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意外
紅樓:撿到一隻林黛玉 作者:喜歡喝豆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來者出手迅猛,嶽淩立即閃身躲避。
腳尖踢起木凳,架在少年揮砍的線路上。
一劍揮出,木凳應聲粉碎,少年臉上愈發驚駭了。
這一幕,他似是非常熟悉,簡直是刻骨銘心。
在他第一次戰敗的時候,就與當下的情況無二。
擰緊了眉頭,少年再揮出一劍,卻是被對方兩根手指便夾住了他的劍勢,再抽動不得。
少年登時棄了寶劍,一個縱躍退到五步之外,緊接著拍了拍自己的胸口。
方才對方的拳鋒離他胸口隻有一寸的距離。
“柳湘蓮,你還要打到什麽時候?”
少年定睛一看,更是愕然了,“嶽淩?果真是你?你怎得在這?”
嶽淩無奈道:“我受陛下之命,前來滄州賑災。你呢,你為何如此狼狽?”
牆外的喊殺聲越來越近,柳湘蓮內心難以鎮定,忙道:“我有我的苦衷。嶽淩,你莫要攔我,惡事都不是我做的,而是另有其人!”
嶽淩又道:“我都與你說了,陛下差我坐鎮此處。你若有冤屈,我定為你伸冤。”
柳湘蓮斟酌著道:“可是,我曾為康王府做事。”
“那又如何,理國公府都因為京城一戰的功勳,爵進一等了。陛下會記掛你一個小子不成?”
“且就在我身後等著,在這城中,還沒有我保不住的人!”
嶽淩將劍丟了過去,剛好插進柳湘蓮的劍鞘內。
柳湘蓮略微吐出一口氣,心下稍安。
少頃,官兵便往此處聚集而來,包的裏三層,外三層,水泄不通。
“裏麵的人聽著,速速放下兵刃束手就擒。今日,你便是插上翅膀也難逃了!”
嶽淩站在柳湘蓮身前,迴應道:“我乃安京侯嶽淩,奉陛下之命巡查滄州城,提點一切軍政要務。”
將腰間身份牌丟給當先的武官,嶽淩又大喝一聲,道:“至於江洋大盜一案,本官親自審問,爾等退下!”
一言既出,將場上士兵唬得盡皆縮了縮腳步,持著兵戈的手臂,也不由得垂了下來。
而當先的武官,正反打量了遍腰牌,卻丟棄於地,還用腳踩了幾下。
“安京侯?沒聽說過。城裏從不曾來了欽差大臣,你休要胡說!你包庇賊人,該視為同黨,一並捉拿!”
“此二人罪大惡極,知府有令,就地誅殺!”
官兵們盡皆提振了士氣,又緊逼上前。
柳湘蓮不由得心下一沉,拔劍出鞘,問道:“嶽淩,你不說你是欽差嗎?他們為何不認?”
嶽淩嘴角一撇,沒想到這知府手段這麽毒辣,竟然敢公然殺害欽差大臣。
嶽淩也同樣拔劍出鞘,與身後的柳湘蓮道:“就是因為你在這,他們才不認。”
柳湘蓮並不是個愚笨的,行走江湖多年,他見過的肮髒事可不少。
“你是說,他們故意不認,待我二人死了。就將你死的罪過,推在我這個死人身上?”
嶽淩微微點頭表示讚同,心裏則是默念道:“行,玩手段,那就別怪我不擇手段了……”
……
距離爆發衝突的中心,百十步之外的巷道中,正有一夥人在悄悄觀察著局勢。
“二叔,那大官好似和官軍起了衝突。我們要不要下去幫一幫?”
旁邊又有人道:“說來也是奇怪,那人為何會與官軍起衝突啊?”
被一群青年子弟喚做二叔的精壯男子,微微皺著眉,觀察著道:“實在不好辨認,那人到底是個什麽身份。當下,是與官軍起衝突,非比尋常。就算是我們所有人齊出,能將人從官軍手裏救出來都難。”
“家中本就沒多少男丁了,再折了幾個,我如何與少東家交代?”
