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


    北荒第一大宗‘岐山宗’所在地。


    奇駿,險惡的山峰,繞山而建的建築群,高雁鬥拱,巨鬆撐天而立。


    恢弘的稷山殿。


    “宗主,我們這般挑釁會不會有什麽麻煩,就算寒央宮地處偏遠,對北荒諸事確實是鞭長莫及,但虞朝的態度,我們不做考慮的話。


    前有乾坤宗,我們當以警戒。”


    “是啊!老身也覺得不妥,寒央宮算個球倒也罷,但虞朝不得不考慮。”


    “要我說,你們都想太多了,虞朝既然作出這樣的安排,豈是沒有歹心,要是我們真的團結一致,隻怕朝廷就要坐立不安,我們又不出頭,隻是讓部族挑釁而已。”


    “可.......”


    殿內的人形象各異,個個都是氣勢不凡。


    有僧人打扮,亦有弄蛇老者,乞丐裝扮的人,威猛大漢,更有抱槍少年......皆是麵不改色,談及虞朝朝廷都眼露驚懼,目光落於中央。


    長發飄飄,白色的劍眉,有著相貌不俗的女子,一身老舊的傳統服飾,形成怪異且讓人賞心悅目的美色,


    “鼓動我們麾下的部族去鬧市,要打,但隻能是他們打,打到他們自然而然脫離我們,我們也要與寒央宮打起來,不要怕路途遙遠。


    就算是遠,我們也要去打,但又不能鬧大,從而讓我們管不了部族。”


    眾人渾身一顫。


    “宗主,這樣的話,這代價也太大了吧!


    我們宗門有一半的上供來自部族,我們所為豈不是讓部族與我們離心離德,這是取死之道,宗門實力衰弱了,別人就欺負上門了。”


    威猛大漢反駁道。


    他接受不了這樣的行徑,這不打就投降,他不屑為之。


    “朝廷賴以治民為根基,我們宗門遠遁北荒也是因不敵朝廷,隨即移風易俗,從而納麾下部族為順民,這些年,我們宗門的戰力有趨向鼎盛時期。


    好事,這是好事,好到乾坤宗都有染指南下的舉動,這才乾坤宗聯絡我們,妄圖合力南下,乾坤宗被滅,少不了乾坤宗企圖裹挾部族野人南下之因。


    最後呢?


    是虞朝以雷霆般的手段,乾坤死,宗滅。”


    白劍眉宗主說道。


    眾人沉默。


    關於乾坤宗被滅一事,這些人曾商議過很多次,得到很多結論,不外乎是乾坤宗動了虞朝最關心的奶酪。


    就算虞朝原有心要滅乾坤宗,為何要在乾坤宗在聯絡諸宗派後?


    個中說沒有關係,打死他們也不信。


    “虞朝勢力觸手伸入了北荒,我們擋不了,治民權是虞朝的命根,我們不交出命根,虞朝就要取走我們性命,但在交出前,我們要把該拿的都拿走。”


    一番商議,眾人漸漸退去。


    殿門前,唿風咋起,倩影站立在前方,瞭望遠方,正是南方的虞朝方向。


    她的目光所及。


    浩瀚威壓從南方湧來,那遮蔽天地,籠罩在南下途徑的巨人,朝著北方伸出他的巨手,想要把北荒以北這片廣袤的天地擒拿在手。


    反抗者,後果莫過於乾坤宗。


    試問整個北荒以北,就連最強者,最強宗都覆滅了,其他宗派又能如何?


    “誒!”


    一聲歎息出自她的口中。


    但她不知道的是,在她的山下,正有佛陀要蘇醒。


    不大的屋舍,不高的身軀,祥和帶笑的臉龐,一個七八歲的童子,衣著樸素,盤坐在地上,口中喃喃有詞。


    “嗡嘛尼唄咪......”


    口誦真言,他的雙手合十,法相莊嚴,小小年紀,潤和的眼眸變得堪然明銳,猶如金剛寶石般純粹不朽。


    地上一本迦楞經無風翻動,一頁頁書頁仿是躍湧奇異的字跡。


    金光燦燦,佛光普照,有著真言伴隨,繞身飛行,就是不出屋舍之外。


    柔和的金光宛若流水般,湧向童子的周身,空氣漣漪浮現,一朵金蓮憑空躍出。


    是並蒂金蓮,上托佛陀舍利。


    小小金珠卻是一尊佛陀接近全部的力量,沒有那種威壓一切的勢,隻有平平淡淡。


    寶光自晦。


    武林中人矢誌追尋的並蒂金蓮竟然在一個無名童子身上,說出去都驚呆眾人,誰能想到。


    忽而,金光中演化諸天。


    佛光漸漸呈現威能,竟是霸道到不容外物,隻有一股金剛伏魔的心。


    金剛明王相,佛門中,佛陀,菩薩的一種變化法身,主岔怒威猛,降服妖魔,極度兇狠的存在。


    龍影遊動,白虎降魔。


    降龍,伏虎羅漢為首的羅漢降世,在金光之中,隱約可見,是十八尊羅漢法相。


    .......


    足足二十四諸天,諸天佛民在誦經,淡淡的金光在童子的身上蔓延,交織......這個過程就像是人在塑造佛身之時,給泥做佛身塗上金漆。


    舍利動,飛至童子的頭頂。


    金光綻放,在童子的身後宛如有一佛陀呈現,uu看書 .ukanshu 似虛似實,三頭佛像,幽亮的光澤如同沉金,或是笑,怒,罵,或是貪嗔癡。


    若是萬佛寺的人看到,一定能從佛陀的頭像認出對方。


    過去佛,當代燃燈。


    隻是傳聞已死,但實際卻仍舊未死。


    “如是我聞......”


    誦念之聲,自屋內來迴傳遞,聲音含有慈悲相合之意,大光明降魔法咒,一門佛徒終身都會修煉,誦念的經文。


    金光佛文一一浮現,進入童子的天靈。


    時間一點點過去,童子的肉身緩緩轉變,朝著金身而蛻變。


    佛門萬字圖案在旋轉,其光熠熠,內含覺,德之意。


    漸漸,佛音禪唱又變了。


    聲音柔和,舒緩,入耳卻是宏大,莊嚴迴蕩,讓人心生清淨。


    這種聲音落入不同人耳中就是不同經文,經意。


    童子金身竟有金剛不朽的韻味,綻放的佛光甚至不下於舍利。


    舍利滴溜溜地轉,倏而,它把精光一收斂,什麽二十四諸天的演化,佛陀,羅漢投影......全部都收了迴來,繼而來到了金金袈裟的虛影手中。


    氣息祥和,抬手就是一掌。


    舍利入天靈。


    童子震顫,方式在承受什麽。


    時間入夜時,金光大放光明,突破了房屋,映照得昏暗的天際一片金黃,仿是有佛陀在誦經,讓人心神放鬆,沉浸在安靜祥和的氣氛之中。


    童子睜開眼眸,如有宿慧,大智慧。


    “燃燈已死,燃燈已活。”


    “善哉。”


    倏而,他起身,邁步,下一秒就消失在屋舍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十七皇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賣笑的黃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賣笑的黃瓜並收藏我是十七皇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