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一邊大勝,一邊大敗
我本想躺平,皇帝非逼我站隊太子 作者:落雪長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轉眼到了三月,春迴大地,萬物複蘇。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北狄人竟然用起了曲轅犁,套著牛,開始耕地,播種。
這是讓整個大乘都意想不到的事。
實際上,淳焱在一開始統治北狄六部後,就開始推廣中原人的一些文化。
一統草原後,他也想學著中原人耕種,畢竟有很多前朝偽周的中原人和他們的後代生活在草原。
可惜,草原人世代以放牧為生,他們根本不習慣耕種,而且耕種太苦太累,哪裏有放牧舒服。
加上草原的氣候,土地,很多時候並不適合耕種。
所以,淳焱一直沒能實施。
如今不一樣了,並州城外有大量土地,在去年他們南下之前,剛剛完成了收割。
於是,這幾個月來,淳焱從草原帶來的人便開始製作曲轅犁,教他們的牛耕地。
如今開春了,田地裏竟然出現了一群草原人在耕地播種,關鍵他們還幹的不亦樂乎。
常川聽到這個消息,眉頭緊皺,如果一直這樣僵持下去,草原人幾乎可以自給自足了。
他立刻向朝廷奏報了此事,朝廷上下也是一片嘩然。
實際上這一點,在十年前顧承寧掌管按察司的時候,按察司密探就探查到了。
草原人學會了耕種,在當時的皇帝李恭看來,這並沒什麽大不了的,他們會的人隻是一小部分,而且草原不可能實行大麵積耕種。
當時確實如此,可隨著後來兩邊互市,草原人得到大量的糧食鐵器,還有技術。
才有了這種局麵。
而幽州城外的草原人,也開始耕種了。
看來他們這是打算打一場持久戰了。
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盡快結束戰爭,否則,拖的時間久了,損失更大的則是乘國。
畢竟,乘國大量的士兵都來自軍戶,他們平日裏就是在家種地,農閑時接受訓練,戰時上戰場。
如今他們許多人已經來到了前線,如果時間太久,那他們的土地就會荒廢,糧食就會短缺,軍心就會亂。
而北狄這邊,他們本就是遊牧民族,在哪裏生活,對他們來說都一樣。
而且有了糧食後,搭配著他們的牛羊,他們隻會更加滋潤。
一旦大乘士兵出現了厭戰情緒,對方便可不戰而勝。
偏偏這個時候,常川突然病了,而且很嚴重。
李彰收到奏報時,大為苦惱。
畢竟常川已經年近七十,在這個人活七十古來稀的時代,他這個年紀還能帶兵,實屬少有。
如今他病了,作為皇帝,自然不能要求他依舊駐守前線。
這樣就太沒有人情味了,況且他在前線也於事無補。
這下子李彰犯難了,該讓誰去掛帥?
李彰已經找不出人選來了,他隻能讓已經傷愈的淩瀟暫領大軍。
元和七年四月,常川在返迴京城的途中,病故於城東四十餘裏的五裏坡,終年六十八歲。
畢竟這個年紀掛帥,還曾經小勝過淳焱,皇帝李彰給了常川應有的體麵。
追封常川為寧國公,輔國大將軍。
對於上次自己擅自劫營,全軍覆沒,淩瀟很是羞愧,而常川沒有責罰他,他也是心存感激。
常川去世,全軍縞素。
按製,常山兄弟是要丁憂的。
如今朝堂上的武將大多去了邊關,龍武衛大將軍常山丁憂,顧承寧又賦閑在家。
大朝會上,許多人開始叫囂著要對北狄主動出擊。
李彰也明白,一直這麽耗下去,對大乘不利,於是一道聖旨傳下,要求淩瀟和梁虞盡快對北狄主動出擊。
朝廷為此,又給並州調去了十萬大軍,給幽州增加了五萬。
其中就有訓練好的騎兵新軍。
而北狄這邊,春季又增兵三萬到了幽州。
眼下,並州有北狄軍近十一萬,大乘軍隊十六萬,其中騎兵有鐵甲軍一萬精銳,新軍一萬。
幽州大乘軍隊八萬,其中新軍騎兵一萬,北狄軍隊共計六萬。
淩瀟和梁虞本打算繼續堅守,可皇帝的旨意讓他們不得不主動出擊。
元和七年八月,並州城外,雙方二十七萬大軍展開廝殺。
八月底,大乘軍大敗,被北狄斬首一萬兩千人,俘虜兩萬三千人,並州城破,淩瀟帶著五萬多人退守汾州。
一萬鐵甲軍損失三成,一萬騎兵新軍,損失過半。
其餘兵馬,四處逃竄,舉國震驚。
