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給個交代
我為女帝打江山,女帝賜我斬立決 作者:來財來財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司安心中總有一個聲音告訴他,紅袖本應該能夠安全抵達部落,那既然如此,為何還會突生變故?
除非,中間還出了另外的差錯。
想到這裏,司安眯眼。
是兵分兩路的計策被發現,導致中途遭遇了不測嗎?
可又為什麽呢?
當時自己明明感知過了周圍並沒有那位大祭司的氣息。
所以這個計謀為何會被識破?
是他們自己人當中出現了問題,有人背叛了紅袖?
司安腦海當中浮現出了那群闊麵皮膚粗糙的漢子們,眉頭忍不住的緊皺著。
不應該。
他在親眼見過那群漢子們對紅袖的簇擁和保護後,便打從心底裏覺得他們是真心愛戴,並且十分珍重他們這位唯一的小殿下的。
又怎麽會中途背叛,致紅袖於死地?
司安覺得這裏麵還是有不對勁兒的地方。
應當不是從他們那裏泄露的消息。
可這也是奇怪,難不成那位瓦剌的大祭司,有這種未卜先知的能力,才會提前得知計劃?
司安不由得想到了那分成了兩波的人馬,心也逐漸的沉了下去。
紅袖出事,那他們呢?
恐怕也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想到這裏,司安隻覺得自己的心髒被一雙無形的大手給攥住了,讓他唿吸都開始不順暢起來。
眉頭皺的更深。
他麵色不太好看,嘴唇也緊抿著。
一旁的陸識月見狀,不由得擔憂湊過來,“司安,你還好嗎?冷靜一些……否則一會會氣急攻心!”
說話的同時,伸出手指,按壓著司安的幾個穴位,動作緩慢,但是卻有力極了。
用處也是有的,至少按了那麽半分鍾之後,司安的唿吸稍微平緩了一些。
臉上也從蒼白染上了一絲血色。
他用指尖點了點陸識月的手臂,示意他已經緩過來了。
擔憂的目光落在了司安身上,櫻唇輕抿,手臂垂落,手指撚動兩下,似乎指腹之上還殘留著那抹餘溫。
“我沒事。”司安聲音低沉。
現在的情況也不容許他有事。
看向了特意過來報信的人,司安開口道,“剛剛得到的消息?”
那人額頭帶汗,表情冷肅,點頭應答。
“是。”
“京畿那邊又是何時知道的?”
迴話的這人仔細想了想,給了一個確認的數字。
“六天前。”
“而且這消息是由那位小公主殿下的父汗,也就是瓦剌現任一族的大王,派遣使者將信遞送到我大魏京畿,信中言辭悲傷且激動的說明了自己女兒的死訊,並且表明他已經從迴歸之人的口中知道他們此行究竟遭遇了什麽。”
“包括被孫寺卿迫害一事,瓦剌王說必須要給他一個交代,否則他不會再同我大魏維持友好關係,甚至,還會兵戎相見……”
聽到這個時間節點之後,司安不由得沉思起來。
距離兵分兩路人馬,將紅袖送迴部落,時間已經過去了幾十天。
可紅袖身亡的消息卻一周之前才剛剛從瓦剌傳迴來。
扣除從寒州返程所需要的時間,再算上那使者出發去京畿的時間,這不由得讓司安的心情愈發沉重。
如果他猜的沒錯,紅袖恐怕是在半路就已經……
究竟是還有存活的部下帶著屍體和死訊迴去,還是那位暗地裏名為保護,實則對紅袖按下殺手的大祭司,將人全部殺害之後,這才遮遮掩掩的將消息帶迴去的?
沒人知道。
恐怕這件事得詳細問過那位瓦剌大汗之後,才能得到個結果。
可究竟是為什麽?
司安的胸膛上下起伏,這件事的起因結果,以及自己中途所發現的所有疑點,其實司安都已經通過密信和奏折的形式全部呈報給了陛下。
相信陛下那邊對這件事已經有了決斷。
而且中途的迴信當中,也摻雜了女帝對這件事持有的懷疑態度。
女帝同樣鄭重其事的詢問過他。
是否認為孫天學二人是主導這件事,自導自演妄圖逃脫罪責?
