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蹋頓突圍,能否跑掉
三國:重生趙雲,桃園五結義 作者:執筆墨畫你傾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完沮授的建議後,趙雲一想還真是這麽個道理,於是他便當即下令道:
“通知公孫瓚,張白騎二人,讓他們即刻撤離南門北門,率軍前往西門與翼德,徐晃他們合兵一處,圍堵烏桓人的突圍。”
“諾!”
安排好西門的圍堵後,趙雲又朝沮授問道:
“公與!可還有別的建議?”
麵對趙雲的詢問,這一次沮授卻是一臉平靜的搖了搖頭道:
“沒了!靜等烏桓人突圍吧!成敗就看幾天後的大戰了。”
“嗯!成敗在此一舉了。”
很快!在郗慮,裴元紹,褚燕三人的天天下藥中,三天的時間過去了。
這天,蹋頓召集了城中所有的騎兵,共計兩萬兩千騎,準備突圍了。
隻見他登上城頭,先是去四座城門處觀察了一番,在了解了城外漢軍的兵力布局後,他心裏便有了決斷。
“王護留,北門已沒有漢人兵馬圍堵,你即刻領三千兵馬出北門,出的北門後,你大張旗鼓的往河邊走,作出欲要渡河的架勢,
漢軍若來襲你,你便率軍朝西突圍,若是不來,那你便真的渡河,渡過渝水河後,徑直朝西而去,在平岡那邊等我們。”
蹋頓此舉有讓王護留吸引火力的嫌疑,同樣也有賭一把的心理,
而王護留卻沒有蹋頓那麽多心思,當即便領命道:
“遵命!”
說完,王護留便轉身下了城頭,領軍出北門了。
待的目送王護留離開後,蹋頓又朝另一烏桓將領說道:
“普富盧,南門也沒有了漢軍的圍堵,你率三千騎兵出南門,出的南門後,徑直的向五裏外的大山奔去,
漢軍若是來襲,你們同樣選擇向西突圍,若是不來襲,那你們便……進山吧!”
與北門的王護留一樣,蹋頓同樣也是讓普富盧吸引火力,不過也同樣給了普富盧生存的空間,
因為不管是北門突圍的王護留,還是南門突圍的普富盧,蹋頓都可以這麽說:
“若是漢軍不去襲你們,你們便朝西門,或者東門殺去。”
可他蹋頓卻沒有這麽做,而是選擇了給王護留,普富盧二人,一個渡河,一個入山的活路。
普富盧要比王護留聰明的多,聽完蹋頓的話後,他深深的看了蹋頓一眼,隨後才一臉複雜的領命道:
“遵命!”
說完,他也轉身朝城頭下走去。
最後,蹋頓將目光看向了能臣氐,猶豫了良久之後,他方才開口說道:
“能臣氐,你率兩千兵馬出……東門,不求殺敵,隻求迷惑住漢軍,拖個一時片刻即刻。”
“遵命!”
能臣氐聞言,二話沒說便接下了這個送死的差事,
不因為別的,隻因為蹋頓是他最好的哥們,哥們有難,他當兩肋插刀,助其脫困,
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千軍萬馬,他也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說完,能臣氐就要轉身離去,不過這時蹋頓卻喊住了他,
“兄弟!且慢!”
“還有何吩咐?”
蹋頓聞言,並沒有說什麽,而是上前給了能臣氐一個大大的擁抱,
之後,方才緩緩開口說道:
“去吧!小心一些,拖一陣子即刻,切忌不要戀戰,事後你可自行突圍,南麵有活路就去南麵,北麵有活路就去北麵,至於西麵…………”
蹋頓話沒說完,能臣氐便出言打斷道:
“不用說了,我明白了!”
說完,便頭也不迴的走了。
望著能臣氐離開的背影,蹋頓心裏充滿了愧疚,可是他也沒辦法,
東門必須要有人拖住漢軍主力,而且兵馬不能太多,因為誰都知道那是去送死的。
至於為什麽會選好兄弟能臣氐,因為除了能臣氐,沒人會接這個送死的活,所以,蹋頓隻好咬牙坑兄弟了。
三路大軍出三門,假亦是真,真亦是假,為了成功突圍,蹋頓也是絞盡腦汁,煞費苦心了。
“咚咚咚咚…………”
隨著戰鼓聲的響起,剛出北門的王護留,便被漢軍發現了,並且分別報到了東門趙雲,西門張飛的耳中。
東門!
