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這樣的狐媚子,竟然有兩隻
紅樓:撿到一隻林黛玉 作者:喜歡喝豆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楓橋驛,
向來內宅和睦的氣氛,今日卻有些不同尋常。
隻因房中多了個不速之客,至少在林黛玉眼中是不速之客。
堂上,林黛玉端坐著,擺出一股罕見的氣度來,兩個小丫鬟侍立在側,一雙眸眼皆是來來迴迴的在妙玉的身上審視著。
果然是畫皮畫骨難畫虎,知人知麵不知心。
誰能想到,看似清高,出塵不染的女師傅,竟然會情不自禁的當眾強吻嶽淩?
眾女皆是如臨大敵,家花還有這麽多朵沒采,竟然又來了一朵野花,仔細一瞧還是這麽妖豔的野花!
一旁安坐著的薛寶釵也才想起來,這就是在滄浪雅會上偷襲了侯爺一下,便落荒而逃的女子了,難怪她看得眼熟。
此時此刻,薛寶釵餘光瞥視了氣唿唿的林黛玉一眼,不忍偷笑了下。
不是冤家不聚頭,這迴不知道林妹妹要如何收場了。
秦可卿倒是還沒弄清楚狀況,貼到薛寶釵的耳邊問道:“林姑娘向來不出門的,怎麽會結識外麵的女師傅呢?而且看起來,兩人還似是有仇怨。”
不但一開始碰麵時,兩人就發生了口角,現如今更是一人羞羞怯怯的站著,似是做出了什麽事。
另一人在上方端坐,更是氣得胸口起伏不定。
薛寶釵輕笑了聲,悄悄與秦可卿耳語道:“這個女師父就是那個同侯爺進了文會,然後在結束時當著林妹妹的麵,偷親了侯爺的那位。”
“什麽?!”
秦可卿不可思議的瞪大了眼睛,頓時和林黛玉同仇敵愾,再也升不起憐惜之意了。
抱著手臂,便安安穩穩的坐了迴去,審視著這個不檢點的女師傅。
“明明是一個清秀之人,竟然能幹出這般忤逆佛祖之事,這樣的人念的經文會有用?”
秦可卿心底腹誹不已,而後卻靈光一閃,腦子裏有新點子,暗暗記下以為腹稿。
場上氣氛太過嚴肅,還是另一邊坐的王嬤嬤起身打斷道:“姑娘,你是不是有什麽誤會?這位女師傅是玄墓山蟠香寺出身,當是和姑娘沒什麽交集。”
林黛玉嘴角撇了撇,冷哼道:“媽媽不妨問問她,有什麽交集!”
王嬤嬤不解的看向始終不吭聲的妙玉,也沒了主意,“妙玉師傅,您曾與我家姑娘有過節?”
妙玉此刻也有些心虛,更沒顏麵相認,隻好道:“我將銀子退還給你,你換個人去唱經可好?”
此言一出,王嬤嬤倒是有些慌神,“不可不可,這等大事耽誤不得。而且向來也是你師父去唱經的,這遭你師父臥病不起,你代為唱經正好合適。”
“你那山門如今窮困,難道入了手的銀子你也舍得再拿出來?”
