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
睜開眼,看到一群野驢的時候,一依原本睡眼惺忪,頓時變得精神起來:“馬,這麽多馬!”
小丫頭,果然見少識窄,這可能是一依第一次見到類似馬的生物。
類馬生物,沒見過的,還真難以分辨。
“師姐,這是驢,野驢...”
一彤認出了這是野驢,一依更是迷惑:“這是驢?我還以為是馬呢。”
一彤在旁邊小聲幫她認識馬還有驢的區別:“馬的叫聲是這樣的:噦噦...驢的叫聲是這樣的:哼啊呃...”
“哼...啊...”
一彤學著驢叫,頓時引起驢群也跟著叫了起來。
頓時,白雲子等人被驚醒。
白雲子看到野驢,很是迷糊:“這裏怎麽會有野驢?”
野驢生活在昆侖山之南的高原上,昆侖山中,很少見到野驢蹤跡。
昆侖山海拔太高,高到一些生靈都在這裏絕跡。
“野驢?!”
宜真等人也滿是驚異,不知不覺間,目光看向張青雲。
這個不用問,就是神奇的道玄子道長,找到的野驢。
“一依...”
宜真忽然臉色一變,身影一晃,到了一依身邊。
一依第一次見到野驢,類馬生物,還是很好奇的伸手去摸。宜真嚇得臉都白了:“不要亂動!”
野驢可不是農村見到的毛驢,野驢更加健壯,而且野性十足,可沒有溫馴的性子。就算是遇到狼,野驢也敢追一段路。
“沒事。”
張青雲微微一笑,這些野驢都被張青雲用控靈符所控製,比農村的毛驢還要溫馴。
當一依騎在一頭野驢背上的時候,宜真還有些不可思議。
一人一頭,張青雲也不例外,也騎著一頭。
有了野驢代步,一行人行走起來輕鬆了太多。速度雖然並沒有快多少,卻節省了體力。
二十來天,跨越一座山,宜真鬆了口氣:“過了這座山,再往西六百裏,就是安道穀。”
昆侖山脈,本沒有東西之分,地理條件、環境分布幾乎一樣,這個東西分界線,是怎麽劃分的,沒有人說得清楚。隻知道這一座山為中心點,南北垂直直線,把昆侖山分為東西昆侖。
有一種是說法是,這座山之東,是道門三祖道場,乃是道門聖地。
這座山之西,是西王母道場,乃是神道代表的聖地。
眾說紛紜,這一種說法最為可靠。
又走了半天,到了下午,眾人在一處山腰,還算平緩的地方停下來休息。
張青雲甩鉤入一條小河,釣上來一個飯盒,眾人正要吃飯,宜真忽然皺眉,看向山下。
他們在半山腰,看到山腳下四五個穿著洗得發白道袍,蓄發長須,麵黃肌瘦的道士。這四五個道士,年齡最小的,已經是六十來歲,年齡最大的,看上去起碼也有八十來歲。
四五個道士,手中拄著樹枝,艱難趕路。
“這是西昆侖三仙穀的道友!”
這四個道士,宜真認識。
或者認出了三仙穀的標識。
宜真深吸一口氣:“沒想到,數百年前,昌盛至極,百年前,享譽道門的三仙穀道友,也已經淪落到這種地步。”
麵黃肌瘦,顯然是長期營養不良造成的。
但是這十幾個道士,眼睛中的眼神,十分堅毅。
“山下,可有玄機子道友?”
宜真運足內勁,聲音在山間迴蕩。
山腳正在趕路的四五個道士,紛紛向山上看來,其中一個年近古稀的老道士,有些驚訝:“不知道是哪位道友?”
“貧道淩道觀宜真!”
宜真自報家門,山腳下四五個道士沒有迴應,但是卻改變了方向,向半山腰走來。
足有近一個小時,四個道士這才登山半山腰。
“宜真道友!”
