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請陛下恕罪!基萬萬沒想到,陛下會來到這等小帳,剛才還妄圖談論陛下,基罪該萬死啊。”


    聽聞當今天子就在眼前,劉伯溫連忙從座位上離開。


    跪在地上,衝著劉協作揖道。


    “先生快快請起,朕乃是一屆庸帝,今日聽先生一番話,茅塞頓開,還是應該寡人向先生作揖才是。”


    恭敬的托著劉基的雙手。


    劉協深知,像這種大賢,必須要恭敬請之。


    “陛下,陛下。”


    兩人拉扯間,董承忽然從帳外闖了進來,看見劉協果然在此。


    連忙說道:“稟報陛下,河北袁紹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命上將文醜率軍十萬,正準備南渡黃河,直撲弘農。”


    “果然。”


    點點頭,劉協扭頭看向了劉基:“不知先生有何對策?”


    “迴稟陛下,容基三思。”


    拱拱手,劉基轉身迴到了座位上,攤開桌子上的地圖,陷入了沉思當中。


    然而這一切被後麵的董承望見,卻忽然大吼:“大膽小吏,這乃是當今天子,哪有你坐正席的資格?”


    劉協見狀,連忙嗬斥住董承:“董愛卿!你不必多言,這是我新識的軍師,姓劉名基,乃是大才之人。”


    “可陛下……”


    董承還想說些什麽,然而劉協卻故作嚴怒道:“退下了。”


    “諾。”


    沒辦法,董承隻能退到帳外,等候聽宣。


    而劉協則在呂布的陪同下,站在帳中。


    劉伯溫看了多長時間的地圖,劉協就在帳中站了多久。


    以至於到最後,呂布覺得有些煩了,拱拱手,劉協便讓他先行離開了。


    自己則繼續站在帳中,靜候劉伯溫。


    “原來如此,這袁紹不必多慮也。”


    也不知等了多久,劉伯溫終於大喘了口氣,從座子上站了起來。


    不遠處的劉協見狀,連忙向前走了兩步:“請問先生是有對策了嗎?”


    “哈哈哈哈,那袁紹使得不過雕蟲小技,無……陛下?陛下在伯溫思索期間,一直站在這裏?”


    不敢置信的望著滿臉疲憊的劉協,劉伯溫驚訝道。


    劉協從身後抱起兩碗熱湯:“寡人看先生望地圖出神,不忍打擾,隻是吩咐廚子做了兩碗熱湯,如先生不棄,可否讓朕厚著臉皮,與先生共食。”


    “陛下,伯溫何德何能,竟讓陛下如此厚愛,基在此必為大漢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砰的一聲跪在地上,劉伯溫激動的迴複道。


    叮咚,收獲劉基興奮點十點。


    “來,先生不必多禮,走,與寡人共食晚飯?”


    捧著熱湯將劉伯溫扶起,劉協問道。


    “陛下請。”


    禮節的讓劉協先行。


    這迴劉協沒有客氣,大踏步的坐在左席,劉伯溫就坐在自己的旁邊。


    轟!


    忽然,帳外電閃雷鳴,暴雨侵盆。


    狂風帶著雨水,肆意妄為的砸在函穀關上。


    而躲在軍帳內的二人就著熱湯,吃著湯餅。


    手下唯一的娛樂措施,便是那張大漢地圖。


    “陛下請看,那袁紹坐擁四州之地,擁兵五十萬,其本身卻昏庸無能,且不知獅子搏兔亦用全力之理,反而僅派文醜率軍十萬,在基看來,這純粹是找死而來。”


    喝了口湯。


    劉伯溫繼續指著地圖:“陛下坐擁函穀關、弘農郡、精兵三萬三千餘人且不說,如若戰事一起,基便能替陛下變出數萬精兵,殺的袁紹元氣大傷。”


    “伯溫說的,不會是兗州的曹操吧。”


    篤定的用手指了指許昌,劉協不傻。


    曹操隱忍數十年,熬出七萬精兵,盡數屯於兗州。


    雖然現在離官渡之戰還有個幾年時間,但曹操少了不說,五萬精兵有伐。


    而隻要文醜被自己牽扯住,劉協敢肯定,那曹操隻需要一萬鐵騎,便能殺進袁紹的都城鄴城。


    “陛下之意,與伯溫異同道和,而基隻需要略施小計,保證那文醜的十萬精兵,定喪生在黃河之中。”


    胸有成竹的將麵前的碗筷放下,劉伯溫站起身。


    劉協也跟著站起。


    隨即將傳令的小兵喊了進來:“傳朕旨意,速叫眾文武,前往箭樓聽詔。”


    “諾。”


    後者迴應一聲,迅速鑽進外麵的****中。


    不多時,除了在弘農的徐達之外,高寵、呂布、張遼、高順、還有文官董承,盡數趕到箭樓之中。


    緊接著劉協身後跟著劉伯溫,二人一前一後的走進箭樓中。


    劉伯溫站在正座的旁邊,而劉協則坐在最中間的位置上。


    衝著眾人道:“眾位將軍愛卿,想必那袁紹打著清君側之名,派文醜率十萬精兵來犯,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吧。”


    “陛下,某看那袁本初是不耐煩了,某願率本部人馬,前往郟郡迎敵,親手砍下那文醜的首級。”


    呂布拱了拱手站出來,請戰道。


    “好,既然奉先願往,寡人分配你一萬精兵,在郟郡布防,切記,莫要輕易出城迎戰。”


    按照心中所想,劉協甩出一道令牌。


    旁邊的劉伯溫則附議道:“陛下,若再派一員大將率三千鐵騎,駐紮在曹陽,便可等袁軍敗退之際,切斷後路,但……”


    劉伯溫的話沒說完,但劉協卻心知肚明。


    按照常理,這件事肯定是高寵莫屬。


    隻是劉協在來的路上,已經為高寵選好了命令,而這件事除了他,無人能做。


    所以現在除了高寵以外,在劉伯溫看來,軍中已無能夠去斷袁軍後路的大將了。


    但……


    劉協大手一揮:“張遼何在?”


    “末將在。”張遼拱手向前。


    “命你著三千鐵騎,駐紮在曹陽,等到袁軍敗退之際,衝殺出去,直指箕關,並且伺機觀察能否吞下虎牢關。”


    扔出一道將令,張遼隨地撿起,擔憂道:“陛下,溫侯他……”


    “文遠不必擔心,寡人將會與軍師一同前往郟郡,奉先此戰,必可建立無上功名。”


    對於張遼的擔心,劉協閉著眼睛都能猜到。


    無非就是呂布智商太低,怕他一個人守城,再被文醜給套路死。


    這迴自己和劉伯溫一起過去,動腦的事情交給伯溫去做。


    而論武力,沒有誰擔心呂布打不過。


    就算再給文醜加個張合徐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迴古代當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頂山吳彥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頂山吳彥祖並收藏我迴古代當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