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清讓聞言默然良久,輕聲歎道:“江湖人心險惡,一至於斯。但你師父當日隻須稍稍多問兩句,也不至釀成如此大錯,許是那惡賊摸清了你師父脾性火爆,這才鋌而走險。”
景蘭舟歎道:“冼姑娘,你說的一點不錯。當日家師見了此信,不覺心灰意冷,向素真師太道:‘師太,我是天下第一糊塗蛋,你殺了我替你徒弟報仇罷。’素真師太道:‘顧大俠,出家人何言殺生?難道你死了,我那徒兒便能活過來麽?你是頂天立地的英雄豪傑,貧尼向來敬服,但老尼當年為何致書勸誡閣下,隻怕你還未完全明白。’言畢便轉身入內,隻命弟子謝客。家師其後又數次登門,素真師太隻是閉關不見,家師無法可想,慚恨之下便迴到老家退隱。”冼清讓蹙眉道:“顧老前輩本領通天,難道之後再也沒能找到那惡徒麽?”景蘭舟搖頭道:“那惡賊在無錫報的也是假名,其人既見奸謀敗露,從此躲藏不出,怕是沒人再找得著了。”
冼清讓微一沉吟,道:“素真師太早前在信中提到過與蕭念共謀救人那兩名同伴,她或許知道對方的姓名來曆。”景蘭舟點頭道:“家師幾番要找師太,就是為了此事,可惜素真師太一直拒而不見,數年後連她老人家也圓寂了。此事距今足已有三十年,也不知那奸徒是否尚在人間,成為家師一生中最大的恨事。江湖上皆聞家師是因誤傷好人金盆洗手,卻少有人知曉事情原委,倒並非家師有意隱瞞矯飾,隻因那元兇首惡始終未曾尋得,家師也難以昭告天下,給武林同道一個交代。”
冼清讓見他言下悲愴,不覺心有戚戚,欲待要寬慰幾句,卻又不知從何說起,隻好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天下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你師父已是名滿天下的大英雄、大豪傑,這些也隻是白璧微瑕。”景蘭舟道:“我也勸過家師這些話,師父他自己心裏放不下,旁人說甚麽也沒有用。我見恩師常為此事唉聲歎氣,心中也覺難過,卻又沒法開解他老人家,今天將這事同你說了,倒覺舒坦了些。”
冼清讓見他夜色中星眸閃亮,一雙眼直直望著自己,不覺臉上一紅,笑道:“經一事者長一智,你師父這些年遇事定然細思慎行、不再受小人蒙蔽,未必不是好事。可惜我不知思過先生與幹娘乃是舊識,前幾日白白擔驚受怕。”景蘭舟道:“不瞞你說,原本我心中也有幾分忐忑,不想師父對你如此藹然可親,倒是出人意料。”
冼清讓奇道:“尊師平日不是這般待人麽?我隻當顧老前輩年紀大了,脾氣也變得越來越好。”景蘭舟搖了搖頭,微笑不語。冼清讓笑道:“你便愛裝腔作勢!”二人又在湖邊閑聊一陣,見已時近三更,便各自迴房歇息去了。
***
次日冼清讓一覺醒來,見窗外東方將白,約是卯初時分,起身略作梳洗,到後院走了一圈,隻覺一股泥土芬芳氣息沁入心脾,四下山水靜謐,頓覺神清氣爽。
她信步走到湖邊,一眼望見顧東關在不遠處一片空地練拳,心道:“思過先生清早在此練功,我不便暗中窺探。”正要轉頭離去,忽聽顧東關道:“久聞宮主於各派武學博達無所不精,這一路宋太祖三十二勢長拳,正要請宮主品評。”人雖隔著二三十丈遠,亦未刻意提高聲音,隻如尋常說話般淡淡講來,語聲卻如同自近旁傳來一般,入耳清晰異常。
冼清讓暗道:“思過先生武學修為果然已臻化境,單隻這一手功夫,我生平便未見內力若此精純者。”搖頭道:“老前輩莫要說笑,若傳出去要小女子評鑒您老的功夫,任誰聽了都要笑掉大牙。”說話間也暗將聲音用內力送了出去。
顧東關聽對方話聲遠遠傳來,亦是平穩純和之極,點頭笑道:“宮主資質不凡,果在我那徒兒之上。三人行必有我師,宮主也是練武的大行家,何以不能有所教於老夫?顧某正要請你瞧瞧,我這太祖長拳耍得有甚不到之處,還請直言無妨。”
這時冼清讓已走近前來,道:“顧老前輩硬要拿我取笑,小女子說不得隻好從命。隻是我識見短淺,多半要大失前輩所望。”顧東關微微一笑,果然起手打起一套太祖長拳來。