有人接口道:“官軍又如何了?這些個狗官,在死之前拉幾個墊背的,也算賺了!”
男子控製著隨行後輩的情緒,道:“先再看看,若是那大官是欽差的話,應該不會這麽容易就折在這兒。”
眾人以為有理,便就又等了一會兒。
然而,等他們再望過去的時候,局勢已經瞬息萬變了。
男子立即吩咐道:“快,趙家的子弟,將這夥兒官軍圍了,別讓他們走脫了去。”
……
“京營將士何在?”
嶽淩唿喝一聲,立即從牆外繞出一夥軍士,身上皆披鐵甲,比這滄州城的巡城士兵身上的布甲,棉甲強悍的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末將在!”
嶽淩劍指著當先武官,道:“不敬欽差,當屬不敬陛下。此地所有人,格殺勿論,隻留他一個活口!”
“遵命!”
京營將士立即圍成了一個圈,將嶽淩和柳湘蓮護在中間,而後持製式軍刀向前,斬向敵軍。
對方武官此時才警覺大事不妙,他們隻知曉嶽淩到來,卻不知嶽淩所攜的是京營的精銳,隻這一點點信息差,便就要讓他們墜入深淵。
“上,快上!不要被他們嚇到了,若是不反,今日都得死!”
武官已是歇斯底裏,可仍然止不住己方的頹勢。
京營精銳,豈是地方巡城士兵能敵得過的,更兼有兵甲之利,個個如虎入狼群一般,將敵人撕殺殆盡。
雖然巡城官軍數倍於嶽淩部,但局勢還是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
眼見著要抵抗不住了,武官翻身上馬,欲要逃走報信。
嶽淩立即從人群中衝出,踏過一人的肩頭,躍身而來。
然而才趕到近前,那武官的馬腳已經被人砍倒,整個人倒栽下來,霎時間就被圍了起來。武官根本來不及反抗,直接被捆成了個粽子模樣。
當先一個男子立即跪地,與嶽淩抱拳道:“雲行鏢局趙元興見過大人。”
擺了擺手,身後趙家的子弟,立即將那武官獻了上來。
嶽淩微挑著眉頭,“你們知道我身份?”
趙元興搖頭道:“我們不知,但見大人氣度不凡,又能與官軍作對,想必不是等閑人物。我等走投無路,還請大人支招。”
嶽淩收起了長劍,道:“也罷,入城這一日,我也聽說了你們的事,想必你們也有冤情,一會兒就同他一起說了吧。”
“當務之急,是先將戰場清掃幹淨,不要留下痕跡。既然你們有求於我,便就隨著他們將這些屍體處理了吧。記得將他們的衣裝扒下來,我還有用。”
趙元興拱了拱手道:“謹遵大人之命。”
將場間留給京營士兵和雲行鏢局的人去清掃,嶽淩攜著柳湘蓮又來到一間無人的屋子。
見他衣衫襤褸,身上似是著了些傷痕,嶽淩歎息一聲道:“你倒是吃了不少苦頭啊。”
柳湘蓮想起昨日夜裏,差點被一個憨貨給趁人之危了,登時便有些反胃,輕嘔了兩聲,才道:“行俠仗義,何惜此身?倒是侯爺,武藝越來越高強了,實是在下望塵莫及的存在。”
嶽淩擺了擺手,道:“並不是,隻是和你在康王府比武時,沒用全力罷了。”
柳湘蓮聞言,差點噴出一口老血。
他作為四王八公一脈,後輩的第一人,自小在京城中比武就沒輸過,後來行走江湖也少有遇見過勁敵。可在嶽淩麵前吃癟,他還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柳湘蓮歎了口氣道:“這城裏到處是藏汙納垢,遠比侯爺看到的還更肮髒些。”
“販賣人口,逼良為娼者,皆為常事。前一日,我在房中療傷,竟遭一賊人暗算,進門竟要狎褻於我。”
“我恨不得揮劍斬之,卻又逢官兵來追,哎。”
對於柳湘蓮可憐的經曆,嶽淩強忍著不笑出聲。
“你相貌生的是陰柔了些,該戴好了麵具。”
柳湘蓮無奈笑笑,“我四處打聽,得知那一夜的浪蕩子弟是金陵薛家的薛蟠。我早晚要再去尋他算賬。”
“薛蟠?”