玄機子年近古稀,身體還算可以,或許長期營養不良,玄機子的臉很瘦,可以用尖嘴猴腮來形容。
不僅玄機子,其他道士,也是身材枯瘦,幾乎沒有多少肉,幾乎已經瘦到了脫相的地步。
張青雲沉默,在旁邊旁觀。
宜真長歎一聲:“諸位道友,怎麽淪落到了如此地步?”
淩道觀也已經沒落,但是還能吃飽穿暖。
三仙穀,當年可是弟子近百,西昆侖赫赫有名的修道聖地。
玄機子滿臉羞愧:“哎,自從十幾年前天地異常暖和,一次半夜雪崩,掩埋了三仙穀,三仙穀弟子死傷...不剩,隻剩下我們幾個老家夥,恰巧參加三山仙會,迴來的時候...三仙穀已經沒了。”
“等到積雪化盡,三仙穀內,道觀被毀,幾乎被掩埋。我們四個老家夥,到現在,還沒有把三仙穀清理幹淨,還有三仙穀弟子掩埋下麵。”
玄機子滿眼痛惜,歎道:“這些年,尋找弟子又不好找,這十幾年,我們四個老家夥,一個弟子沒有找到,反而年齡越來越大,現在吃喝都成了問題,三仙穀,就要在我們手中斷絕傳承嘍...”
最後,玄機子語氣帶著自嘲,卻也蘊含著濃濃的無奈。
後繼無人!
繁華之地,道觀自然不愁無人,但是這深山野林,純粹的修道者,反而掌握了最純正的傳承,最後卻無人繼承。
張青雲所了解的龍虎山,張道一曾經說過,每年都有前來拜師的。
甚至,分配下來的職業研究道經的人士。
龍虎山道士,是有單費的。
而且龍虎山作為道門正一祖庭,還是一個旅遊勝地,收入不說多少,安心修道,過一個富裕生活還是可以的。
起碼吃穿不愁。
反觀淩道觀,三仙穀,這些掌握道門純正傳承的修道之地,沒有單費,深山野林,終生都在荒野,還要自己耕種。
現在這個時代,寧願在家在家裏宅死,又有幾個人願意過這種生活?
這些深山野林的修道者,能夠堅持到現在,不是讓人敬佩,而是需要敬仰!
“還是吸引力不夠!”
張青雲靈光一閃,腦海中抓住了關鍵:“這裏深山野林,名聲不響,這裏的修道者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又不顯露非凡手段,自然而然沒有人關注。”
沒有人關注,不展露非凡手段,怎麽吸引人?
要是這裏有長生傳出,自然會有人趨之若鶩。
“這幾位道友是...”
玄機子目光掃過張青雲等人,眼睛中閃過一絲羨慕。
相比較三仙穀他們四個老道士,白雲子年輕,張青雲年齡不大,天霞等人,也是年雖不大,都是三四十歲。
其中,還有兩個小丫頭,一個繈褓中的嬰兒。
這是後繼有人!
“貧道道玄子,見過幾位道友。”
張青雲最是佩服這種為了傳承不絕,而一生孤苦深山的傳承者。就是因為有他們在,道門傳承,才會真正意義上延續。
“見過道友。”
玄機子幾人還禮,自我介紹之後,張青雲知道了他們的名號。
年齡最小的那個矮瘦道士,道號玄山,今年六十三歲。
高瘦道士,道號玄風,今年六十七歲。
那個身材佝僂的老道士,道號玄悟,今年八十二歲。
玄機子,今年七十一歲。
張青雲默默一禮,站到一旁。年齡都不小了,就算是現在收徒,有一個悟性極佳的弟子,他們能夠教導幾年?
他們一身所學,對於道的理解,能夠傳承下去嗎?
修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頓悟的。頓悟,都是機緣,也是因為自身積累足夠,偶然間靈光一閃,才會有的機遇。
現在玄機子等人,找到弟子,也沒有時間傳承三仙穀傳承!