“報!主公!北門有烏桓人率軍出城,看其方向應該是朝渝水河畔奔去,並且拉的還有不少船隻,應該是要渡河。”
探馬此話一出,趙雲,文醜等人頓時一愣,他們還以為蹋頓會率軍從西門直接突圍呢!沒想到居然走了北門,這可稀奇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於是趙雲便又問道:
“可看清多少人馬?領軍之人是誰?”
探馬聞言,當即迴答道:
“報!三千人馬左右,領軍之人不太像蹋頓。”
探馬話音剛落,一旁的郗慮便出言說道:
“主公!這是疑兵之計,蹋頓故意讓人率軍出北門,為的就是吸引我們主力過去圍堵,他好從西門殺出,萬萬不可上當啊!”
其實不用郗慮多說,趙雲也知道這是蹋頓的疑兵之計了,可是他能不管嗎?
隻見趙雲皺著眉頭說道:
“我知道這是蹋頓的疑兵之計,可是我們能放任不管嗎?我想如果我們不管的話,這三千烏桓兵馬必定渡河北上,
到那時他們可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了,更何況,誰知道這三千人馬中,有沒有藏著蹋頓?”
趙雲此話一出,瞬間驚起了郗慮一身冷汗,是啊!萬一這三千人真的渡河,而且裏麵還藏著蹋頓的話,那可就壞事了。
想到這裏,郗慮便連忙出言說道:
“主公所言極是,是屬下疏忽了!”
對此,趙雲並沒有多說什麽,而是將目光看向了沮授,
沮授見狀,立馬會意,當即便挺身而出道:
“主公可令關靖,鄒丹兩位將軍,領三千騎兵,三千步兵過去攔截即可。
同時通知西門的三將軍,讓他不用再派兵去北門,安心守好西門即可。”
沮授為何建議多派了三千步兵,皆是因為若隻派相同的三千騎兵,還真不一定是三千烏桓騎兵的對手呢!
故而,他提議三千騎兵,外加三千步兵去北門攔截。
而趙雲聽到沮授的話後,自然是認同的。隻見他朝鄒丹,關靖二人說道:
“鄒丹!關靖聽令!”
“末將在!”
“命你二人領三千騎兵,三千步兵,即刻出發去北門,圍堵那三千烏桓騎兵。”
“末將遵命!”
說完,鄒丹,關靖二人便點齊兵馬,朝城北殺了過去。
“通知公孫瓚,張白騎二人,讓他們即刻撤離南門北門,率軍前往西門與翼德,徐晃他們合兵一處,圍堵烏桓人的突圍。”
“諾!”
安排好西門的圍堵後,趙雲又朝沮授問道:
“公與!可還有別的建議?”
麵對趙雲的詢問,這一次沮授卻是一臉平靜的搖了搖頭道:
“沒了!靜等烏桓人突圍吧!成敗就看幾天後的大戰了。”
“嗯!成敗在此一舉了。”
很快!在郗慮,裴元紹,褚燕三人的天天下藥中,三天的時間過去了。
這天,蹋頓召集了城中所有的騎兵,共計兩萬兩千騎,準備突圍了。
隻見他登上城頭,先是去四座城門處觀察了一番,在了解了城外漢軍的兵力布局後,他心裏便有了決斷。
“王護留,北門已沒有漢人兵馬圍堵,你即刻領三千兵馬出北門,出的北門後,你大張旗鼓的往河邊走,作出欲要渡河的架勢,
漢軍若來襲你,你便率軍朝西突圍,若是不來,那你便真的渡河,渡過渝水河後,徑直朝西而去,在平岡那邊等我們。”
蹋頓此舉有讓王護留吸引火力的嫌疑,同樣也有賭一把的心理,
而王護留卻沒有蹋頓那麽多心思,當即便領命道:
“遵命!”
說完,王護留便轉身下了城頭,領軍出北門了。
待的目送王護留離開後,蹋頓又朝另一烏桓將領說道:
“普富盧,南門也沒有了漢軍的圍堵,你率三千騎兵出南門,出的南門後,徑直的向五裏外的大山奔去,
漢軍若是來襲,你們同樣選擇向西突圍,若是不來襲,那你們便……進山吧!”
與北門的王護留一樣,蹋頓同樣也是讓普富盧吸引火力,不過也同樣給了普富盧生存的空間,
因為不管是北門突圍的王護留,還是南門突圍的普富盧,蹋頓都可以這麽說:
“若是漢軍不去襲你們,你們便朝西門,或者東門殺去。”
可他蹋頓卻沒有這麽做,而是選擇了給王護留,普富盧二人,一個渡河,一個入山的活路。
普富盧要比王護留聰明的多,聽完蹋頓的話後,他深深的看了蹋頓一眼,隨後才一臉複雜的領命道:
“遵命!”
