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徽州的官道上,梁塵久坐馬鞍略顯勞累,索性鑽入車廂與許白請教一些養劍心得。
梁塵坐在馬車廂內,手持“踏雪”問道:“許白,你教的這法子到底管不管用?這段日子我可一點兒都沒偷懶,日日用心頭血喂養幾柄飛劍,但除了這柄踏雪,其它總感覺收效甚微。”
許白微微側目,平靜道:“那是當然,才過去多少時日你就開始叫苦了?更遑論這幾柄飛劍都是當世名劍,豈是能那麽輕易認主的?”
梁塵耷拉個大腦袋,歎道:“唉,道阻且長啊。”
許白被小王爺這副滑稽模樣逗笑,打趣道:“放心,死不了你。”
七日後,浩浩蕩蕩的馬車隊伍終於抵達去往徽州的渡口,梁塵命人雇傭六艘大船,沿著牯牛江而下
牯牛江水勢湍急,暗礁叢生,兩岸高山對峙,懸崖峭壁,中間相隔不過幾十丈,竟連兩艘客船並排前行的空餘距離都容不下。
前方磯頭臨江懸岩,刻有“鐵索關”三個血紅大字,相傳為早年羽化登仙的道門天師所書。
此處曾隸屬於東海大江,之所以命名為“鐵索關”是因為早年東海水軍為了在此處操練,曾將百艘戰船用鐵索串成一線,結成矩型方陣迎敵。而此等戰法在遇到那位當世名將“角木蛟”辛右安之前,未嚐一敗。
但在春秋之中,大秦與東海對峙一戰,那位梁衍麾下的頭號名將,竟舍棄五船士卒為餌,從牯牛江麵直直撞向那座看似銅牆鐵壁的東海戰船方陣。
兩方戰船相撞之時,東海水軍還在不以為然,正準備用自己最熟悉的戰法將那五艘“甕中之鱉”困死在方陣內部。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五船士卒,竟人人手持火把,將早已準備在船艙內的柴草點燃,大火衝天而起,大秦士卒從火海中沿著滾燙鐵索殺入東海戰船,衝殺聲此起彼伏,連綿不絕!
與辛右安一樣,那次隨軍同屬燕雲二十八將之一的”昴日雞“ 葉熙雲早早將天時算在其中,正在火勢連綿不絕之時,一股強勁東風恰到好處吹來,東海水軍戰船方陣,霎時變成一座人間煉獄,大火猛然蔓延,衝透天際!整片大江被火光倒映,在漆黑長夜中竟是亮如白晝。
梁塵此時站在船頭,望著這處刻有“鐵索關”三字的天塹,沉默不語。
陳青山這時從船艙內走了出來,看向這處人間難得一見的壯闊景觀,感慨道:“時移事變,也不知百年之後,此處又會是何等光景。”
梁塵緩過神來,指了指漢子胯下調侃道:“襠下事都想不明白,還去想百年以後的事,你這純屬鹹吃蘿卜淡操心。”
陳青山笑嗬嗬道:“你就比我好到哪去了?就說那花小娘子,真不知道你怎麽想的,放這麽一個大美人兒帶在身邊就隻是為了晾著看?也不多去哄哄。”
梁塵笑罵道:“滾你大爺的,我倒想讓她三天下不了床,可人家也得願意啊。”
陳青山撇撇嘴,陰陽怪氣道:“喲,咱們小王爺啥時候那麽善解人意了?”
梁塵翻了個白眼,“強扭的瓜不甜這個道理你不懂?尤其對這等女子,凡事更得慢慢來。”
突然,陳青山像是察覺到了什麽,連忙閉口不言。
梁塵也覺得背後有一陣涼風颼颼向自己吹來,轉頭望去,正巧看見臉色不太好的花鴛機站在身後,攥緊拳頭。
正在梁塵尷尬不知道說些什麽的時候,花鴛機輕輕咳嗽一聲,略顯虛弱道:“早知道小王爺胸中自有溝壑,不足為外人道也,今日我也算領教一二了。”
“原來小王爺整日腦子裏想的,就是怎麽讓鴛機下不了床。”
陳青山聞言,連忙別過頭去,使勁憋笑。
梁塵直接岔開話題,心虛道:“怎麽從船艙裏出來了?”
花鴛機也不是逮著人短處一直揭的主兒,她捫心自問,梁塵除了言語輕佻些,對自己又何曾差了?
