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好喜歡高曦月,你們喜歡嗎?
乾隆十四年。
許是年景不好,許是皇上深受噩夢折磨臉色不好,反正宮宴辦的死氣沉沉,一點皇家氣象都沒有。
舒樂被遷怒,罰俸半年,當時就憋了一肚子自帶消音的話,想罵醒這個狗皇帝。
可一想到,自己父兄跟著嶽鍾琪將軍打仗去了,就先吞了這口氣。
等他們迴來了,論功行賞完再說。
去年東巡時,有一次皇上喝多了故意往她身上倒,還問起她父兄的官職,舒樂中規中矩的迴答完,轉天就請了慧貴妃和榮妃做見證,辦了自梳儀式。
進忠心裏明鏡一樣,可就是不能接受自己保護不了她的事實。
雖然看她改了發髻一滴眼淚都沒掉,可舒樂知道,他盯著自己看了一整夜,心裏的淚怕是已經流成河了。
如今舒樂頂著雀尾頭,再也不怕皇上流連在自己身上的眼神,也不壓著父兄建功立業了,就是皇上看自己越發不順眼,可那又如何,看不慣你別吃姑奶奶做的飯啊。
大雪紛飛,進保又張羅起要吃鍋子,真是個嘴饞的,一入冬就恨不能天天吃鍋子。
席間進保提起,打算讓安和也把頭發梳起來,免得被皇上盯上了自己護不住。
進忠那個臉黑的呀,差點當場掀桌子,舒樂好說歹說才勸住,還當眾踩了進保一腳給進忠出氣。
等散場了,進保又被安和拽領子教訓了一頓,第二天帶著重禮上門道歉,被進忠拎著掃把陰陽怪氣的懟了一頓。
三月,嶽鍾琪將軍親赴勒烏圍,招莎羅奔來降,被皇上封為三等公,加兵部尚書銜。
舒樂的父兄也因為這場戰役各自官升一級,怡親王主動給安排了個離兆佳氏嫡支主宅比較近的胡同裏,是個稍微小點的二進院,比不上她的那個寬敞,但起碼沒了賴在閨女家的羞恥感,雙方都很滿意。
皇上下令翻修紫光閣,大擺宴席犒賞將領,可給舒樂累屁了。
協理六宮的慧貴妃更是累的傳了太醫,那本就金玉其外的身子差點被下病危通知單。
沒等皇上來慰問,永瑞先一步跪到了養心殿上,請求皇上將宮權下放,讓自己額娘安心養病。
皇上早有此意,又想起孝賢皇後薨逝後,永瑞在靈堂的表現,狠狠誇讚了一番小永瑞純孝,順便想起了不孝不悌的永璋。
於是在純妃不知道的情況下,剝奪了純妃最後一次協理六宮的權利。
可永瑞一走,皇上就開始忌憚起慧皇貴妃來。
前朝已經開始有大臣上折子請立皇後了,皇上以皇後喪期未出為由按下不發,但富察氏全族都上了折子,集體反對慧皇貴妃封後。
理由用的還是包衣出身,咱們滿人的天下,皇後必須是滿清老姓。
實際上,就是怕慧皇貴妃當上皇後報複富察家,畢竟當年零陵香的事情鬧的那麽大,幾乎無人不知,皇後於慧皇貴妃結的是死仇。
正好榮妃生下龍鳳胎,坐足了雙月子,皇上就把榮妃封為榮貴妃,賜協理六宮之權。
其實皇上不知道,無論她倆誰管後宮,用的都是同一套班底,真正執掌後宮宮務的是舒樂,她倆平時也都聽舒樂的。
沒過倆月,皇上又要巡幸蒙古,這次還把和敬公主帶上了,明顯是要為自己女兒撐腰去的。
好在這次行程短,舒樂不喜風餐露宿。
但還是打著囤食材的主意跟著去了,主要是擔心自己不去,沒人照顧進忠。
她用自學的蒙古話,加上肢體語言勉強買到十隻羊,等買牛的時候傻了眼,因為她說不明白奶牛和肉牛這兩個詞的區別。
進忠打馬而來,隻見他單手勒馬,右腿一跨,便從馬上跳了下來,全程像開了慢動作播放一樣。
用熟練的蒙古話,把舒樂想要的牛羊鹿,袍子肉,狐狸皮之類的買全了,還順便講了價。
用進忠的話說,她當時看向自己的眼神都泛著綠光,明明穿著衣裳,卻有種被扒光的感覺。
