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完餌料,最後一項是調釣,釣這種小中取大的魚情,常規的調釣方法很難有好的釣獲,文東的做法是直接釣跑鉛,讓餌料快速穿過中上魚層直接到底。


    在文東做準備工作的時候,大偉跟李查兩個人都陸續上魚,大偉這家夥買了船老大不少本地魚餌,打窩用的是一種本地銷售的紅色方塊餌。


    而餌料文東就看不真切了,黑乎乎的一坨,開製思路基本跟文東大同小異,都是首要為了防小魚做出的調整,餌料開的又黏又硬。


    反觀李查這邊,經驗就要缺乏多了,麵前兩團商品餌,一團紅色的拉餌,不用看都知道是腥香的味道,另外一團是黃色,應該是本味一點的。


    在小魚成群的區域,打了窩子之後釣拉餌,根本想都不要想能有大個體的魚上鉤,就算窩子周圍有大魚,大魚也很難搶到餌料。


    兩種不同的做釣思路,導致的結果也很明顯,大偉這邊釣獲的羅飛個頭明顯要大好多,而李查這裏,幾乎拋竿浮漂翻身就有口,窩點裏小魚已經瘋了。


    文東釣的比大偉還要頓不少,大概調整了下水線長度之後,雙鉤搓硬餌,很隨意的抖腕拋了下去。


    噗通一聲,鉛皮座上卷的一大圈鉛皮砸在水麵上,泛起刺耳的聲響。


    “什麽情況?”大偉聽到動靜特意還轉頭看了一眼。


    在重鉛的影響下,浮漂光速翻身,迅速到底,到位之後下沉,呆了一秒緩緩露出兩目半的釣目來。


    “沒事,卷的鉛皮有點大!我試試跑鉛!”文東應了一聲,好整以暇的等待觀察起來。


    手裏有秘密武器存在,隻要文東想,基本走到哪裏都可以釣上可觀的魚獲來,可是做節目跟比賽還有所不同,展現的是內容,是魚情的變化,也是前後調整總結經驗的過程。


    大偉跟李查兩個人釣的歡實,旁邊的崔浩卻要敬業的多,隻在麵前擺了兩根拋竿捏著鈴鐺,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三個釣手的做釣上了。


    在文東下杆之後,鏡頭就調整到了文東這邊,好像是親自看看文東能有什麽辦法解決目前的問題。


    經過係統學習的專業人士工作起來確實跟野路子不太一樣,崔浩對內容的把控要精準的多,拍攝思路在錄製素材的時候已經有所展現,文東悄悄的觀察了一會兒,非常滿意。


    不多時的功夫,文東這邊窩點附近就有了動靜,大大小小的魚星浮上來,文東知道窩點裏有魚了。


    又過了一會兒,穩如泰山的浮漂朝著左側下滑,紮眼的功夫黑漂了。


    釣跑鉛是很難看到頓口的,一般都是吃死口轉身拖著走的黑漂比較多,文東心頭有感,抬竿刺魚。


    手腕一抖,已經刺中,小臂發力,順勢將杆子遛了起來。


    可是不等魚出水,在水下來迴躥騰了兩個迴合,杆子突然彈起,魚跑了!


    “我擦!什麽鬼?”


    文東雖然日常訓練放下了,但是之前打的底子可是牢固的很,隻要是正口中魚刺魚溜起來了,很少有脫鉤跑魚的情況發生。


    更何況現在是大跑鉛釣死口的狀態,魚餌肯定吞的比較深了。


    有些疑惑的查看線組,一看之下文東傻眼了,魚鉤切了!


    仔細端詳了下,文東找到了原因,子線不是從鉤柄位置切的,而是從上邊一點的位置斷的,斷茬隱約還能看到一點毛刺。


    媽蛋,難道是被牙磨斷了?文東腦袋裏逐漸浮現起一個可能性來。


    很快,文東就重新更換了一副新的子線,按照之前的套路,又拋了下去。


    這次時間比較短,幾分鍾的功夫,又黑漂中魚了。


    文東故技重施,結果跟上一條一模一樣,魚在水下一左一右來迴竄了兩圈,子線再次切掉。


    這下文東鬱悶了,正常調釣肯定被小魚截殺,釣大跑鉛因為信號滯後又會吞鉤太深,溜魚的時候子線在牙齒上摩擦斷裂造成跑魚,這可咋辦。


    從剛才的手感來分析,羅非個頭應該比大偉李查他們釣的大一些,這證明餌料跟打窩在大方向上是沒問題的。


    那如何解決吞鉤太深溜魚斷線這個問題呢?


    最簡單的辦法是更換粗一點或者耐磨材質的線。這樣如果吃口的話,就不容易斷了。比如說防咬線,大力馬啥的。


    但是用慣了比較精細點的線組,文東並不打算這麽調整。線粗了還會有影響吃口的弊端。


    此路不通,隻能想別的辦法,線上不能調整,隻能調整吞鉤太深這裏。


    於是文東很自然的想到了小跑鉛。


    啥是小跑鉛呢,其實這個詞兒是相對大跑鉛來說的,大跑鉛狀態下,鉛墜是直接躺底的,如果不打開鉛皮座,魚需要拉動鉛皮浮漂才會體現動作。u看書 .uua


    而小跑鉛呢,嚴格意義上說是調低釣高的一種特殊狀態,鉛皮輕觸底,雙鉤子線徹底躺底。


    在這種狀態下,鉛皮的重量依然比常規調釣要大,可以盡可能的拉著餌料快速穿過雜魚層到底。


    但是到底之後,鉛皮又是輕輕觸底狀態,有魚吃餌雖然沒有正常調釣那麽靈敏,但是也可以抓到魚的入口動作。


    不過這種小跑鉛的狀態在水下地形不平整的地方很難調整,需要對浮漂的吃鉛有非常清晰深刻的認知。


    恰好,文東就能做到這點。


    首先文東帶雙鉤半水調平水,調整好之後上擼浮漂。


    當上擼浮漂的距離大於浮漂釣目的變化時,鉛墜懸空,子線處於彎曲狀態,繼續上擼浮漂,子線越彎曲,直到上擼浮漂距離等於浮漂釣目變化時,鉛墜觸底。


    小跑鉛最理想的調釣狀態就是,浮漂上擼則鉛墜躺底,浮漂下擼則子線彎曲,此時整個小跑鉛釣組是最靈敏的。


    來迴調整幾次之後,文東成功找到了這個臨界點的位置,再次拋竿核實了下,運氣不錯,小範圍的窩點裏,基本平整。


    重新調好漂,文東再次掛上餌料正常拋竿,等待浮漂的動作。


    小跑鉛試試,看看結果如何!


    我為漁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為漁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憂傷的藍刀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憂傷的藍刀魚並收藏我為漁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