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邊是啥動靜?”


    沿街的民房裏,突然有女人皺起眉頭,推開窗戶往外看。


    等那人看明白外邊的事情後,不僅沒有放鬆,反而更加緊張。


    “都這麽晚了,咋還有大臣進宮?”


    “而且好像還不是一兩個大臣,而是一大群。”


    “不會出什麽大事了吧!”


    女人的丈夫走出來。


    滿臉不悅,快速說道:“你這是說的啥話?”


    “咱們大明現在聖天子在朝,海晏河清,能出啥事!”


    女人還是有些緊張。


    “這可不好說,前幾個月不是還有消息,說皇上落水,好不容易才給治好。”


    “說不定是那次留下了後遺症了呢?先帝不就是……”


    “你個長舌婦,是真不怕死啊!”丈夫嚇了一跳,衝過來捂住她的嘴。


    “這話也能亂說?”


    女人也自知理虧,連忙閉嘴。


    丈夫見狀,倒也不再捂嘴,而是小聲說道:


    “皇帝最好是長命百歲,不,陛下他可一定得長命百歲。”


    不僅是這男人,周圍其他民居的百姓,想法倒也都差不多。


    他們倒不是多喜歡朱由檢,實在是他們清楚,此時皇帝要是出點兒啥事,那大明這艘破船,就真要出問題了。


    而此時的皇宮門口,被連夜召集過來的大臣們,不少人也滿臉疑惑。


    “這麽晚了,皇帝咋突然叫咱們過來?”


    不過朱由檢早有準備,派太監出去叫人時,就已經把自己的目的,告訴了幾位高官。


    那些人倒也沒有隱瞞,直接把這消息公布了。


    群臣聽後,就更是奇怪。


    “這事情不是已經定下了嗎?咋又要叫咱們過來!”


    秦良玉和李若璉也湊在一起,低聲議論這事情。


    秦良玉低聲道:“李將軍,你可別太把陛下的話放在心上。”


    “陛下畢竟還年輕,做事難免有些過火。”


    雖然秦良玉是李若璉的長輩,但她看重大局,也怕李若璉心灰意冷,所以才好心勸他。


    李若璉苦笑一聲。


    “秦將軍,您說的這些我都懂,我也不是生陛下的氣,我就是無奈啊。”


    他歎氣道:“說來也是我不會練兵!”


    “要是我練兵的本事再強些,能用半年時間,就把那些新兵操練出來,此時我哪裏還用反對出兵呢?”


    見李若璉居然在自責,秦良玉心中倒是讚了一聲。


    “陛下這看人的眼光倒是不錯,這李若璉確實是大大的忠臣。”


    她笑著說道:“李將軍這麽說,就太謙虛了。”


    “這練兵的事情,你做的已經很不錯了。”


    “實在是……那句話怎麽說的?對了,叫計劃趕不上變化。”


    “但你也別太擔心,我建議此時出兵,那也還有把握的。”


    這時,王承恩小跑出來,把諸位大臣引到了大殿之中。


    朱由檢坐在龍椅上,見到群臣進來之後,他倒是先站起身來:


    “諸位愛卿,今日連夜召見你們進宮,朕其實是有兩件事要跟你們說。”


    群臣都有些驚訝。


    “這咋又變成兩件事了?”


    朱由檢不顧他們低聲的議論,朗聲道:“這第一件事,是朕要罪己。”


    “最近朕有些不聽勸言,剛愎自用,實在是有違為君之道。”


    “明日之後,朕要廣開言路,學習那齊威王。”


    話音落地,群臣大驚失色。


    “陛下何出此言?”


    “您最近勵精圖治,可從沒有閉塞言路啊!”


    不過秦良玉倒是眼睛一亮,對著王承恩使了個眼色,還比了個大拇指。


    她也沒想到王承恩居然這麽給力。


    王承恩連忙搖頭,伸出手指,對著太液池的方向指了指。


    秦良玉頓時心領神會。


    “原來是高師傅出手了,陛下身邊能有這麽一位,還真是我大明的福氣啊。”


    這個時候,秦良玉又聽到李若璉居然低聲啜泣起來。


    原來是朱由檢又特意向李若璉道歉。


    “李將軍,白天的時候朕直接將你趕出去,實在是朕做錯了。”


    李若璉跪地泣聲道:“吾皇聖明,吾皇聖明。”


    現在就是朱由檢讓他一個人去找建奴送死,他也肯定直接就去了,不會有半個不字。


    朱由檢擺手,讓他先站起來。


    然後又開口道:“至於這第二件事,就是征討建奴之事。”


    這一次他看向了秦良玉。


    “秦將軍,你曾說過現在是出征的最好時機。”


    “那朕倒要問一問你,這時機好在何處?”


    秦良玉臉色平淡,走到群臣之前,認真說道:“陛下就是不問,末將也要說個清楚的。”


    她從懷中摸出一份奏折,遞到旁邊伺候的太監手上,讓他把奏折交給皇帝。


    然後自己又解釋起來。


    “這第一個原因,就是建奴內部有問題。”


    “諸位,自從前年老奴努爾哈赤死在寧遠,兩年之間,建奴已經換了三任大汗。”


    “這建奴內部,必定已經有了許多矛盾。”


    “所以建奴新大汗豪格南下高麗,才會進軍緩慢。這裏麵的道理,就是有人在後方掣肘!”


    秦良玉雖然不知道建奴內部情況,甚至都沒見過嶽讬。


    但她說起這些,卻是頭頭是道。


    群臣聽後,倒是都點了點頭。


    “內鬥啊?這個我們在行。”


    “我們要是想坑哪個武將,確實喜歡斷他糧道的。”


    這時候朱由檢也接過奏折,他根本不看,直接又問道:


    “那秦將軍還有其他的理由嗎?”


    秦良玉點頭。


    “當然有!”


    “這第二個原因,就是建奴最近兩年,雖然四麵出擊,但是收獲卻不多。”


    “建奴在我大明這邊接連吃虧,這就先不說了。”


    “便是他們兩次入侵高麗,其實也沒有占到便宜,不過是劫掠了一些人口罷了。”


    “至於糧食,那是根本沒有獲得多少。”


    “隻要我大明此時出擊,那建奴今年秋天,也別想收獲糧食!”


    大明的群臣雖然不會帶兵,但是對於戰爭的基本原理,倒是都還知道不少。


    有人拍手道:“我懂了!”


    “隻要不讓他們秋收,那就算沒能一舉滅掉建奴,那等到明年,建奴也要遇到饑荒。”


    “不是主動出擊,來寧遠城下送死,就是在遼東餓死!”


    這些人頓時興奮起來。


    “秦將軍不愧是我大明的支柱啊!”


    秦良玉倒也沒往心裏去。


    她知道,這些人現在吹捧自己,其實主要還是想討好她。


    以後能抱著她的粗腿,得以青雲直上。


    秦良玉並不說話,而是看向了朱由檢:“這便是末將主張出擊的緣由。”


    “還請陛下明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我成了崇禎的帝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景致佳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景致佳人並收藏穿越大明,我成了崇禎的帝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