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曹操取經
三國:我成了張角接班人 作者:不知疲倦的蝸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濟陰郡與陳留緊緊相鄰,陳留有個什麽風吹草動,自稱瞞不過濟陰的曹操。
在盧植派人邀請曹操同去陳留的時候,他果斷拒絕了。
“盧大人,有您與何進大將軍合力,定然能夠掃清盤踞陳留郡的黃巾。”
“就算那些黃巾是天師陳玄率領的,也不可能擋得住兩位名將的合力進攻。”
“曹某剛剛執掌濟陰,恐生動蕩,我還是先留在濟陰吧。”
“再者,既然兩位大人已經足夠拿下陳玄了,小子我又何必去分兩位的軍功呢?”
曹操拒絕盧植邀的這些話,說得很巧妙。
盧植聽完之後也很滿意。
但是,這是曹操的真實想法嗎?
當然不是。
此時,他的府邸裏聚集了很多來自外地的商人。
“大人,我們都是小本經營,根本沒有違法之舉啊。”
“是啊,大人,俺家裏的老婆孩子正等著我迴家呢。”
“大人,可否問一問,把我們找來這裏,究竟是為了什麽事?”
幾名護衛被他們纏得心煩,怒聲說道:
“休要喧嘩,有什麽事等太守大人來了,你們自然能夠知曉。”
“是太守大人要找我們?”
那些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情愈發緊張。
“這位兄弟,你是哪裏人?”一名商人小聲說道。
“南陽宛城人士。你呢?”
“潁川長社。”
“你也是潁川人?潁川的老鄉,舉個手瞧瞧。”
問來問去,他們發現,在場的商人,全是來自兩個地方,不是南陽就是穎川。
南陽和潁川,這兩個地方太特殊了。
這是天師陳玄的地盤!
難道,現在朝廷要針對他們這些黃巾地界的商人了嗎?
他們暗中叫苦,早知道,就該聽從身邊人的意見,不跑到這邊來做生意了。
但是,追逐利益是商人的天性。
南陽和潁川,在陳玄的統治之下,治安穩定,出產豐富,因此商品的物價,比其他地方低得多。
他們隻要能將家鄉的東西帶出來,就能大賺一筆!
正在他們提心吊膽的時候,曹操走了進來。
“大膽商人,你們可知道你們犯下何等大罪了嗎!”
曹操徑直坐於上首,板著臉說道。
商人們麵麵相覷。
他們沒想到,這位太守大人上來就要發難。
“迴大人,”一名膽子較大的,咽了幾下口水,壯著膽子說道:“小人並未犯下什麽罪狀。”
“是啊大人,我們都是老實巴交的生意人。”
“我們沒有強習強賣,也沒有刻意壓價,是再正經不過的商人了。”
商人們紛紛說道。
“大膽,還敢強詞奪理!”曹操一拍桌子,那些護衛將刀子拔了出來。
“再想不出來自己錯在何處,罪加一等!”
一位商人身形抖了半天,最終試探著開口說道:
“難道是嫌我們出貨量太大,因此擾亂了市場?”
“不對啊,我們都是按照同行的市價進行出售的。”
“而且,出不了的貨,處理給同行的時候,我還讓利不少。”
曹操語氣陰冷:“你們的售價跟本官有什麽關係。”
“還想不出來嗎?”
“或許,吃上一頓鞭子,就能想起來了。”
說罷,掌管鞭刑的小吏,走了過來,立於眾人身後。
眾商人紛紛叫苦。
哪有這樣當官的?
早知道就不該來朝廷這邊做生意。
在天師陳玄的治下,政治清明,絕對不會發生這樣的事。
等等,陳玄?
有幾個腦子轉得快的商人反應過來了。
眼前這位太守,難道是衝著陳玄來的?
“太守大人,難道是跟太平道有關?”
“大人,我不是太平道的人啊。”
“我跟黃巾軍沒有半點關係!”
曹操第一次露出笑意,隻是那抹笑意淺淺地浮在臉上,反而讓人愈加恐懼。
“你說沒有關係就沒有關係嗎?”
“依我看,你們是來竊取我濟陰郡的情報的吧!”
這個帽子扣得夠大,不少膽子小的,已經嚇得軟倒在地上。
“大人,冤枉啊。”
“我跟太平道素無瓜葛,為什麽要替他們收集情報?”
“我們來濟陰郡,單純是為做生意,沒有別的意思!”
曹操繼續說道:“空口無憑,單憑你們一麵之詞,我又如何能夠相信呢?”
眾人心說,你這個太守,非要說我們是間諜,不也是空口無憑一麵之辭嗎?
