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發錯順序了,現在的是對的
李玉點頭示意,叫兩個小太監留下收尾,自己神不知鬼不覺的迴了養心殿。
進保以為師傅在門口值夜,門口的侍衛以為李玉在偏殿休息,起夜的小太監碰上剛趕迴來的李玉,迷迷糊糊問了句:“給大總管請安,大總管也來方便?”
李玉本想滅口的,轉念一想,留個人證也行,萬一真有人追究,這人就是自己的不在場證明。
便迴了句:“嗯,我方便完正要迴去呢,天黑路滑,你小心些。”
那小太監感念李玉為人和善,不似從前王欽那般橫行霸道,還目送了李玉一段。
第二天一早,各宮大鎖剛打開,延禧宮的侍衛就風一陣的往養心殿跑。
昨夜延禧宮遇蛇,海貴人和守門太監五福被毒蛇當場咬死。
嫻妃娘娘中毒昏迷不醒,目前還在搶救。
大宮女索綽羅阿箬忠心護主,和抓蛇不成反被咬的三寶一起躺在後罩房裏,這會兒屍身應該已經硬了。
皇上在那無能狂怒,斥責侍衛竟然不及時稟報,完全想不起來,宮中規矩本就是落鑰之後,不許任何人在六宮行走。
那各宮大門都鎖上了,長街也封著,怎麽稟報啊?
進忠剛上值就聽見這麽個消息,強忍著激蕩的心緒,硬是沒看李玉這個罪魁禍首一眼。
心中不由得想起了自家心肝兒對李玉的看法:‘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你一定要藏住了野心,仔細被李玉知道了算計你。’
縱然進忠早知道李玉想滅海貴人的口,卻沒想到,李玉竟能幹得出這麽喪心病狂的事來。
被李玉挑唆去殺蓮心的海貴人和五福死了,當晚看見嫻妃被王欽輕薄的阿箬死了,連跟五福一起堵過李玉的三寶也死了。
如果不是嫻妃命硬,被毒蛇咬了好幾口都沒死,這會兒恐怕真就死無對證。
可等進忠收到英華殿遞來的消息才明白,李玉那張和善的皮囊下,藏著一副多麽可怖的心腸。
舒樂聽完,也是一陣膽寒。
“所以,那顆生發丹,是李玉威脅了阿箬下在嫻妃茶水裏的,而且是讓幾個太監扒光了阿箬,拿走了她的肚兜做要挾,逼阿箬就範的?”
“他這麽幹確實下作了些,不過李玉是個讀書人,讓他弄那些血淋淋的,他自是不擅長,隻能挑著那些酸儒惡心人的陰私手段使。”
“不行,進忠,你得牢牢抓住進保!隻有你倆擰成一股繩,才能在李玉的手下安穩度日。”
“進保蠢笨,又愚忠。”
“能在禦前當值的哪有蠢人!他的愚忠也不是忠於李玉,是忠於皇上,人家那叫大智若愚,不是真的傻!
你再這麽剛愎自用,早晚會倒黴的,要是你不在了,我一定找個更年輕,更好看的小太監。”
進忠一聽這話就急了,餓虎撲食般將她壓在身下,好一陣耳鬢廝磨,得了她再尋摸好看小太監的保證才算勉強翻篇。
隻是沒想到,嫻妃一睜眼,得知自己的好姐妹死了,陪嫁丫鬟也死了,半滴眼淚都沒掉。
醫女給換藥的時候,不小心碰到她的傷口,嫻妃更是不動如山,眉頭也不皺一下。
幾個候診的太醫佩服至極,直言嫻妃娘娘是條好漢。
叫門外來探病的純嬪和婉常在聽了,都不知道該不該安慰嫻妃了,畢竟人家根本就沒當迴事。
緊接著嫻嬪提出了一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要求,說是想要惢心迴延禧宮照顧自己。
本來要個宮女不算什麽大事,可問題在於,這個叫惢心的宮女查無此人。
事情一級一級往上報,最後驚動了皇上。
李玉掐準時機稟報,說自己和惢心是老鄉,當初嫻妃娘娘被貶,延禧宮敗落,惢心不想受牽連就求到自己頭上。
一番運作下,惢心早就被自己送去圓明園看守空殿了,不曾想上個月園子裏發生了燒炭取暖,忘記通風導致幾個宮女憋死的事件,死者中就有惢心。
這麽一說,皇上也想起來確有此事。
京城冬日難熬,每年都有因為通風不暢,燒炭憋死的人命案子。
那次隻死了三個人,不算惡性事件,又發生在前朝一團亂的時候,就沒有掀起太多水花,隻吩咐了句好生收斂便完了。
皇上對於貪生怕死的奴才向來是看不上的,哪怕是從潛邸跟來的心字輩大宮女,聽了李玉這些話頓時心生厭惡。
