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第四百六十五 要挾(上)
錦繡田園:影後小農女 作者:平林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年中總有小半年的時間在忍饑挨餓,平時的飯菜幾乎是清湯寡水,連點油星都看不到一點。而蓮子一家雖然日子也過得艱難,但是種的終究是自己名下的田地,一日三餐倒也舍得放油,一年到頭總歸能填得飽肚子。
隻憑能填飽肚子這一點就把那些租賃雷家田地謀生的楊家族人遠遠地甩在了身後。楊父還在的時候還好,隻是背地裏羨慕嫉妒幾句。楊父急病一過世,留下來的幾畝田地可不就被那些沒有田地的楊家族人看在了眼中?
楊父下葬前幾天,不知道有多少人咬著被子暗暗詛咒那個小豆丁也跟著他的父親得急病去了,這樣的話,那家裏就真隻剩下寡母孤女。沒有了男丁,那就是絕了戶。名下的財產就全得充公。那麽那些沒有土地的楊家族人不就有了分田的資格?
當然,讓他們去下手直接謀殺這個小豆丁,這些楊家族人也是不敢幹的。倒不是他們還有著一絲憐幼憫孤之心,而是他們楊家祖上早就有先見之明,預料到了後世會有這種情況存在。祖上傳下規矩下來,不準以任何借口殘害幼童,一旦發現,就要罰沒下手者所有家產,同時還要開祠堂,把加害人一家的姓名從楊家家譜中劃去,並將他們趕出壩子。
為了省點租賃土地的錢財,就要冒著被罰沒家產,劃去家譜,逐出家門的危險。得到的比失去的要多得多。顯得冒著的風險太大。有著楊家祖上家規的製約,倒也沒有人朝幼童下手。
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有著歪門邪道想法的族人總會想出另外的法子。看這家的小豆丁健康老成,發一筆絕戶橫財的主意顯然行不通,那就換另外一個法子來行事。就有聰明人想到了過繼這個法子。
你家小豆丁才六七歲,還遠沒有到頂門立戶的年齡。大家祖上都是同一個姓楊,也就是說五百年前都是一家啊!咱們楊姓族人也同你一個姓,總不能看你們孤兒寡母的受苦受累吧,總得多幫襯幫襯。正好俺家生的男娃娃多,看你家就一個男丁難以支應,俺們家就好事做到底,幹脆把俺家已經成年的兒子過繼給你家。
過繼來的兒子也是兒子,怎麽都要有這個家的財產繼承權。俺家過繼給你家的兒子比你家原本的小豆丁年長,理所當然就是你家的長子。曆來都是長子繼承家庭財產的大頭,你家的這幾畝地長子總得占三分之二,剩下的也三分之一,也不欺負你家原有的小豆丁。
至於家裏的閨女蓮子,那就更好打發。左右到了快要成親的年紀,要不嫁出去換得高額彩禮,換來的彩禮錢直接扣下來當長子的聘禮還有剩,剩下的就給長子的生身父母,畢竟做好事過繼給你家,也不能讓人家父母太吃虧不是嗎?