到底沒受得住她的誘惑,主要也是沒想忍,帶著她騎馬入了密林,幕天席地的胡鬧了幾個時辰。
迴去後,差點被進保羨慕的小眼神活吞了。
然後第二天接到進保徒弟送來的消息,說自家師傅要休沐一天。
進忠都氣笑了,來了草原上哪還有休沐這一說,而且你休沐把安和帶走了,誰能不知道咋迴事啊,這臭小子真是越長大越不靠譜。
這次皇上也算沒白來,帶走了巴林王的小女兒,封為穎貴人。
穎貴人年紀小,天真爛漫,像張白紙一樣,很是受皇上喜愛。
一入後宮,就跟恪貴人結成了天然的盟友,不過沒主動攀附慧皇貴妃。
理由嘛,很快就知道了。
穎貴人跟恪貴人逛禦花園時大放厥詞,說自己是巴林小公主,豈可向一個包衣女低頭。
正好碰上被永瑞拽出來散步的慧皇貴妃,一下得罪後宮位份最高的娘娘,還讓未來的皇帝記恨在心,穎貴人徹底栽在了自己這張臭嘴上。
慧皇貴妃明麵上隻罰跪兩個時辰,但恪貴人知道,如果事後不趕緊去鹹福宮正式認錯道歉,怕是要被踢出鹹福宮戰隊。
穎貴人明顯不這麽想,掙脫不開嬤嬤們的挾製,等到跪足了時辰,硬是靠著心裏憋著的那口氣兒,跌跌撞撞的衝到養心殿去告狀。
正趕上皇帝跟大臣們在商議政事,進忠眼瞧著發髻淩亂,衣裳髒汙的穎貴人闖了過來,當即給進保使了個眼色。
兩人用極其誇張的語調和肢體動作阻止,惹得穎貴人大怒,口不擇言的將禦前太監們罵了個遍。
裏頭的大臣們聽了,縱然不敢笑出聲來,看向皇帝的眼神卻是藏不住的戲謔。
皇上自覺丟了大臉,衝出養心殿,一記窩心腳踹在穎貴人心口上,把人足足踹飛好幾丈遠,才開口問發生了何事。
穎貴人的大宮女也是個蒙古人,漢話說的不利索,滿語又不會。
幸好雙喜奉慧皇貴妃之命及時趕來,將今日穎貴人在禦花園的所作所為,一言一行詳細講給皇上聽。
慧皇貴妃這會兒被氣的頭暈眼花,已經傳了太醫們,請求皇上為自己做主。
乾隆十四年。
許是年景不好,許是皇上深受噩夢折磨臉色不好,反正宮宴辦的死氣沉沉,一點皇家氣象都沒有。
舒樂被遷怒,罰俸半年,當時就憋了一肚子自帶消音的話,想罵醒這個狗皇帝。
可一想到,自己父兄跟著嶽鍾琪將軍打仗去了,就先吞了這口氣。
等他們迴來了,論功行賞完再說。
去年東巡時,有一次皇上喝多了故意往她身上倒,還問起她父兄的官職,舒樂中規中矩的迴答完,轉天就請了慧貴妃和榮妃做見證,辦了自梳儀式。
進忠心裏明鏡一樣,可就是不能接受自己保護不了她的事實。
雖然看她改了發髻一滴眼淚都沒掉,可舒樂知道,他盯著自己看了一整夜,心裏的淚怕是已經流成河了。
如今舒樂頂著雀尾頭,再也不怕皇上流連在自己身上的眼神,也不壓著父兄建功立業了,就是皇上看自己越發不順眼,可那又如何,看不慣你別吃姑奶奶做的飯啊。
大雪紛飛,進保又張羅起要吃鍋子,真是個嘴饞的,一入冬就恨不能天天吃鍋子。
席間進保提起,打算讓安和也把頭發梳起來,免得被皇上盯上了自己護不住。
進忠那個臉黑的呀,差點當場掀桌子,舒樂好說歹說才勸住,還當眾踩了進保一腳給進忠出氣。
等散場了,進保又被安和拽領子教訓了一頓,第二天帶著重禮上門道歉,被進忠拎著掃把陰陽怪氣的懟了一頓。
三月,嶽鍾琪將軍親赴勒烏圍,招莎羅奔來降,被皇上封為三等公,加兵部尚書銜。
舒樂的父兄也因為這場戰役各自官升一級,怡親王主動給安排了個離兆佳氏嫡支主宅比較近的胡同裏,是個稍微小點的二進院,比不上她的那個寬敞,但起碼沒了賴在閨女家的羞恥感,雙方都很滿意。
皇上下令翻修紫光閣,大擺宴席犒賞將領,可給舒樂累屁了。
協理六宮的慧貴妃更是累的傳了太醫,那本就金玉其外的身子差點被下病危通知單。