叫李玉去內務府傳旨,給嫻妃撥四個調教好的大宮女過去伺候,另外延禧宮遇蛇,致使多人喪命是為不詳,即日起,嫻妃挪到承乾宮居住。
完全沒想起來,同樣遇蛇的儀貴人,也得換個地方住的事。
承乾宮富麗堂皇,極盡奢華,向來是非寵妃不得住。
像是順治爺的董鄂妃,聖祖爺的孝懿仁皇後佟佳氏,都曾住過承乾宮。
眼下皇後明著養病,變相禁足,太後又崩了,後宮再無人轄製,自然是皇上的一言堂。
這道旨意曉諭六宮,一方麵讓嬪妃們看到了皇上究竟有多寵愛嫻妃,另一方麵,也讓眾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李玉不想麵對嫻妃,便叫進忠去送人,偷偷的給了進忠兩個人名和一包銀票。
進忠笑笑收了銀子,這事必定能成。
關於找進忠公公辦事的規矩,圈子裏都是知道的,不是什麽人的銀子都接,也不是什麽事都願意辦。
得先說事兒,聽完若是接了銀子,那就坐等好消息,若是不接,隻能另尋出路。
哪怕是李玉找他,也得按他的規矩來。
雖說要價有點小貴,一個月多找幾次深覺肉疼,可架不住進忠辦事靠譜啊。
最好笑的是,進忠收了銀子,買迴來大魚大肉自己不吃幾口,專門投喂進保。
一開始李玉還懷疑這倆人抱團,心生芥蒂。
直到一次李玉試探他,才知道進忠其實是覺得自己這輩子斷了兒女福分,卻想要體會當爹的心路曆程,就把進保當成兒子養,盼著進保能帶給他更多養孩子的樂趣。
李玉這才想起來,進忠其實很早就說過類似的話,隻是當時沒當真而已。
這迴算是當真了,殊不知進忠是假話說太多,說習慣了,對進保好,還真是為了跟進保抱團對付李玉。
李玉懷疑的沒錯,差在自作聰明,小瞧了進忠。
很快,承乾宮多了四個大宮女,和八個小太監。
其中兩個是李玉提前準備的暗樁,一個出身烏雅氏,另一個是粘杆處的人。
小太監裏頭一半都是進忠的人,剩下的一個出身包衣金氏,一個是受過李玉恩惠的,一個是皇後的人,最後那個來頭最大,是大行皇太後的人。
都是進忠仔仔細細挑出來,專門給嫻妃娘娘準備的‘精英’。
李玉點頭示意,叫兩個小太監留下收尾,自己神不知鬼不覺的迴了養心殿。
進保以為師傅在門口值夜,門口的侍衛以為李玉在偏殿休息,起夜的小太監碰上剛趕迴來的李玉,迷迷糊糊問了句:“給大總管請安,大總管也來方便?”
李玉本想滅口的,轉念一想,留個人證也行,萬一真有人追究,這人就是自己的不在場證明。
便迴了句:“嗯,我方便完正要迴去呢,天黑路滑,你小心些。”
那小太監感念李玉為人和善,不似從前王欽那般橫行霸道,還目送了李玉一段。
第二天一早,各宮大鎖剛打開,延禧宮的侍衛就風一陣的往養心殿跑。
昨夜延禧宮遇蛇,海貴人和守門太監五福被毒蛇當場咬死。
嫻妃娘娘中毒昏迷不醒,目前還在搶救。
大宮女索綽羅阿箬忠心護主,和抓蛇不成反被咬的三寶一起躺在後罩房裏,這會兒屍身應該已經硬了。
皇上在那無能狂怒,斥責侍衛竟然不及時稟報,完全想不起來,宮中規矩本就是落鑰之後,不許任何人在六宮行走。
那各宮大門都鎖上了,長街也封著,怎麽稟報啊?
進忠剛上值就聽見這麽個消息,強忍著激蕩的心緒,硬是沒看李玉這個罪魁禍首一眼。
心中不由得想起了自家心肝兒對李玉的看法:‘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你一定要藏住了野心,仔細被李玉知道了算計你。’
縱然進忠早知道李玉想滅海貴人的口,卻沒想到,李玉竟能幹得出這麽喪心病狂的事來。
被李玉挑唆去殺蓮心的海貴人和五福死了,當晚看見嫻妃被王欽輕薄的阿箬死了,連跟五福一起堵過李玉的三寶也死了。
如果不是嫻妃命硬,被毒蛇咬了好幾口都沒死,這會兒恐怕真就死無對證。
可等進忠收到英華殿遞來的消息才明白,李玉那張和善的皮囊下,藏著一副多麽可怖的心腸。
舒樂聽完,也是一陣膽寒。
“所以,那顆生發丹,是李玉威脅了阿箬下在嫻妃茶水裏的,而且是讓幾個太監扒光了阿箬,拿走了她的肚兜做要挾,逼阿箬就範的?”