當時司安是如何迴複的?
他說:確有嫌疑,可疑點頗多,疑雲重重…就仿佛是有人提前計劃好了一切,目的就是為了讓他二人被扣上這頂帽子,而且目的恐怕也不僅僅是為了要那位小殿下的命,而是想要圖謀更大的事情。
簡單點來說,就是背後可能還有人隱藏在黑幕之下,妄圖推動一件更大的陰謀。
得到了司安這個迴複之後,恐怕女帝陛下那邊也是斟酌良久,最後才提筆,在聖旨之上寫下了對那二人的處置結果。
無論背後黑手是不是孫天學他們二人,他們兩個都在這件事上做了推手。
也就是說,即便幕後黑手不是他們兩個,那他們兩個也在這過程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棋子和身份。
哪怕沒有他們兩個,也會有另外兩個人被選擇成為這個“幕後真兇”,但做錯了就是做錯。
若孫天學沒有生出那種貪婪的心情,也沒有擺爛的得過且過,沒有對草原某些對大魏抱有友善態度的部落寬容幾分……
或許他還不會被選為這枚棋子。
但是無論如何,那導致瓦剌唯一的小公主危在旦夕的毒藥,配置的人正是孫天學,而中毒的來源,也就是那枚暗器,是來自李闕。
便是無辜的,也逃脫不了問責,是沒辦法的事。
現在結果未定,女帝陛下也不願意冤枉真正無辜的人,所以考慮過,定下了他們的處置方案,暫時交由司安看管。
至於這個“看管”的意思,就等同於軟禁了。
畢竟罪名沒有徹底定下。
也不好給人投入牢獄當中。
但是後續的案情,就不交由司安負責了。
女帝命了另外一個專門司辦這件事的人去查。
畢竟司安現在手中活計太多。
什麽都要過手一遍。
忙的要命。
於是乎。
此時此刻的孫天學和李闕兩個人,已經被嚴加看管了起來。
交接案件的時候,司安還特意去看看他們兩個。
兩人對於“軟禁”的態度各不相同。
甚至可以說是南轅北轍。
孫天學似乎對於自己被監管一事毫無感觸,隻是沒有了此前那種意氣風發的傲然模樣。
除非,中間還出了另外的差錯。
想到這裏,司安眯眼。
是兵分兩路的計策被發現,導致中途遭遇了不測嗎?
可又為什麽呢?
當時自己明明感知過了周圍並沒有那位大祭司的氣息。
所以這個計謀為何會被識破?
是他們自己人當中出現了問題,有人背叛了紅袖?
司安腦海當中浮現出了那群闊麵皮膚粗糙的漢子們,眉頭忍不住的緊皺著。
不應該。
他在親眼見過那群漢子們對紅袖的簇擁和保護後,便打從心底裏覺得他們是真心愛戴,並且十分珍重他們這位唯一的小殿下的。
又怎麽會中途背叛,致紅袖於死地?
司安覺得這裏麵還是有不對勁兒的地方。
應當不是從他們那裏泄露的消息。
可這也是奇怪,難不成那位瓦剌的大祭司,有這種未卜先知的能力,才會提前得知計劃?
司安不由得想到了那分成了兩波的人馬,心也逐漸的沉了下去。
紅袖出事,那他們呢?
恐怕也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想到這裏,司安隻覺得自己的心髒被一雙無形的大手給攥住了,讓他唿吸都開始不順暢起來。
眉頭皺的更深。
他麵色不太好看,嘴唇也緊抿著。
一旁的陸識月見狀,不由得擔憂湊過來,“司安,你還好嗎?冷靜一些……否則一會會氣急攻心!”
說話的同時,伸出手指,按壓著司安的幾個穴位,動作緩慢,但是卻有力極了。
用處也是有的,至少按了那麽半分鍾之後,司安的唿吸稍微平緩了一些。
臉上也從蒼白染上了一絲血色。
他用指尖點了點陸識月的手臂,示意他已經緩過來了。
擔憂的目光落在了司安身上,櫻唇輕抿,手臂垂落,手指撚動兩下,似乎指腹之上還殘留著那抹餘溫。
“我沒事。”司安聲音低沉。
現在的情況也不容許他有事。
看向了特意過來報信的人,司安開口道,“剛剛得到的消息?”