“更何況,蘇州鬧災,許多僧人都走了,有修行的女師傅真的不好找了。”
的確如這王嬤嬤所說,蟠香寺沒什麽香火也能一直立在山頂,妙玉父親的暗中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這遭父親冤死獄中,蟠香寺斷了賴以為生的財路,山門也有些破落了。
師父的身子還不好,需要些名貴藥材養病,雖然她是個清修之人,不該貪戀錢財,可眼下銀子對她來說就是很重要。
妙玉暗歎了口氣,緊咬牙關,向來清高的她,此時此刻卻也隻能為錢財折腰。
心底悵然若失,目中無神的垂下頭,道:“前一次是我衝撞了,望姑娘不要見怪。”
林黛玉往下瞥了眼,見妙玉的僧袍似乎在裙角內裏還打著補丁,心底也有些唏噓。
在滄浪園一事過後,林黛玉也差人去打聽過這女子的底細,也向嶽淩了解過他們之間的關係。
當得知這又是一個身世淒慘,失怙失恃的女孩子時,便已有些同情心了。
再聽王嬤嬤說,向來清高的修行女子,如今竟也開始為些黃白之物而束縛己身,便更有些心軟了。
雖然林黛玉也清楚,王嬤嬤肯定是故意提起這一茬的,不但是說給妙玉聽,也是在給她自己聽。
與林黛玉相處過的人皆知她是個最悲天憫人的,更何況是自小照料了她的奶嬤嬤。
林黛玉歎了口氣,終究不忍心如何罰她。
慕愛之情人皆有之,甚至說她一個修行女子能夠對嶽淩做出那般逾禮的舉動,鼓足的勇氣恐怕比她還足。
一想到這裏,林黛玉便更是下定了決心,在與嶽淩相處時,一定要大大方方的,不能因為觸碰了哪裏就開始臉紅,不然是真比不過房裏這些狐媚子了。
狐媚子一號還在旁邊吃著茶,這就又來了狐媚子二號。
林黛玉捱下一口氣道:“既然王嬤嬤都訂好了,也不好找其他的人選,那就由這位妙玉師父來做吧。燒的經文多抄幾份,也就翻過之前的事。”
不痛不癢的處罰,也隻是稍稍讓自己出口氣,妙玉便更沒什麽好反駁的了,行了個禮,拜了拜道:“多謝林姑娘。”
林黛玉緩和了些臉色,與王嬤嬤說道:“先在外麵給她安排個住處吧,做些祭祀的準備。”
王嬤嬤鬆了口氣,應下來道:“好,我去安排。”
妙玉又抬起頭來,疑惑問道:“侯爺不在嗎?”
林黛玉眉頭一挑,沒想到她換了臉色,這人就開始不知好歹了,正要開口,妙玉也察覺出氣氛不對,小丫鬟們的目光都如同刀一樣在她身上刮著。
妙玉忙改口道:“不是,我的意思是侯爺不在這的話,我直接住進來沒問題嗎?”
林黛玉沉下一口氣道:“住外院,不礙事,放下行李去吧。”
看了一出戲,薛寶釵真是心滿意足了,如今這房裏就這麽不安寧,往後還不知有多少戲看呢。
秦可卿也靈感有如泉湧,也借此脫身,迴房間寫文去了。
堂上,便又剩下林黛玉帶著這一群的小丫鬟做胭脂。
林黛玉鬆了始終繃著的一口氣,側靠在椅子上,一手支著臉頰,口中喃喃道:“也不知皇後娘娘的信什麽時候才能送到……”
……
雙嶼島上,巨大的爆炸聲過後,街上一片混亂,各處吵吵嚷嚷,根本無法馬上辨明情況。
過了好一會兒,才有人返迴堂上複命。
幕僚麵色急切,先行問道:“可是停靠在港口的船出事了?”
來人搖頭道:“不是,是從岸邊來了一夥兒人,登島之後便不安分,劫掠了一陣。方才是他們在一處引爆了火藥,這會兒已經派人去抓了。”
“那些人行蹤有些詭異,武藝想必不差,更像是親軍一類的好手。”
此話一出,滿堂嘩然。
就差說在島上胡作非為的那一夥人是安京侯的親軍了。
隻是不知來到島上作亂是有什麽緣由。
趙顥眼睛一轉,當即起身道:“將軍,我有一言。”
還在沉思著的汪順挑了挑眉,抬手請道:“說罷。”
趙顥拱手行了一禮,而後目光緊盯著對麵的丞相府管家,露出了狡黠的笑容道:“你也是知道內情的吧?是要我說,還是你來坦白?將軍可是個仁慈的人。”
眾人的目光一致的盯向了管家,再看汪順眸中已經含了殺意,讓本就忐忑的管家心裏更是發慌了。
嘴唇發顫,吐出的話也並不流利,“你,你在說什麽,我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麽事!”
趙顥負手而立,走來了堂間,踱著步子道:“哦,你不知道?那就讓我來替你好生迴憶一下吧。”
環視周遭,趙顥清了清嗓子道:“自此人登岸之後,過了幾個時辰,便引發了島上混亂,其中難道是巧合?”
方才報信的人被趙顥目光掃過,不禁應道:“雙嶼島乃是不設官府之地,雖然總有爭鬥,但如此大規模的騷亂,還引發爆炸的,當真少有。”
趙顥點點頭,道:“正是如此。”
而後猛地轉過身,對準管家問道:“想必這一行人,就是在外埋伏接應你的人吧?”
“什,什麽外援,你休要信口雌黃!”
