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暘和蘇見黎騎馬離了華岩寺,行過一程,忽見路旁有一片小湖。
那湖泊雖小,卻煞是好看,灰蒙蒙的天色傾落,卻仍不掩其秀麗。湖麵似藍似白,有如明鏡,微風一過,時動時靜,恍若紗被。
蘇見黎讚歎道:“好美的湖。”
顧暘笑道:“你未曾去過海邊,不知道那大海的景致,比這湖泊勝過千百倍哩。”
蘇見黎抱住顧暘胳膊,嘻嘻地道:“哥哥,你帶我去海邊!”
顧暘道:“我正不知去往何處。到底也是離了這義和團,不如你我便去看看那大海的風光,一開心懷。”
蘇見黎欣喜道:“好!”
二人打定主意,策馬而東,出了林子去,行出數裏,卻遇見一大隊團民,綿延幾百人,打著幾麵大旗,正在路上快步前進。
蘇見黎道:“咱們繞過他們去罷。”
顧暘遙望那旗幟片刻,失驚道:“是本明師兄和於清水大哥的人馬!”
蘇見黎道:“你要去投奔他們麽?”
顧暘道:“自然不去。我已那般折辱於義和團,又如何跟他們共事?隻是有些話,想和他們說。”便催馬加鞭向前。
眾團民見他到來,都停住警戒,前排隊伍也紛紛站住。顧暘和蘇見黎奔馬見到本明和於清水,顧暘下了馬,向二人彎腰行禮。
本明惱他在華岩寺時的唐突,冷臉不語。倒是於清水有些過意不去,溫言道:“兄弟何必行此大禮。”
顧暘起身道:“承蒙師兄和於大哥照顧,小弟今日是來告個別。”
於清水愣道:“你從此不複來?你要往何處去?”
顧暘道:“不知去往何處,總之不在此處了。此處教我失望有加。義和團的前景,小弟看來,也甚是渺茫。”
眾團民聽得他出此不吉之言,都責罵起來,有性急的,便要上前打他,被於清水揮揮手止住。
“顧少俠此來,怕是來打趣我們的罷!”於清水笑道,眉目間也隱見不悅。
顧暘道:“小弟聽聞,‘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大裏講,百姓與朝廷,是水與舟;小處說,團民與諸首領,卻也同理。如今,內有首領,藏私蕩水,外有槍炮,難禦其鋒。又借毀教之名,行擾民之事,為己謀利,已大背趙三多首領起義時的初衷。我實不知義和團當何去何從。”
本明哼地一聲,說道:“你既瞧不上俺們,又何必勉強自己?”
顧暘道:“哪裏是瞧不上?顧暘本人,也隻是個落魄孤兒罷了。不是師父血海中相救,怕是早已凍死街頭。我出蓬萊山前,師父囑我尋到師兄,並與師兄共舉大事,小弟都已做成。我加入義和團,一為師兄教誨,二為撫國安民。前期義和團助清滅洋,形勢大好,如今卻走上歪路。首領不思進取,妄圖為尊;團民燒殺搶掠,禍及百姓。百姓以‘強盜’相唿。眼看水將覆舟,我心何辜?”
眾團民聽著,從喧鬧憤怒漸漸歸於平靜,但仍不乏惱罵之聲。
沉靜良久,於清水慢慢說道:“兄弟所言在理。咱們之前是殺紅了眼,傷害了一些無辜。……”
話音未落,本明忽對顧暘道:“似你這般憐這惜那,束手束腳,俺們都要被那虎狼般的朝廷和洋狗所製了!如今是亂世,欲成大事,務必兇狠,殺傷一些無辜,在所難免。顧少俠,俺知你武藝高強,不屈居人下。大師兄為俺數千弟兄尊重,你卻因死了個傻子、謀個教頭之職,便兩次對他當眾折辱,相舍而去,亂我軍心,今又來截俺二人,高高在上,施舍一些你那甚麽不同流俗之見。你當俺們義和團,真個這般好受人欺麽!”
本明這一番話,把顧暘聽得大為失望,好歹憋著一腔氣聽完了,那怒火噴發而出,竟成苦笑,仰天道:“哈哈哈哈!好!說得好!我顧暘一心為個‘義’字,不想你卻是這般相看。你當初說我赴冠縣時,滿心蒼天百姓,可不是如今這樣說來。你楊照順,再不是我的師兄。”這“楊照順”,原是本明和尚出家前的俗名。
本明道:“你早便不是俺師弟。”
蘇見黎聽了本明所言,也覺忿忿,此時見顧暘怒氣填胸,猶自強忍,忙說道:“道不同不相與謀,哥哥,你已盡力,人家不領你的情,便教他們去變著法兒送死,何必讓自己受氣?咱們走罷!”
