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起,玄奘便在水簾洞中,仔細地感悟起了所謂的“造化道”。


    而這一感悟,便足足又過了十年之久。


    在這十年中,玄奘沒有再隨眾人學習,或許也是沒有這個必要了。


    三星洞的眾人見到如此狀況,自也不會去打擾玄奘,而且主要是他們也對這造化道甚是感興趣,時常想要去追溯,去領悟。


    可惜的是,眾人雖然理解了何為造化,何為造化道,但想要去親身學習,卻是一件難之又難的事情。


    感悟造化,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如登天!


    十年來,眾人都嚐試了。可是這三星洞中,除了悟空和白毛鼠以外,便隻有龍女隱約對此有一些頭緒。


    其餘的,哪怕是強大如白牛和九靈元聖的,也無法領悟這造化道。


    以至於,後來很多人便放棄了,包括那九靈元聖。


    也不是說他們不去領悟造化了,而是,若無法感悟,那也是緣法。


    倒不如順其自然,堅持自己的法力,說不定也別有一番機緣呢。


    就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十年過後,玄奘逐漸地忘卻了當年自己從三星洞眾人身上學到的神通和法力。


    他的一切法力,一切神通,漸漸地趨向於“佛”。


    那蜈蚣精的百目神通,逐漸成就了類似天眼通的力量。


    那讀心之法,漸漸地成就類似他心通的玄妙。


    原本應翻跟頭才能十萬八千裏的筋鬥雲,再度成為了佛法中的神境通。心念具足,瞬息百萬之遙。


    甚至那道門的卜算之法,也融入到了禪定法中,成為了佛門中的“宿命通”。


    是的。


    這便是所謂的“佛門六通”!


    玄奘將從三星洞眾同門身上學到的法力神通,融入到了佛法當中,成就了佛門六通的力量。


    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境通,宿命通……


    除了那“漏盡通”以外,玄奘已然將這其餘五通的力量融會貫通,並且完全轉化為了自己的力量。


    這並不是嚴格意義上那些菩薩羅漢所會的六通,但是卻異曲同工之妙,同時更加勝於菩薩羅漢的六通!


    領悟了這些以後,水簾洞中佛光大作。


    一道五彩琉璃色,衝天而起,將整個三界在一瞬都照耀的通明。


    雖然,瞬息過後,一切便再度消隱無蹤。然而,即使如此,三界的無數大神通者,還是注意到了這力量。


    那些大神通者,有的驚訝,有的震駭,有的不可思議。


    但也有許多,了如指掌,智珠在握,欣慰相待。


    千言萬語,都化作了一句感慨。


    不愧是如來佛祖的二弟子金蟬子!


    看來,他這一世,就要功德圓滿,修成正果了呀!


    唯有……


    在那西方極樂世界中,如來佛祖,卻皺起了眉頭。


    這玄奘能有如此感悟,是好,還是壞呢?


    平心而論,如來佛祖實則不希望玄奘這樣的。


    至少在這西遊之前,沒有必要這樣。


    畢竟玄奘代表的意義是佛門。如果真的要修成正果,也該是西遊之後考慮的事情。


    隻是,在與蘇尋經過交涉之後,最後,還是認可了蘇尋的做法。


    如來佛祖看中的是西遊這件事本身。


    但蘇尋卻認為,西遊固然重要,可西遊這條路產生的作用,也應當不小。


    不該僅僅局限於表麵,局限於所謂的西遊上,也該去重視其中的實質。


    而玄奘作為西遊路上的領路人,便尤為應該重視這一點。


    如果他沒有這個資質,那麽西遊之事,終究是一件虛事!


    哪怕最後仍然達到了他們想要的目的,但是,卻不會達到十成十全的程度。


    ……


    ……


    卻說,玄奘修成了佛門六通,但對那“漏盡通”,卻仍舊未有頭緒。


    雖然他如今法力神通更勝以往,已然成就了金仙佛果。


    恐怕,就算在三星洞眾人之中,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實力了。


    可是那六耳獼猴是何等強大?


    越是領悟了這佛門六通的力量,玄奘反而越發對六耳獼猴和孫悟空的深不可測,而感到棘手。


    在他看來,如果不能領悟那號稱“證得漏盡智煩惱盡除”的漏盡通,恐怕,終難消滅心猿!


    於是,玄奘還是過來請求悟空,希望悟空能夠指點他要如何頓悟這漏盡通。


    但是這一次,孫悟空卻拒絕了:“這漏盡通是你們佛門自己的法力,俺如何會也?不若你去問你的佛祖罷!”


    對於這般說辭,玄奘不由覺得好笑。


    不過,仔細想想,好像還真是這個道理。


    漏盡通,乃是成佛之神通,唯有佛,才知道何為漏盡通。


    很顯然,齊天大聖孫悟空不是佛。所以,自然也無從指點自己。


    那麽自己何不真的去想辦法拜見詢問一下如來佛祖?


    想到這裏,玄奘不由得心中有些浮動。他忽然想起了,那金翅大鵬雕乃是如來佛祖的親娘舅。那麽……是不是也有可能,自己能因此而見到如來佛祖。


    話說迴來,自己的前世,不正是那如來佛祖的二弟子嗎?


    於是玄奘便將這個說法說了出來。對此,孫悟空倒是沒有什麽反對的。


    不久後,金翅大鵬雕也得知了此事,對於玄奘的事情,他也是盡量能幫就幫了。


    畢竟這大鵬金翅雕對玄奘的感官,還是不錯的。


    於是他便找機會,向那佛祖進言,言道玄奘之事。而對金翅大鵬雕有如此做法,如來佛祖自然早就已經有所料到了。


    一日,靈山法會之上,那三千諸佛、五百阿羅、八大金剛、無邊菩薩,一個個都執著幢幡寶蓋,異寶仙花,擺列在靈山仙境。


    如來佛祖便駕住祥雲,對眾道:“我以甚深般若,遍觀三界。根本性原,畢竟寂滅。同虛空相,一無所有。殄伏乖猴,是事莫識,名生死始,法相如是。”


    說罷,放舍利之光,滿空有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連。大眾見了,皈身禮拜。少頃間,聚慶雲彩霧,登上品蓮台,端然坐下。那三千諸佛、五百羅漢、八金剛、四菩薩,合掌近前禮畢,問曰:“我佛所言,可是那六耳獼猴者也?”


    如來佛祖道:“是也,那六耳獼猴乃南瞻部州紅塵妄心,罪惡滔天,不可名狀,概天神將,俱莫能降伏。然今有德道聖僧,當遣有為法界,降服心猿,成就正果,爾等當遣入共助之。”


    大眾聽言,俱都雙手合十,口稱阿彌陀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開局對弈贏了老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森蘿萬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森蘿萬象並收藏西遊:開局對弈贏了老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