趙顥絲毫不為所動,繼續侃侃而談道:“你毀我丞相府和將軍的交易不成,沒能按時出去,因為過了事先約好的時辰,所以他們便在外生亂,要趁機將你營救出去,這便是你們的計劃!”
一躬身,趙顥又對上方的汪順道:“還請將軍提高府上戒備,莫要讓這歹人活著迴去通風報信!”
有先前的駐防圖,再有如今縝密的邏輯,簡直高下立判,眾人都不由得開始向趙顥傾斜,更相信他才是丞相府來人。
而那真正的官家,更像是安京侯手下的小嘍囉,來探查島上情況的。
汪順皺了皺眉,道:“安京侯也太不將我們放在眼裏了,就派了這麽個貨色來探我們的底?”
趙顥趁熱打鐵道:“如今安京侯對將軍已有提防,若是事情耽誤下去,待蘇州災情一過,安京侯喘過了這口氣,定然要興大軍前來討伐。”
“而我丞相府若是能與將軍裏應外合,共謀仇敵,先下手為強,必定能夠再續大業,將軍還有什麽好顧慮的呢?”
這種場麵,真管家已經畏畏縮縮的說不出什麽話了,隻是跪在地上叩頭,求汪順能夠放他一條生路。
百般推脫,自己並不是安京侯的線人。
可在堂上眾人眼中,他不過是知道自己快要死了,還在嘴硬罷了。
趙顥的話有理有據,而且還有巨大的利益在前,汪順自然是動心了。
“待去岸上探查的人歸來,若是駐防圖不錯,那這生意便成了。”
汪順熱絡的走下來,拍拍趙顥的肩頭,親切道:“賢弟莫要覺得哥哥太過怯懦,隻是我們這等腦袋別在腰上的買賣,不容有失。”
“而且,島上這麽多兄弟要吃飯,還有不少家事,沒了誰都不是一件小事。”
趙顥拱了拱手,“理解。”
汪順點點頭,“那好,將此人押下去收押審問。賢弟可迴去與丞相告知交易,約定好日期,我便在島上厲兵秣馬,等你們的好消息了。”
“好。”
趙顥大步往外走著,待經過跪伏在地的管家身側時,輕蔑一笑,而後邁過門檻,一路返迴客房。
再不理會身後哭天喊地的聲音,緊繃的心情也隨之一鬆。
入了客房,為自己斟了些水潤喉。
堂上幾番斡旋,真是步步驚心,還好他腦子夠用,先管家一步借題發揮,搏得了倭人的信任,總算是沒辜負侯爺。
隻是趙顥又不禁擔心起那駐防圖的事,若不是真的,那生意也不成了,若是真的,那海上的防務,日後隻會更嚴峻。
趙顥搖了搖頭,以為安京侯自然是有他的打算,他也不必再庸人自擾了。
就當他以為可以歇息之時,耳朵一動,卻聽聞房頂有細微的腳步聲。
若非是練家子,是無法察覺這麽細微的動靜的。
趙顥神色一凜,慢慢踱步到床下取出隨身攜帶的佩刀。
他倒是以為這一場戲做的天衣無縫,汪順不該懷疑他才對,而且若真是要懷疑他,聰明人也該在此時放長線釣大魚,何必來搞暗殺。
趙顥又迴憶起臨行時,嶽淩說給他的話,任務成敗在後,先保住自身性命。
若是真被倭人看出了端倪,他也隻好殺出一條血路,盡力逃跑了。
做了許久的心理建設,卻聽聞窗戶被人敲了幾下。
趙顥躡手躡腳,小心開了個縫隙查看,卻突然翻進一個人來,著了一身夜行衣還蒙著麵。
身法不俗,一看便是高手,趙顥不敢怠慢,忙抽出刀來招架,卻見來人扯下麵巾便道:“休要動手,是我。”
分辨出來人相貌,趙顥麵色一驚,“怎麽是你?”
恰逢此時,門外又有人叩門,操著一口不算流利的漢語,根本不用多想便知是倭人。
“趙大人,可有蟊賊闖進你的房間?”
趙顥應道:“方才歇下,沒見到什麽人。”
倭人在外又客氣言道:“那夥在島上作亂的人,果真應大人所言摸進將軍府了,大人還需小心,不要被歹人害了性命。”
“好,你們也多加小心。”
待這一行人離去,趙顥才慢慢歸刀迴鞘,對著麵前的清冷少年問道:“你不是在為侯爺在鹽田當差嗎?怎麽來這裏了?”
