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意間刷到的,你們覺得對不對?
杏花春館沒別的好處,就是用水方便,吃菜方便。
去菜畦隨隨便便溜達一圈,一盆鮮嫩可口的蘸醬菜就有了,配上京醬肉絲,和兩根黃瓜,一吃一個不吱聲。
其實舒樂一開始並不習慣這種吃法,但架不住進忠一個京城人,對蘸醬菜愛的深沉。
就好像喜歡喝咖啡的人,每天早上不喝一杯,整天就沒精神一樣。
最關鍵的是,進忠用餐禮儀簡直是紫禁城天花板,光看他夾菜,就能花癡一整天。
“心心,別發呆了,再喝一口黃酒,真不知道該不該讓你吃這麽多寒涼的螃蟹。”
“吃都吃了,就別念叨我了,讓我吃個痛快不好嘛,而且你都把溫胃舒給我準備好了,怕什麽呀。”
“你也就仗著我寵你。”
“哼哼~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另一個有恃無恐的,悄悄走上了與原本完全不同的道路。
舒樂在收到芒果和鳳梨的那一刻,才終於相信自己真的改變了曆史。
秦立諂媚的笑容,與八大胡同的老鴇毫無差別,隻不過一個推銷的是水果,一個推銷的是人。
“兆佳姑姑您看,這就是福建總督進貢來的芒果,聽說這闔宮上下隻有您才會整治這新鮮玩意,奴才這就滴溜溜的給您送來了。”
說著,從身後小太監手裏接過一個蟹簍子。
“這是孝敬您的六月黃,聽小栗子兄弟說,您愛食蟹。
瞧瞧,這不巧了嘛,今年江浙那邊遞話過來,說今年湖裏放的蟹苗多,到了秋天,螃蟹大豐收,一定多多的往咱們這送啊~”
舒樂悠閑的打著扇子,深知跟秦立打交道不能輕易鬆口,否則今日的閑聊,就會成為明日的把柄。
這老狐狸是真會說話,也真會挖坑!
什麽叫‘往咱們這送’,那大閘蟹是江浙總督給皇上的貢品,送的是內務府,進的是禦膳房。
哪個‘咱們’?不想要命可以直說,提前拽個墊背的就不地道了吧。
“小栗子,還不給你秦哥哥沏杯茶去。”
小栗子跟她三年多了,一聽就知道她這是不高興了,而且很可能是因為自己嘴快,心裏恨死秦立了,早知道就不該收那十兩銀子的荷包。
若是因此得了姑姑厭棄,被發迴內務府,那可就生不如死了啊。
“姑姑,這大熱的天兒,您覺得沏一盞您珍藏的君山銀針,招待秦公公可好?”
舒樂淡淡的瞟了一眼,深覺跟這幫玩意打交道心累,平時也就算了,今天熱的就差下火星子了,你們居然還有心思鬥呢。
“好,你去吧。”
小栗子知道自己這關算是過了一半,還差一半,得等秦立走後再補救了。
秦立自然不知道君山銀針在舒樂這,是專門用來招待討厭鬼的茶葉,還以為自己得了特殊照顧。
“秦公公坐下歇歇腳啊,這麽熱還得在外奔波,可真是辛苦。”
“喲,都說姑姑您最是心善呢,連奴才這樣的閹人都願意高看一眼。”
“瞧你那這話說的我都害臊,想當年,咱們初見還是在內務府。
彼時我隻是個剛入禦膳房的小宮女,多虧了秦公公照顧,才能一次性買齊所需物品,那時候年紀小不懂事,現在感謝還來得及不?”
秦立終於聽出不對勁了,可又說不上是哪不對勁。
正巧小栗子端了茶過來,眼神不自覺的就落在了茶上。
君山銀針產自嶽陽洞庭湖中的君山,五代後唐稱銀針為“黃翎毛”,宋朝稱銀針為“白鶴茶”。
以前隻做野茶散茶,民間俗稱“白毛茶”,滿清入關後,才成為貢茶,每歲貢十八斤。
茶香氣清高,味醇甘爽,湯黃澄高,芽壯多毫,條整勻齊,滋味甘醇甜爽,久置不變其味。
衝泡後,芽豎懸湯中衝升水麵,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觀。
宮裏頭愛喝這個的主子不多,可以說除了皇上偶爾能想起來一迴,也就壽安宮的老太妃們願意喝。
對了,這茶比起口感,看著茶葉在熱水中沉浮起落,才是意趣所在。
秦立心驚,不知道是哪裏招惹了她,竟用這種隱晦的法子嘲諷自己,可轉念一想,她與人為善,不像是那種人啊。
“姑姑說笑了,咱們在宮裏頭當差,不就是你幫幫我,我幫幫你嘛,奴才舉手之勞,不值當一句謝。”
“要不說秦公公能當上內務府大總管呢,這氣度,這格局,嘖嘖嘖~比不了啊比不了!”
