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東西叫大吉寶案,是大年初一,皇上吃餃子專用的桌子,跟那金甌永固杯一樣,都是一年用一迴
庚申年,正月初一,子時。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進忠服侍皇上換好吉服,頭戴大冠,前往冬暖閣寫下開年第一筆,然後將金甌永固杯裏的屠蘇酒一飲而盡。
之後去養心殿的佛堂拜佛,起駕至奉先殿拜先人,再到乾清宮東廡祀孔處拜孔子,最後去乾清宮西廡藥王處拜藥王。
結束後剛好是寅初,新年的第一餐,要從傳統的蒙古奶茶,和煮餑餑開始。
滿人管餃子叫煮餑餑,這頓煮餑餑不是為了讓皇上吃飽,而是個傳統儀式,從太祖皇帝那留下來的規矩,定死了皇帝新年這天必須吃一頓素餡餃子。
盤子裏隻裝四個煮餑餑,皇上吃三個,最後那個得送去佛堂供奉。
四個煮餑餑裏頭,兩個是包了乾元通寶的,由名字帶有“寶”字的太監送至禦前,寓意則新的一年吉祥綿延。
但要是挑不好,把帶銅錢的煮餑餑給送佛堂去了,惹皇上不高興,這個“寶”也得不了好。
進忠雖然並不羨慕這個活,可因為名字,就平白矮了一頭,擱誰都不舒服。
尤其是進保,都叫保了,卻不是那個寶字,生生錯過這麽個差事。
吃完煮餑餑,皇上可以小憩一會兒,畢竟一晚上沒睡了,誰不困呢。
卯正一刻到,朝賀正式拉開帷幕,
皇帝於太和殿升座,百官叩拜行禮,外國使節四方來賀。
這時候的紫禁城可熱鬧了,前朝後宮到處都是人,最忙的就要屬太監和侍衛,一個怕伺候不好,一個怕守不住門。
舒樂帶著人,正熱火朝天的準備著皇上等會要用的早膳,忽聞一陣烏鴉叫,不少人都跑出去看熱鬧。
漢人覺得烏鴉吃腐肉不吉利,但滿人視烏鴉為神鳥,不但不會傷害烏鴉,還會立杆祭祀、喂養。
據說清太祖努爾哈赤曾被李成粱追殺,努爾哈赤藏在屍體堆裏裝死躲避,千鈞一發之際,是一群烏鴉落到了努爾哈赤身上,讓努爾哈赤逃過了一劫。
所以奉養烏鴉的傳統,便是從那時留下來的。
盛京行宮的清甯宮前,就豎有一個喂養烏鴉的高杆,名曰“索倫杆”,是漢語“神杆”的意思。
如今紫禁城的坤寧宮前,也同樣豎著一個索倫杆,每天有專人往索倫杆上掛著的碗狀錫鬥裏,投放碎米和切碎的豬肉,專供烏鴉享用。
舒樂早就打上索倫杆的主意了,光動嘴皮子說說的吉星吉兆算什麽,有了這神鳥的加持,榮嬪肚子裏的雙胎,才算是徹底穩了。
一個完全忠心於自己的皇後,可比多少金銀都更讓人安心。
皇上剛出乾清宮,就見大批神鳥飛過,文武百官更是被此奇景震撼。
進忠一邊拍皇上馬屁,一邊在心裏吐槽:瞧你們沒見過世麵的樣子,我家心肝兒說了,隻要一開這個鳥類聲音模仿器,附近十幾裏地的烏鴉都會飛過來,這玩意在手,神跡隨時擁有。
皇上聖心大悅,接受著百官的花樣祝賀,剛要講兩句,就見一個藍蟒袍太監疾步跑過來。
宮中禁止疾行,除非有必須要跑的事,顯然這個就是。
“啟稟皇上,翊坤宮娘娘生了,生了一對小皇子,太醫已經診過脈,兩個皇子身子健壯,將來定是英勇的巴圖魯。”
“好!賞,翊坤宮上下賞半年俸祿,榮嬪,晉為榮妃,冊封禮就定在六阿哥和七阿哥百日宴當天。”
若不是今日事多,皇上真想親自去看看兩個‘吉星’。
皇上沒去,舒樂也沒去,可孩子是她幫忙懷的,順產丹是她親手給的,孩子的出生時間,也是她決定的,四舍五入,這倆吉星其實應該是她的。
六阿哥和七阿哥在洗三禮當日就被賜名永瑾和永瑜,“瑾”和“瑜”都是美玉,用來比喻美德。
懷瑾握瑜,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象征著純潔和美好的品質,是極好的名字。
先有慧貴妃的祥瑞之子,後有榮妃的吉星高照,皇後和富察氏徹底坐不住了,再加上一些小嬪妃的算計。