向來內宅和睦的氣氛,今日卻有些不同尋常。
隻因房中多了個不速之客,至少在林黛玉眼中是不速之客。
堂上,林黛玉端坐著,擺出一股罕見的氣度來,兩個小丫鬟侍立在側,一雙眸眼皆是來來迴迴的在妙玉的身上審視著。
果然是畫皮畫骨難畫虎,知人知麵不知心。
誰能想到,看似清高,出塵不染的女師傅,竟然會情不自禁的當眾強吻嶽淩?
眾女皆是如臨大敵,家花還有這麽多朵沒采,竟然又來了一朵野花,仔細一瞧還是這麽妖豔的野花!
一旁安坐著的薛寶釵也才想起來,這就是在滄浪雅會上偷襲了侯爺一下,便落荒而逃的女子了,難怪她看得眼熟。
此時此刻,薛寶釵餘光瞥視了氣唿唿的林黛玉一眼,不忍偷笑了下。
不是冤家不聚頭,這迴不知道林妹妹要如何收場了。
秦可卿倒是還沒弄清楚狀況,貼到薛寶釵的耳邊問道:“林姑娘向來不出門的,怎麽會結識外麵的女師傅呢?而且看起來,兩人還似是有仇怨。”
不但一開始碰麵時,兩人就發生了口角,現如今更是一人羞羞怯怯的站著,似是做出了什麽事。
另一人在上方端坐,更是氣得胸口起伏不定。
薛寶釵輕笑了聲,悄悄與秦可卿耳語道:“這個女師父就是那個同侯爺進了文會,然後在結束時當著林妹妹的麵,偷親了侯爺的那位。”
“什麽?!”
秦可卿不可思議的瞪大了眼睛,頓時和林黛玉同仇敵愾,再也升不起憐惜之意了。
抱著手臂,便安安穩穩的坐了迴去,審視著這個不檢點的女師傅。
“明明是一個清秀之人,竟然能幹出這般忤逆佛祖之事,這樣的人念的經文會有用?”
秦可卿心底腹誹不已,而後卻靈光一閃,腦子裏有新點子,暗暗記下以為腹稿。
場上氣氛太過嚴肅,還是另一邊坐的王嬤嬤起身打斷道:“姑娘,你是不是有什麽誤會?這位女師傅是玄墓山蟠香寺出身,當是和姑娘沒什麽交集。”
林黛玉嘴角撇了撇,冷哼道:“媽媽不妨問問她,有什麽交集!”
王嬤嬤不解的看向始終不吭聲的妙玉,也沒了主意,“妙玉師傅,您曾與我家姑娘有過節?”
妙玉此刻也有些心虛,更沒顏麵相認,隻好道:“我將銀子退還給你,你換個人去唱經可好?”
此言一出,王嬤嬤倒是有些慌神,“不可不可,這等大事耽誤不得。而且向來也是你師父去唱經的,這遭你師父臥病不起,你代為唱經正好合適。”
“你那山門如今窮困,難道入了手的銀子你也舍得再拿出來?”
