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尋與尹喜商議好了,便著手進行對青羊宮的建設。


    青羊宮所定的地點是在蜀地,此時蜀地尚有一國,名為蜀國。


    蜀國並非是三國時期的蜀漢,而是古蜀國,神秘的三星堆,便是古蜀國的遺跡。


    李白有詩讚曰: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這裏的蠶叢及魚鳧,便是古蜀國的氏族。


    古蜀國經曆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五個氏族,曾響應武王伐紂,因此被封於蜀地,曆代稱王,而到如今,正是開明氏族。


    上古之時的蜀國的確很神,。且不說蠶叢及魚鳧的帝王皆死後被封神,杜宇更是自稱望帝。所謂“望帝春心托杜鵑”,便是源自於此。


    古蜀國其實並不屬於周朝的一部分,雖然是周朝的諸侯國,但是國家文明獨立於周朝之外,相反,有很多商朝的文化還在蜀地流傳。


    而蘇尋選定的位置,正是合該青羊宮所在的場所,也便是未來的成都!隻不過,如今秦國上沒有占領此地,此地尚是古蜀國的國都。


    原本蘇尋覺得和古蜀國交流可能會比較費力,再加上,由於古蜀國所在的位置,的確流傳著迥異於人族的力量,他本以為會有很多阻力,比如蜀國很有可能存在的神道力量等等。不過,卻沒想到當尹喜帶著諸多弟子與蘇尋來到之際,竟輕易便得到了蜀王的親自迎接與大力支持。


    不僅如此,蜀地周遭的諸侯國,比如巴國、鄭國,甚至是秦國和楚國,在聽說尹喜和蘇尋打算於蜀地建立學宮,竟然不約而同的表示此乃大善之舉,並且提供了許多幫助。


    這一點倒是讓蘇尋覺得意外。楚國和鄭國倒也罷了,有著尹喜和子州的名聲,但是巴國、蜀國和秦國,實際上與他們並沒有什麽聯係,甚至互相的關係很差,常年有戰爭發生。但是青羊宮的建立,蜀國與秦國卻放棄成見,甚至是組織兵力支持。


    隻能說,春秋時期,還是一個崇尚君子的時期啊。即使已經臨近了孔子所說的“禮樂崩壞”,但是,對於類似尹喜這般天下大賢的尊敬卻仍然是沒有喪失的。


    對於諸侯國的幫助,蘇尋也很是感激,也一一遣使者迴禮,將從花果山得到的靈果迴敬了許多。


    在數個諸侯國的幫助下,很快,偌大的青羊宮便建立了起來。


    青羊宮以上德之道為主,宮中至高的典籍正是《道德經》,但青羊宮卻又並不僅限於教授道德經。甚至,平日裏傳授的多是各種廣開思想和務實的學問,比如農學、岐黃之術、灌渠之術、穿鑿之術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各項學術和藝術,比如禮樂射禦之術等等。


    正所謂:琴棋書畫詩酒花,柴米油鹽醬醋茶。青羊宮的教授可以說是無所不包。


    隻不過,為了體現出上德之道,蘇尋親自在各項學問裏麵,加諸了道法自然的概念,將大道融入到了各種術數之中。


    青羊宮有數個諸侯國的鼎力支持,並且,蘇尋是名義上的創立者,姬匄與姬朝得知以後,也都是感到開心,各自派遣使者昭告天下,再加上王子尋西出函穀成仙的故事早已流傳甚廣,得益於此,青羊宮很快便天下聞名,成為了人人向往的神仙之地。


    不僅如此,同時,也是天下大賢夢寐以求可以從中感悟學術,得益門路的聖地,堪稱至高學府!


    因為,青羊宮並不限製去留。來此學習的賢才,很多都因此而得負盛名,甚至因此而完成了自己的理想,成為了天下諸侯爭相搶奪的人才。


    因此,一時,天下才俊蜂擁而來!


    數年的時間,已讓青羊宮如火如荼,徹底建立。在原本的曆史上,青羊肆並不屬於學宮,因為道家超然於物外,雖然有傳道的功能,卻太過單一。而如今的青羊宮,在蘇尋親自的改造下,已成為了一個思想的發祥地。


    非要說的話,能與之相比的,便是齊國的稷下學宮!


    青羊宮的建立,比稷下學宮足足早了兩百年之久,並且囊括的思想更是如若繁星之多!


    看到如此昌盛的狀況,尹喜愈發感到開心。一開始他對蘇尋要教授如此多的雜學還疑惑不解,但是漸漸地,尤其是他以墳索之法觀氣,發現人族的氣象愈發壯大之際,才深感蘇尋此舉之賢明。


    如此,很快,又二十年時間便恍如白駒過隙一般過去了,由於尹喜的聲名,青羊宮已成為天下第一學宮。尹喜也因此道心漸開,逐漸地明悟了天道與人道。


    這一日,尹喜與蘇尋在宮中端坐。蘇尋仍舊是當初的那個少年模樣,但尹喜卻已經老的有些幹枯了。


    可是雖然外在幹枯,蘇尋卻能看得到,尹喜的精氣神卻前所未有地達到了巔峰,就仿佛是一個年輕氣盛,誌得意滿的小夥子一般。


    蘇尋感到開心,因為這樣的尹喜,才是真正的得道高人。


    “心不老,而道德圓滿。關尹子,恭喜你,成道之日就在近期了。”蘇尋麵帶喜色地說道。


    尹喜也很是開心,不過,他又有些猶豫:“蘇子,如今青羊宮已立,我也有所預感,我之道果即將降臨。但是,對於天道和人道的抉擇……”


    尹喜踟躕著,目光看向蘇尋,甚至有點退縮,就仿佛是做錯了事情的小孩子一般。


    蘇尋看尹喜的神態,覺得好笑。他早就知道尹喜的選擇了。


    “關尹子,我何時有說讓你一定要效仿孔子了?我早說過,我們隻不過是布道者。至於究竟要如何抉擇,但憑本心,但憑自然便罷。若道果將臨,你便遵從自己的意誌去吧。我之成道時日,也已在即了。”蘇尋說道。


    尹喜嗬嗬笑了笑,道:“蘇子,非是我不向往人道。而是,我真的很想再見伯陽先生一麵呀!”


    蘇尋聞言,心中也有幾分感慨,說道:“我又何嚐不是。關尹子此去若能見到師父,還望與我問一聲好。不日之後,我將親去拜訪。”


    “自然,自然!”尹喜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最後的執念也已經了了,最後,尹喜不但留下了《道德經》,更留下了《關尹子》九篇,其中《關尹子》的內容非常豐富,不但有道家、儒家等思想,更有岐黃之術、農學、科學等實學,價值連城。


    三日後,尹喜的肉身徹底枯竭,大限已至,他在青羊宮無數賢才的注目之中,在四大天師的接引之下,踏上金橋,踏入仙門,鑄就神體,得獲道果,受封文始真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開局對弈贏了老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森蘿萬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森蘿萬象並收藏西遊:開局對弈贏了老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