說完,他也轉身朝城頭下走去。
最後,蹋頓將目光看向了能臣氐,猶豫了良久之後,他方才開口說道:
“能臣氐,你率兩千兵馬出……東門,不求殺敵,隻求迷惑住漢軍,拖個一時片刻即刻。”
“遵命!”
能臣氐聞言,二話沒說便接下了這個送死的差事,
不因為別的,隻因為蹋頓是他最好的哥們,哥們有難,他當兩肋插刀,助其脫困,
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千軍萬馬,他也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說完,能臣氐就要轉身離去,不過這時蹋頓卻喊住了他,
“兄弟!且慢!”
“還有何吩咐?”
蹋頓聞言,並沒有說什麽,而是上前給了能臣氐一個大大的擁抱,
之後,方才緩緩開口說道:
“去吧!小心一些,拖一陣子即刻,切忌不要戀戰,事後你可自行突圍,南麵有活路就去南麵,北麵有活路就去北麵,至於西麵…………”
蹋頓話沒說完,能臣氐便出言打斷道:
“不用說了,我明白了!”
說完,便頭也不迴的走了。
望著能臣氐離開的背影,蹋頓心裏充滿了愧疚,可是他也沒辦法,
東門必須要有人拖住漢軍主力,而且兵馬不能太多,因為誰都知道那是去送死的。
至於為什麽會選好兄弟能臣氐,因為除了能臣氐,沒人會接這個送死的活,所以,蹋頓隻好咬牙坑兄弟了。
三路大軍出三門,假亦是真,真亦是假,為了成功突圍,蹋頓也是絞盡腦汁,煞費苦心了。
“咚咚咚咚…………”
隨著戰鼓聲的響起,剛出北門的王護留,便被漢軍發現了,並且分別報到了東門趙雲,西門張飛的耳中。
東門!
“報!主公!北門有烏桓人率軍出城,看其方向應該是朝渝水河畔奔去,並且拉的還有不少船隻,應該是要渡河。”
探馬此話一出,趙雲,文醜等人頓時一愣,他們還以為蹋頓會率軍從西門直接突圍呢!沒想到居然走了北門,這可稀奇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於是趙雲便又問道:
“可看清多少人馬?領軍之人是誰?”
探馬聞言,當即迴答道:
“報!三千人馬左右,領軍之人不太像蹋頓。”
探馬話音剛落,一旁的郗慮便出言說道:
“主公!這是疑兵之計,蹋頓故意讓人率軍出北門,為的就是吸引我們主力過去圍堵,他好從西門殺出,萬萬不可上當啊!”
其實不用郗慮多說,趙雲也知道這是蹋頓的疑兵之計了,可是他能不管嗎?
隻見趙雲皺著眉頭說道:
“我知道這是蹋頓的疑兵之計,可是我們能放任不管嗎?我想如果我們不管的話,這三千烏桓兵馬必定渡河北上,
到那時他們可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了,更何況,誰知道這三千人馬中,有沒有藏著蹋頓?”
趙雲此話一出,瞬間驚起了郗慮一身冷汗,是啊!萬一這三千人真的渡河,而且裏麵還藏著蹋頓的話,那可就壞事了。
想到這裏,郗慮便連忙出言說道:
“主公所言極是,是屬下疏忽了!”
對此,趙雲並沒有多說什麽,而是將目光看向了沮授,
沮授見狀,立馬會意,當即便挺身而出道:
“主公可令關靖,鄒丹兩位將軍,領三千騎兵,三千步兵過去攔截即可。
同時通知西門的三將軍,讓他不用再派兵去北門,安心守好西門即可。”
沮授為何建議多派了三千步兵,皆是因為若隻派相同的三千騎兵,還真不一定是三千烏桓騎兵的對手呢!
故而,他提議三千騎兵,外加三千步兵去北門攔截。
而趙雲聽到沮授的話後,自然是認同的。隻見他朝鄒丹,關靖二人說道:
“鄒丹!關靖聽令!”
“末將在!”
“命你二人領三千騎兵,三千步兵,即刻出發去北門,圍堵那三千烏桓騎兵。”
“末將遵命!”
說完,鄒丹,關靖二人便點齊兵馬,朝城北殺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