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郡。


    丹水縣。


    望著城外的大軍,縣令張孝天心中苦不堪言。


    他自認為是個好官。


    為官數年以來,也很有些民望。


    所以到目前為止,他的治下卻是難得的安寧,並沒有像其他地方那樣,生出太大的亂子。


    亂民來了一波又一波,都被他打退。


    搖搖腦袋,他問道:


    “糧倉裏還有多少存糧?”


    “迴大人,隻夠半月之用了。”


    他歎息一聲:“糧食都在那些商人手裏啊。”


    “都什麽時候來,還在囤積居奇!”


    “等黃巾打進來,那些糧食還是他們的嗎?“


    “這些人啊,奸商!全是奸商,“


    “再不放糧,不用黃巾打過來,老百姓本身就要反了!”


    “把他們給我找來!”


    等隻剩下一個人,他歎了口氣。


    他隻是個小小的縣令。


    能守一天是一天吧。


    丹水縣城外。


    頭裹黃巾的士兵們,已經在盤旋數日。


    “張渠帥,這個丹水縣,有點難打啊。”


    張曼成眯著眼睛:“那個陳玄,到哪裏了?”


    “陳玄渠帥?聽說他在析縣停了很久,剛剛離開。”


    一旁的副將迴答道。


    “他們好像。。。”


    “好像什麽?”張曼成不耐煩地問道,“有話就說,吞吞吐吐地做什麽。”


    “陳渠帥好像和我們不太一樣。”


    “哦?”


    “他們的行軍速度比我們慢得多。”


    “最早是陳玄渠帥率先起義。”


    “但打下析縣之後,沒有繼續攻打其餘縣城,而是開倉放糧,安撫百姓。”


    張曼成嘴角撇了起來:


    “毛頭小子一個。”


    “開倉放糧?我們自己的軍隊還不夠吃,他居然開倉放糧?”


    “兵貴神速的道理哪是他能懂的?”


    “是是是,張渠帥說得對。”


    他早就發現,張曼成貌似對陳玄有很大的意見。


    張曼成對陳玄確實很有意見。


    原本,整個南陽郡隻有他一個渠帥。


    等到把南陽郡打下來,所有的功勞都是他的。


    到那時,他在太平道中的地位,必然會水漲船高。


    可是,忽然蹦出來個陳玄,而且還占了首事起義的名頭。


    與陳玄相比,張曼成的光芒頓時暗淡了很多。


    所以,陳玄自然是他的一個威脅。


    而且,聽說聖女也在陳玄那裏。


    想到這裏,張曼成將拳頭攥得咯吱直響。


    這些,原本都是他的!


    “我們還有多少存糧?”張曼成問道。


    “不多了,從商人手裏扣下的糧食,隻夠支持大軍數日。”


    “什麽?又沒糧食了?你是怎麽搞的。“


    副將心中叫苦。


    張曼成一路吸納人馬,軍隊數量已經有了三萬多。


    張曼成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再多的糧食也不夠這麽多人吃啊。


    “算了,把這個硬骨頭,留給陳玄吧。”


    “我們去宛城。”


    張曼成沉思良久,最後說道。


    “渠帥,宛縣是郡治之所,恐怕沒那麽容易攻克。”


    “你懂什麽,這些縣城算個什麽?”


    “打下宛縣之後,我們就相當於拿下了南陽郡。”


    “到時候,整個南陽郡的黃巾軍都是我說了算。”


    “陳玄風頭再盛,不還不是得乖乖聽我命令!”


    “至於丹水縣這塊硬骨頭,就留給陳玄那小子吧。”


    張曼成目光陰沉。


    “渠帥說得是。”


    副官從大營裏退了來,邊走邊搖頭。


    一路上不停有人跟他打招唿,皆是一副麵黃肌瘦的模樣。


    顯然,剛才他說謊了。


    軍中糧食已經十分短缺。


    可是,這些情況,他哪敢跟張曼成去說。


    “又有流兵?”


    陳玄皺起眉頭。


    “據他們說,他們原本都是張渠帥的部下。”


    “因為軍中無糧,又聽說陳將軍這裏糧食充足,才當了逃兵。”


    斐元紹稟報道。


    “這張曼成怎麽搞的,怎麽連士兵都養不起?”陳玄很是疑惑。


    “張渠帥為人好大喜功,吸納流民甚多。”


    “目前他手下的人馬,已經接近四萬。”


    “即使一路燒殺搶掠,四萬大軍也難以供養。”


    斐元紹說道。


    他之前就是張曼成的部下,對張曼成很有些了解。


    張曼成燒殺搶掠的做派,又跟官兵有什麽區別。


    他很是慶幸遇到了陳玄。


    “原來如此。”


    “怪不得逃兵這麽多。”


    陳玄恍然大悟。


    “將軍,這些流兵我們怎麽處置?”


    “挑選精壯,吸納入我軍。”


    “糧食嘛,我們可不缺。”


    在大米和肉的刺激下,陳玄軍隊的數量也來到一萬五千多人。


    陳玄每到一處,就開倉放糧,平抑糧價,當地百姓皆是交口讚揚。


    在將析縣安置好以後,他的聲望五十多萬。


    這就意味著,有了取之不盡的糧食。


    陳玄意氣風發,大手向前一揮:


    “繼續行軍,前往丹水縣!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成了張角接班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知疲倦的蝸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知疲倦的蝸牛並收藏三國:我成了張角接班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