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萊布尼茨發現了平方數序列的前後差值,比如0,1,4,9,16……的前後之差為1,3,5,7……等。第二層的差是2,2,2……。說明第二層的差值就消失了。第n項數字,就是第一項和中間的差值之和。這也是微積分的起源思想。


    1672年,惠更斯給萊布尼茨出了一道他自己正同別人競賽的題目:求三角級數(1,3,6,10,…)倒數的級數之和


    裏布尼茨將式子列出後,然後第二層第一層兩項之間的和,第三次寫出第二層兩項之和,之後開始第一項加第二層第一項,加第三層第一項,加第四層第一項,一直往後,最終寫出了一個級數為1+1\/2+1\/4+1\/8+……=2.


    這些數列差值法,讓萊布尼茨突然聯想到了函數中的切線,以此類推出了函數中的切線,以及積分的和能夠代表函數所圍的麵積。這是萊布尼茨式的微積分的起源,與牛頓思路不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數學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蔡澤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蔡澤禹並收藏數學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