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徐庶初露頭角!
三國:我成了張角接班人 作者:不知疲倦的蝸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社。
“李家主,這次能不戰而降兩座城池,你功勞很大。”陳玄邊看軍校的規劃書,邊說道。
李瓚小心翼翼地抬眼看看陳玄,輕聲說道:“天師攻占鄢陵時,並未為難李家,李家根基得以保全,該說感謝的是李某才對。”
“隻要不與百姓為敵,就不是我們黃巾軍的敵人。”陳玄放下手中的文件,抬起頭來。
“這次找來李家主,是有要事相商。”
“天師但說無妨,李某一定盡力而為。”李瓚肅然拱手。
“想必你也聽說了,我剛剛創辦了一所軍校。”
李瓚讚歎道:“軍校一事,前所未有,天師當真好氣魄!”
陳玄歎了口氣,憂心忡忡地說道:“難也就難在前所未有上了。”
“校舍馬上就能建好,軍事訓練也一直在進行,但是,想要把軍校辦好,困難仍然不少。”
“李某能幫上天師什麽忙?”
陳玄輕輕一笑,上次勸降扶溝與尉氏兩城時,他就看出來了,四大家族的影響遠超他的想象。
“教材,和教師!”
“召集文士,擔當學員的文化課教師。”
“還有教材,整理兵書和武學功法,用作軍校的教材,這些也需要文學之士的參與。”
李瓚陷入沉思,良久之後方才答道:“李家子弟倒是有不少讀書人,但是單憑一個李家,人數還遠遠不夠。”
“不錯。”陳玄點點頭,他的目標可不隻是李家而已。
“天師的意思,難道是讓我去說服其他三大家族?”李瓚麵露難色。
不是所有的大家族都像李家一樣識時務。
就比如鍾家,雖然被迫屈服於陳玄的兵鋒,但是他們對黃巾的態度一向是敬而遠之。
而其餘兩家,潁陰荀家和許縣李家,和鍾家一樣,對陳玄始終是若即若離、不冷不熱的態度。
“正是此意。”
讓那些大家族直接加入黃巾軍,估計他們無論如何都是不同意的。
但是,如果讓他們擔任軍校的教師,倒未必沒有可能。
“天師,這件事很難辦到。”
大家族的傲慢,外人很難了解,李瓚卻是心知肚明的。
“李家主盡力就好。”陳玄說道。
正說話間,忽見一名傳訊兵走了進來:
“天師,外麵有一位童子求見。”
“童子?”
“他說,是奉老天師之命前來。”
“快請進來!”
童子,張角,陳玄一瞬間就想到了來人的身份,除了司馬徽的高徒徐庶還能有誰。
很快,一個氣宇軒昂的書生走了進來。
“拜見天師!”
陳玄走到徐庶身前,親自將他扶了起來:“元直,何以教我?”
曆史上天生聰慧,少年老成的天才太多了,而徐庶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日後徐庶可是三國時期頂級謀士!
此時的徐庶雖然年紀尚輕,但是智慧的光芒已經顯露。
徐庶好奇地打量著陳玄,見他雖然即位天師,仍然沒有半點倨傲之氣,不由敬意更深。
徐庶將張角與司馬徽的賭約簡單敘述了一遍。
“這麽說,這次元直會留在陳某身邊?”陳玄大喜過望。
“這位小先生是水鏡先生高徒?”李瓚詫異地說道,“有這位小先生加入,天師謀劃之事,大有希望!”
水鏡先生司馬徽不屬於四大家族,但其聲望更在四大家族之上,堪稱一代文壇領袖。
就連他都支持陳玄,特意派弟子前來輔佐,李瓚有點慶幸自己提前站隊了。
長社鍾家。
“李家主登門拜訪所為何事?”鍾演的態度不算熱情,“如果是勸我效忠黃巾軍,那就不要枉費口舌了。”
作為曆經百年不倒的大家族,他們本性驕傲。
李瓚主動逢迎的諂媚姿態,令鍾演很是反感。
李瓚尷尬地輕笑兩聲:“仲常,這次是你誤會我了。”
“哦?”鍾演臉色稍緩。
“天師陳玄剛剛創辦了一所軍校,想必你也聽說了。”
“哼,當然聽說了,不過是胡鬧罷了。”鍾演打斷了鍾演,撇著嘴說道。
“何以見得?我看天師的舉措十分認真。”
“作為學校,沒有教材,沒有教師,隻是軍事訓練,那跟軍營有什麽區別?”鍾演說道,“我聽說,他們現在正忙著蓋房子呢,你看看,他們就連校舍都沒有。”
“創辦學校,哪有這麽兒戲的?我看呐,陳玄即位天師之後,也有點飄了。”
鍾演說得有理有據,李瓚詞窮了,將求助的目光投向徐庶。
“鍾先生說得不對!”徐庶開口了。
“咦?這不是水鏡先生的高徒嗎?你說說,鍾某哪裏說得不對了?”