嶽淩心裏思慮著,“薛家也到了這滄州城?”
柳湘蓮沉了幾口氣,又將在這城裏的所見所聞,與嶽淩說了遍。
“自京城一別,我便四處遊蕩。來到這滄州城下,總聽聞城中丟失幼童的事時有發生,憑借我行走江湖的經驗,其中定然大有問題。隨著我深入調查,是有一夥賊人專門做著買賣幼童的勾當。”
“幼童銷往各地,賺取暴利。我隻能盡我所能,查到他們藏匿幼童之所,將幼童先救出來。至於有多少活下來,有多少有被抓迴去,我便是有心無力了。”
嶽淩接口道:“但是城中如今寫的是你的通緝令,證明這夥賊人,還與官府有勾結?”
柳湘蓮道:“即便不是官府主導,其中定然也分了不少銀子。”
“而且,在傳出有欽差就任之後。城裏暗中的活動,就愈發頻繁了。便是這幾日,我就救出了有上百名幼童。”
“時間太巧合了,很難不將二者聯係起來。”
嶽淩沉吟片刻。
“肯定不能是因為我來了,所以他們要最後撈一筆。”
柳湘蓮也是點頭,“應當是府衙賬目上虧損的嚴重,平倉義倉皆無餘糧,為應對侯爺來查,才出此下策。”
“但隨之而來的,是城中百姓民怨沸騰。才不得不樹立幾個靶子來打,將吾等斬殺了,也出了百姓的氣。他們保住了烏紗帽,又可以安心的撈銀子了。”
腳尖踢起木凳,架在少年揮砍的線路上。
一劍揮出,木凳應聲粉碎,少年臉上愈發驚駭了。
這一幕,他似是非常熟悉,簡直是刻骨銘心。
在他第一次戰敗的時候,就與當下的情況無二。
擰緊了眉頭,少年再揮出一劍,卻是被對方兩根手指便夾住了他的劍勢,再抽動不得。
少年登時棄了寶劍,一個縱躍退到五步之外,緊接著拍了拍自己的胸口。
方才對方的拳鋒離他胸口隻有一寸的距離。
“柳湘蓮,你還要打到什麽時候?”
少年定睛一看,更是愕然了,“嶽淩?果真是你?你怎得在這?”
嶽淩無奈道:“我受陛下之命,前來滄州賑災。你呢,你為何如此狼狽?”
牆外的喊殺聲越來越近,柳湘蓮內心難以鎮定,忙道:“我有我的苦衷。嶽淩,你莫要攔我,惡事都不是我做的,而是另有其人!”
嶽淩又道:“我都與你說了,陛下差我坐鎮此處。你若有冤屈,我定為你伸冤。”
柳湘蓮斟酌著道:“可是,我曾為康王府做事。”
“那又如何,理國公府都因為京城一戰的功勳,爵進一等了。陛下會記掛你一個小子不成?”
“且就在我身後等著,在這城中,還沒有我保不住的人!”
嶽淩將劍丟了過去,剛好插進柳湘蓮的劍鞘內。
柳湘蓮略微吐出一口氣,心下稍安。
少頃,官兵便往此處聚集而來,包的裏三層,外三層,水泄不通。
“裏麵的人聽著,速速放下兵刃束手就擒。今日,你便是插上翅膀也難逃了!”
