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謬爾·摩爾斯和他的助手艾爾菲德·維爾發明了發報機而摩爾斯電碼。


    是一種時通時斷的信號代碼,通過不同的排列順序來表達不同的英文字母、數字和標點符號。它發明於1837年,是一種早期的數字化通信形式。


    不同於現代化的數字通訊,摩爾斯電碼隻使用零和一兩種狀態的二進製代碼,它的代碼包括五種:短促的點信號“?”,讀“滴”(di)保持一定時間的長信號“—”,讀“嗒”(da)表示點和劃之間的停頓、每個詞之間中等的停頓,以及句子之間長的停頓。


    這個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對後來的很多無線電通訊的影響很大。當然,在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時候,為了防止自己重要信息被外人截獲,就加入了密碼,這樣外人看起來就是亂碼。


    但他們兩個人發明了電報之後,也不限於此。他們想去思考一些更深邃的東西。


    比如機器與機器之間如何傳遞信息?也需要向人那樣用語言嗎?當然沒必要,隻需要傳遞簡單的詞匯,讓對方領會自己的意思就可以了。


    什麽樣的詞匯才可以,需要盡量的簡化,同時也不要出錯。


    如何才能達到以上標準,隻能是傳遞一種特殊的,號識別的電波。


    塞謬爾·摩爾斯對艾爾菲德·維爾說:“機器之間的對話怎樣才會形成?需要人類聽懂嗎?”


    維爾說:“不需要,隻需要機器懂就行。”


    摩爾斯說:“這個很好理解,讓全世界的機器實現自我通訊的功能。充分獲得信息,做出效率更高的事情。”


    摩爾斯開始思考廣泛的這些可以接受的各種各樣的信息,不僅僅局限發報機頻率的信號。繼續說:“之後,我們甚至可以去截獲四麵八分發來的本不屬於自己的電報。或者我們需要去區分是否得到的是個電報,或者是隨機的自然界的東西。”


    維爾說:“如果是這樣,我們就需要製造各種各樣的機器,然後排除信號,找到疑似的有意義的信號,然後處理分析,隻能看是否能從中提取出對我們有用的信號。”


    摩爾斯和維爾開始製造各種個月頻段的接收機,想接受四麵八方,甚至有外太空的很多信號。


    但是自己收到的是各種各樣的亂碼,而且自己沒有過濾各種噪音的手段,所以就算得到了一堆宇宙噪音數據,也沒有用。


    雖然摩爾斯知道如果其中有一個外星信號有用,那也是重大發現,但現在以自己所學知識,還是無法很好的判斷哪個波會有價值。


    摩爾斯認為,如果外星人早就開始發射信號,那需要有時間和記錄等等的信息,這些不應該加密,從波形上應該可以看出有時間那種數字上遞增的一種東西。然後夾雜在其中的,才是一種信息有關的東西。


    如果外星人發報的話,那肯定會在沒有任何迴複的情況下,重複發報。這樣的化,自己就不會錯過任何一個信息。


    但後來,劉慈欣認為,聰明的外星人不會輕易發報,因為會被更高級的文明狙擊摧毀。這個也就是後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數學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蔡澤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蔡澤禹並收藏數學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