舒樂這兩年,幾乎動用了手裏的全部人脈,才能在一波又一波的後宮傾軋中,保住這三個孩子。
可饒是如此,還是讓永瑞中了一次毒。
也正是因為這次中毒,保留著前世部分記憶的永瑞,對再次救了自己的舒樂敞開了心扉,心甘情願的叫了一聲姨母。
“謝謝姨母~”
舒樂摸著他光溜溜的月亮頭,吧唧親了一口,小臉蛋兒肉眼可見的紅起來。
進忠一下就急眼了:“嘖!他都多大了,天天囑咐你別動嘴別動嘴!你男人在這兒呢~”
“哎呀忠忠,他就是個小孩兒。”
“那也是男孩兒!而且他......”進忠把後邊那句‘他是老怡親王’噎迴去,咬牙切齒道:“總之,你隻能親我,其他一切公的都不許你靠近。”
永瑞拽拽她的衣袖,眨巴眨巴無辜的大眼睛說:“姨母,他配不上你,要不等我長大,我娶你吧。”
進忠氣炸了,明知道這孩子是故意的,但就是上了當,動了真火。
舒樂見狀也不鬧了,趕緊把孩子還給高曦月:“有空多跟你兒子學學,這嘴皮子殺人於無形,比你遇上事就讓雙喜打人強多了。”
高曦月還不樂意呢,抱緊孩子嫌棄道:“你們兩口子做個人吧,天天上我這來秀恩愛,煩死了,快走快走,別帶壞我兒子。”
“別人想讓我去,我還不去呢。”
這兩年高曦月的脾氣好多了,起碼在鹹福宮裏好很多,出去就不一定了,要不是舒樂一個月來給洗腦一迴,哪有今天鹹福宮站隊的規模。
婉貴人吃了高曦月給的生子丹,如今懷胎四個月,不是丹藥不好使,而是這兩年新人太多,皇上實在想不起來老實人陳婉茵。
禧嬪主動投奔過來,高曦月念在對方是西林覺羅氏出身,才勉強收下,獲益最大的其實是前朝的高斌大人。
恪貴人也聞風而來,高曦月是真心不喜歡她,也是真心想要得到她背後的蒙古助力,收下了卻並未完全當她是自己人。
榮妃那邊,用一顆生女丹籠絡了玫貴人,儀貴人雖未明確表態,卻是因為心裏有人了,不想爭寵,但是還跟玫貴人姐妹情深,所以算個編外隊員。
衛嬿婉趕上大封六宮,重獲貴人之位,平時靠著不斷的學習,弄了不少花樣籠絡皇上,恩寵雖多卻至今還未開懷,最近正在研究偷舒嬪的‘坐胎藥’喝。
庚申年,正月初一,子時。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進忠服侍皇上換好吉服,頭戴大冠,前往冬暖閣寫下開年第一筆,然後將金甌永固杯裏的屠蘇酒一飲而盡。
之後去養心殿的佛堂拜佛,起駕至奉先殿拜先人,再到乾清宮東廡祀孔處拜孔子,最後去乾清宮西廡藥王處拜藥王。
結束後剛好是寅初,新年的第一餐,要從傳統的蒙古奶茶,和煮餑餑開始。
滿人管餃子叫煮餑餑,這頓煮餑餑不是為了讓皇上吃飽,而是個傳統儀式,從太祖皇帝那留下來的規矩,定死了皇帝新年這天必須吃一頓素餡餃子。
盤子裏隻裝四個煮餑餑,皇上吃三個,最後那個得送去佛堂供奉。
四個煮餑餑裏頭,兩個是包了乾元通寶的,由名字帶有“寶”字的太監送至禦前,寓意則新的一年吉祥綿延。
但要是挑不好,把帶銅錢的煮餑餑給送佛堂去了,惹皇上不高興,這個“寶”也得不了好。
進忠雖然並不羨慕這個活,可因為名字,就平白矮了一頭,擱誰都不舒服。
尤其是進保,都叫保了,卻不是那個寶字,生生錯過這麽個差事。
吃完煮餑餑,皇上可以小憩一會兒,畢竟一晚上沒睡了,誰不困呢。
卯正一刻到,朝賀正式拉開帷幕,
皇帝於太和殿升座,百官叩拜行禮,外國使節四方來賀。
這時候的紫禁城可熱鬧了,前朝後宮到處都是人,最忙的就要屬太監和侍衛,一個怕伺候不好,一個怕守不住門。
舒樂帶著人,正熱火朝天的準備著皇上等會要用的早膳,忽聞一陣烏鴉叫,不少人都跑出去看熱鬧。
漢人覺得烏鴉吃腐肉不吉利,但滿人視烏鴉為神鳥,不但不會傷害烏鴉,還會立杆祭祀、喂養。
據說清太祖努爾哈赤曾被李成粱追殺,努爾哈赤藏在屍體堆裏裝死躲避,千鈞一發之際,是一群烏鴉落到了努爾哈赤身上,讓努爾哈赤逃過了一劫。
所以奉養烏鴉的傳統,便是從那時留下來的。