而幽州這邊,即便皇帝再三催促,梁虞根本不管,隻迴了奏折言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如今幽州的北狄軍糧食充足,他們甚至都忘記了自己是來打仗的。
九月初,梁虞突然對北狄軍發動進攻。
大乘軍隊居然使用了已經許久不用的戰車。
四五十輛實木加鐵皮打造的戰車,由精選的披著鐵甲的馬匹拉著。
車上的三名軍士,更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身體魁梧強壯,身穿重甲,頭戴精鐵頭盔,臉上都戴著護罩。
他們一人趕車,一人手持長矛,一人手持弓箭。
戰車的兩個輪子邊上,裝著用純鐵打造的鐵蒺藜。
完全沒把這些戰車放在眼裏的北狄軍,大量騎兵一股腦的衝了出來。
大乘這邊先是萬箭齊發,接著又是一通重弩,最後,是戰車出陣。
北狄軍哪裏見過什麽戰車,一股腦殺了過來,結果五六十輛戰車殺入軍中,橫衝直撞。
北狄馬匹被戰車撞擊,紛紛倒地,很多的是,被車輪邊的鐵蒺藜掃傷馬腿。
一時間戰場上混亂不堪,這時候,拿著長矛的步兵,排成一隊隊,向前衝殺。
這一仗,北狄軍大敗撤軍,辛辛苦苦耕種收割的糧食,到成了大乘軍隊的了。
好在北狄撤的快,損失了一萬多人,而大乘軍並沒有追擊,因為梁虞知道,自己沒有多少騎兵,根本追不上,而且兵法有雲,窮寇莫追。
一邊大敗,一邊大勝。
這時候許多人才認清楚,打仗這玩意,還得是有戰爭經驗的人掛帥才行。
實際上,隻是他們沒有找對人而已,曆史上許多人第一次上戰場,便能抓住所有對自己有利的機會,痛擊敵人。
比如大漢雙璧。
然而,眼下的大乘朝廷,卻一致認為,主將就是五萬有帶兵經驗的人。
可找來找去,這些開國老將所剩無幾,活著的除了梁虞,其他的幾個,如今有的臥病在床,有的連馬都騎不了了。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北狄人竟然用起了曲轅犁,套著牛,開始耕地,播種。
這是讓整個大乘都意想不到的事。
實際上,淳焱在一開始統治北狄六部後,就開始推廣中原人的一些文化。
一統草原後,他也想學著中原人耕種,畢竟有很多前朝偽周的中原人和他們的後代生活在草原。
可惜,草原人世代以放牧為生,他們根本不習慣耕種,而且耕種太苦太累,哪裏有放牧舒服。
加上草原的氣候,土地,很多時候並不適合耕種。
所以,淳焱一直沒能實施。
如今不一樣了,並州城外有大量土地,在去年他們南下之前,剛剛完成了收割。
於是,這幾個月來,淳焱從草原帶來的人便開始製作曲轅犁,教他們的牛耕地。
如今開春了,田地裏竟然出現了一群草原人在耕地播種,關鍵他們還幹的不亦樂乎。
常川聽到這個消息,眉頭緊皺,如果一直這樣僵持下去,草原人幾乎可以自給自足了。
他立刻向朝廷奏報了此事,朝廷上下也是一片嘩然。
實際上這一點,在十年前顧承寧掌管按察司的時候,按察司密探就探查到了。
草原人學會了耕種,在當時的皇帝李恭看來,這並沒什麽大不了的,他們會的人隻是一小部分,而且草原不可能實行大麵積耕種。
當時確實如此,可隨著後來兩邊互市,草原人得到大量的糧食鐵器,還有技術。
才有了這種局麵。
而幽州城外的草原人,也開始耕種了。
看來他們這是打算打一場持久戰了。
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盡快結束戰爭,否則,拖的時間久了,損失更大的則是乘國。
畢竟,乘國大量的士兵都來自軍戶,他們平日裏就是在家種地,農閑時接受訓練,戰時上戰場。
如今他們許多人已經來到了前線,如果時間太久,那他們的土地就會荒廢,糧食就會短缺,軍心就會亂。
而北狄這邊,他們本就是遊牧民族,在哪裏生活,對他們來說都一樣。
而且有了糧食後,搭配著他們的牛羊,他們隻會更加滋潤。
一旦大乘士兵出現了厭戰情緒,對方便可不戰而勝。
偏偏這個時候,常川突然病了,而且很嚴重。
李彰收到奏報時,大為苦惱。
畢竟常川已經年近七十,在這個人活七十古來稀的時代,他這個年紀還能帶兵,實屬少有。
如今他病了,作為皇帝,自然不能要求他依舊駐守前線。
這樣就太沒有人情味了,況且他在前線也於事無補。
這下子李彰犯難了,該讓誰去掛帥?
