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爭走後,宇文曦頗為乖巧,每日在玉明珠膝前環繞,甚是親切。
加之天資聰慧,於修煉之事也極有見識,很是得玉明珠歡心。
宇文曦央求玉明珠教她浩海訣。
玉明珠說道:“你修煉枯榮術已至金丹境界,不能再修煉浩海訣了。”
宇文曦卻不同意:“晚輩以為,功法之差異,無外乎主修經絡之順逆,及經絡所能容納的真氣總量。”
“功法之間相互借鑒,取順者相生,亦為不可。”
玉明珠微笑:“功法修煉不全,必有隱患,輕則損傷經絡,重則毀壞根骨,萬不可輕易嚐試。”
宇文曦又說道:“晚輩聽聞,未修煉功法之人,可以雙修功法,且進境神速,不知是真是假?”
玉明珠反問:“是香染告訴你的?”
宇文曦點頭。
玉明珠又問:“她為何要告訴你這件事?”
宇文曦說道:“為了梅爭。”
白香染認為,之所以沒有修煉過功法的人,能夠雙修功法,是因為體內的經絡沒有受功法影響。
同時修煉,所有經絡同時鍛煉,且幾乎沒有真氣,所以不會造成損傷。
而修煉過功法的人,經絡便會改變,且因受功法作用及限製,造成極大的差異。
境界越高,這種差異就會越大,如果再修煉別的功法,就會發生抵觸。
而之所以會產生抵觸,是因為真氣總量大,容易衝擊到較弱的經絡。
比如說,某一種功法主修的是肝經,那相對來說,脾經就會氣弱,容氣量也小。
如果修煉以脾經為主的功法,就會因體內真氣充足,而導致脾經受到強烈衝擊,從而受損,甚至是斷裂。
但是梅爭不同,他的經絡特異,應該可以雙修,甚至是多修功法,集眾家所長,獨創一脈。
玉明珠悠悠一歎,白香染不愧是奇才,竟有如此見識,真是可惜。
“既然是為了梅爭,為何你要先修煉?是為了替他嚐試嗎?”
宇文曦坦然答道:“是。他比我重要,無論是對於玉仙教而言,還是對於咱們的世界而言,他都比我重要。”
“況且,香染姐本可以奪舍我的,但她沒有那樣做,我應該迴報她。”
玉明珠伸手撫她的臉,微笑著說道:“你既如此坦誠,我也實話告訴你,功法並非不可以雙修或多修。”
不能雙修的原因,正如白香染所悟,是相對較弱的經絡,無法承受體內大量的真氣衝擊。
但如果修為達到化神境界以後,周身經絡都會有一次飛越性的提升,且能夠隨心所欲地控製真氣流量,也就不再受限製了。
可問題是,達到化神境界以後,萬法歸一,自然也就不需要再修煉其他功法了。
雙修或是多修,為得是加快經絡的鍛煉,從而快速提升修為。
實際上,梅爭經絡特異,進境神速,不需要再依靠多修功法來助力了。
“至於你,絕不可雙修功法。”
“你雖然天資極高,但經絡與常人無異,嚐試雙修功法,等同於以身飼虎。”
“雖存善念,卻罔顧性命,實則是一葉障目,愚不可及。”
宇文曦嘟著嘴答應:“哦。”
梅爭迴到玉仙島,已經過了大半個月,被抓的那人,快要餓死了。
主要是怕他咬舌頭,所以也不敢給他喂飯,就算是喝水和米湯,也隻是從嘴角插根細管進去,讓他吸食。
加上他被封了氣脈,無法調運內息,所以才會日漸萎靡。
看到犯人的情況,袁某人說道:“煮一鍋稀粥來,再燉一個豬腿,剩下的事就交給我吧。”
梅爭說道:“沒有豬,隻有魚。”
袁某人點頭:“魚也行,湯汁要濃,香氣要濃。”
梅爭若有所思,應道:“明白。”
出來後,宇文薇問他:“你明白什麽了?”