當然,這些話他們隻敢在心裏說說。
“這樣吧,”曹操站起身來,“你們隻要把陳留和南陽的情況,給我寫下來。”
“我就不追究你們充當太平道間諜的罪行,如何?”
眾人恍然大悟,搞了半天,曹操是想借助他們刺探陳玄的情報。
他們對視幾眼,想著盡可能為天師陳玄隱瞞一些。
“隔壁有一小室,已有文書在那裏等著諸位了。”
“一次進去一個,據實迴答問題就好。”
“如果有與其他人的答案相差甚多的,則必是間諜無疑。”
商人們沒有想到,曹操還有這手兒等著他們。
沒辦法,隻好按照實際情況作答了。
當然,陳玄軍中真正核心的一類情報,以他們的身份,自然是無從得知的。
好在曹操的問題,大多集中施政方針上麵。
晚間。
那些商人的“答卷”都已匯總整理完畢,遞交到曹操的案頭之上。
“打擊奸商,平抑物價!”
“好!就應該這麽辦!”曹操在第一條下麵劃了個記號。
“陳玄能夠短短時間成就大事,果然有幾分門道兒!”
“物價平穩之後,則民心自然安定。民心安定之後,生出擁護之心,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搞了半天,曹操是想向陳玄取經。
“開倉放糧,大賑災民!”
“不錯。這亦是題中應有之義。”
“遇到災荒之時,單靠平抑物價,已經不能救急。這時就必須開倉放糧了。”
“短視之輩,以為倉庫的糧食要優先供給軍隊,將老百姓餓死不少,豈不是本末倒置嗎?”
曹操連連點頭,視線又向下方移去。
“優選兵源,恢複生產!”
“好,那些老弱之輩,即便選入軍中也是拖油瓶,說不定還會影響到軍隊的戰力。”
“所以,不如讓他們安心在家生產,生產平穩,民心才能安定,軍心才能安定!”
曹操越看,就越是覺得陳玄像是他的知音一般。
這些政策,不是黃巾的專利,他曹操也可以拿來使用。
既然在與陳玄作對的過程中,曹操屢屢敗北。
那麽,他就要用陳玄的方法打敗陳玄!
他的目光飛快下移,想看看陳玄還有什麽獨門絕招。
忽然,他的目光凝滯住了,視線集中之處是八個大字:
“大削世家,返田於民!”
在盧植派人邀請曹操同去陳留的時候,他果斷拒絕了。
“盧大人,有您與何進大將軍合力,定然能夠掃清盤踞陳留郡的黃巾。”
“就算那些黃巾是天師陳玄率領的,也不可能擋得住兩位名將的合力進攻。”
“曹某剛剛執掌濟陰,恐生動蕩,我還是先留在濟陰吧。”
“再者,既然兩位大人已經足夠拿下陳玄了,小子我又何必去分兩位的軍功呢?”
曹操拒絕盧植邀的這些話,說得很巧妙。
盧植聽完之後也很滿意。
但是,這是曹操的真實想法嗎?
當然不是。
此時,他的府邸裏聚集了很多來自外地的商人。
“大人,我們都是小本經營,根本沒有違法之舉啊。”
“是啊,大人,俺家裏的老婆孩子正等著我迴家呢。”
“大人,可否問一問,把我們找來這裏,究竟是為了什麽事?”
幾名護衛被他們纏得心煩,怒聲說道:
“休要喧嘩,有什麽事等太守大人來了,你們自然能夠知曉。”
“是太守大人要找我們?”
那些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情愈發緊張。
“這位兄弟,你是哪裏人?”一名商人小聲說道。
“南陽宛城人士。你呢?”
“潁川長社。”
“你也是潁川人?潁川的老鄉,舉個手瞧瞧。”
問來問去,他們發現,在場的商人,全是來自兩個地方,不是南陽就是穎川。
南陽和潁川,這兩個地方太特殊了。
這是天師陳玄的地盤!
難道,現在朝廷要針對他們這些黃巾地界的商人了嗎?
他們暗中叫苦,早知道,就該聽從身邊人的意見,不跑到這邊來做生意了。
但是,追逐利益是商人的天性。
南陽和潁川,在陳玄的統治之下,治安穩定,出產豐富,因此商品的物價,比其他地方低得多。
他們隻要能將家鄉的東西帶出來,就能大賺一筆!
正在他們提心吊膽的時候,曹操走了進來。
“大膽商人,你們可知道你們犯下何等大罪了嗎!”