這樣一來,不就是皆大歡喜:你家有了現成的勞動力的,還白得到一個能夠頂門立戶的長子;過繼的人家也歡喜,省掉了一筆娶媳婦的錢不說,還白得幾畝現成的土地。隻不過就是換了個稱唿而已。難道不叫俺們做阿爹阿娘,俺們就不是他的父母了嗎?不管怎麽說,大家都姓楊,過繼了以後連名字都不用改了,反正幾百年前是一家嘛!至於此楊是不是彼楊,那就“嘿嘿嘿”,大家心知肚明就好了。
打著這樣主意的楊家族人,說不得連蓮子家還剩下多少米糧,辦完楊父的葬禮之後,還留有多少錢財,都在暗地裏算得好好的,就等著頭七過後就發難。沒成想計劃不如變化,楊家祠堂的族長卻不同意這件事。
前文裏就說過,楊家族長是個嚴厲古板的人,這種人極為看中祖宗留下來的規矩,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破壞規矩。他倒不是因為憐憫孤兒寡母而不答應過繼的荒唐事,而是因為提出要過繼的人選不符合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而且,打著過繼的主意,以達到霸占田地的楊家族人足足有十來戶人家。
這些人在祠堂裏吵來吵去,爭得臉紅脖子粗,誰也不肯讓出自覺已經到了嘴裏的肥肉,把好好一個清淨的楊家祠堂生生變成了一個嘈雜不堪的菜市場,氣得最重規矩的老頭腦門上的青筋直跳。
他深深地覺得為了幾畝地,破壞了楊家族人的團結,會讓他們的人心渙散。誰家也不過繼,那就吵不起來了。楊家族人在祠堂裏當場否決了這場強行過繼的鬧劇,才讓蓮子一家不再飽受強行過繼的之苦。
楊母作為女子,在男權社會根本就說不上話。也就是說,關於過繼這種事,無論楊母是哪種態度,都無足輕重,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楊家族人不管是出於何等目的,最終的結果還是幫了他們一家,也就是幫助蓮子一家保住了家裏的財產。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場強行過繼,就是一場打著“好心”的旗號,其實是想要霸占他人家財的險惡鬧劇。自己家辛辛苦苦掙下來的家財,便宜那些楊家族人中的吸血螞蟥,擱誰身上,誰都不會樂意。自己家有子有女不好,偏要過繼來一個長子壓在自己親生的子女身上,又不是腦子進水了,楊母怎麽可能會同意?
偏偏自己隻是個婦道人家,說話在楊家壩子不頂用。楊父去世後的那段時間,楊母天天睡也睡不安穩,住也住不安心。幾乎整夜整夜地睜著眼睛,惶惶然不可終日,就擔心哪一天強行過繼來一個“長子”。
幸好楊家族長把那幫子惡鬼鎮壓住了,讓他們一家保住了自己家的家財。就憑這一點,不管其他的楊家族人在背地裏如何詛咒紮小人,楊母一家對楊家族長那叫一個感激涕零。這會兒難得出來祠堂一次的楊家族長,這會兒登門上了他們家,楊母可不是受寵若驚,鉚足了勁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叔爺,快進來坐!”楊母邊熱情地邀請楊家族長入內,邊喊著自家的閨女,“蓮子,快去泡茶,茶葉就用你爹以前留下來的好茶葉。”
隻憑能填飽肚子這一點就把那些租賃雷家田地謀生的楊家族人遠遠地甩在了身後。楊父還在的時候還好,隻是背地裏羨慕嫉妒幾句。楊父急病一過世,留下來的幾畝田地可不就被那些沒有田地的楊家族人看在了眼中?
楊父下葬前幾天,不知道有多少人咬著被子暗暗詛咒那個小豆丁也跟著他的父親得急病去了,這樣的話,那家裏就真隻剩下寡母孤女。沒有了男丁,那就是絕了戶。名下的財產就全得充公。那麽那些沒有土地的楊家族人不就有了分田的資格?
當然,讓他們去下手直接謀殺這個小豆丁,這些楊家族人也是不敢幹的。倒不是他們還有著一絲憐幼憫孤之心,而是他們楊家祖上早就有先見之明,預料到了後世會有這種情況存在。祖上傳下規矩下來,不準以任何借口殘害幼童,一旦發現,就要罰沒下手者所有家產,同時還要開祠堂,把加害人一家的姓名從楊家家譜中劃去,並將他們趕出壩子。
為了省點租賃土地的錢財,就要冒著被罰沒家產,劃去家譜,逐出家門的危險。得到的比失去的要多得多。顯得冒著的風險太大。有著楊家祖上家規的製約,倒也沒有人朝幼童下手。
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有著歪門邪道想法的族人總會想出另外的法子。看這家的小豆丁健康老成,發一筆絕戶橫財的主意顯然行不通,那就換另外一個法子來行事。就有聰明人想到了過繼這個法子。
你家小豆丁才六七歲,還遠沒有到頂門立戶的年齡。大家祖上都是同一個姓楊,也就是說五百年前都是一家啊!咱們楊姓族人也同你一個姓,總不能看你們孤兒寡母的受苦受累吧,總得多幫襯幫襯。正好俺家生的男娃娃多,看你家就一個男丁難以支應,俺們家就好事做到底,幹脆把俺家已經成年的兒子過繼給你家。
過繼來的兒子也是兒子,怎麽都要有這個家的財產繼承權。俺家過繼給你家的兒子比你家原本的小豆丁年長,理所當然就是你家的長子。曆來都是長子繼承家庭財產的大頭,你家的這幾畝地長子總得占三分之二,剩下的也三分之一,也不欺負你家原有的小豆丁。
至於家裏的閨女蓮子,那就更好打發。左右到了快要成親的年紀,要不嫁出去換得高額彩禮,換來的彩禮錢直接扣下來當長子的聘禮還有剩,剩下的就給長子的生身父母,畢竟做好事過繼給你家,也不能讓人家父母太吃虧不是嗎?