李彰已經找不出人選來了,他隻能讓已經傷愈的淩瀟暫領大軍。
元和七年四月,常川在返迴京城的途中,病故於城東四十餘裏的五裏坡,終年六十八歲。
畢竟這個年紀掛帥,還曾經小勝過淳焱,皇帝李彰給了常川應有的體麵。
追封常川為寧國公,輔國大將軍。
對於上次自己擅自劫營,全軍覆沒,淩瀟很是羞愧,而常川沒有責罰他,他也是心存感激。
常川去世,全軍縞素。
按製,常山兄弟是要丁憂的。
如今朝堂上的武將大多去了邊關,龍武衛大將軍常山丁憂,顧承寧又賦閑在家。
大朝會上,許多人開始叫囂著要對北狄主動出擊。
李彰也明白,一直這麽耗下去,對大乘不利,於是一道聖旨傳下,要求淩瀟和梁虞盡快對北狄主動出擊。
朝廷為此,又給並州調去了十萬大軍,給幽州增加了五萬。
其中就有訓練好的騎兵新軍。
而北狄這邊,春季又增兵三萬到了幽州。
眼下,並州有北狄軍近十一萬,大乘軍隊十六萬,其中騎兵有鐵甲軍一萬精銳,新軍一萬。
幽州大乘軍隊八萬,其中新軍騎兵一萬,北狄軍隊共計六萬。
淩瀟和梁虞本打算繼續堅守,可皇帝的旨意讓他們不得不主動出擊。
元和七年八月,並州城外,雙方二十七萬大軍展開廝殺。
八月底,大乘軍大敗,被北狄斬首一萬兩千人,俘虜兩萬三千人,並州城破,淩瀟帶著五萬多人退守汾州。
一萬鐵甲軍損失三成,一萬騎兵新軍,損失過半。
其餘兵馬,四處逃竄,舉國震驚。
而幽州這邊,即便皇帝再三催促,梁虞根本不管,隻迴了奏折言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如今幽州的北狄軍糧食充足,他們甚至都忘記了自己是來打仗的。
九月初,梁虞突然對北狄軍發動進攻。
大乘軍隊居然使用了已經許久不用的戰車。
四五十輛實木加鐵皮打造的戰車,由精選的披著鐵甲的馬匹拉著。
車上的三名軍士,更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身體魁梧強壯,身穿重甲,頭戴精鐵頭盔,臉上都戴著護罩。
他們一人趕車,一人手持長矛,一人手持弓箭。
戰車的兩個輪子邊上,裝著用純鐵打造的鐵蒺藜。
完全沒把這些戰車放在眼裏的北狄軍,大量騎兵一股腦的衝了出來。
大乘這邊先是萬箭齊發,接著又是一通重弩,最後,是戰車出陣。
北狄軍哪裏見過什麽戰車,一股腦殺了過來,結果五六十輛戰車殺入軍中,橫衝直撞。
北狄馬匹被戰車撞擊,紛紛倒地,很多的是,被車輪邊的鐵蒺藜掃傷馬腿。
一時間戰場上混亂不堪,這時候,拿著長矛的步兵,排成一隊隊,向前衝殺。
這一仗,北狄軍大敗撤軍,辛辛苦苦耕種收割的糧食,到成了大乘軍隊的了。
好在北狄撤的快,損失了一萬多人,而大乘軍並沒有追擊,因為梁虞知道,自己沒有多少騎兵,根本追不上,而且兵法有雲,窮寇莫追。
一邊大敗,一邊大勝。
這時候許多人才認清楚,打仗這玩意,還得是有戰爭經驗的人掛帥才行。
實際上,隻是他們沒有找對人而已,曆史上許多人第一次上戰場,便能抓住所有對自己有利的機會,痛擊敵人。
比如大漢雙璧。
然而,眼下的大乘朝廷,卻一致認為,主將就是五萬有帶兵經驗的人。
可找來找去,這些開國老將所剩無幾,活著的除了梁虞,其他的幾個,如今有的臥病在床,有的連馬都騎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