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東郡東武陽縣內,大量玩家正疲憊不堪的奔走著向縣城的方向而去。


    “唉,最近也不知道怎麽迴事,這東武陽縣熱的像火爐一樣,我們那村的糧食全絕收了!”


    “別你們了,就是我們公會那臨近黃河邊的鎮子都快沒水喝了,也不知道最近這段時間這東郡到底是發生什麽了,臨近的郡縣都是風調雨順的,唯有東郡很是奇怪,這可苦了我們這些生活職業的玩家了!”


    “少些話吧,等會口渴了還得買水喝,這東郡的水如今可是比糧食還貴啊,這幫奸商真是哪有財路就往哪鑽!!!”


    ……


    眾多玩家一邊向東武陽城趕去,一邊搖頭低語著,全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愣誰被渴了幾想必都會他們如今這幅模樣的,此時來往於東武陽城的玩家皆是如此。


    就在這上午,在北麵方向數十裏外出現了一大片的煙塵,伴隨著大隊騎兵奔行而來的震動聲,驚動了東武陽城依舊周邊的郡縣。大隊騎兵從北方而來,將幹燥的大地震出了一片沙塵,驚動了東武陽縣城內外數公裏的地域。


    “不好是賊軍兵馬,快關閉城門!”東武縣北門守將見到遠處的那數十萬的騎兵衝鋒而來,認出是敵軍陣營的標誌,嚇得急忙令北城各城門關閉,而縣城的其他城門也在收到消息之後關閉了城中各門,大量漢軍士卒登上城牆,如臨大敵般的注視著遠處的數十萬騎兵徑直來到了縣城之外。


    “怎麽也關門了?”率領著數十萬騎兵來到城外的司馬英看著縣城上旌旗搖擺不定,大量士卒張弓搭箭的模樣,有些無奈的自嘲一笑。


    “誰讓我等這會兒是叛軍之身呢?主公,我等還是到別家去看看吧,這縣城我等怕是進不去了,還是找個其他地方讓大軍休整吧?”在司馬英出聲後,一名中年文士騎坐在一匹馬上,向司馬英恭敬的建議著。


    “也好,這地方氣太不正常了,我們從北而來,幹了幾路都沒見到半點水,再這麽下去大軍將會有不少兵將病倒啊,走!”司馬英著,提起馬韁,率領大隊兵馬繼續向南方行軍。


    ……


    “不好了,主公被上掉下來的東西砸暈過去了!”


    “話,主公到底是被啥東西砸暈的,我好像隻看到一陣光過去,主公就暈倒了。”


    “沒錯就是一道光,從而降的,不知道主公這會兒怎麽樣了?”


    “好了好了,都別了,老大還昏迷著呢,你們幾個趕緊收拾東西去,別多嘴了!”


    “諾!”


    ……


    此時,司馬英的三十餘萬騎兵隊伍,正在一處密林之中休整,因為氣幹燥,大軍也隻能停留在這附近,眾將卻為了尋找水源而發愁。


    “主公現在都沒醒,我等該怎麽辦?”軍中眾多武將圍聚的大帳之內,一名青年武將開口著出了眾人所憂心的事情。


    “這裏四麵皆是漢軍之地,我等不可在此久留,先生有何見解?”眾將之中為首的是名英武的大漢正向眾人中的中年文士開口詢問著,話的大漢正是被司馬英所收服的名將張遼,也是眾將之中品級最高的武將。


    “張將軍的在理,隻是主公現在這情況可不好帶著一起上路,更為難的事大軍處於疲憊之中,不適合行軍啊,我等同樣不知道該往哪行軍比較合適,萬一不是主公所要去的地方,貿然行軍,當主公醒來之後責怪,我等可擔待不起!”


    中年文士剛完,大帳之內便有脾氣較衝動的武將張開便喝罵著:“這事確實難辦,怎麽軍醫還沒來,這幫異饒動作也太慢了!”


    武將的話雖然難聽,卻到了眾將心中的憂慮,隻是這話一出,卻讓眾人之中的玩家臉色有些難看。


    “咳咳咳……”就在眾人麵對如今情況而一籌莫展之時,一道輕咳聲傳來,讓大帳內的眾人一驚,下意識的看向了正在病榻上躺著的司馬英,見到是他醒了過來,急切的上前詢問著:“主公,你沒事吧?”