盛京行宮的清甯宮前,就豎有一個喂養烏鴉的高杆,名曰“索倫杆”,是漢語“神杆”的意思。
如今紫禁城的坤寧宮前,也同樣豎著一個索倫杆,每天有專人往索倫杆上掛著的碗狀錫鬥裏,投放碎米和切碎的豬肉,專供烏鴉享用。
舒樂早就打上索倫杆的主意了,光動嘴皮子說說的吉星吉兆算什麽,有了這神鳥的加持,榮嬪肚子裏的雙胎,才算是徹底穩了。
一個完全忠心於自己的皇後,可比多少金銀都更讓人安心。
皇上剛出乾清宮,就見大批神鳥飛過,文武百官更是被此奇景震撼。
進忠一邊拍皇上馬屁,一邊在心裏吐槽:瞧你們沒見過世麵的樣子,我家心肝兒說了,隻要一開這個鳥類聲音模仿器,附近十幾裏地的烏鴉都會飛過來,這玩意在手,神跡隨時擁有。
皇上聖心大悅,接受著百官的花樣祝賀,剛要講兩句,就見一個藍蟒袍太監疾步跑過來。
宮中禁止疾行,除非有必須要跑的事,顯然這個就是。
“啟稟皇上,翊坤宮娘娘生了,生了一對小皇子,太醫已經診過脈,兩個皇子身子健壯,將來定是英勇的巴圖魯。”
“好!賞,翊坤宮上下賞半年俸祿,榮嬪,晉為榮妃,冊封禮就定在六阿哥和七阿哥百日宴當天。”
若不是今日事多,皇上真想親自去看看兩個‘吉星’。
皇上沒去,舒樂也沒去,可孩子是她幫忙懷的,順產丹是她親手給的,孩子的出生時間,也是她決定的,四舍五入,這倆吉星其實應該是她的。
六阿哥和七阿哥在洗三禮當日就被賜名永瑾和永瑜,“瑾”和“瑜”都是美玉,用來比喻美德。
懷瑾握瑜,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象征著純潔和美好的品質,是極好的名字。
先有慧貴妃的祥瑞之子,後有榮妃的吉星高照,皇後和富察氏徹底坐不住了,再加上一些小嬪妃的算計。
舒樂這兩年,幾乎動用了手裏的全部人脈,才能在一波又一波的後宮傾軋中,保住這三個孩子。
可饒是如此,還是讓永瑞中了一次毒。
也正是因為這次中毒,保留著前世部分記憶的永瑞,對再次救了自己的舒樂敞開了心扉,心甘情願的叫了一聲姨母。
“謝謝姨母~”
舒樂摸著他光溜溜的月亮頭,吧唧親了一口,小臉蛋兒肉眼可見的紅起來。
進忠一下就急眼了:“嘖!他都多大了,天天囑咐你別動嘴別動嘴!你男人在這兒呢~”
“哎呀忠忠,他就是個小孩兒。”
“那也是男孩兒!而且他......”進忠把後邊那句‘他是老怡親王’噎迴去,咬牙切齒道:“總之,你隻能親我,其他一切公的都不許你靠近。”
永瑞拽拽她的衣袖,眨巴眨巴無辜的大眼睛說:“姨母,他配不上你,要不等我長大,我娶你吧。”
進忠氣炸了,明知道這孩子是故意的,但就是上了當,動了真火。
舒樂見狀也不鬧了,趕緊把孩子還給高曦月:“有空多跟你兒子學學,這嘴皮子殺人於無形,比你遇上事就讓雙喜打人強多了。”
高曦月還不樂意呢,抱緊孩子嫌棄道:“你們兩口子做個人吧,天天上我這來秀恩愛,煩死了,快走快走,別帶壞我兒子。”
“別人想讓我去,我還不去呢。”
這兩年高曦月的脾氣好多了,起碼在鹹福宮裏好很多,出去就不一定了,要不是舒樂一個月來給洗腦一迴,哪有今天鹹福宮站隊的規模。
婉貴人吃了高曦月給的生子丹,如今懷胎四個月,不是丹藥不好使,而是這兩年新人太多,皇上實在想不起來老實人陳婉茵。
禧嬪主動投奔過來,高曦月念在對方是西林覺羅氏出身,才勉強收下,獲益最大的其實是前朝的高斌大人。
恪貴人也聞風而來,高曦月是真心不喜歡她,也是真心想要得到她背後的蒙古助力,收下了卻並未完全當她是自己人。
榮妃那邊,用一顆生女丹籠絡了玫貴人,儀貴人雖未明確表態,卻是因為心裏有人了,不想爭寵,但是還跟玫貴人姐妹情深,所以算個編外隊員。
衛嬿婉趕上大封六宮,重獲貴人之位,平時靠著不斷的學習,弄了不少花樣籠絡皇上,恩寵雖多卻至今還未開懷,最近正在研究偷舒嬪的‘坐胎藥’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