梅爭答道:“明白就是知道了,按大帥的要求去準備呀。”
宇文薇瞪眼:“你騙我。”
梅爭失笑:“欲之最者,口腹之欲。”
經過了這大半個月的饑餓折磨,被擒之人的心氣兒已經散了。
在宇文世家時,那個人能夠當即自裁,一是因為心氣兒足,二是因為雙腿皆廢。
而這個人則不然,身體完好無缺,且餓到了極致。
恐怕不必用刑,隻需有碗燒汁魚,就能讓他開口。
宇文薇看著他,感歎道:“歹毒之最,莫過於善識人心。”
梅爭淺笑,若論識人心,他遠不及白香染那般,洞若觀火。
梅爭親自下廚,與宮柯多年相伴,燒菜的修為也是有一定火候的。
宇文曦兩眼放光地看著鍋,一邊吸鼻子,一邊拍梅爭屁股:“甚好,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甚好。”
梅爭皺眉,這個身材的女人,都喜歡拍別人屁股嗎?
魚出鍋,宇文曦拿著筷子就要吃。
梅爭攔她:“這是給犯人做的,審訊要緊,我再給你做。”
宇文曦不依:“給什麽犯人吃呀,他都餓得隻剩出氣兒了,不過是勾他饞蟲罷了,有湯汁即可,魚給我吃。”
梅爭和宇文薇,一同用審視的目光看她。
什麽都不知道,隻憑一句給犯人吃的,便能推斷出袁某人的用心,這丫頭真是精得可以。
梅爭分出一尾魚給她:“先吃著,迴來再給你做。”
宇文薇跟著要走,宇文曦喚她:“姐,嚐嚐這魚,涼了就不香了。”
宇文薇微笑:“你自己吃吧。”
宇文曦將魚臉肉夾下來,舉著說道:“嚐一口嘛。”
宇文薇含笑吃進嘴裏,不禁眼眸一滯,還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魚端進屋子,那看似立刻就要咽氣之人,猛然睜大了眼睛,死死地盯著桌上的盆,鼻孔噴張,用力抽吸。
袁某人解開了他嘴上的布條,又將口中所塞之物取出。
那人張著嘴,一時合不上,口水順著嘴角湍流而下。
袁某人說道:“你身體完好無損,真氣隻是被封住,修為亦未損分毫,你若咬舌頭,也死不了,隻是自尋苦楚而已。”
來的路上,袁某人問了所有相關之事。
而梅爭也是毫不隱瞞,將兩次遇襲之事,詳實地講給他聽。
所以袁某人一開口,便是直指利害所在。
加之天資聰慧,於修煉之事也極有見識,很是得玉明珠歡心。
宇文曦央求玉明珠教她浩海訣。
玉明珠說道:“你修煉枯榮術已至金丹境界,不能再修煉浩海訣了。”
宇文曦卻不同意:“晚輩以為,功法之差異,無外乎主修經絡之順逆,及經絡所能容納的真氣總量。”
“功法之間相互借鑒,取順者相生,亦為不可。”
玉明珠微笑:“功法修煉不全,必有隱患,輕則損傷經絡,重則毀壞根骨,萬不可輕易嚐試。”
宇文曦又說道:“晚輩聽聞,未修煉功法之人,可以雙修功法,且進境神速,不知是真是假?”
玉明珠反問:“是香染告訴你的?”
宇文曦點頭。
玉明珠又問:“她為何要告訴你這件事?”
宇文曦說道:“為了梅爭。”
白香染認為,之所以沒有修煉過功法的人,能夠雙修功法,是因為體內的經絡沒有受功法影響。
同時修煉,所有經絡同時鍛煉,且幾乎沒有真氣,所以不會造成損傷。
而修煉過功法的人,經絡便會改變,且因受功法作用及限製,造成極大的差異。
境界越高,這種差異就會越大,如果再修煉別的功法,就會發生抵觸。
而之所以會產生抵觸,是因為真氣總量大,容易衝擊到較弱的經絡。
比如說,某一種功法主修的是肝經,那相對來說,脾經就會氣弱,容氣量也小。
如果修煉以脾經為主的功法,就會因體內真氣充足,而導致脾經受到強烈衝擊,從而受損,甚至是斷裂。
但是梅爭不同,他的經絡特異,應該可以雙修,甚至是多修功法,集眾家所長,獨創一脈。
玉明珠悠悠一歎,白香染不愧是奇才,竟有如此見識,真是可惜。
“既然是為了梅爭,為何你要先修煉?是為了替他嚐試嗎?”