於清水見顧暘和本明竟出此語,急勸解道:“你們師兄弟之間,怎至於此!老於想六師弟所言,也是為了義和團好……”
本明叱道:“咄!你姓於的卻聰明,飄搖得很。你今日替這渾小子說話,先前殺傷平民之時,也有你一份。你不見他馬上那女子是甚麽身份?卻把他迷惑得緊!此番前來,或也是為了日後當朝廷鷹犬,與你我廝殺,先來提個醒罷!”
蘇見黎在馬上冷笑一聲。
於清水怒道:“你莫不是腦子抽了筋,眼睛飲了血,如何卻一身的戾氣,嚼著那屎頭子硬強?老於沒文化,卻也知道一句話,‘知過能改,善莫大焉。’……”
本明道:“你既如此袒護這小子,不如便投奔於他。”說著高喝一聲:“俺的人都在何處?”
幾百人馬,議論紛擾之間,不多時,分出一半去。
於清水見狀愈怒,掄起大刀便來砍本明,本明也舉刀招架。二人在馬上拆了幾招,氣勢洶洶,身旁團民遮攔勸止不住。
忽然半空中拍的一響,於清水、本明刀勢搖顫,各自向後倒在馬背上。眾人定睛看去,卻是顧暘立在二人中間。
顧暘道:“顧暘此來,終歸隻是為勸二位一句話:莫要忘了你們也是百姓出身。莫再淩駕侵擾於百姓,或還有迴天之力,否則自取滅亡。”
本明黑著臉,大叫一聲:“進軍!”縱馬而出。那分出來的歸屬他的團民,便排列成隊,跟在他身後去了。
於清水惱怒不已,卻見木已成舟,便在原地大罵一陣,團民也多憤慨不平。
於清水轉頭問顧暘道:“賢弟如不相棄,與老於同行如何?”
顧暘搖搖頭,微笑道:“山中野鶴,心灰意懶。我欲先遊曆江海,聊解胸臆。於大哥日後有用得到小弟之處,小弟必來相助便是了。”
於清水見他心意已決,也不好強留,便道聲:“既如此,珍重。”
顧暘道:“小弟今日曾打探得馬金敘收買了一名姓陳的團民做內應,還望於大哥小心防備。”
於清水道:“好。承蒙賢弟心懷老於,多謝了。就此告別,後會有期。”
顧暘抱拳道:“後會有期,珍重。”
於清水當即整肅威容,揚鞭高聲道:“出發!”
那湖泊雖小,卻煞是好看,灰蒙蒙的天色傾落,卻仍不掩其秀麗。湖麵似藍似白,有如明鏡,微風一過,時動時靜,恍若紗被。
蘇見黎讚歎道:“好美的湖。”
顧暘笑道:“你未曾去過海邊,不知道那大海的景致,比這湖泊勝過千百倍哩。”
蘇見黎抱住顧暘胳膊,嘻嘻地道:“哥哥,你帶我去海邊!”
顧暘道:“我正不知去往何處。到底也是離了這義和團,不如你我便去看看那大海的風光,一開心懷。”
蘇見黎欣喜道:“好!”
二人打定主意,策馬而東,出了林子去,行出數裏,卻遇見一大隊團民,綿延幾百人,打著幾麵大旗,正在路上快步前進。
蘇見黎道:“咱們繞過他們去罷。”
顧暘遙望那旗幟片刻,失驚道:“是本明師兄和於清水大哥的人馬!”
蘇見黎道:“你要去投奔他們麽?”
顧暘道:“自然不去。我已那般折辱於義和團,又如何跟他們共事?隻是有些話,想和他們說。”便催馬加鞭向前。
眾團民見他到來,都停住警戒,前排隊伍也紛紛站住。顧暘和蘇見黎奔馬見到本明和於清水,顧暘下了馬,向二人彎腰行禮。
本明惱他在華岩寺時的唐突,冷臉不語。倒是於清水有些過意不去,溫言道:“兄弟何必行此大禮。”
顧暘起身道:“承蒙師兄和於大哥照顧,小弟今日是來告個別。”
於清水愣道:“你從此不複來?你要往何處去?”
顧暘道:“不知去往何處,總之不在此處了。此處教我失望有加。義和團的前景,小弟看來,也甚是渺茫。”
眾團民聽得他出此不吉之言,都責罵起來,有性急的,便要上前打他,被於清水揮揮手止住。
“顧少俠此來,怕是來打趣我們的罷!”於清水笑道,眉目間也隱見不悅。
顧暘道:“小弟聽聞,‘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大裏講,百姓與朝廷,是水與舟;小處說,團民與諸首領,卻也同理。如今,內有首領,藏私蕩水,外有槍炮,難禦其鋒。又借毀教之名,行擾民之事,為己謀利,已大背趙三多首領起義時的初衷。我實不知義和團當何去何從。”
本明哼地一聲,說道:“你既瞧不上俺們,又何必勉強自己?”