曹操徑直坐於上首,板著臉說道。
商人們麵麵相覷。
他們沒想到,這位太守大人上來就要發難。
“迴大人,”一名膽子較大的,咽了幾下口水,壯著膽子說道:“小人並未犯下什麽罪狀。”
“是啊大人,我們都是老實巴交的生意人。”
“我們沒有強習強賣,也沒有刻意壓價,是再正經不過的商人了。”
商人們紛紛說道。
“大膽,還敢強詞奪理!”曹操一拍桌子,那些護衛將刀子拔了出來。
“再想不出來自己錯在何處,罪加一等!”
一位商人身形抖了半天,最終試探著開口說道:
“難道是嫌我們出貨量太大,因此擾亂了市場?”
“不對啊,我們都是按照同行的市價進行出售的。”
“而且,出不了的貨,處理給同行的時候,我還讓利不少。”
曹操語氣陰冷:“你們的售價跟本官有什麽關係。”
“還想不出來嗎?”
“或許,吃上一頓鞭子,就能想起來了。”
說罷,掌管鞭刑的小吏,走了過來,立於眾人身後。
眾商人紛紛叫苦。
哪有這樣當官的?
早知道就不該來朝廷這邊做生意。
在天師陳玄的治下,政治清明,絕對不會發生這樣的事。
等等,陳玄?
有幾個腦子轉得快的商人反應過來了。
眼前這位太守,難道是衝著陳玄來的?
“太守大人,難道是跟太平道有關?”
“大人,我不是太平道的人啊。”
“我跟黃巾軍沒有半點關係!”
曹操第一次露出笑意,隻是那抹笑意淺淺地浮在臉上,反而讓人愈加恐懼。
“你說沒有關係就沒有關係嗎?”
“依我看,你們是來竊取我濟陰郡的情報的吧!”
這個帽子扣得夠大,不少膽子小的,已經嚇得軟倒在地上。
“大人,冤枉啊。”
“我跟太平道素無瓜葛,為什麽要替他們收集情報?”
“我們來濟陰郡,單純是為做生意,沒有別的意思!”
曹操繼續說道:“空口無憑,單憑你們一麵之詞,我又如何能夠相信呢?”
眾人心說,你這個太守,非要說我們是間諜,不也是空口無憑一麵之辭嗎?
當然,這些話他們隻敢在心裏說說。
“這樣吧,”曹操站起身來,“你們隻要把陳留和南陽的情況,給我寫下來。”
“我就不追究你們充當太平道間諜的罪行,如何?”
眾人恍然大悟,搞了半天,曹操是想借助他們刺探陳玄的情報。
他們對視幾眼,想著盡可能為天師陳玄隱瞞一些。
“隔壁有一小室,已有文書在那裏等著諸位了。”
“一次進去一個,據實迴答問題就好。”
“如果有與其他人的答案相差甚多的,則必是間諜無疑。”
商人們沒有想到,曹操還有這手兒等著他們。
沒辦法,隻好按照實際情況作答了。
當然,陳玄軍中真正核心的一類情報,以他們的身份,自然是無從得知的。
好在曹操的問題,大多集中施政方針上麵。
晚間。
那些商人的“答卷”都已匯總整理完畢,遞交到曹操的案頭之上。
“打擊奸商,平抑物價!”
“好!就應該這麽辦!”曹操在第一條下麵劃了個記號。
“陳玄能夠短短時間成就大事,果然有幾分門道兒!”
“物價平穩之後,則民心自然安定。民心安定之後,生出擁護之心,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搞了半天,曹操是想向陳玄取經。
“開倉放糧,大賑災民!”
“不錯。這亦是題中應有之義。”
“遇到災荒之時,單靠平抑物價,已經不能救急。這時就必須開倉放糧了。”
“短視之輩,以為倉庫的糧食要優先供給軍隊,將老百姓餓死不少,豈不是本末倒置嗎?”
曹操連連點頭,視線又向下方移去。
“優選兵源,恢複生產!”
“好,那些老弱之輩,即便選入軍中也是拖油瓶,說不定還會影響到軍隊的戰力。”
“所以,不如讓他們安心在家生產,生產平穩,民心才能安定,軍心才能安定!”
曹操越看,就越是覺得陳玄像是他的知音一般。
這些政策,不是黃巾的專利,他曹操也可以拿來使用。
既然在與陳玄作對的過程中,曹操屢屢敗北。
那麽,他就要用陳玄的方法打敗陳玄!
他的目光飛快下移,想看看陳玄還有什麽獨門絕招。
忽然,他的目光凝滯住了,視線集中之處是八個大字:
“大削世家,返田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