“他這麽幹確實下作了些,不過李玉是個讀書人,讓他弄那些血淋淋的,他自是不擅長,隻能挑著那些酸儒惡心人的陰私手段使。”
“不行,進忠,你得牢牢抓住進保!隻有你倆擰成一股繩,才能在李玉的手下安穩度日。”
“進保蠢笨,又愚忠。”
“能在禦前當值的哪有蠢人!他的愚忠也不是忠於李玉,是忠於皇上,人家那叫大智若愚,不是真的傻!
你再這麽剛愎自用,早晚會倒黴的,要是你不在了,我一定找個更年輕,更好看的小太監。”
進忠一聽這話就急了,餓虎撲食般將她壓在身下,好一陣耳鬢廝磨,得了她再尋摸好看小太監的保證才算勉強翻篇。
隻是沒想到,嫻妃一睜眼,得知自己的好姐妹死了,陪嫁丫鬟也死了,半滴眼淚都沒掉。
醫女給換藥的時候,不小心碰到她的傷口,嫻妃更是不動如山,眉頭也不皺一下。
幾個候診的太醫佩服至極,直言嫻妃娘娘是條好漢。
叫門外來探病的純嬪和婉常在聽了,都不知道該不該安慰嫻妃了,畢竟人家根本就沒當迴事。
緊接著嫻嬪提出了一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要求,說是想要惢心迴延禧宮照顧自己。
本來要個宮女不算什麽大事,可問題在於,這個叫惢心的宮女查無此人。
事情一級一級往上報,最後驚動了皇上。
李玉掐準時機稟報,說自己和惢心是老鄉,當初嫻妃娘娘被貶,延禧宮敗落,惢心不想受牽連就求到自己頭上。
一番運作下,惢心早就被自己送去圓明園看守空殿了,不曾想上個月園子裏發生了燒炭取暖,忘記通風導致幾個宮女憋死的事件,死者中就有惢心。
這麽一說,皇上也想起來確有此事。
京城冬日難熬,每年都有因為通風不暢,燒炭憋死的人命案子。
那次隻死了三個人,不算惡性事件,又發生在前朝一團亂的時候,就沒有掀起太多水花,隻吩咐了句好生收斂便完了。
皇上對於貪生怕死的奴才向來是看不上的,哪怕是從潛邸跟來的心字輩大宮女,聽了李玉這些話頓時心生厭惡。
叫李玉去內務府傳旨,給嫻妃撥四個調教好的大宮女過去伺候,另外延禧宮遇蛇,致使多人喪命是為不詳,即日起,嫻妃挪到承乾宮居住。
完全沒想起來,同樣遇蛇的儀貴人,也得換個地方住的事。
承乾宮富麗堂皇,極盡奢華,向來是非寵妃不得住。
像是順治爺的董鄂妃,聖祖爺的孝懿仁皇後佟佳氏,都曾住過承乾宮。
眼下皇後明著養病,變相禁足,太後又崩了,後宮再無人轄製,自然是皇上的一言堂。
這道旨意曉諭六宮,一方麵讓嬪妃們看到了皇上究竟有多寵愛嫻妃,另一方麵,也讓眾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李玉不想麵對嫻妃,便叫進忠去送人,偷偷的給了進忠兩個人名和一包銀票。
進忠笑笑收了銀子,這事必定能成。
關於找進忠公公辦事的規矩,圈子裏都是知道的,不是什麽人的銀子都接,也不是什麽事都願意辦。
得先說事兒,聽完若是接了銀子,那就坐等好消息,若是不接,隻能另尋出路。
哪怕是李玉找他,也得按他的規矩來。
雖說要價有點小貴,一個月多找幾次深覺肉疼,可架不住進忠辦事靠譜啊。
最好笑的是,進忠收了銀子,買迴來大魚大肉自己不吃幾口,專門投喂進保。
一開始李玉還懷疑這倆人抱團,心生芥蒂。
直到一次李玉試探他,才知道進忠其實是覺得自己這輩子斷了兒女福分,卻想要體會當爹的心路曆程,就把進保當成兒子養,盼著進保能帶給他更多養孩子的樂趣。
李玉這才想起來,進忠其實很早就說過類似的話,隻是當時沒當真而已。
這迴算是當真了,殊不知進忠是假話說太多,說習慣了,對進保好,還真是為了跟進保抱團對付李玉。
李玉懷疑的沒錯,差在自作聰明,小瞧了進忠。
很快,承乾宮多了四個大宮女,和八個小太監。
其中兩個是李玉提前準備的暗樁,一個出身烏雅氏,另一個是粘杆處的人。
小太監裏頭一半都是進忠的人,剩下的一個出身包衣金氏,一個是受過李玉恩惠的,一個是皇後的人,最後那個來頭最大,是大行皇太後的人。
都是進忠仔仔細細挑出來,專門給嫻妃娘娘準備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