沒等皇上來慰問,永瑞先一步跪到了養心殿上,請求皇上將宮權下放,讓自己額娘安心養病。
皇上早有此意,又想起孝賢皇後薨逝後,永瑞在靈堂的表現,狠狠誇讚了一番小永瑞純孝,順便想起了不孝不悌的永璋。
於是在純妃不知道的情況下,剝奪了純妃最後一次協理六宮的權利。
可永瑞一走,皇上就開始忌憚起慧皇貴妃來。
前朝已經開始有大臣上折子請立皇後了,皇上以皇後喪期未出為由按下不發,但富察氏全族都上了折子,集體反對慧皇貴妃封後。
理由用的還是包衣出身,咱們滿人的天下,皇後必須是滿清老姓。
實際上,就是怕慧皇貴妃當上皇後報複富察家,畢竟當年零陵香的事情鬧的那麽大,幾乎無人不知,皇後於慧皇貴妃結的是死仇。
正好榮妃生下龍鳳胎,坐足了雙月子,皇上就把榮妃封為榮貴妃,賜協理六宮之權。
其實皇上不知道,無論她倆誰管後宮,用的都是同一套班底,真正執掌後宮宮務的是舒樂,她倆平時也都聽舒樂的。
沒過倆月,皇上又要巡幸蒙古,這次還把和敬公主帶上了,明顯是要為自己女兒撐腰去的。
好在這次行程短,舒樂不喜風餐露宿。
但還是打著囤食材的主意跟著去了,主要是擔心自己不去,沒人照顧進忠。
她用自學的蒙古話,加上肢體語言勉強買到十隻羊,等買牛的時候傻了眼,因為她說不明白奶牛和肉牛這兩個詞的區別。
進忠打馬而來,隻見他單手勒馬,右腿一跨,便從馬上跳了下來,全程像開了慢動作播放一樣。
用熟練的蒙古話,把舒樂想要的牛羊鹿,袍子肉,狐狸皮之類的買全了,還順便講了價。
用進忠的話說,她當時看向自己的眼神都泛著綠光,明明穿著衣裳,卻有種被扒光的感覺。
到底沒受得住她的誘惑,主要也是沒想忍,帶著她騎馬入了密林,幕天席地的胡鬧了幾個時辰。
迴去後,差點被進保羨慕的小眼神活吞了。
然後第二天接到進保徒弟送來的消息,說自家師傅要休沐一天。
進忠都氣笑了,來了草原上哪還有休沐這一說,而且你休沐把安和帶走了,誰能不知道咋迴事啊,這臭小子真是越長大越不靠譜。
這次皇上也算沒白來,帶走了巴林王的小女兒,封為穎貴人。
穎貴人年紀小,天真爛漫,像張白紙一樣,很是受皇上喜愛。
一入後宮,就跟恪貴人結成了天然的盟友,不過沒主動攀附慧皇貴妃。
理由嘛,很快就知道了。
穎貴人跟恪貴人逛禦花園時大放厥詞,說自己是巴林小公主,豈可向一個包衣女低頭。
正好碰上被永瑞拽出來散步的慧皇貴妃,一下得罪後宮位份最高的娘娘,還讓未來的皇帝記恨在心,穎貴人徹底栽在了自己這張臭嘴上。
慧皇貴妃明麵上隻罰跪兩個時辰,但恪貴人知道,如果事後不趕緊去鹹福宮正式認錯道歉,怕是要被踢出鹹福宮戰隊。
穎貴人明顯不這麽想,掙脫不開嬤嬤們的挾製,等到跪足了時辰,硬是靠著心裏憋著的那口氣兒,跌跌撞撞的衝到養心殿去告狀。
正趕上皇帝跟大臣們在商議政事,進忠眼瞧著發髻淩亂,衣裳髒汙的穎貴人闖了過來,當即給進保使了個眼色。
兩人用極其誇張的語調和肢體動作阻止,惹得穎貴人大怒,口不擇言的將禦前太監們罵了個遍。
裏頭的大臣們聽了,縱然不敢笑出聲來,看向皇帝的眼神卻是藏不住的戲謔。
皇上自覺丟了大臉,衝出養心殿,一記窩心腳踹在穎貴人心口上,把人足足踹飛好幾丈遠,才開口問發生了何事。
穎貴人的大宮女也是個蒙古人,漢話說的不利索,滿語又不會。
幸好雙喜奉慧皇貴妃之命及時趕來,將今日穎貴人在禦花園的所作所為,一言一行詳細講給皇上聽。
慧皇貴妃這會兒被氣的頭暈眼花,已經傳了太醫們,請求皇上為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