“更何況,蘇州鬧災,許多僧人都走了,有修行的女師傅真的不好找了。”
的確如這王嬤嬤所說,蟠香寺沒什麽香火也能一直立在山頂,妙玉父親的暗中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這遭父親冤死獄中,蟠香寺斷了賴以為生的財路,山門也有些破落了。
師父的身子還不好,需要些名貴藥材養病,雖然她是個清修之人,不該貪戀錢財,可眼下銀子對她來說就是很重要。
妙玉暗歎了口氣,緊咬牙關,向來清高的她,此時此刻卻也隻能為錢財折腰。
心底悵然若失,目中無神的垂下頭,道:“前一次是我衝撞了,望姑娘不要見怪。”
林黛玉往下瞥了眼,見妙玉的僧袍似乎在裙角內裏還打著補丁,心底也有些唏噓。
在滄浪園一事過後,林黛玉也差人去打聽過這女子的底細,也向嶽淩了解過他們之間的關係。
當得知這又是一個身世淒慘,失怙失恃的女孩子時,便已有些同情心了。
再聽王嬤嬤說,向來清高的修行女子,如今竟也開始為些黃白之物而束縛己身,便更有些心軟了。
雖然林黛玉也清楚,王嬤嬤肯定是故意提起這一茬的,不但是說給妙玉聽,也是在給她自己聽。
與林黛玉相處過的人皆知她是個最悲天憫人的,更何況是自小照料了她的奶嬤嬤。
林黛玉歎了口氣,終究不忍心如何罰她。
慕愛之情人皆有之,甚至說她一個修行女子能夠對嶽淩做出那般逾禮的舉動,鼓足的勇氣恐怕比她還足。
一想到這裏,林黛玉便更是下定了決心,在與嶽淩相處時,一定要大大方方的,不能因為觸碰了哪裏就開始臉紅,不然是真比不過房裏這些狐媚子了。
狐媚子一號還在旁邊吃著茶,這就又來了狐媚子二號。
林黛玉捱下一口氣道:“既然王嬤嬤都訂好了,也不好找其他的人選,那就由這位妙玉師父來做吧。燒的經文多抄幾份,也就翻過之前的事。”
不痛不癢的處罰,也隻是稍稍讓自己出口氣,妙玉便更沒什麽好反駁的了,行了個禮,拜了拜道:“多謝林姑娘。”
林黛玉緩和了些臉色,與王嬤嬤說道:“先在外麵給她安排個住處吧,做些祭祀的準備。”
王嬤嬤鬆了口氣,應下來道:“好,我去安排。”
妙玉又抬起頭來,疑惑問道:“侯爺不在嗎?”
林黛玉眉頭一挑,沒想到她換了臉色,這人就開始不知好歹了,正要開口,妙玉也察覺出氣氛不對,小丫鬟們的目光都如同刀一樣在她身上刮著。
妙玉忙改口道:“不是,我的意思是侯爺不在這的話,我直接住進來沒問題嗎?”
林黛玉沉下一口氣道:“住外院,不礙事,放下行李去吧。”
看了一出戲,薛寶釵真是心滿意足了,如今這房裏就這麽不安寧,往後還不知有多少戲看呢。
秦可卿也靈感有如泉湧,也借此脫身,迴房間寫文去了。
堂上,便又剩下林黛玉帶著這一群的小丫鬟做胭脂。
林黛玉鬆了始終繃著的一口氣,側靠在椅子上,一手支著臉頰,口中喃喃道:“也不知皇後娘娘的信什麽時候才能送到……”
……
雙嶼島上,巨大的爆炸聲過後,街上一片混亂,各處吵吵嚷嚷,根本無法馬上辨明情況。
過了好一會兒,才有人返迴堂上複命。
幕僚麵色急切,先行問道:“可是停靠在港口的船出事了?”
來人搖頭道:“不是,是從岸邊來了一夥兒人,登島之後便不安分,劫掠了一陣。方才是他們在一處引爆了火藥,這會兒已經派人去抓了。”
“那些人行蹤有些詭異,武藝想必不差,更像是親軍一類的好手。”
此話一出,滿堂嘩然。
就差說在島上胡作非為的那一夥人是安京侯的親軍了。
隻是不知來到島上作亂是有什麽緣由。
趙顥眼睛一轉,當即起身道:“將軍,我有一言。”
還在沉思著的汪順挑了挑眉,抬手請道:“說罷。”
趙顥拱手行了一禮,而後目光緊盯著對麵的丞相府管家,露出了狡黠的笑容道:“你也是知道內情的吧?是要我說,還是你來坦白?將軍可是個仁慈的人。”
眾人的目光一致的盯向了管家,再看汪順眸中已經含了殺意,讓本就忐忑的管家心裏更是發慌了。
嘴唇發顫,吐出的話也並不流利,“你,你在說什麽,我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麽事!”
趙顥負手而立,走來了堂間,踱著步子道:“哦,你不知道?那就讓我來替你好生迴憶一下吧。”
環視周遭,趙顥清了清嗓子道:“自此人登岸之後,過了幾個時辰,便引發了島上混亂,其中難道是巧合?”
方才報信的人被趙顥目光掃過,不禁應道:“雙嶼島乃是不設官府之地,雖然總有爭鬥,但如此大規模的騷亂,還引發爆炸的,當真少有。”
趙顥點點頭,道:“正是如此。”
而後猛地轉過身,對準管家問道:“想必這一行人,就是在外埋伏接應你的人吧?”
“什,什麽外援,你休要信口雌黃!”
