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孔雀羽織金袍的年輕男子將暴斃角雕隨手扔掉,五指縫隙盡是濃密鮮血,粘稠瘮人,擱在鼻尖聞了聞,頗像食人血的陰間厲鬼,顯然是城府中還帶有嗜殺的性子,伸手在旁邊中年漢子的虎貂上擦了擦。
中年漢子顯然早已習以為常,奉承道:“慧威和尚這老禿驢雖是佛門高僧,隻不過三教聖人,都是在各自的領域一騎絕塵,境界水分太大,不能同而論之,例如一品金身境,以佛門金剛不敗之身為尊,說到底不就是更能挨揍?論起殺人的本事,別說像拓跋老哥這類的魔道巨擘,就跟儒道兩教高人比起來,也遜色遠矣。陛下一心滅佛,這老禿驢剛巧能當小王爺的練刀樁子,不是佛陀不敗金身麽?咱砍他個成百上千刀,看他娘的敗不敗。”
玉袍老者嗤笑道:“孛術魯達達,你在南邊琴劍山莊呆了幾年,腦袋都被他們給你的浣溪沙詞牌名攪傻了?聖人便是聖人,佛陀不敗金身又豈會被我倆輕易打破?小心偷雞不成蝕把米,到最後聰明反被聰明誤。你我各自有多少斤兩,相互心知肚明,況且小主子再好的天賦,終究尚未及冠,這一路殺虎搏獅,又與牛群洪流相撞,都沒能躋身金身境,僅憑我們三人去截殺慧威和尚,真能討到便宜?”
中年漢子冷笑一聲,“ 拓跋老哥多慮了,你我聯手雖不一定能耗得過那老禿驢,可若是小王爺能隨便找幾位大闊察,再從他們手底下召集一兩千精兵,到時用人海戰術填死老禿驢,再割去頭顱,那小王爺便是當今天下唯一殺死三教聖人的梟雄,再加上陛下滅佛,最大的阻礙就是這老禿驢,等得手之後,南北兩朝的武人,誰敢不臣服我主?”
拓跋老魔頭不屑道:“ 佛門聖人,羅法華的金剛怒目你沒聽說過?即使真的手握一兩千騎兵,又能攔得住老和尚一心想走?”
中年漢子兇光暴戾,轉動脖頸,全身關節劈裏啪啦作響,陰沉道:“老禿驢吃齋念佛,袈裟清淨慈悲為懷,到時候抓來幾百牧民,以他們性命作為要挾,不信老禿驢不就範。他若是逃命,那就對牧民大開殺戒,最後落得個怯戰的名聲,傳出去以後,宗神寺名存實亡,陛下定然龍顏大悅,也算賺的盆滿缽滿。”
玉袍老者渾身氣態猶如伺機而動的陰溝蟒蛇,瞧著就讓人毛骨悚然,相較下來,中年漢子無論長相還是氣質都更像正派人物一些,可心性竟比這個北狄五大魔頭的守門人還要毒辣,身為王族扈從的諂媚態度此刻顯露得淋漓盡致。
老魔頭正想接著冷嘲熱諷一番,就被年輕王爺抬手打斷,他從懷裏掏出一塊刻有“拓跋”二字的玉牌丟給漢子,不容置否道:“達達,你去鄰近幾個部落的大闊察營帳傳我命令,兩天時間內務必調出三千高車騎兵,到時候在飛鷹穀會和,追殺慧威僧人,本公子就不信在我拓跋氏雄鷹馳騁的阿古木草原,還有人能逃出生天。”
孛術魯達達接過玉牌領命而去。
能讓琴劍山莊三十六天罡之一和北狄江湖排名第五的魔道巨擘心甘情願做家奴,在整個北原唯有年輕人所在的家族有如此彪炳權勢,拓跋小王爺的稱號可謂實至名歸。