宇文曦坦然答道:“是。他比我重要,無論是對於玉仙教而言,還是對於咱們的世界而言,他都比我重要。”
“況且,香染姐本可以奪舍我的,但她沒有那樣做,我應該迴報她。”
玉明珠伸手撫她的臉,微笑著說道:“你既如此坦誠,我也實話告訴你,功法並非不可以雙修或多修。”
不能雙修的原因,正如白香染所悟,是相對較弱的經絡,無法承受體內大量的真氣衝擊。
但如果修為達到化神境界以後,周身經絡都會有一次飛越性的提升,且能夠隨心所欲地控製真氣流量,也就不再受限製了。
可問題是,達到化神境界以後,萬法歸一,自然也就不需要再修煉其他功法了。
雙修或是多修,為得是加快經絡的鍛煉,從而快速提升修為。
實際上,梅爭經絡特異,進境神速,不需要再依靠多修功法來助力了。
“至於你,絕不可雙修功法。”
“你雖然天資極高,但經絡與常人無異,嚐試雙修功法,等同於以身飼虎。”
“雖存善念,卻罔顧性命,實則是一葉障目,愚不可及。”
宇文曦嘟著嘴答應:“哦。”
梅爭迴到玉仙島,已經過了大半個月,被抓的那人,快要餓死了。
主要是怕他咬舌頭,所以也不敢給他喂飯,就算是喝水和米湯,也隻是從嘴角插根細管進去,讓他吸食。
加上他被封了氣脈,無法調運內息,所以才會日漸萎靡。
看到犯人的情況,袁某人說道:“煮一鍋稀粥來,再燉一個豬腿,剩下的事就交給我吧。”
梅爭說道:“沒有豬,隻有魚。”
袁某人點頭:“魚也行,湯汁要濃,香氣要濃。”
梅爭若有所思,應道:“明白。”
出來後,宇文薇問他:“你明白什麽了?”
梅爭答道:“明白就是知道了,按大帥的要求去準備呀。”
宇文薇瞪眼:“你騙我。”
梅爭失笑:“欲之最者,口腹之欲。”
經過了這大半個月的饑餓折磨,被擒之人的心氣兒已經散了。
在宇文世家時,那個人能夠當即自裁,一是因為心氣兒足,二是因為雙腿皆廢。
而這個人則不然,身體完好無缺,且餓到了極致。
恐怕不必用刑,隻需有碗燒汁魚,就能讓他開口。
宇文薇看著他,感歎道:“歹毒之最,莫過於善識人心。”
梅爭淺笑,若論識人心,他遠不及白香染那般,洞若觀火。
梅爭親自下廚,與宮柯多年相伴,燒菜的修為也是有一定火候的。
宇文曦兩眼放光地看著鍋,一邊吸鼻子,一邊拍梅爭屁股:“甚好,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甚好。”
梅爭皺眉,這個身材的女人,都喜歡拍別人屁股嗎?
魚出鍋,宇文曦拿著筷子就要吃。
梅爭攔她:“這是給犯人做的,審訊要緊,我再給你做。”
宇文曦不依:“給什麽犯人吃呀,他都餓得隻剩出氣兒了,不過是勾他饞蟲罷了,有湯汁即可,魚給我吃。”
梅爭和宇文薇,一同用審視的目光看她。
什麽都不知道,隻憑一句給犯人吃的,便能推斷出袁某人的用心,這丫頭真是精得可以。
梅爭分出一尾魚給她:“先吃著,迴來再給你做。”
宇文薇跟著要走,宇文曦喚她:“姐,嚐嚐這魚,涼了就不香了。”
宇文薇微笑:“你自己吃吧。”
宇文曦將魚臉肉夾下來,舉著說道:“嚐一口嘛。”
宇文薇含笑吃進嘴裏,不禁眼眸一滯,還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魚端進屋子,那看似立刻就要咽氣之人,猛然睜大了眼睛,死死地盯著桌上的盆,鼻孔噴張,用力抽吸。
袁某人解開了他嘴上的布條,又將口中所塞之物取出。
那人張著嘴,一時合不上,口水順著嘴角湍流而下。
袁某人說道:“你身體完好無損,真氣隻是被封住,修為亦未損分毫,你若咬舌頭,也死不了,隻是自尋苦楚而已。”
來的路上,袁某人問了所有相關之事。
而梅爭也是毫不隱瞞,將兩次遇襲之事,詳實地講給他聽。
所以袁某人一開口,便是直指利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