眾人互相認識之後,宜真邀請四個老道長一起用餐:“諸位道友,一起用餐吧。”
玄機子看著巨石上的飯菜,微微一笑,稽首一禮,四個老道長默然退開,在十幾米外,坐在石頭上,掏出粗麵幹糧,放在一隻碗內,用水浸泡,默默吃了起來。
一依不解,她好奇的問道:“師伯,你們怎麽不吃這些好吃的呢?”
別人邀請,還是真心實意。
這四個老道長,一聲不吭,卻退走遠處,泡著粗糧饅頭吃。
自命清高?
還是心中堅持,心中那僅有的驕傲?
按說,這已經是失禮行為。
張青雲等人都很好奇,一依年齡小,卻問出了他們幾個人內心的疑惑。
“小丫頭...”
玄機子微微一笑:“誰不想錦衣玉食呢?誰不想大魚大肉呢?”
“師伯,您是不好意思嗎?”
一依扭頭,看著已經沒有了熱氣的飯菜:“師傅可是真心邀請您們呐,為了等您,飯菜都涼了。”
玄機子站起身來,又是稽首一禮。
這次是向所有人行禮,這才笑道:“丫頭,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敢吃。”
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敢吃?!
為什麽?
怕被謀害?
白雲子臉色已經陰沉下來,我等誠心相邀,你們卻如此戒備。
這是侮辱!
眾人心中有動怒的,也有搖頭歎息的,唯有張青雲似乎懂了。
一依更是好奇:“為什麽不敢呢?飯菜裏麵又沒有毒。”
玄機子失笑:“我們一把老骨頭了,沒有財產,沒有什麽值得別人心動的東西,誰會害我們?丫頭,大魚大肉雖香,卻不常有,吃到嘴裏,滿足了一時口腹之欲,嘴裏口齒留香,饞蟲被勾起來,以後吃粗茶淡飯,就沒滋味啦...”
《踏星》
睜開眼,看到一群野驢的時候,一依原本睡眼惺忪,頓時變得精神起來:“馬,這麽多馬!”
小丫頭,果然見少識窄,這可能是一依第一次見到類似馬的生物。
類馬生物,沒見過的,還真難以分辨。
“師姐,這是驢,野驢...”
一彤認出了這是野驢,一依更是迷惑:“這是驢?我還以為是馬呢。”
一彤在旁邊小聲幫她認識馬還有驢的區別:“馬的叫聲是這樣的:噦噦...驢的叫聲是這樣的:哼啊呃...”
“哼...啊...”
一彤學著驢叫,頓時引起驢群也跟著叫了起來。
頓時,白雲子等人被驚醒。
白雲子看到野驢,很是迷糊:“這裏怎麽會有野驢?”
野驢生活在昆侖山之南的高原上,昆侖山中,很少見到野驢蹤跡。
昆侖山海拔太高,高到一些生靈都在這裏絕跡。
“野驢?!”
宜真等人也滿是驚異,不知不覺間,目光看向張青雲。
這個不用問,就是神奇的道玄子道長,找到的野驢。
“一依...”
宜真忽然臉色一變,身影一晃,到了一依身邊。
一依第一次見到野驢,類馬生物,還是很好奇的伸手去摸。宜真嚇得臉都白了:“不要亂動!”