女子扶住船頭欄杆,麵色蒼白道:“有點暈船,出來透口氣。”
恰巧此時,大江順流而下,船身劇烈顛簸,梁塵連忙穩住身形,將女子摟入懷中。
過了這處天險,從船頭向前方望去,江麵頓時一線鋪開,三人眼前景象驟然開闊。
這時,許白與綠竹從船艙走出,望著眼前江水滔滔,眾人頓時感覺心曠神怡。
陳青山看了一眼許白,識趣的往旁邊走去,讓出了船頭。
許白也不與鬥笠漢子客氣,徑直走向船頭,怔怔出神。
遙想當年,自己初入江湖,第一次與梁清相遇,便是在這牯牛江上。
記得當時,紅衣女子站在一艘巨舟之上,大袖飄搖,宛若仙子臨塵。
不知不覺,轉眼間已過去二十多年了,自己也從當時意氣風發的灑脫少年郎變成了如今兩鬢微白的失意劍士。
年少的歡喜,最難訴求,也最難忘。
躊躇走遍舊時路,人已不在,盡剩離愁。
故地重遊,舊事重提,眼前一切卻早已物是人非。
許白看向梁塵與他懷中的紅衣女子,竟是破天荒仰天大笑。
饒是梁塵也被許白突如其來的怪異行徑給嚇了一大跳,下意識鬆開了摟緊花鴛機的手。
許白緊閉雙眼,長出一口胸中積壓鬱氣。
“梁塵,借我一劍。”
梁塵心中大震,對於此人的請求不敢含糊,畢竟許白枯坐了那麽些年,這還是他第一次主動求劍,連忙拔出“踏雪”往半空中拋去。
枯槁男子自言自語道:“要是當年也能將你摟入懷中,該有多好?”
說罷,許白又看了眼旁邊不知所措的花鴛機,開口道了聲謝。
男子從船頭高高躍起,拿起那柄“踏雪”望向前方無垠江水。
“初見之時,便想讓你看看這一劍,可這些心裏話,終究是沒有說出口。”
“如果能重新來過,結局會不會有所不同?”
“也許,會吧?”
心念至此,枯槁男子灑然一笑,輕描淡寫斬出一劍。
一道雪白劍氣霎時沒入滔滔江水,瞬間被鯨飲吞沒。
突然,就在梁塵咽了口唾沫的功夫,本來寂靜平緩的前方江麵一瞬撕裂三百丈!如見天淵!
王霸劍意,震動海天!
江水猛烈翻騰,那道雪白劍氣從淵底貫穿江麵,直衝天穹,竟是將浩瀚無垠的牯牛大江從中斬開,一分為二!
千層浪花崩濺在男子身形四周,如傾盆暴雨灑下,卻無法近身分毫。
許白手握雪白飛劍,站在船頭,如同仙人高居雲端。
陳青山瞪大眼睛,直勾勾盯住船頭枯槁男子,浮想到了這位姓許的大劍仙年輕時最為世人津津樂道的一式劍招。
劍招名為“蛟龍出海,天水倒懸。”
之所以叫這個名字,用這位大劍仙自己的話來說,便是“劍術已成君且去,有蛟龍處斬蛟龍!”
梁塵坐在馬車廂內,手持“踏雪”問道:“許白,你教的這法子到底管不管用?這段日子我可一點兒都沒偷懶,日日用心頭血喂養幾柄飛劍,但除了這柄踏雪,其它總感覺收效甚微。”
許白微微側目,平靜道:“那是當然,才過去多少時日你就開始叫苦了?更遑論這幾柄飛劍都是當世名劍,豈是能那麽輕易認主的?”
梁塵耷拉個大腦袋,歎道:“唉,道阻且長啊。”
許白被小王爺這副滑稽模樣逗笑,打趣道:“放心,死不了你。”
七日後,浩浩蕩蕩的馬車隊伍終於抵達去往徽州的渡口,梁塵命人雇傭六艘大船,沿著牯牛江而下
牯牛江水勢湍急,暗礁叢生,兩岸高山對峙,懸崖峭壁,中間相隔不過幾十丈,竟連兩艘客船並排前行的空餘距離都容不下。
前方磯頭臨江懸岩,刻有“鐵索關”三個血紅大字,相傳為早年羽化登仙的道門天師所書。
此處曾隸屬於東海大江,之所以命名為“鐵索關”是因為早年東海水軍為了在此處操練,曾將百艘戰船用鐵索串成一線,結成矩型方陣迎敵。而此等戰法在遇到那位當世名將“角木蛟”辛右安之前,未嚐一敗。
但在春秋之中,大秦與東海對峙一戰,那位梁衍麾下的頭號名將,竟舍棄五船士卒為餌,從牯牛江麵直直撞向那座看似銅牆鐵壁的東海戰船方陣。
兩方戰船相撞之時,東海水軍還在不以為然,正準備用自己最熟悉的戰法將那五艘“甕中之鱉”困死在方陣內部。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五船士卒,竟人人手持火把,將早已準備在船艙內的柴草點燃,大火衝天而起,大秦士卒從火海中沿著滾燙鐵索殺入東海戰船,衝殺聲此起彼伏,連綿不絕!