那太祖長拳相傳是宋太祖趙匡胤所創,本是用於訓練軍旅士卒,其後傳入武林,拳路古樸中正、剛柔並濟,凡天下練拳之人,幾乎無不以之為入門根基,可說是拳法中最為粗淺易學的功夫。冼清讓自幼得諸多名師指點,深知功夫是死的、人是活的這一武學至理,縱是各派最基本的入門功夫,在武學大家手底使出亦是威力非常。她見顧東關早起操習太祖長拳這一江湖中人人皆會的拳法,知對方已到了返樸歸真、隨心所欲的武學境界,無論手下使出甚麽功夫,定皆已至重意不重形的無我之境,此等親眼觀瞻之機大是難得,若能從中有所汲悟,必可受益匪淺,當下屏息凝神細看。隻見顧東關自起手勢“懶紮衣”起,將一路太祖長拳在冼清讓跟前一招招演練起來,竟是有板有眼、一絲不苟;再注目看得片刻,不禁愈加心驚,但見對方一招一式嚴謹極有法度,然每出一拳一掌俱是全無聲息,連袖袍破風之聲也無半分。
顧東關將三十二勢太祖長拳一路打來,冼清讓見他穩紮馬步,練到“中四平”一勢,心道:“就算半點不會武功之人,使這四平衝拳也能擊出些許拳風。思過先生這一拳明明出手甚快,並未有意放慢招式,為何手邊腳畔竟無半分草動葉搖?”猛然想起那蒙麵師父曾經教過自己,武功凡練到高深境地,渾身勁力當能收發自如,其中難處又在於收而不在發,不由心中暗忖:“當日師父問我:‘清兒,你用盡全身力氣擊出一掌,能否半道說停就停?’我搖頭道:‘全力發掌,哪能中途急收?如此則自身必受內傷。’師父點了點頭,道:‘功夫若練到了家,收放自如卻也不難。我再問你,倘為師命你盡力擊出一拳,拳上卻須不帶半分內勁,便打在孩童身上也不傷分毫,你做得到麽?’我道:‘但凡內功深厚之人,周身內力早已貫通手足經脈,若說輕輕觸碰旁人一下,尚可無異於常,但如用勁擊出一招,真氣不自覺便貫注於體,卻難做到拳腳上半點內力也無。何況孩童弱不禁風,就算全然不懂武功之人也能輕易毆傷,又如何能夠分毫不損?’師父聽了笑道:‘不錯,這一條就連為師也辦不到,望你日後有緣,能夠得見如此高手。’當時我雖覺師父這番話甚是奇怪,事後卻未如何深究,難道當日師父所講述便是思過先生此刻示範的拳理?”
景蘭舟歎道:“冼姑娘,你說的一點不錯。當日家師見了此信,不覺心灰意冷,向素真師太道:‘師太,我是天下第一糊塗蛋,你殺了我替你徒弟報仇罷。’素真師太道:‘顧大俠,出家人何言殺生?難道你死了,我那徒兒便能活過來麽?你是頂天立地的英雄豪傑,貧尼向來敬服,但老尼當年為何致書勸誡閣下,隻怕你還未完全明白。’言畢便轉身入內,隻命弟子謝客。家師其後又數次登門,素真師太隻是閉關不見,家師無法可想,慚恨之下便迴到老家退隱。”冼清讓蹙眉道:“顧老前輩本領通天,難道之後再也沒能找到那惡徒麽?”景蘭舟搖頭道:“那惡賊在無錫報的也是假名,其人既見奸謀敗露,從此躲藏不出,怕是沒人再找得著了。”
冼清讓微一沉吟,道:“素真師太早前在信中提到過與蕭念共謀救人那兩名同伴,她或許知道對方的姓名來曆。”景蘭舟點頭道:“家師幾番要找師太,就是為了此事,可惜素真師太一直拒而不見,數年後連她老人家也圓寂了。此事距今足已有三十年,也不知那奸徒是否尚在人間,成為家師一生中最大的恨事。江湖上皆聞家師是因誤傷好人金盆洗手,卻少有人知曉事情原委,倒並非家師有意隱瞞矯飾,隻因那元兇首惡始終未曾尋得,家師也難以昭告天下,給武林同道一個交代。”
冼清讓見他言下悲愴,不覺心有戚戚,欲待要寬慰幾句,卻又不知從何說起,隻好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天下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你師父已是名滿天下的大英雄、大豪傑,這些也隻是白璧微瑕。”景蘭舟道:“我也勸過家師這些話,師父他自己心裏放不下,旁人說甚麽也沒有用。我見恩師常為此事唉聲歎氣,心中也覺難過,卻又沒法開解他老人家,今天將這事同你說了,倒覺舒坦了些。”