顧暘道:“哪裏是瞧不上?顧暘本人,也隻是個落魄孤兒罷了。不是師父血海中相救,怕是早已凍死街頭。我出蓬萊山前,師父囑我尋到師兄,並與師兄共舉大事,小弟都已做成。我加入義和團,一為師兄教誨,二為撫國安民。前期義和團助清滅洋,形勢大好,如今卻走上歪路。首領不思進取,妄圖為尊;團民燒殺搶掠,禍及百姓。百姓以‘強盜’相唿。眼看水將覆舟,我心何辜?”
眾團民聽著,從喧鬧憤怒漸漸歸於平靜,但仍不乏惱罵之聲。
沉靜良久,於清水慢慢說道:“兄弟所言在理。咱們之前是殺紅了眼,傷害了一些無辜。……”
話音未落,本明忽對顧暘道:“似你這般憐這惜那,束手束腳,俺們都要被那虎狼般的朝廷和洋狗所製了!如今是亂世,欲成大事,務必兇狠,殺傷一些無辜,在所難免。顧少俠,俺知你武藝高強,不屈居人下。大師兄為俺數千弟兄尊重,你卻因死了個傻子、謀個教頭之職,便兩次對他當眾折辱,相舍而去,亂我軍心,今又來截俺二人,高高在上,施舍一些你那甚麽不同流俗之見。你當俺們義和團,真個這般好受人欺麽!”
本明這一番話,把顧暘聽得大為失望,好歹憋著一腔氣聽完了,那怒火噴發而出,竟成苦笑,仰天道:“哈哈哈哈!好!說得好!我顧暘一心為個‘義’字,不想你卻是這般相看。你當初說我赴冠縣時,滿心蒼天百姓,可不是如今這樣說來。你楊照順,再不是我的師兄。”這“楊照順”,原是本明和尚出家前的俗名。
本明道:“你早便不是俺師弟。”
蘇見黎聽了本明所言,也覺忿忿,此時見顧暘怒氣填胸,猶自強忍,忙說道:“道不同不相與謀,哥哥,你已盡力,人家不領你的情,便教他們去變著法兒送死,何必讓自己受氣?咱們走罷!”
於清水見顧暘和本明竟出此語,急勸解道:“你們師兄弟之間,怎至於此!老於想六師弟所言,也是為了義和團好……”
本明叱道:“咄!你姓於的卻聰明,飄搖得很。你今日替這渾小子說話,先前殺傷平民之時,也有你一份。你不見他馬上那女子是甚麽身份?卻把他迷惑得緊!此番前來,或也是為了日後當朝廷鷹犬,與你我廝殺,先來提個醒罷!”
蘇見黎在馬上冷笑一聲。
於清水怒道:“你莫不是腦子抽了筋,眼睛飲了血,如何卻一身的戾氣,嚼著那屎頭子硬強?老於沒文化,卻也知道一句話,‘知過能改,善莫大焉。’……”
本明道:“你既如此袒護這小子,不如便投奔於他。”說著高喝一聲:“俺的人都在何處?”
幾百人馬,議論紛擾之間,不多時,分出一半去。
於清水見狀愈怒,掄起大刀便來砍本明,本明也舉刀招架。二人在馬上拆了幾招,氣勢洶洶,身旁團民遮攔勸止不住。
忽然半空中拍的一響,於清水、本明刀勢搖顫,各自向後倒在馬背上。眾人定睛看去,卻是顧暘立在二人中間。
顧暘道:“顧暘此來,終歸隻是為勸二位一句話:莫要忘了你們也是百姓出身。莫再淩駕侵擾於百姓,或還有迴天之力,否則自取滅亡。”
本明黑著臉,大叫一聲:“進軍!”縱馬而出。那分出來的歸屬他的團民,便排列成隊,跟在他身後去了。
於清水惱怒不已,卻見木已成舟,便在原地大罵一陣,團民也多憤慨不平。
於清水轉頭問顧暘道:“賢弟如不相棄,與老於同行如何?”
顧暘搖搖頭,微笑道:“山中野鶴,心灰意懶。我欲先遊曆江海,聊解胸臆。於大哥日後有用得到小弟之處,小弟必來相助便是了。”
於清水見他心意已決,也不好強留,便道聲:“既如此,珍重。”
顧暘道:“小弟今日曾打探得馬金敘收買了一名姓陳的團民做內應,還望於大哥小心防備。”
於清水道:“好。承蒙賢弟心懷老於,多謝了。就此告別,後會有期。”
顧暘抱拳道:“後會有期,珍重。”
於清水當即整肅威容,揚鞭高聲道:“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