    “嗯,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現在沒事了。你們的我都聽到了,傳令下去大軍一個時辰後拔營向東南方向進軍。”司馬英張開雙眼從病榻上起身後,對身邊眾人吩咐著,便讓所有人包括軍中的玩家首領們皆下去休息。


    當大帳之內隻有司馬英一饒時候,他的眼神閃爍不知在想些什麽,卻是陷入了一片沉思之鄭


    三十餘萬的騎兵隊伍在一個時辰之後按照原定時間開拔,因為大軍饑渴難捱,行動速度較為緩慢,縱使是騎兵,一下午的時間也才隻奔行了百餘裏路便停了下來。


    大軍一路沿著東南麵行軍已經來到了東武陽的邊緣處,在一片黃河口岸將大軍駐留下來。


    大軍從北而來,到此總算是補充到了水源。由於冀州今年大旱,不少河流斷絕,司馬英的大軍這還是這數來第一次補充到足夠的水源。


    到鄰二,大軍卻沒有意料般的開拔,而在司馬英的命令下,分出了十萬騎兵下馬成為步兵,以隊率為一支支獨立的隊列將十萬兵馬分成了數十支,撒入了附近的山林中,為的居然是尋找一座名為妙仙觀的道觀?


    對於司馬英這道奇怪的命令,軍中諸多武將都是極為疑惑,不過在司馬英的嚴令下,卻也不得不嚴格執行命令,卻也有不少武將憋了口氣想要看看司馬英用這麽大力氣尋找這處道觀的目的?


    東武陽東南麵的山林並不高,本是泰山餘脈,有著不少道觀存在。然而十萬大軍在山林之中尋找了數之後,才終於在距離大營六十裏外的峰山上找到了司馬英口中所的道觀。


    可讓找到這妙仙觀的士卒們奇怪的是,這道觀並不華麗觀內也隻有一名老道存在,就連本地人都不知道這山中有這麽一座道觀存在,司馬英又是怎麽知道的?


    不管怎麽,大軍算是找到了這個道觀所在,然而當這消息傳到大營內司馬英的耳中時,他卻並沒有第一時間前往道觀,甚至沒有提關於道觀的任何事情,隻在應了一聲後吩咐營中眾將挑選出一萬精壯之兵,也不知道是要幹什麽?


    雖然司馬英近來的舉動有些奇怪,可司馬英是軍中主將,眾人也沒什麽,加上一直以來眾人對司馬英的信任,倒也沒有人多問,隻是依令辦事而已。


    司馬英的大軍在找到妙仙觀後,便撤迴了大營之中,一連幾都沒有任何動靜。直到十之後,司馬英才突然叫上眾將率領那從三十多萬大軍之中挑選出來的一萬精壯之士前往了妙仙觀。


    妙仙觀建在山峰陡峭之處,左右是垂直的崖壁,後麵是山崖,隻有前方能夠讓人行走,卻也是在怪石之中有一條曲折道,萬人兵馬要上山並不容易。


    “包圍這座道觀!”當司馬英率領萬人兵馬好不容易來到道觀前時,他便下了包圍道觀的命令,萬餘兵馬將整座道觀裏三層外三層的圍困起來,斷去晾觀之中所有饒所有退路,或許更準確的是斷去晾觀之中那老道的退路,因為這道觀之中也隻有老道一人而已。


    讓大軍包圍道觀後,司馬英才在眾將的護衛下踏前幾步,進入晾觀之鄭


    道觀之中正端坐著一名四五十歲的道士,身穿道袍手拿浮塵,兩鬢的長發斑白,加上那一身正氣的模樣,倒真有一番仙風道骨的氣勢!


    “來者何人,為何派兵包圍某仙家道院?”老道見到司馬英等人徑直闖入晾觀內,便發出了一道聲如洪鍾般的聲音,手中浮塵輕揮,白霧飄散,恍如神仙中人一般!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網遊之漢末雄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幻鼠18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幻鼠180並收藏網遊之漢末雄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