秦立拿捏不準她的心思,急的直冒汗,也顧不上這茶有沒有說道了,張嘴就是一大口。
舒樂見狀,便知自己已經拿捏住對方。
不就是想用新進貢的東西,去皇上麵前討個好嘛,說兩句好話就想利用人,誰也不是傻子,哪有那麽多便宜讓你占的。
秦立覺得不出點血,今天是得不著好兒了,趕忙放低姿態,好話不要錢的往外冒。
凡是內務府有的,跟禦膳房沾邊的,都跟舒樂念叨了一遍。
“您別說,還真有不少好東西是我這能用得著的,可是,這樣會不會太麻煩您?”
“不會,能得姑姑青睞,是這些東西的福氣,您等等啊,不出半個時辰,您說的那些東西馬上就送來。”
秦立一溜煙兒的跑了,好像生怕再留一會,庫房都得被搬空了似的。
小栗子噗通一聲跪到她麵前:“姑姑,奴才錯了,奴才真不是有意的,是秦立公公套奴才的話......”
舒樂抬手阻止:“吵死了,你辜負我的信任在先,吵到我的好心情在後,我不罰你,等進忠迴來,讓他跟你聊。”
“姑姑~求您了姑姑,您怎麽罰奴才都成,千萬別把奴才交給進忠公公啊,奴才不想死!”
“別亂說話,我家進忠是這天底下第一良善之人,再亂說,你就留在園子裏不用跟我迴去了。”
燥熱的天,原本挺好的心情,被這兩個自作聰明的傻子破壞個幹淨。
直到進忠迴來,才把她哄好。
杏花春館沒別的好處,就是用水方便,吃菜方便。
去菜畦隨隨便便溜達一圈,一盆鮮嫩可口的蘸醬菜就有了,配上京醬肉絲,和兩根黃瓜,一吃一個不吱聲。
其實舒樂一開始並不習慣這種吃法,但架不住進忠一個京城人,對蘸醬菜愛的深沉。
就好像喜歡喝咖啡的人,每天早上不喝一杯,整天就沒精神一樣。
最關鍵的是,進忠用餐禮儀簡直是紫禁城天花板,光看他夾菜,就能花癡一整天。
“心心,別發呆了,再喝一口黃酒,真不知道該不該讓你吃這麽多寒涼的螃蟹。”
“吃都吃了,就別念叨我了,讓我吃個痛快不好嘛,而且你都把溫胃舒給我準備好了,怕什麽呀。”
“你也就仗著我寵你。”
“哼哼~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另一個有恃無恐的,悄悄走上了與原本完全不同的道路。
舒樂在收到芒果和鳳梨的那一刻,才終於相信自己真的改變了曆史。
秦立諂媚的笑容,與八大胡同的老鴇毫無差別,隻不過一個推銷的是水果,一個推銷的是人。
“兆佳姑姑您看,這就是福建總督進貢來的芒果,聽說這闔宮上下隻有您才會整治這新鮮玩意,奴才這就滴溜溜的給您送來了。”
說著,從身後小太監手裏接過一個蟹簍子。
“這是孝敬您的六月黃,聽小栗子兄弟說,您愛食蟹。
瞧瞧,這不巧了嘛,今年江浙那邊遞話過來,說今年湖裏放的蟹苗多,到了秋天,螃蟹大豐收,一定多多的往咱們這送啊~”
舒樂悠閑的打著扇子,深知跟秦立打交道不能輕易鬆口,否則今日的閑聊,就會成為明日的把柄。
這老狐狸是真會說話,也真會挖坑!