嶽淩站在柳湘蓮身前,迴應道:“我乃安京侯嶽淩,奉陛下之命巡查滄州城,提點一切軍政要務。”
將腰間身份牌丟給當先的武官,嶽淩又大喝一聲,道:“至於江洋大盜一案,本官親自審問,爾等退下!”
一言既出,將場上士兵唬得盡皆縮了縮腳步,持著兵戈的手臂,也不由得垂了下來。
而當先的武官,正反打量了遍腰牌,卻丟棄於地,還用腳踩了幾下。
“安京侯?沒聽說過。城裏從不曾來了欽差大臣,你休要胡說!你包庇賊人,該視為同黨,一並捉拿!”
“此二人罪大惡極,知府有令,就地誅殺!”
官兵們盡皆提振了士氣,又緊逼上前。
柳湘蓮不由得心下一沉,拔劍出鞘,問道:“嶽淩,你不說你是欽差嗎?他們為何不認?”
嶽淩嘴角一撇,沒想到這知府手段這麽毒辣,竟然敢公然殺害欽差大臣。
嶽淩也同樣拔劍出鞘,與身後的柳湘蓮道:“就是因為你在這,他們才不認。”
柳湘蓮並不是個愚笨的,行走江湖多年,他見過的肮髒事可不少。
“你是說,他們故意不認,待我二人死了。就將你死的罪過,推在我這個死人身上?”
嶽淩微微點頭表示讚同,心裏則是默念道:“行,玩手段,那就別怪我不擇手段了……”
……
距離爆發衝突的中心,百十步之外的巷道中,正有一夥人在悄悄觀察著局勢。
“二叔,那大官好似和官軍起了衝突。我們要不要下去幫一幫?”
旁邊又有人道:“說來也是奇怪,那人為何會與官軍起衝突啊?”
被一群青年子弟喚做二叔的精壯男子,微微皺著眉,觀察著道:“實在不好辨認,那人到底是個什麽身份。當下,是與官軍起衝突,非比尋常。就算是我們所有人齊出,能將人從官軍手裏救出來都難。”
“家中本就沒多少男丁了,再折了幾個,我如何與少東家交代?”
有人接口道:“官軍又如何了?這些個狗官,在死之前拉幾個墊背的,也算賺了!”
男子控製著隨行後輩的情緒,道:“先再看看,若是那大官是欽差的話,應該不會這麽容易就折在這兒。”
眾人以為有理,便就又等了一會兒。
然而,等他們再望過去的時候,局勢已經瞬息萬變了。
男子立即吩咐道:“快,趙家的子弟,將這夥兒官軍圍了,別讓他們走脫了去。”
……
“京營將士何在?”
嶽淩唿喝一聲,立即從牆外繞出一夥軍士,身上皆披鐵甲,比這滄州城的巡城士兵身上的布甲,棉甲強悍的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末將在!”
嶽淩劍指著當先武官,道:“不敬欽差,當屬不敬陛下。此地所有人,格殺勿論,隻留他一個活口!”
“遵命!”
京營將士立即圍成了一個圈,將嶽淩和柳湘蓮護在中間,而後持製式軍刀向前,斬向敵軍。
對方武官此時才警覺大事不妙,他們隻知曉嶽淩到來,卻不知嶽淩所攜的是京營的精銳,隻這一點點信息差,便就要讓他們墜入深淵。
“上,快上!不要被他們嚇到了,若是不反,今日都得死!”
武官已是歇斯底裏,可仍然止不住己方的頹勢。
京營精銳,豈是地方巡城士兵能敵得過的,更兼有兵甲之利,個個如虎入狼群一般,將敵人撕殺殆盡。
雖然巡城官軍數倍於嶽淩部,但局勢還是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
眼見著要抵抗不住了,武官翻身上馬,欲要逃走報信。
嶽淩立即從人群中衝出,踏過一人的肩頭,躍身而來。
然而才趕到近前,那武官的馬腳已經被人砍倒,整個人倒栽下來,霎時間就被圍了起來。武官根本來不及反抗,直接被捆成了個粽子模樣。
當先一個男子立即跪地,與嶽淩抱拳道:“雲行鏢局趙元興見過大人。”
擺了擺手,身後趙家的子弟,立即將那武官獻了上來。
嶽淩微挑著眉頭,“你們知道我身份?”
