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未央宮。


    此時,燈光灰暗,一個男子正在朝堂之上,批著奏章。


    但這個人卻不是漢帝,此人名為王莽,字巨君,第二次複任漢朝的大司馬一職。


    現如今,其權傾朝野,比漢帝更像是一個“皇帝”,不過,整個漢朝幾乎沒有人認為他配不上這個身份。


    因為,王莽當真是有大才之人。且其賢明克己,遵禮守節,在朝中甚至沒有政敵。


    西漢自漢武帝以後,皆以外戚輔政,漢元帝皇後王政君,六十餘年為天下母,輔佐了四個皇帝。因此王家外戚在朝野之中甚有權力。


    可以說王家,便外戚第一家族,得益於王政君,王家先後有九人封侯,五人擔任大司馬,是西漢一代中最顯貴的家族。


    永始元年,王莽被封為新都侯,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而王莽的伯叔父王鳳、王商、王根相繼為大司馬輔政,就連王家的許多庶子,在朝中也都是列侯、將軍,可以說是在朝中權力甚大,每日生活奢靡,聲色犬馬。


    然而,唯有王莽一人,卻並沒有因此而囂張跋扈,弄權獨專。


    他身居高位,卻從不以自己為尊,總能禮賢下士、清廉儉樸,獨守清淨,生活簡樸,為人謙恭。常把自己的俸祿分給門客和平民,甚至賣掉馬車接濟窮人,在民間深受愛戴。


    在內,他勤勞好學,服侍母親及寡嫂,撫育兄長的遺子,行為嚴謹檢點。在外,他結交賢士,對內侍奉諸位叔伯,十分周到,幾乎都成為了當時的道德楷模,賢名遠播。


    朝野的名流都稱讚歌頌王莽,王莽的名聲甚至超越了他那些大權在握的叔伯。


    不僅如此,王莽絕不徇私,連對待奴隸也十分尊重。而要知道,在如今這個時代,這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就連當年的孔子也曾以奴隸為朽木,視奴隸為不可教之人。而如今漢朝以儒教獨尊,雖然很多孔子的言論都被曲解,但奴隸的地位卻更加低劣了。


    然而王莽卻不然,他的二兒子王獲殺死家奴,王莽嚴厲責罰了他,甚至逼王獲自殺。這,卻是絕難發生的聖人之舉。


    漢哀帝時,王家受到打擊,王莽也被貶出長安,最後朝內竟然有上千人聯名讓王莽迴來,可見王莽當時有多得民心


    且其聰明才智,亦高於天下。


    自漢武帝之後,中央高度集權,統治者更有權力,但也因此,朝廷的賦稅勞役日益嚴重,統治階級“多畜奴婢,田宅無限”,奢侈揮霍,弄得民窮國虛,土地兼並和奴婢、流民的數量惡性膨脹,各地起義不斷。


    幸好得益於王莽對政事處理的極其高明,緩解了很多社會上的矛盾,在民間受到百姓的極力追捧,因此才讓如今的漢朝在表麵上,還維持著平和與鼎盛。


    但是,誰也不知道,這樣的王莽,竟然會導致西漢的崩裂!


    除了三界之中,少數知道“內幕”的大神通者。


    是的。


    如今的三界,天地佛道的大神通者,但凡看到過蘇尋“水珠世界”場景中的,都知道此刻南瞻部州正在進行著一場變革。


    而這,就是昔日天地佛道的仙神詢問蘇尋為何不直接轉世時,蘇尋說的“原因”。


    那便是王莽此人。


    對於王莽的身份,蘇尋其實也並不清晰。但是他和自己記憶中的曆史上一樣,在水珠世界的推演中,也會對漢朝做出一係列的變革。


    而這些變革,可以說是“超前”的。


    所謂超前的含義,就是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政策。從這一點上來看,王莽甚至可以說要比始皇帝還要超前很多。


    以至於,他超前的政策根本不可能成功。


    但是到底如何會失敗,水珠世界中固然有推演,卻也並不詳細。在如今三界大神通者的眼中,現在發生的事情,才是最好能印證水珠世界的事情。


    故而,有王莽在南瞻部州,那孫悟空和楊戩之戰反而在三界大神通者們的眼中,不是那麽重要了。


    此時已至元始五年,也即使推演中,王莽即將“篡位”,改朝換代的那一年。


    元始五年,平帝病死,十二月,王莽立隻有兩歲的漢宣帝玄孫劉嬰為皇太子,群臣同時上書王政君,希望王莽代理天子朝政,臣民則稱王莽為攝皇帝。


    而這個時候,王莽稱帝,與曆史朝代中的篡位不同,除了劉氏宗室,漢朝內外的群臣都是讚同的,頗有一些上古時三皇五帝禪讓的意思。


    雖然不久後,劉氏宗室便有許多發難者,可是大多都並沒有什麽力量。


    譬如居攝元年,安眾候劉祟率領百餘人進攻宛城,連城門也沒有攻入就失敗了。第二年九月,東郡太守翟義起兵,擁立嚴鄉侯劉信為皇帝,通告各地,長安以西二十三個縣的“盜賊”趙明等也起來造反,但實則,這些顯集聚的兵力並不多。


    尤其是王莽得天下民眾人心所向,大多百姓更期待王莽的政策,不願意造反。次年,王莽便派王邑平息了叛亂。


    時年漢朝仍有禪讓之風,王莽便加以利用,旋即舉國各地都出現了王莽稱帝的符命。四方更有人聯名獻上金匱策書至漢高祖廟,大意言莽為真命天子,表中有十一人都有官銜。


    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王政君被破交出傳國玉璽,隨即王莽便在群臣的聯名之下,由孺子嬰禪讓後稱帝。這也是自三皇五帝之後,又一次“名正言順”的禪讓。


    王莽稱帝之後,立刻開始了自己籌謀已久的改革。


    建國元年,他宣布將天下田改曰王田,以王田代替私田;奴婢改稱私屬,與王田一樣,均不得買賣。其後,改革幣製、官製,規定鹽鐵官營,山川河流收歸國有;同時,與民休息。從此,國泰民安。


    他循序漸進,政策中包含許多超前的改革,如土地改革、幣製改革、商業改革和官名縣名改革。


    其中的政策有很大一部分,是托《周禮》中的古製改建的。不過實際上,王莽改製有許多政策是上古時期也從未有過的,也並不是單純的改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開局對弈贏了老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森蘿萬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森蘿萬象並收藏西遊:開局對弈贏了老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