那人額頭帶汗,表情冷肅,點頭應答。
“是。”
“京畿那邊又是何時知道的?”
迴話的這人仔細想了想,給了一個確認的數字。
“六天前。”
“而且這消息是由那位小公主殿下的父汗,也就是瓦剌現任一族的大王,派遣使者將信遞送到我大魏京畿,信中言辭悲傷且激動的說明了自己女兒的死訊,並且表明他已經從迴歸之人的口中知道他們此行究竟遭遇了什麽。”
“包括被孫寺卿迫害一事,瓦剌王說必須要給他一個交代,否則他不會再同我大魏維持友好關係,甚至,還會兵戎相見……”
聽到這個時間節點之後,司安不由得沉思起來。
距離兵分兩路人馬,將紅袖送迴部落,時間已經過去了幾十天。
可紅袖身亡的消息卻一周之前才剛剛從瓦剌傳迴來。
扣除從寒州返程所需要的時間,再算上那使者出發去京畿的時間,這不由得讓司安的心情愈發沉重。
如果他猜的沒錯,紅袖恐怕是在半路就已經……
究竟是還有存活的部下帶著屍體和死訊迴去,還是那位暗地裏名為保護,實則對紅袖按下殺手的大祭司,將人全部殺害之後,這才遮遮掩掩的將消息帶迴去的?
沒人知道。
恐怕這件事得詳細問過那位瓦剌大汗之後,才能得到個結果。
可究竟是為什麽?
司安的胸膛上下起伏,這件事的起因結果,以及自己中途所發現的所有疑點,其實司安都已經通過密信和奏折的形式全部呈報給了陛下。
相信陛下那邊對這件事已經有了決斷。
而且中途的迴信當中,也摻雜了女帝對這件事持有的懷疑態度。
女帝同樣鄭重其事的詢問過他。
是否認為孫天學二人是主導這件事,自導自演妄圖逃脫罪責?
當時司安是如何迴複的?
他說:確有嫌疑,可疑點頗多,疑雲重重…就仿佛是有人提前計劃好了一切,目的就是為了讓他二人被扣上這頂帽子,而且目的恐怕也不僅僅是為了要那位小殿下的命,而是想要圖謀更大的事情。
簡單點來說,就是背後可能還有人隱藏在黑幕之下,妄圖推動一件更大的陰謀。
得到了司安這個迴複之後,恐怕女帝陛下那邊也是斟酌良久,最後才提筆,在聖旨之上寫下了對那二人的處置結果。
無論背後黑手是不是孫天學他們二人,他們兩個都在這件事上做了推手。
也就是說,即便幕後黑手不是他們兩個,那他們兩個也在這過程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棋子和身份。
哪怕沒有他們兩個,也會有另外兩個人被選擇成為這個“幕後真兇”,但做錯了就是做錯。
若孫天學沒有生出那種貪婪的心情,也沒有擺爛的得過且過,沒有對草原某些對大魏抱有友善態度的部落寬容幾分……
或許他還不會被選為這枚棋子。
但是無論如何,那導致瓦剌唯一的小公主危在旦夕的毒藥,配置的人正是孫天學,而中毒的來源,也就是那枚暗器,是來自李闕。
便是無辜的,也逃脫不了問責,是沒辦法的事。
現在結果未定,女帝陛下也不願意冤枉真正無辜的人,所以考慮過,定下了他們的處置方案,暫時交由司安看管。
至於這個“看管”的意思,就等同於軟禁了。
畢竟罪名沒有徹底定下。
也不好給人投入牢獄當中。
但是後續的案情,就不交由司安負責了。
女帝命了另外一個專門司辦這件事的人去查。
畢竟司安現在手中活計太多。
什麽都要過手一遍。
忙的要命。
於是乎。
此時此刻的孫天學和李闕兩個人,已經被嚴加看管了起來。
交接案件的時候,司安還特意去看看他們兩個。
兩人對於“軟禁”的態度各不相同。
甚至可以說是南轅北轍。
孫天學似乎對於自己被監管一事毫無感觸,隻是沒有了此前那種意氣風發的傲然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