趙元興搖頭道:“我們不知,但見大人氣度不凡,又能與官軍作對,想必不是等閑人物。我等走投無路,還請大人支招。”
嶽淩收起了長劍,道:“也罷,入城這一日,我也聽說了你們的事,想必你們也有冤情,一會兒就同他一起說了吧。”
“當務之急,是先將戰場清掃幹淨,不要留下痕跡。既然你們有求於我,便就隨著他們將這些屍體處理了吧。記得將他們的衣裝扒下來,我還有用。”
趙元興拱了拱手道:“謹遵大人之命。”
將場間留給京營士兵和雲行鏢局的人去清掃,嶽淩攜著柳湘蓮又來到一間無人的屋子。
見他衣衫襤褸,身上似是著了些傷痕,嶽淩歎息一聲道:“你倒是吃了不少苦頭啊。”
柳湘蓮想起昨日夜裏,差點被一個憨貨給趁人之危了,登時便有些反胃,輕嘔了兩聲,才道:“行俠仗義,何惜此身?倒是侯爺,武藝越來越高強了,實是在下望塵莫及的存在。”
嶽淩擺了擺手,道:“並不是,隻是和你在康王府比武時,沒用全力罷了。”
柳湘蓮聞言,差點噴出一口老血。
他作為四王八公一脈,後輩的第一人,自小在京城中比武就沒輸過,後來行走江湖也少有遇見過勁敵。可在嶽淩麵前吃癟,他還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柳湘蓮歎了口氣道:“這城裏到處是藏汙納垢,遠比侯爺看到的還更肮髒些。”
“販賣人口,逼良為娼者,皆為常事。前一日,我在房中療傷,竟遭一賊人暗算,進門竟要狎褻於我。”
“我恨不得揮劍斬之,卻又逢官兵來追,哎。”
對於柳湘蓮可憐的經曆,嶽淩強忍著不笑出聲。
“你相貌生的是陰柔了些,該戴好了麵具。”
柳湘蓮無奈笑笑,“我四處打聽,得知那一夜的浪蕩子弟是金陵薛家的薛蟠。我早晚要再去尋他算賬。”
“薛蟠?”
嶽淩心裏思慮著,“薛家也到了這滄州城?”
柳湘蓮沉了幾口氣,又將在這城裏的所見所聞,與嶽淩說了遍。
“自京城一別,我便四處遊蕩。來到這滄州城下,總聽聞城中丟失幼童的事時有發生,憑借我行走江湖的經驗,其中定然大有問題。隨著我深入調查,是有一夥賊人專門做著買賣幼童的勾當。”
“幼童銷往各地,賺取暴利。我隻能盡我所能,查到他們藏匿幼童之所,將幼童先救出來。至於有多少活下來,有多少有被抓迴去,我便是有心無力了。”
嶽淩接口道:“但是城中如今寫的是你的通緝令,證明這夥賊人,還與官府有勾結?”
柳湘蓮道:“即便不是官府主導,其中定然也分了不少銀子。”
“而且,在傳出有欽差就任之後。城裏暗中的活動,就愈發頻繁了。便是這幾日,我就救出了有上百名幼童。”
“時間太巧合了,很難不將二者聯係起來。”
嶽淩沉吟片刻。
“肯定不能是因為我來了,所以他們要最後撈一筆。”
柳湘蓮也是點頭,“應當是府衙賬目上虧損的嚴重,平倉義倉皆無餘糧,為應對侯爺來查,才出此下策。”
“但隨之而來的,是城中百姓民怨沸騰。才不得不樹立幾個靶子來打,將吾等斬殺了,也出了百姓的氣。他們保住了烏紗帽,又可以安心的撈銀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