冼清讓見他夜色中星眸閃亮,一雙眼直直望著自己,不覺臉上一紅,笑道:“經一事者長一智,你師父這些年遇事定然細思慎行、不再受小人蒙蔽,未必不是好事。可惜我不知思過先生與幹娘乃是舊識,前幾日白白擔驚受怕。”景蘭舟道:“不瞞你說,原本我心中也有幾分忐忑,不想師父對你如此藹然可親,倒是出人意料。”
冼清讓奇道:“尊師平日不是這般待人麽?我隻當顧老前輩年紀大了,脾氣也變得越來越好。”景蘭舟搖了搖頭,微笑不語。冼清讓笑道:“你便愛裝腔作勢!”二人又在湖邊閑聊一陣,見已時近三更,便各自迴房歇息去了。
***
次日冼清讓一覺醒來,見窗外東方將白,約是卯初時分,起身略作梳洗,到後院走了一圈,隻覺一股泥土芬芳氣息沁入心脾,四下山水靜謐,頓覺神清氣爽。
她信步走到湖邊,一眼望見顧東關在不遠處一片空地練拳,心道:“思過先生清早在此練功,我不便暗中窺探。”正要轉頭離去,忽聽顧東關道:“久聞宮主於各派武學博達無所不精,這一路宋太祖三十二勢長拳,正要請宮主品評。”人雖隔著二三十丈遠,亦未刻意提高聲音,隻如尋常說話般淡淡講來,語聲卻如同自近旁傳來一般,入耳清晰異常。
冼清讓暗道:“思過先生武學修為果然已臻化境,單隻這一手功夫,我生平便未見內力若此精純者。”搖頭道:“老前輩莫要說笑,若傳出去要小女子評鑒您老的功夫,任誰聽了都要笑掉大牙。”說話間也暗將聲音用內力送了出去。
顧東關聽對方話聲遠遠傳來,亦是平穩純和之極,點頭笑道:“宮主資質不凡,果在我那徒兒之上。三人行必有我師,宮主也是練武的大行家,何以不能有所教於老夫?顧某正要請你瞧瞧,我這太祖長拳耍得有甚不到之處,還請直言無妨。”
這時冼清讓已走近前來,道:“顧老前輩硬要拿我取笑,小女子說不得隻好從命。隻是我識見短淺,多半要大失前輩所望。”顧東關微微一笑,果然起手打起一套太祖長拳來。
那太祖長拳相傳是宋太祖趙匡胤所創,本是用於訓練軍旅士卒,其後傳入武林,拳路古樸中正、剛柔並濟,凡天下練拳之人,幾乎無不以之為入門根基,可說是拳法中最為粗淺易學的功夫。冼清讓自幼得諸多名師指點,深知功夫是死的、人是活的這一武學至理,縱是各派最基本的入門功夫,在武學大家手底使出亦是威力非常。她見顧東關早起操習太祖長拳這一江湖中人人皆會的拳法,知對方已到了返樸歸真、隨心所欲的武學境界,無論手下使出甚麽功夫,定皆已至重意不重形的無我之境,此等親眼觀瞻之機大是難得,若能從中有所汲悟,必可受益匪淺,當下屏息凝神細看。隻見顧東關自起手勢“懶紮衣”起,將一路太祖長拳在冼清讓跟前一招招演練起來,竟是有板有眼、一絲不苟;再注目看得片刻,不禁愈加心驚,但見對方一招一式嚴謹極有法度,然每出一拳一掌俱是全無聲息,連袖袍破風之聲也無半分。
顧東關將三十二勢太祖長拳一路打來,冼清讓見他穩紮馬步,練到“中四平”一勢,心道:“就算半點不會武功之人,使這四平衝拳也能擊出些許拳風。思過先生這一拳明明出手甚快,並未有意放慢招式,為何手邊腳畔竟無半分草動葉搖?”猛然想起那蒙麵師父曾經教過自己,武功凡練到高深境地,渾身勁力當能收發自如,其中難處又在於收而不在發,不由心中暗忖:“當日師父問我:‘清兒,你用盡全身力氣擊出一掌,能否半道說停就停?’我搖頭道:‘全力發掌,哪能中途急收?如此則自身必受內傷。’師父點了點頭,道:‘功夫若練到了家,收放自如卻也不難。我再問你,倘為師命你盡力擊出一拳,拳上卻須不帶半分內勁,便打在孩童身上也不傷分毫,你做得到麽?’我道:‘但凡內功深厚之人,周身內力早已貫通手足經脈,若說輕輕觸碰旁人一下,尚可無異於常,但如用勁擊出一招,真氣不自覺便貫注於體,卻難做到拳腳上半點內力也無。何況孩童弱不禁風,就算全然不懂武功之人也能輕易毆傷,又如何能夠分毫不損?’師父聽了笑道:‘不錯,這一條就連為師也辦不到,望你日後有緣,能夠得見如此高手。’當時我雖覺師父這番話甚是奇怪,事後卻未如何深究,難道當日師父所講述便是思過先生此刻示範的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