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聽得,都感驚訝。


    顧暘向徐濯埃談過自己身世,有位先師。蘇見黎雖知他拜了丐幫長老武安承為師,但隻跟他學了一招,第一反應還是他那位在蓬萊派的師父煙霞子。


    蘇見黎用掌心摸了摸顧暘的額頭,又用手背敷了敷,說道:“不燙啊。”


    徐濯埃道:“顧兄,你說的莫非是你那在蓬萊山的師父煙霞子麽?”


    顧暘道:“正是。”


    蘇見黎道:“他老人家不是已然過世了麽?”


    “是啊,我也納悶。”


    “想是你看錯了?”


    “不會,不會的。”顧暘茫然地搖頭,“隻是方才那人的身形、動作,真的好像,……真的就是他似的。是他,是他……可他已經死了。……罷了,我也不知道。”


    三人沉默片刻,徐濯埃不知何時收攏了折扇,敲著手心,笑道:“哈哈,妙,妙哉!”


    顧暘道:“何處妙了?”


    徐濯埃笑道:“顧兄自言不知何往,如今豈非有了去處?”


    顧暘聽得,鼓掌大笑道:“妙,妙!咱們便循著他蹤跡追去,看看是也不是,順便把這大好江南遊一遍!”說罷,解開韁繩,輕按馬背,一躍而上。


    蘇見黎和徐濯埃望著他一笑,也縱身上馬。


    山路之上,三個人,兩騎馬,蹄音如鼓,踏起漫漫沙塵,就這樣往青天盡處的遠方,飛奔而去。


    初時三人是依著那黑衣人的馬蹄印前行,到了一處岔路,卻見三個路口都有馬蹄印。顯然是那黑衣人為防被人追蹤,故設了兩條假印做幹擾。


    顧暘下了馬,蹲下身去,輕摸著那馬蹄印跡,不覺傷感輕歎。


    蘇見黎見了,蹲到他身邊,說道:“哥哥,你不必憂心,總能找到的。”


    顧暘道:“他顯是有意設障,以防追蹤。”


    蘇見黎道:“那咱們便分頭而行,待辨出假印,再於此地匯合呀。”


    顧暘道:“後麵到了城中,無了蹄印,找尋不到,如之奈何?”


    蘇見黎柔聲道:“那咱們就一個人一個人地問呀,總能找到的。”


    顧暘側頭望著她,一雙大手籠住她的小手,微笑道:“你說得是。”


    “既如此,咱們且快走罷。”徐濯埃道,“那人先行未遠,興許還趕得上。”


    顧暘和蘇見黎點點頭,又上馬去。


    三人沿著馬蹄印,跋涉數日,已入郴州地界。


    正行間,忽遇一青山相攔。山上繁鬆如雲,秋空似金,時有雁鳴成行,翼動而來。


    隻聽得簌簌之音,循聲望去,山下有一溪,溪上有一瀑,瀑邊桃枝交錯,雖不見桃,亦不見花,隨風而動,自有蕭然韻致。


    溪旁有一園門,黑簷白牆,上題“桃花居”三字。


    三人見那黑衣人的足印竟已流連至此,沿山而上,想來也是一時興起,賞玩一番,便也上了山。


    方行片刻,見到一個山洞,名為“白鹿洞”,三人把馬拴了,入洞觀看。


    洞內寬敞似廳,晦明交映,四周洞壁上生著無數鍾乳石,論其形貌,或筍,或針,或瓦,或刀,奇茂如林,不一而足。


    繁石之下,還有涼霧騰騰蒸拂,兩側清水流漫,恍惚至人間仙境。


    三人出了洞,牽馬前行十數步,忽見鬆枝掩照之間有一石碑,上刻一詞,其筆秀美流轉。詞曰: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知何處。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裏殘陽樹。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本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詞訖,後附數句:“秦少遊辭,東坡居士酷愛之。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芾書。”


    三人看過,感慨萬分。


    徐濯埃搖著扇子,便道:“此詞名為《踏莎行·郴州旅舍》,乃宋人秦觀所作。蘇東坡題跋,米芾書之。上有詞、跋、書三絕,故稱‘三絕碑’。”


    “郴江本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顧暘念道,“好詞,此真好詞。”


    “郴江本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蘇見黎望著顧暘,嘴邊默誦。


    “郴江本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徐濯埃用扇子輕掩著半邊臉,偷瞧著蘇見黎,心中同樣盤旋著這句詞。


    “此為何處?”顧暘問道。


    “此地喚做蘇仙嶺,可謂是郴州的一大景致了。”徐濯埃道。


    “蘇仙嶺?”顧暘一愣,“為何叫這個名字?”


    徐濯埃笑道:“想必是因為蘇東坡先生曾過此地罷。”


    顧暘望向蘇見黎,笑道:“莫不是因為有仙姓蘇,來至嶺上,故名蘇仙嶺麽?”


    蘇見黎聽得,頓時臉兒飛紅,跑到一邊揪起那鬆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如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傾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傾辭並收藏劍如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