徐庶朗聲說道:“四大家庭承蒙祖先餘蔭,早就忘卻了創業之艱難,這一點不足為怪。”
鍾演老臉一紅,他沒想到徐庶言語如此犀利。
“不記得創業之艱,這倒沒有什麽。但是,千不該,萬不該,四大家庭不該嘲笑事業初創之人。”
“天師陳玄雖然起身草莽,但卻始終銳意進取,如今陳玄雄據兩郡之地,軍校建成之後,整個黃巾的麵貌必然為之一新。天師在做的事情,正是四大家族的祖先百年之前所為。”
“難道,四大家族也要嘲笑自己的祖先嗎?”
“這,,,,,,”鍾演不知如何應對了。
“至於教材和教師,你能想到的困難,以天師之智,自然也能想到。我和李家主前來求見,正是為了邀請鍾家子弟出任軍校教師,並共同編纂軍校的教材!”
“出任軍校教師?”鍾演猶豫不決。
“我知道,你是不想和黃巾軍走得過近。”徐庶郞聲笑道,“或是想著重迴朝廷懷抱,或是投奔其他出身高貴的主公,總之,不想和黃巾扯上關係。”
鍾演被說破了心思,沉吟不語。
“但是,我想提醒鍾先生一點,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日後一定要與黃巾為敵,何不盡早了解黃巾軍呢?”
“加入軍校,不就是了解黃巾軍的最佳時機嗎?”
李瓚愣住了,沒想到徐庶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但是不得不說,他說得這些很有道理。
水鏡先生高徒,果然不同凡響!
“好,鍾家子弟願意出任軍校教師!”鍾演被說動了。
“李家主,這次能不戰而降兩座城池,你功勞很大。”陳玄邊看軍校的規劃書,邊說道。
李瓚小心翼翼地抬眼看看陳玄,輕聲說道:“天師攻占鄢陵時,並未為難李家,李家根基得以保全,該說感謝的是李某才對。”
“隻要不與百姓為敵,就不是我們黃巾軍的敵人。”陳玄放下手中的文件,抬起頭來。
“這次找來李家主,是有要事相商。”
“天師但說無妨,李某一定盡力而為。”李瓚肅然拱手。
“想必你也聽說了,我剛剛創辦了一所軍校。”
李瓚讚歎道:“軍校一事,前所未有,天師當真好氣魄!”
陳玄歎了口氣,憂心忡忡地說道:“難也就難在前所未有上了。”
“校舍馬上就能建好,軍事訓練也一直在進行,但是,想要把軍校辦好,困難仍然不少。”
“李某能幫上天師什麽忙?”
陳玄輕輕一笑,上次勸降扶溝與尉氏兩城時,他就看出來了,四大家族的影響遠超他的想象。
“教材,和教師!”
“召集文士,擔當學員的文化課教師。”
“還有教材,整理兵書和武學功法,用作軍校的教材,這些也需要文學之士的參與。”
李瓚陷入沉思,良久之後方才答道:“李家子弟倒是有不少讀書人,但是單憑一個李家,人數還遠遠不夠。”
“不錯。”陳玄點點頭,他的目標可不隻是李家而已。
“天師的意思,難道是讓我去說服其他三大家族?”李瓚麵露難色。
不是所有的大家族都像李家一樣識時務。
就比如鍾家,雖然被迫屈服於陳玄的兵鋒,但是他們對黃巾的態度一向是敬而遠之。
而其餘兩家,潁陰荀家和許縣李家,和鍾家一樣,對陳玄始終是若即若離、不冷不熱的態度。
“正是此意。”
讓那些大家族直接加入黃巾軍,估計他們無論如何都是不同意的。
但是,如果讓他們擔任軍校的教師,倒未必沒有可能。
“天師,這件事很難辦到。”
大家族的傲慢,外人很難了解,李瓚卻是心知肚明的。
“李家主盡力就好。”陳玄說道。
正說話間,忽見一名傳訊兵走了進來:
“天師,外麵有一位童子求見。”
“童子?”