渾身上下除了一柄製式狄刀其它裝飾無不顯露出榮華富貴的年輕王爺拓跋唐竹陷入深思,父親是自師父之前唯一靠著累累軍功登頂北狄王朝的彪炳武將,權勢滔天乃至老皇帝將拓跋子弟曆代居住的整個北原劃出讓其統領。在北庭大王這一位子常年空懸無主的情況下,父王毫無疑問就是整個北朝的領軍人物,哪怕再有來者,也無人可出其右。正是這個前提下,父王才對被女帝敕封為正四品武將的大哥十分器重,不惜讓他帶著王庭數百親貴子弟投奔師父陳北璽,儼然是將他當成了自己以後的接班人培養,要知道在民風彪悍的北狄,尤其是北朝草原,可沒有什麽長幼繼承有序的說法,比的就是誰手腕更硬,拓跋唐竹雖說性子毒辣了些,可不論武力,還是行軍布陣的門道,都要比大哥拓跋長林出色太多,唯一差的隻是年紀尚輕而已,故而對父親的厚此薄彼,心生怨氣,不過並沒因此淡去該有的兄弟情義,尤其這些年因為自己嗜血性子的緣故,跟許多耶律獨孤子弟結下了梁子,都是熟讀中原典籍渾身上下無不充斥儒將風範的大哥替自己出麵擺平,就說前倆月,死胖子陳閻放話說,自己但凡敢踏進南朝哪怕半步,定讓其有來無迴,依然是這位兄長不遠萬裏孤身趕赴蓮華州軍畿大營,雖然不知道兩人談論了什麽,可就在那次之後,一向號稱除了陛下天王老子麵子也不給的陳閻竟破天荒鬆了口。類似種種的事跡還有很多,想起兄長的溫良,還有闖禍時不知多少次替他擋下了父王的淩厲鞭打,便是以他遺傳自父親的天生冷血心性,也被感動不已,記得以前年幼時,父王被牽扯進一樁皇室風波,被召進南朝之後,一連好幾個月沒有消息,孤零零的兄弟二人相依為命,的確是長兄如父,替他遮去了所有風吹雨打,直到父王最後平安歸來,也不曾將那些冷言嘲諷的小人告發。
這位北原大漠上無疑是最矚目存在的天之驕子喃喃道:“父王身子骨雖說硬朗,可也架不住年歲越來越大呀,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隻要你不與我爭,我一定會始終認你為兄長。”
打捕鷹房出身的玉袍老魔頭對小主子的誅心言論充耳不聞,他能被大王賜姓拓跋,已是比天還大的殊榮,又豈敢在這種大事上不分是非,出聲逾矩?
年輕人抬頭望向晚霞紅似野火的半邊天空,沒來由想到南邊中原一位詩人七步成詩的軼聞,手不自覺地摸向腰間刀柄,多愁善感道:“本是同根生麽?”
中年漢子顯然早已習以為常,奉承道:“慧威和尚這老禿驢雖是佛門高僧,隻不過三教聖人,都是在各自的領域一騎絕塵,境界水分太大,不能同而論之,例如一品金身境,以佛門金剛不敗之身為尊,說到底不就是更能挨揍?論起殺人的本事,別說像拓跋老哥這類的魔道巨擘,就跟儒道兩教高人比起來,也遜色遠矣。陛下一心滅佛,這老禿驢剛巧能當小王爺的練刀樁子,不是佛陀不敗金身麽?咱砍他個成百上千刀,看他娘的敗不敗。”
玉袍老者嗤笑道:“孛術魯達達,你在南邊琴劍山莊呆了幾年,腦袋都被他們給你的浣溪沙詞牌名攪傻了?聖人便是聖人,佛陀不敗金身又豈會被我倆輕易打破?小心偷雞不成蝕把米,到最後聰明反被聰明誤。你我各自有多少斤兩,相互心知肚明,況且小主子再好的天賦,終究尚未及冠,這一路殺虎搏獅,又與牛群洪流相撞,都沒能躋身金身境,僅憑我們三人去截殺慧威和尚,真能討到便宜?”
中年漢子冷笑一聲,“ 拓跋老哥多慮了,你我聯手雖不一定能耗得過那老禿驢,可若是小王爺能隨便找幾位大闊察,再從他們手底下召集一兩千精兵,到時用人海戰術填死老禿驢,再割去頭顱,那小王爺便是當今天下唯一殺死三教聖人的梟雄,再加上陛下滅佛,最大的阻礙就是這老禿驢,等得手之後,南北兩朝的武人,誰敢不臣服我主?”
拓跋老魔頭不屑道:“ 佛門聖人,羅法華的金剛怒目你沒聽說過?即使真的手握一兩千騎兵,又能攔得住老和尚一心想走?”