這樣一來,不就是皆大歡喜:你家有了現成的勞動力的,還白得到一個能夠頂門立戶的長子;過繼的人家也歡喜,省掉了一筆娶媳婦的錢不說,還白得幾畝現成的土地。隻不過就是換了個稱唿而已。難道不叫俺們做阿爹阿娘,俺們就不是他的父母了嗎?不管怎麽說,大家都姓楊,過繼了以後連名字都不用改了,反正幾百年前是一家嘛!至於此楊是不是彼楊,那就“嘿嘿嘿”,大家心知肚明就好了。
打著這樣主意的楊家族人,說不得連蓮子家還剩下多少米糧,辦完楊父的葬禮之後,還留有多少錢財,都在暗地裏算得好好的,就等著頭七過後就發難。沒成想計劃不如變化,楊家祠堂的族長卻不同意這件事。
前文裏就說過,楊家族長是個嚴厲古板的人,這種人極為看中祖宗留下來的規矩,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破壞規矩。他倒不是因為憐憫孤兒寡母而不答應過繼的荒唐事,而是因為提出要過繼的人選不符合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而且,打著過繼的主意,以達到霸占田地的楊家族人足足有十來戶人家。
這些人在祠堂裏吵來吵去,爭得臉紅脖子粗,誰也不肯讓出自覺已經到了嘴裏的肥肉,把好好一個清淨的楊家祠堂生生變成了一個嘈雜不堪的菜市場,氣得最重規矩的老頭腦門上的青筋直跳。
他深深地覺得為了幾畝地,破壞了楊家族人的團結,會讓他們的人心渙散。誰家也不過繼,那就吵不起來了。楊家族人在祠堂裏當場否決了這場強行過繼的鬧劇,才讓蓮子一家不再飽受強行過繼的之苦。
楊母作為女子,在男權社會根本就說不上話。也就是說,關於過繼這種事,無論楊母是哪種態度,都無足輕重,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楊家族人不管是出於何等目的,最終的結果還是幫了他們一家,也就是幫助蓮子一家保住了家裏的財產。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場強行過繼,就是一場打著“好心”的旗號,其實是想要霸占他人家財的險惡鬧劇。自己家辛辛苦苦掙下來的家財,便宜那些楊家族人中的吸血螞蟥,擱誰身上,誰都不會樂意。自己家有子有女不好,偏要過繼來一個長子壓在自己親生的子女身上,又不是腦子進水了,楊母怎麽可能會同意?
偏偏自己隻是個婦道人家,說話在楊家壩子不頂用。楊父去世後的那段時間,楊母天天睡也睡不安穩,住也住不安心。幾乎整夜整夜地睜著眼睛,惶惶然不可終日,就擔心哪一天強行過繼來一個“長子”。
幸好楊家族長把那幫子惡鬼鎮壓住了,讓他們一家保住了自己家的家財。就憑這一點,不管其他的楊家族人在背地裏如何詛咒紮小人,楊母一家對楊家族長那叫一個感激涕零。這會兒難得出來祠堂一次的楊家族長,這會兒登門上了他們家,楊母可不是受寵若驚,鉚足了勁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叔爺,快進來坐!”楊母邊熱情地邀請楊家族長入內,邊喊著自家的閨女,“蓮子,快去泡茶,茶葉就用你爹以前留下來的好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