“他說,是奉老天師之命前來。”
“快請進來!”
童子,張角,陳玄一瞬間就想到了來人的身份,除了司馬徽的高徒徐庶還能有誰。
很快,一個氣宇軒昂的書生走了進來。
“拜見天師!”
陳玄走到徐庶身前,親自將他扶了起來:“元直,何以教我?”
曆史上天生聰慧,少年老成的天才太多了,而徐庶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日後徐庶可是三國時期頂級謀士!
此時的徐庶雖然年紀尚輕,但是智慧的光芒已經顯露。
徐庶好奇地打量著陳玄,見他雖然即位天師,仍然沒有半點倨傲之氣,不由敬意更深。
徐庶將張角與司馬徽的賭約簡單敘述了一遍。
“這麽說,這次元直會留在陳某身邊?”陳玄大喜過望。
“這位小先生是水鏡先生高徒?”李瓚詫異地說道,“有這位小先生加入,天師謀劃之事,大有希望!”
水鏡先生司馬徽不屬於四大家族,但其聲望更在四大家族之上,堪稱一代文壇領袖。
就連他都支持陳玄,特意派弟子前來輔佐,李瓚有點慶幸自己提前站隊了。
長社鍾家。
“李家主登門拜訪所為何事?”鍾演的態度不算熱情,“如果是勸我效忠黃巾軍,那就不要枉費口舌了。”
作為曆經百年不倒的大家族,他們本性驕傲。
李瓚主動逢迎的諂媚姿態,令鍾演很是反感。
李瓚尷尬地輕笑兩聲:“仲常,這次是你誤會我了。”
“哦?”鍾演臉色稍緩。
“天師陳玄剛剛創辦了一所軍校,想必你也聽說了。”
“哼,當然聽說了,不過是胡鬧罷了。”鍾演打斷了鍾演,撇著嘴說道。
“何以見得?我看天師的舉措十分認真。”
“作為學校,沒有教材,沒有教師,隻是軍事訓練,那跟軍營有什麽區別?”鍾演說道,“我聽說,他們現在正忙著蓋房子呢,你看看,他們就連校舍都沒有。”
“創辦學校,哪有這麽兒戲的?我看呐,陳玄即位天師之後,也有點飄了。”
鍾演說得有理有據,李瓚詞窮了,將求助的目光投向徐庶。
“鍾先生說得不對!”徐庶開口了。
“咦?這不是水鏡先生的高徒嗎?你說說,鍾某哪裏說得不對了?”
徐庶朗聲說道:“四大家庭承蒙祖先餘蔭,早就忘卻了創業之艱難,這一點不足為怪。”
鍾演老臉一紅,他沒想到徐庶言語如此犀利。
“不記得創業之艱,這倒沒有什麽。但是,千不該,萬不該,四大家庭不該嘲笑事業初創之人。”
“天師陳玄雖然起身草莽,但卻始終銳意進取,如今陳玄雄據兩郡之地,軍校建成之後,整個黃巾的麵貌必然為之一新。天師在做的事情,正是四大家族的祖先百年之前所為。”
“難道,四大家族也要嘲笑自己的祖先嗎?”
“這,,,,,,”鍾演不知如何應對了。
“至於教材和教師,你能想到的困難,以天師之智,自然也能想到。我和李家主前來求見,正是為了邀請鍾家子弟出任軍校教師,並共同編纂軍校的教材!”
“出任軍校教師?”鍾演猶豫不決。
“我知道,你是不想和黃巾軍走得過近。”徐庶郞聲笑道,“或是想著重迴朝廷懷抱,或是投奔其他出身高貴的主公,總之,不想和黃巾扯上關係。”
鍾演被說破了心思,沉吟不語。
“但是,我想提醒鍾先生一點,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日後一定要與黃巾為敵,何不盡早了解黃巾軍呢?”
“加入軍校,不就是了解黃巾軍的最佳時機嗎?”
李瓚愣住了,沒想到徐庶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但是不得不說,他說得這些很有道理。
水鏡先生高徒,果然不同凡響!
“好,鍾家子弟願意出任軍校教師!”鍾演被說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