中年漢子兇光暴戾,轉動脖頸,全身關節劈裏啪啦作響,陰沉道:“老禿驢吃齋念佛,袈裟清淨慈悲為懷,到時候抓來幾百牧民,以他們性命作為要挾,不信老禿驢不就範。他若是逃命,那就對牧民大開殺戒,最後落得個怯戰的名聲,傳出去以後,宗神寺名存實亡,陛下定然龍顏大悅,也算賺的盆滿缽滿。”
玉袍老者渾身氣態猶如伺機而動的陰溝蟒蛇,瞧著就讓人毛骨悚然,相較下來,中年漢子無論長相還是氣質都更像正派人物一些,可心性竟比這個北狄五大魔頭的守門人還要毒辣,身為王族扈從的諂媚態度此刻顯露得淋漓盡致。
老魔頭正想接著冷嘲熱諷一番,就被年輕王爺抬手打斷,他從懷裏掏出一塊刻有“拓跋”二字的玉牌丟給漢子,不容置否道:“達達,你去鄰近幾個部落的大闊察營帳傳我命令,兩天時間內務必調出三千高車騎兵,到時候在飛鷹穀會和,追殺慧威僧人,本公子就不信在我拓跋氏雄鷹馳騁的阿古木草原,還有人能逃出生天。”
孛術魯達達接過玉牌領命而去。
能讓琴劍山莊三十六天罡之一和北狄江湖排名第五的魔道巨擘心甘情願做家奴,在整個北原唯有年輕人所在的家族有如此彪炳權勢,拓跋小王爺的稱號可謂實至名歸。
渾身上下除了一柄製式狄刀其它裝飾無不顯露出榮華富貴的年輕王爺拓跋唐竹陷入深思,父親是自師父之前唯一靠著累累軍功登頂北狄王朝的彪炳武將,權勢滔天乃至老皇帝將拓跋子弟曆代居住的整個北原劃出讓其統領。在北庭大王這一位子常年空懸無主的情況下,父王毫無疑問就是整個北朝的領軍人物,哪怕再有來者,也無人可出其右。正是這個前提下,父王才對被女帝敕封為正四品武將的大哥十分器重,不惜讓他帶著王庭數百親貴子弟投奔師父陳北璽,儼然是將他當成了自己以後的接班人培養,要知道在民風彪悍的北狄,尤其是北朝草原,可沒有什麽長幼繼承有序的說法,比的就是誰手腕更硬,拓跋唐竹雖說性子毒辣了些,可不論武力,還是行軍布陣的門道,都要比大哥拓跋長林出色太多,唯一差的隻是年紀尚輕而已,故而對父親的厚此薄彼,心生怨氣,不過並沒因此淡去該有的兄弟情義,尤其這些年因為自己嗜血性子的緣故,跟許多耶律獨孤子弟結下了梁子,都是熟讀中原典籍渾身上下無不充斥儒將風範的大哥替自己出麵擺平,就說前倆月,死胖子陳閻放話說,自己但凡敢踏進南朝哪怕半步,定讓其有來無迴,依然是這位兄長不遠萬裏孤身趕赴蓮華州軍畿大營,雖然不知道兩人談論了什麽,可就在那次之後,一向號稱除了陛下天王老子麵子也不給的陳閻竟破天荒鬆了口。類似種種的事跡還有很多,想起兄長的溫良,還有闖禍時不知多少次替他擋下了父王的淩厲鞭打,便是以他遺傳自父親的天生冷血心性,也被感動不已,記得以前年幼時,父王被牽扯進一樁皇室風波,被召進南朝之後,一連好幾個月沒有消息,孤零零的兄弟二人相依為命,的確是長兄如父,替他遮去了所有風吹雨打,直到父王最後平安歸來,也不曾將那些冷言嘲諷的小人告發。
這位北原大漠上無疑是最矚目存在的天之驕子喃喃道:“父王身子骨雖說硬朗,可也架不住年歲越來越大呀,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隻要你不與我爭,我一定會始終認你為兄長。”
打捕鷹房出身的玉袍老魔頭對小主子的誅心言論充耳不聞,他能被大王賜姓拓跋,已是比天還大的殊榮,又豈敢在這種大事上不分是非,出聲逾矩?
年輕人抬頭望向晚霞紅似野火的半邊天空,沒來由想到南邊中原一位詩人七步成詩的軼聞,手不自覺地摸向腰間刀柄,多愁善感道:“本是同根生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