趙顥絲毫不為所動,繼續侃侃而談道:“你毀我丞相府和將軍的交易不成,沒能按時出去,因為過了事先約好的時辰,所以他們便在外生亂,要趁機將你營救出去,這便是你們的計劃!”
一躬身,趙顥又對上方的汪順道:“還請將軍提高府上戒備,莫要讓這歹人活著迴去通風報信!”
有先前的駐防圖,再有如今縝密的邏輯,簡直高下立判,眾人都不由得開始向趙顥傾斜,更相信他才是丞相府來人。
而那真正的官家,更像是安京侯手下的小嘍囉,來探查島上情況的。
汪順皺了皺眉,道:“安京侯也太不將我們放在眼裏了,就派了這麽個貨色來探我們的底?”
趙顥趁熱打鐵道:“如今安京侯對將軍已有提防,若是事情耽誤下去,待蘇州災情一過,安京侯喘過了這口氣,定然要興大軍前來討伐。”
“而我丞相府若是能與將軍裏應外合,共謀仇敵,先下手為強,必定能夠再續大業,將軍還有什麽好顧慮的呢?”
這種場麵,真管家已經畏畏縮縮的說不出什麽話了,隻是跪在地上叩頭,求汪順能夠放他一條生路。
百般推脫,自己並不是安京侯的線人。
可在堂上眾人眼中,他不過是知道自己快要死了,還在嘴硬罷了。
趙顥的話有理有據,而且還有巨大的利益在前,汪順自然是動心了。
“待去岸上探查的人歸來,若是駐防圖不錯,那這生意便成了。”
汪順熱絡的走下來,拍拍趙顥的肩頭,親切道:“賢弟莫要覺得哥哥太過怯懦,隻是我們這等腦袋別在腰上的買賣,不容有失。”
“而且,島上這麽多兄弟要吃飯,還有不少家事,沒了誰都不是一件小事。”
趙顥拱了拱手,“理解。”
汪順點點頭,“那好,將此人押下去收押審問。賢弟可迴去與丞相告知交易,約定好日期,我便在島上厲兵秣馬,等你們的好消息了。”
“好。”
趙顥大步往外走著,待經過跪伏在地的管家身側時,輕蔑一笑,而後邁過門檻,一路返迴客房。
再不理會身後哭天喊地的聲音,緊繃的心情也隨之一鬆。
入了客房,為自己斟了些水潤喉。
堂上幾番斡旋,真是步步驚心,還好他腦子夠用,先管家一步借題發揮,搏得了倭人的信任,總算是沒辜負侯爺。
隻是趙顥又不禁擔心起那駐防圖的事,若不是真的,那生意也不成了,若是真的,那海上的防務,日後隻會更嚴峻。
趙顥搖了搖頭,以為安京侯自然是有他的打算,他也不必再庸人自擾了。
就當他以為可以歇息之時,耳朵一動,卻聽聞房頂有細微的腳步聲。
若非是練家子,是無法察覺這麽細微的動靜的。
趙顥神色一凜,慢慢踱步到床下取出隨身攜帶的佩刀。
他倒是以為這一場戲做的天衣無縫,汪順不該懷疑他才對,而且若真是要懷疑他,聰明人也該在此時放長線釣大魚,何必來搞暗殺。
趙顥又迴憶起臨行時,嶽淩說給他的話,任務成敗在後,先保住自身性命。
若是真被倭人看出了端倪,他也隻好殺出一條血路,盡力逃跑了。
做了許久的心理建設,卻聽聞窗戶被人敲了幾下。
趙顥躡手躡腳,小心開了個縫隙查看,卻突然翻進一個人來,著了一身夜行衣還蒙著麵。
身法不俗,一看便是高手,趙顥不敢怠慢,忙抽出刀來招架,卻見來人扯下麵巾便道:“休要動手,是我。”
分辨出來人相貌,趙顥麵色一驚,“怎麽是你?”
恰逢此時,門外又有人叩門,操著一口不算流利的漢語,根本不用多想便知是倭人。
“趙大人,可有蟊賊闖進你的房間?”
趙顥應道:“方才歇下,沒見到什麽人。”
倭人在外又客氣言道:“那夥在島上作亂的人,果真應大人所言摸進將軍府了,大人還需小心,不要被歹人害了性命。”
“好,你們也多加小心。”
待這一行人離去,趙顥才慢慢歸刀迴鞘,對著麵前的清冷少年問道:“你不是在為侯爺在鹽田當差嗎?怎麽來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