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楊紅豆出來的時候,除了在廚房做飯的張桂芬和陳老婆子。家裏所有的壯勞力和男孩子們都去家裏分的自留地幹活去了。孫女們都背好竹簍,拿好菜籃準備去打豬草、采野菜了。


    現在是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村裏除了大隊養的六頭豬外,村裏的人都沒有養豬了。畢竟人都吃不飽了,哪還有東西喂豬呢?


    而大隊裏的六頭豬是公社分配的任務豬,有四頭都是要上交的。


    其中有一頭被分給了楊二柱家照顧,一天能得六個工分呢。而一個工分值一分錢。因此,陳老婆子看見豬比看見孫女們都親。


    隊裏早上八點開工,下午六點下工。所以村裏的大部分人家都是憑著早上早起來的這會功夫整理自家的自留地。


    自留地是按人頭分的,每人三分地。必須是擁有本村戶口才能分地,如果你嫁到了別村,土地就會被大隊收迴。因此,楊家刨除嫁出去的兩個孫女和在外當兵的四兒子,家裏一共有六畝三分的自留地。


    看著挺多的,可是老楊家的人口也多,產量也不像後世那樣高。所以忙忙碌碌一年也隻夠一家人吃喝罷了。


    “紅豆,你也太慢了吧。我們都準備好了,你才來。你好意思讓我們這麽多人等你一個人嗎?


    幸虧家裏不是你一個人打豬草,否則等你打來豬草,豬早都餓死了!”


    楊衛紅早就等的不耐煩了,不陰不陽的嗆道。


    今天是星期六,楊衛紅不用去上學。因此,她也是需要去打豬草的。哪像平時一覺睡到七點,吃完飯就去上學。所以整張臉都是臭臭的。


    “楊衛紅,一星期你隻用打兩次豬草,還有啥不滿意的!”平日裏最看不慣她的楊青苗說道。


    “楊青苗,我看你是嫉妒我吧,有本事你也讓你媽也給你生三個兄弟啊!”楊衛紅驕傲的像隻孔雀,冷笑著看著楊青苗。


    “哈哈,我嫉妒你,你有什麽可嫉妒的?有本事你就像大堂伯家的衛琴堂姐那樣,去城裏教書,當城裏人啊!”楊青苗輕視地看著楊衛紅,就像看一個傻子一樣。


    “楊青苗,你……你是不是想找打……”


    “來就來,誰怕誰啊!”


    “夠了,青苗、衛紅,我看你們是不想吃飯了吧,耽誤了喂豬我們誰也好不了。再不走,奶奶就該出來收拾我們了。”


    就在楊青苗和楊衛紅要打起來的時候,一向麵團似的楊紅棗吼了一句。頓時,剛才還張牙舞爪的兩人乖的像小綿羊一樣。


    楊紅豆站在旁邊,看見剛才還要開打的兩人規規矩矩的背起了背簍,也學著她們背起背簍,拿起籃子,拉著小妹跟在她們後麵。


    楊家莊坐落在龍陽河的西麵,鳳棲嶺的中間,背靠龍陽山。人們習慣把北麵稱為北風嶺,南麵稱為南風嶺。


    楊紅豆家住在北麵,所以平時都是去北風嶺打豬草的。不過因為饑荒年代,山上能吃的都被人扒走了。甚至有的人把樹皮都扒光了。


    所以楊紅豆她們不得不去龍陽山上去打豬草。龍陽山是一座大山,聽村裏的老人說,深山裏藏著大蟲,熊瞎子,和野狼。所以平日裏人們根本不會踏足這座大山。


    如今,人們為了活下去,不得不走進這座險山中。一路上,能看見許多麵黃肌瘦的小姑娘們背著竹簍,拿著菜籃,匆匆忙忙的往山上趕。楊紅豆她們也不由的加快了步伐。


    等到她們到了山上,楊紅豆發現來早的人都打了半婁子的豬草。


    楊青苗和楊紅棗見了,立馬拿著鐮刀,加入到了割草大業中。


    “哼,要不是某些人起的晚,我現在都打一簍子豬草了,哪裏用得著和這些人搶?”楊衛紅剜了一眼楊紅豆,小聲嘀咕道。


    楊紅豆就當沒聽見,叮囑好四妮和小堂妹後,就拿著鐮刀背著簍子彎下腰去打豬草了。


    可能是有原主的記憶在,楊紅豆打起豬草來,又快又熟練,絲毫不比楊紅棗她們慢。


    楊衛紅見沒人理她,憤憤地跺了一下腳,也不得不彎下腰割豬草。把鐮刀揮的唿唿生風,好像是把豬草當成了楊紅豆一樣。


    等到她們打完豬草,去隊裏的豬圈喂完豬迴到家裏的時候,家裏去自留地做工的人也迴來了。


    張桂芬擺好飯後,家裏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們都把頭埋進碗裏,唿啦唿啦的吃起來,好像是八輩子沒吃過飯似的。


    等到一家人吃過飯,隊裏集合的哨子也吹響了。


    男人們立刻拿著擔子,挑著水桶,女人們背著鋤頭,拿著鐵鍬,急急忙忙的往村口的大樹下去。


    楊紅豆也牽著紅杏,跟著楊紅棗她們迅速的往大隊部跑去。


    等楊紅豆到的時候,正看見大隊長拿著喇叭,站在用石頭砌成的高台上大聲的唿喊著:


    “……地主被推翻了,資本主義被打倒了,人民站起來了,我們是國家的主人。


    毛大大告訴我們,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我們要積極勞動,努力生產,為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誌們,我們要遵從毛大大的號召,立即行動起來……”


    楊紅豆看見大隊長盯著火辣的太陽,站在高台上,積極的做隊員們的思想工作。


    再看身邊的隊員們,一個個的無精打采,表情懨懨的,沒有絲毫熱情。


    在這個連飯都吃不飽,隨時都有可能餓死的年代,又有誰能提得起力氣為國家作貢獻呢?


    而且,大隊長每天開工前都要來這麽一段,恐怕下麵的隊員都能將這些內容背熟了。


    等到大隊長講完話後,每個小隊長又開始點名,點完名後,就領著自己的一隊人馬去地裏幹活。


    楊家莊處於北方,主要種植小麥玉米高粱等耐旱作物,隻有河邊種植了水稻。


    現在是四月份,水稻剛剛插進田裏,小麥還沒成熟。於是,大隊長就領著隊員們在一些貧瘠的種不成莊稼的土地上種植一些紅薯土豆等作物。


    小麥水稻大部分都是要上交的,成人最多能分到二十多斤,小孩隻能分到七八斤、十幾斤不等。


    楊家莊人吃的糧食基本都是玉米粗麵混合著野菜,配著紅薯土豆吃的。玉米粗麵是連著玉米芯子磨成的,做成的窩頭吃著又硬又拉嗓子。隻有過年才能吃到玉米細麵混合著白麵蒸的饅頭。


    如今又是三年自然災害,能分到手的糧食就更少了。比穩定年份時幾乎要少三分之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女的逆襲計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波江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波江愁並收藏農女的逆襲計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