野驢可不是農村見到的毛驢,野驢更加健壯,而且野性十足,可沒有溫馴的性子。就算是遇到狼,野驢也敢追一段路。
“沒事。”
張青雲微微一笑,這些野驢都被張青雲用控靈符所控製,比農村的毛驢還要溫馴。
當一依騎在一頭野驢背上的時候,宜真還有些不可思議。
一人一頭,張青雲也不例外,也騎著一頭。
有了野驢代步,一行人行走起來輕鬆了太多。速度雖然並沒有快多少,卻節省了體力。
二十來天,跨越一座山,宜真鬆了口氣:“過了這座山,再往西六百裏,就是安道穀。”
昆侖山脈,本沒有東西之分,地理條件、環境分布幾乎一樣,這個東西分界線,是怎麽劃分的,沒有人說得清楚。隻知道這一座山為中心點,南北垂直直線,把昆侖山分為東西昆侖。
有一種是說法是,這座山之東,是道門三祖道場,乃是道門聖地。
這座山之西,是西王母道場,乃是神道代表的聖地。
眾說紛紜,這一種說法最為可靠。
又走了半天,到了下午,眾人在一處山腰,還算平緩的地方停下來休息。
張青雲甩鉤入一條小河,釣上來一個飯盒,眾人正要吃飯,宜真忽然皺眉,看向山下。
他們在半山腰,看到山腳下四五個穿著洗得發白道袍,蓄發長須,麵黃肌瘦的道士。這四五個道士,年齡最小的,已經是六十來歲,年齡最大的,看上去起碼也有八十來歲。
四五個道士,手中拄著樹枝,艱難趕路。
“這是西昆侖三仙穀的道友!”
這四個道士,宜真認識。
或者認出了三仙穀的標識。
宜真深吸一口氣:“沒想到,數百年前,昌盛至極,百年前,享譽道門的三仙穀道友,也已經淪落到這種地步。”
麵黃肌瘦,顯然是長期營養不良造成的。
但是這十幾個道士,眼睛中的眼神,十分堅毅。
“山下,可有玄機子道友?”
宜真運足內勁,聲音在山間迴蕩。
山腳正在趕路的四五個道士,紛紛向山上看來,其中一個年近古稀的老道士,有些驚訝:“不知道是哪位道友?”
“貧道淩道觀宜真!”
宜真自報家門,山腳下四五個道士沒有迴應,但是卻改變了方向,向半山腰走來。
足有近一個小時,四個道士這才登山半山腰。
“宜真道友!”
玄機子年近古稀,身體還算可以,或許長期營養不良,玄機子的臉很瘦,可以用尖嘴猴腮來形容。
不僅玄機子,其他道士,也是身材枯瘦,幾乎沒有多少肉,幾乎已經瘦到了脫相的地步。
張青雲沉默,在旁邊旁觀。
宜真長歎一聲:“諸位道友,怎麽淪落到了如此地步?”
淩道觀也已經沒落,但是還能吃飽穿暖。
三仙穀,當年可是弟子近百,西昆侖赫赫有名的修道聖地。
玄機子滿臉羞愧:“哎,自從十幾年前天地異常暖和,一次半夜雪崩,掩埋了三仙穀,三仙穀弟子死傷...不剩,隻剩下我們幾個老家夥,恰巧參加三山仙會,迴來的時候...三仙穀已經沒了。”
“等到積雪化盡,三仙穀內,道觀被毀,幾乎被掩埋。我們四個老家夥,到現在,還沒有把三仙穀清理幹淨,還有三仙穀弟子掩埋下麵。”
玄機子滿眼痛惜,歎道:“這些年,尋找弟子又不好找,這十幾年,我們四個老家夥,一個弟子沒有找到,反而年齡越來越大,現在吃喝都成了問題,三仙穀,就要在我們手中斷絕傳承嘍...”
最後,玄機子語氣帶著自嘲,卻也蘊含著濃濃的無奈。
後繼無人!
繁華之地,道觀自然不愁無人,但是這深山野林,純粹的修道者,反而掌握了最純正的傳承,最後卻無人繼承。
張青雲所了解的龍虎山,張道一曾經說過,每年都有前來拜師的。
甚至,分配下來的職業研究道經的人士。
龍虎山道士,是有單費的。
而且龍虎山作為道門正一祖庭,還是一個旅遊勝地,收入不說多少,安心修道,過一個富裕生活還是可以的。
起碼吃穿不愁。
反觀淩道觀,三仙穀,這些掌握道門純正傳承的修道之地,沒有單費,深山野林,終生都在荒野,還要自己耕種。
現在這個時代,寧願在家在家裏宅死,又有幾個人願意過這種生活?
