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清水,真英雄,黃馬褂子紅鬥篷;紅纓槍,擰三擰,東門外麵安下營,一心要把張莊平。”


    這段歌謠,是張莊一役後,茌平縣的百姓為義和團首領三師兄於清水所編,尤顯其勇。


    原來朱紅燈在森羅殿之捷後,又討伐了禹城、長清、博平等地的教堂,把財物洗劫一空,並與二師兄本明和尚分兵兩路,恰待向北大舉進攻。


    正當朱紅燈以為官府要大加圍剿之時,巡撫毓賢卻再次下了“招撫令”:隻要義和團願意罷手,官府將不再征伐。


    義和團雖然多勇莽之輩,也深知若不見血光,何樂而不為?朱紅燈便暫時解散了團民,把財物瓜分之後,各迴各家。


    不想一班團民迴鄉的路上,正在茌平縣張莊教堂附近的一座寺廟裏歇腳時,幾個官兵和一夥教徒竟持鳥槍闖進廟來,一麵掃射,一麵大喊“捉活的”。


    這夥人不知道的是,二裏開外,便是於清水的人馬。


    於清水聞訊率三百餘名團民洶洶趕來,再度舉起“興清滅洋”大旗,把寺廟圍得有如鐵桶。眾人先是念念有詞,演了一出請神戲,把官兵和教徒們看得昏了頭,再一齊殺入,砍死數人,接著放火大燒張莊教堂。


    教堂之內本來有火藥,這一燒,直接釀成了一場大爆炸,把教堂毀得麵目全非。大火嗤嗤地燒了一夜,直到天明,又蔓延到整個村莊。十六間大小教堂,一百八十座村舍,頃刻為灰。


    此戰過後,於清水率眾與朱紅燈會師,二人商議道:“如今之勢,騎虎難下,解散不利。不如再行糾聚,以顧眼前。”遂又洗劫了吳莊、楊莊,村民張萬春與之理論,被團民用槍紮死。


    而此時顧暘和蘇見黎已迴到山東。他們先是接近陽穀,蘇見黎本想迴縣去看望一下老父,終究沒下定決心,便繞開陽穀,迴了山東去。兜兜轉轉,來到博平縣,與本明之眾相遇。


    本明說起暫時解散之意,一時或也難與朱紅燈等人廝見,二人便權且寄身於本明軍中。


    多日之後,聽說茌平縣張莊事發,本明便又把分散到附近的團民召集起來,約有千人。雖已近乎黃昏,卻也顧不得許多,揮軍東進茌平。


    行至一片荒野,薄暮沙日,風卷枯草。卻見有一彪外國人,從隊伍右側數十丈之處快馬馳過,直踏得塵埃四起。那夥外國人似有百餘眾,個個都是軍士打扮,方向與團民們一致。


    本明道:“荒原之上,莫名出現這麽一群洋人士兵,想是去支援張莊教徒的。”當即一聲令下,團民們鼓噪旗揮,刀槍並舉,向那夥士兵撲殺過去。


    一些洋兵們馬兒受驚,登時失控亂跑。隊尾的洋兵們迴轉身來,步槍急射,擊殺數人,奈何距離過近,已被團民們奔到跟前,如潮水般吞噬。


    隊伍中前列的洋兵們見狀,忙架槍射擊,局勢瞬間逆轉,衝殺在前的團民們一個個中彈跌倒,但兀自前仆後繼。


    顧暘見如此下去定然損傷慘重,透過四周噪耳的外語,他遙望到洋兵隊伍最前列——也就是現在的最後排的一個褐發軍官,正時而揮手,時而呐喊,想來士兵們的應對,是由他指揮。


    顧暘心思已定,便往後輕輕仰倒,足尖在地上一掠,飄然之間,數十丈之距竟如咫尺,身子已在隊尾洋兵們的槍管之下。


    洋兵們一心射擊團民,哪裏注意到身下情形,被顧暘一手撐地,身形幻影橫移,雙腳連踢,刹那間已踢落六七支步槍。


    這正是顧暘於劍穀之中潛心所創絕技“踏槍術”,尤遠尤速。他在練過一度春夏的輕功之後,結合出山以來所融匯的武功基礎,忽得“梯雲縱”之精要。


    隻是飛奔騰起,卻易中槍,他便結合了“八仙過海”中的那式“采和醉花”,倒地騰挪,加以“梯雲縱”之要訣,便可瞬至持槍的敵人身前。


    眾洋兵突遭變故,隻得迴轉槍口先對付這個“打入內部”的武林高手,顧暘卻縱起半空,踏在眾洋兵頭頂,踩著他們頭盔,一步步如履平地,直衝到那軍官身旁。洋兵們亂槍掃射,但顧暘身法極快,擒殺不住,反被正麵大刀長矛的義和團民們,一擁衝散了,當下殺得七零八落。


    那軍官見顧暘逼至身前,轉身便走,顧暘便瞅準位置,張開雙臂,從空中踴身一撲,往軍官身上撲下。


    誰想那軍官慌張之間,腳下竟絆了一跤。顧暘撲了個空,一下撞倒在離軍官三丈之處的地上。


    顧暘心想不好,剛要站起身來,卻見那軍官已舉起一把手槍,對準了自己。


    蘇見黎此時騎著白馬,正揮鞭衝殺,但餘光一直注意著顧暘那邊。此時蘇見黎見狀大驚,急收鞭跳到一旁,“咻”的一聲,袖口飛出一枚金針,往那軍官後頸打去。誰料前路來往廝殺人多,也不知是射中了誰,總之便是針沉人海了。


    蘇見黎驚急之下,紫鞭亂打,策馬往前奔去,踩死數名被拽到地上的洋兵。眨眼之間,再看向那個地方,顧暘卻已不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如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傾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傾辭並收藏劍如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