與辛右安一樣,那次隨軍同屬燕雲二十八將之一的”昴日雞“ 葉熙雲早早將天時算在其中,正在火勢連綿不絕之時,一股強勁東風恰到好處吹來,東海水軍戰船方陣,霎時變成一座人間煉獄,大火猛然蔓延,衝透天際!整片大江被火光倒映,在漆黑長夜中竟是亮如白晝。
梁塵此時站在船頭,望著這處刻有“鐵索關”三字的天塹,沉默不語。
陳青山這時從船艙內走了出來,看向這處人間難得一見的壯闊景觀,感慨道:“時移事變,也不知百年之後,此處又會是何等光景。”
梁塵緩過神來,指了指漢子胯下調侃道:“襠下事都想不明白,還去想百年以後的事,你這純屬鹹吃蘿卜淡操心。”
陳青山笑嗬嗬道:“你就比我好到哪去了?就說那花小娘子,真不知道你怎麽想的,放這麽一個大美人兒帶在身邊就隻是為了晾著看?也不多去哄哄。”
梁塵笑罵道:“滾你大爺的,我倒想讓她三天下不了床,可人家也得願意啊。”
陳青山撇撇嘴,陰陽怪氣道:“喲,咱們小王爺啥時候那麽善解人意了?”
梁塵翻了個白眼,“強扭的瓜不甜這個道理你不懂?尤其對這等女子,凡事更得慢慢來。”
突然,陳青山像是察覺到了什麽,連忙閉口不言。
梁塵也覺得背後有一陣涼風颼颼向自己吹來,轉頭望去,正巧看見臉色不太好的花鴛機站在身後,攥緊拳頭。
正在梁塵尷尬不知道說些什麽的時候,花鴛機輕輕咳嗽一聲,略顯虛弱道:“早知道小王爺胸中自有溝壑,不足為外人道也,今日我也算領教一二了。”
“原來小王爺整日腦子裏想的,就是怎麽讓鴛機下不了床。”
陳青山聞言,連忙別過頭去,使勁憋笑。
梁塵直接岔開話題,心虛道:“怎麽從船艙裏出來了?”
花鴛機也不是逮著人短處一直揭的主兒,她捫心自問,梁塵除了言語輕佻些,對自己又何曾差了?
女子扶住船頭欄杆,麵色蒼白道:“有點暈船,出來透口氣。”
恰巧此時,大江順流而下,船身劇烈顛簸,梁塵連忙穩住身形,將女子摟入懷中。
過了這處天險,從船頭向前方望去,江麵頓時一線鋪開,三人眼前景象驟然開闊。
這時,許白與綠竹從船艙走出,望著眼前江水滔滔,眾人頓時感覺心曠神怡。
陳青山看了一眼許白,識趣的往旁邊走去,讓出了船頭。
許白也不與鬥笠漢子客氣,徑直走向船頭,怔怔出神。
遙想當年,自己初入江湖,第一次與梁清相遇,便是在這牯牛江上。
記得當時,紅衣女子站在一艘巨舟之上,大袖飄搖,宛若仙子臨塵。
不知不覺,轉眼間已過去二十多年了,自己也從當時意氣風發的灑脫少年郎變成了如今兩鬢微白的失意劍士。
年少的歡喜,最難訴求,也最難忘。
躊躇走遍舊時路,人已不在,盡剩離愁。
故地重遊,舊事重提,眼前一切卻早已物是人非。
許白看向梁塵與他懷中的紅衣女子,竟是破天荒仰天大笑。
饒是梁塵也被許白突如其來的怪異行徑給嚇了一大跳,下意識鬆開了摟緊花鴛機的手。
許白緊閉雙眼,長出一口胸中積壓鬱氣。
“梁塵,借我一劍。”
梁塵心中大震,對於此人的請求不敢含糊,畢竟許白枯坐了那麽些年,這還是他第一次主動求劍,連忙拔出“踏雪”往半空中拋去。
枯槁男子自言自語道:“要是當年也能將你摟入懷中,該有多好?”
說罷,許白又看了眼旁邊不知所措的花鴛機,開口道了聲謝。
男子從船頭高高躍起,拿起那柄“踏雪”望向前方無垠江水。
“初見之時,便想讓你看看這一劍,可這些心裏話,終究是沒有說出口。”
“如果能重新來過,結局會不會有所不同?”
“也許,會吧?”
心念至此,枯槁男子灑然一笑,輕描淡寫斬出一劍。
一道雪白劍氣霎時沒入滔滔江水,瞬間被鯨飲吞沒。
突然,就在梁塵咽了口唾沫的功夫,本來寂靜平緩的前方江麵一瞬撕裂三百丈!如見天淵!
王霸劍意,震動海天!
江水猛烈翻騰,那道雪白劍氣從淵底貫穿江麵,直衝天穹,竟是將浩瀚無垠的牯牛大江從中斬開,一分為二!
千層浪花崩濺在男子身形四周,如傾盆暴雨灑下,卻無法近身分毫。
許白手握雪白飛劍,站在船頭,如同仙人高居雲端。
陳青山瞪大眼睛,直勾勾盯住船頭枯槁男子,浮想到了這位姓許的大劍仙年輕時最為世人津津樂道的一式劍招。
劍招名為“蛟龍出海,天水倒懸。”
之所以叫這個名字,用這位大劍仙自己的話來說,便是“劍術已成君且去,有蛟龍處斬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