    又是賞賜宮女太監,又是給金銀琉璃首飾。


    一點也沒把她和皇後,貴妃區別對待。


    蕭婉兒沒想到,太後婆婆對自己如此關愛倍至。


    就算在西梁皇宮,她都很少感受到父愛母愛。


    離開後。


    兩人又去了李娥姿和阿史那氏的宮殿。


    兩位太皇太後也賞賜了不少絲帛財物。


    拉著蕭婉兒說了會話。


    中午。


    朱滿月在宮中設宴。


    一家人有說有笑,在一起吃了頓飯。


    從此,宇文皇室的後宮又新添了一個家庭成員。


    ……


    遼東郡。


    去年賀若弼收複四城。


    中原的二十萬移民已於年初全部到位。


    分配田地,設立軍府。


    安定下來後。


    百姓們在春播前還開墾出了不少田地。


    遼東大量可開墾耕地,開始很好地利用起來。


    如今。


    整個遼寧道,已經從中原地區遷徙六十餘萬人口。


    正是這些人口使得大周在東北的勢力穩若磐石。


    一向心懷鬼胎的高句麗終於感受到了,什麽叫正統壓製。


    庫莫奚,契丹,室韋,靺鞨是當下“東北四少”。


    長期以來,深受高句麗和突厥的蹂躪。


    看到以前欺負他們的高句麗被大周狠狠按在地上使勁摩擦。


    心中那是無比的興奮。


    對於大周的敬仰如遼河之水滔滔不絕。


    很快就做出了抱大腿的決定。


    在他們還弱小的時候,歸附大周無疑是最聰明的決定。


    去年。


    派兵配合賀若弼收拾高句麗。


    更是讓他們深切感受到大周強大的軍事力量。


    朝貢方物一年進獻了好幾迴。


    東北盛產老山參、鹿茸、貂皮等山貨,以及各種大型野生動物的鞭。


    深受中原貴族豪門的追捧。


    各部首領心知肚明,和大周作對,無疑是茅坑裏打燈籠,純粹找死!


    就算把兒子送到長安做人質了,仍然不敢怠慢。


    除了進獻方物,還不時從族中各部挑一些貌美小娘子送給大周天子。


    春播後。


    各部首領收到遼寧道總管賀若弼的軍令。


    接下來。


    將有重大軍事行動,讓各族屆時配合出兵。


    “賀若將軍,你隻管狠狠揍他丫的高句麗,本官一定配合好一應後勤保障事宜……”


    遼東城內,賀若弼正與幾名官員商議出征之事。


    新到任的刺史崔仲方剛剛接手遼寧道政務。


    宇文衍實行撤州設道,軍政分離後。


    總管隻負責軍馬事,政事由刺史全權負責。


    “朝廷這番分工後,本將終於輕鬆一些了……”


    以前。


    總管軍政一把抓,軍事、生產、民生、貿易等事都得顧及。


    雖然有太守分擔各郡大部分的政務。


    但總管需要操心的事情仍然繁雜。


    “將軍,末將也會抓緊訓練,遼寧道所有府兵,隨時聽候朝廷調遣……”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若有召,戰必勝!”


    遼寧道都督府,第一任都督韋雲起拱手道。


    韋雲起和鄖國公韋孝寬都出自京兆韋氏,分屬不同房係。


    是韋孝寬堂侄孫,按輩分得叫他一聲伯公。


    韋雲起當下二十六歲,出自新軍基地。


    這也是小皇帝讓他負責遼寧道府兵的一大原因。


    但凡經曆基地磨練的軍士,或多或少都打上了皇帝的烙印。


    忠誠和軍事素質方麵有保障。


    宇文衍用起來也相對放心許多。


    另外。


    曆史上的他做過一件夠吹一輩子的牛人牛事。


    隋煬帝時,契丹舉兵侵犯營州。


    韋雲起不要朝廷一兵一卒,於突厥處借兵兩萬殺向來犯之敵。


    在其精心謀劃下,以少戰多,大獲全勝。


    殺敵數千,俘獲人口四萬餘。


    此等有勇有謀的個人英雄事跡,也就後來唐朝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壯舉可以與之比肩。


    此次東征。


    遼西、遼東各征召府兵兩萬。


    四萬人馬,差不多是遼寧道現有府兵的一半。


    放在東北,絕對是不可小覷的軍事力量。


    對付高句麗,像隋煬帝那樣動不動就二三十萬軍隊,純屬高射炮打蒼蠅。


    場麵嚇人,卻起不到實際碾壓效果,反而是一種負擔。


    單單後勤補給一項,就得調動民夫、役力上百萬。


    搞得勞民傷財,怨聲載道。


    最終,帶來的後果也是災難性的。


    如今大周對付高句麗,就相當於中原地區的一場平叛。


    行軍路途比起韋孝寬領軍討伐南陳還近。


    “有兩位的配合,要是不把高句麗揍他丫滴屁滾尿流,本將都無顏麵對陛下……”


    賀若弼哈哈大笑,對於高句麗遼東殘餘勢力,他已然看不上眼了。


    這也難怪他信心十足。


    兵部給他配備了兩萬套全新的明光鎧,一萬套戰馬用的披甲。


    另有錐槍一萬,陌刀八千,最新打造的神臂弩一萬。


    這些都是小皇帝特批的武器裝備。


    一萬具裝鐵騎甲士,手持大殺器,還有馬蹄鐵的加成。


    就算是突厥騎兵碰上了,也隻有被碾壓的下場。


    三人各司其職,緊密配合。


    賀若弼為行軍元帥,成道昂為行軍總管。


    商議好後,便開始準備出兵事宜。


    六到八月,是東北的雨季。


    一旦遇上連日暴雨,將給行軍帶來極大的困難。


    趁著當下天氣尚好,大軍全力趕往丸都城和國內城。


    從遼東城出發,到目的地八百裏左右。


    大概相當於長安到洛陽的距離。


    輕騎先鋒部隊,三四天能到。


    大部隊連同輜重,則需要七八天時間。


    這是不緊不慢的行軍速度。


    急行軍的話能快上一些。


    半個月後。


    大軍趕到國內城西郊二十裏處。


    路上遭遇兩次暴雨,大軍走走停停,嚴重影響行軍速度。


    “將軍,看來路上提前遇到暴雨天也不盡是壞事啊。”


    “你看現在這天,豔陽高照,老天也助我大周……”


    成道昂手握腰間刀柄,抬頭看著藍天白雲,意氣風發道。


    “火藥沒淋濕吧?”


    賀若弼也看了看天,凝望國內城的方向,輕舔嘴唇,問了一句。


    “沒有,末將親自檢查過了!”


    “這麽好的天,打開來曬曬吧。”


    “陛下說了,這玩意一旦失潮,連呲屁聲響都冒不出來……”


    軍中火藥,都是多層油紙包裹,裝於密封的木箱裏。


    這次,小皇帝給賀若弼派送了整整一千斤。


    賀若弼之所以信心十足,火藥也是他的底氣之一。


    這玩意早就經受了實戰的檢驗。


    用來震懾敵人,轟炸城門,簡直不要太好用!


    “派出探子,偵察國內城、丸都城情況,並與靺鞨等軍隊取得聯絡……”


    “喏!”


    副將領命而去。


    戰爭一觸即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落的記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落的記憶並收藏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