這些深山野林的修道者,能夠堅持到現在,不是讓人敬佩,而是需要敬仰!
“還是吸引力不夠!”
張青雲靈光一閃,腦海中抓住了關鍵:“這裏深山野林,名聲不響,這裏的修道者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又不顯露非凡手段,自然而然沒有人關注。”
沒有人關注,不展露非凡手段,怎麽吸引人?
要是這裏有長生傳出,自然會有人趨之若鶩。
“這幾位道友是...”
玄機子目光掃過張青雲等人,眼睛中閃過一絲羨慕。
相比較三仙穀他們四個老道士,白雲子年輕,張青雲年齡不大,天霞等人,也是年雖不大,都是三四十歲。
其中,還有兩個小丫頭,一個繈褓中的嬰兒。
這是後繼有人!
“貧道道玄子,見過幾位道友。”
張青雲最是佩服這種為了傳承不絕,而一生孤苦深山的傳承者。就是因為有他們在,道門傳承,才會真正意義上延續。
“見過道友。”
玄機子幾人還禮,自我介紹之後,張青雲知道了他們的名號。
年齡最小的那個矮瘦道士,道號玄山,今年六十三歲。
高瘦道士,道號玄風,今年六十七歲。
那個身材佝僂的老道士,道號玄悟,今年八十二歲。
玄機子,今年七十一歲。
張青雲默默一禮,站到一旁。年齡都不小了,就算是現在收徒,有一個悟性極佳的弟子,他們能夠教導幾年?
他們一身所學,對於道的理解,能夠傳承下去嗎?
修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頓悟的。頓悟,都是機緣,也是因為自身積累足夠,偶然間靈光一閃,才會有的機遇。
現在玄機子等人,找到弟子,也沒有時間傳承三仙穀傳承!
眾人互相認識之後,宜真邀請四個老道長一起用餐:“諸位道友,一起用餐吧。”
玄機子看著巨石上的飯菜,微微一笑,稽首一禮,四個老道長默然退開,在十幾米外,坐在石頭上,掏出粗麵幹糧,放在一隻碗內,用水浸泡,默默吃了起來。
一依不解,她好奇的問道:“師伯,你們怎麽不吃這些好吃的呢?”
別人邀請,還是真心實意。
這四個老道長,一聲不吭,卻退走遠處,泡著粗糧饅頭吃。
自命清高?
還是心中堅持,心中那僅有的驕傲?
按說,這已經是失禮行為。
張青雲等人都很好奇,一依年齡小,卻問出了他們幾個人內心的疑惑。
“小丫頭...”
玄機子微微一笑:“誰不想錦衣玉食呢?誰不想大魚大肉呢?”
“師伯,您是不好意思嗎?”
一依扭頭,看著已經沒有了熱氣的飯菜:“師傅可是真心邀請您們呐,為了等您,飯菜都涼了。”
玄機子站起身來,又是稽首一禮。
這次是向所有人行禮,這才笑道:“丫頭,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敢吃。”
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敢吃?!
為什麽?
怕被謀害?
白雲子臉色已經陰沉下來,我等誠心相邀,你們卻如此戒備。
這是侮辱!
眾人心中有動怒的,也有搖頭歎息的,唯有張青雲似乎懂了。
一依更是好奇:“為什麽不敢呢?飯菜裏麵又沒有毒。”
玄機子失笑:“我們一把老骨頭了,沒有財產,沒有什麽值得別人心動的東西,誰會害我們?丫頭,大魚大肉雖香,卻不常有,吃到嘴裏,滿足了一時口腹之欲,嘴裏口齒留香,饞蟲被勾起來,以後吃粗茶淡飯,就沒滋味啦...”
《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