什麽叫‘往咱們這送’,那大閘蟹是江浙總督給皇上的貢品,送的是內務府,進的是禦膳房。
哪個‘咱們’?不想要命可以直說,提前拽個墊背的就不地道了吧。
“小栗子,還不給你秦哥哥沏杯茶去。”
小栗子跟她三年多了,一聽就知道她這是不高興了,而且很可能是因為自己嘴快,心裏恨死秦立了,早知道就不該收那十兩銀子的荷包。
若是因此得了姑姑厭棄,被發迴內務府,那可就生不如死了啊。
“姑姑,這大熱的天兒,您覺得沏一盞您珍藏的君山銀針,招待秦公公可好?”
舒樂淡淡的瞟了一眼,深覺跟這幫玩意打交道心累,平時也就算了,今天熱的就差下火星子了,你們居然還有心思鬥呢。
“好,你去吧。”
小栗子知道自己這關算是過了一半,還差一半,得等秦立走後再補救了。
秦立自然不知道君山銀針在舒樂這,是專門用來招待討厭鬼的茶葉,還以為自己得了特殊照顧。
“秦公公坐下歇歇腳啊,這麽熱還得在外奔波,可真是辛苦。”
“喲,都說姑姑您最是心善呢,連奴才這樣的閹人都願意高看一眼。”
“瞧你那這話說的我都害臊,想當年,咱們初見還是在內務府。
彼時我隻是個剛入禦膳房的小宮女,多虧了秦公公照顧,才能一次性買齊所需物品,那時候年紀小不懂事,現在感謝還來得及不?”
秦立終於聽出不對勁了,可又說不上是哪不對勁。
正巧小栗子端了茶過來,眼神不自覺的就落在了茶上。
君山銀針產自嶽陽洞庭湖中的君山,五代後唐稱銀針為“黃翎毛”,宋朝稱銀針為“白鶴茶”。
以前隻做野茶散茶,民間俗稱“白毛茶”,滿清入關後,才成為貢茶,每歲貢十八斤。
茶香氣清高,味醇甘爽,湯黃澄高,芽壯多毫,條整勻齊,滋味甘醇甜爽,久置不變其味。
衝泡後,芽豎懸湯中衝升水麵,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觀。
宮裏頭愛喝這個的主子不多,可以說除了皇上偶爾能想起來一迴,也就壽安宮的老太妃們願意喝。
對了,這茶比起口感,看著茶葉在熱水中沉浮起落,才是意趣所在。
秦立心驚,不知道是哪裏招惹了她,竟用這種隱晦的法子嘲諷自己,可轉念一想,她與人為善,不像是那種人啊。
“姑姑說笑了,咱們在宮裏頭當差,不就是你幫幫我,我幫幫你嘛,奴才舉手之勞,不值當一句謝。”
“要不說秦公公能當上內務府大總管呢,這氣度,這格局,嘖嘖嘖~比不了啊比不了!”
秦立拿捏不準她的心思,急的直冒汗,也顧不上這茶有沒有說道了,張嘴就是一大口。
舒樂見狀,便知自己已經拿捏住對方。
不就是想用新進貢的東西,去皇上麵前討個好嘛,說兩句好話就想利用人,誰也不是傻子,哪有那麽多便宜讓你占的。
秦立覺得不出點血,今天是得不著好兒了,趕忙放低姿態,好話不要錢的往外冒。
凡是內務府有的,跟禦膳房沾邊的,都跟舒樂念叨了一遍。
“您別說,還真有不少好東西是我這能用得著的,可是,這樣會不會太麻煩您?”
“不會,能得姑姑青睞,是這些東西的福氣,您等等啊,不出半個時辰,您說的那些東西馬上就送來。”
秦立一溜煙兒的跑了,好像生怕再留一會,庫房都得被搬空了似的。
小栗子噗通一聲跪到她麵前:“姑姑,奴才錯了,奴才真不是有意的,是秦立公公套奴才的話......”
舒樂抬手阻止:“吵死了,你辜負我的信任在先,吵到我的好心情在後,我不罰你,等進忠迴來,讓他跟你聊。”
“姑姑~求您了姑姑,您怎麽罰奴才都成,千萬別把奴才交給進忠公公啊,奴才不想死!”
“別亂說話,我家進忠是這天底下第一良善之人,再亂說,你就留在園子裏不用跟我迴去了。”
燥熱的天,原本挺好的心情,被這兩個自作聰明的傻子破壞個幹淨。
直到進忠迴來,才把她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