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攻克
重生晚唐,從節度使之子開始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建及是河南許州人,原本姓王,後被東都留守李罕之收為養子,因而改姓為李。
當初在汴京城外,李罕之與孫儒反目成仇,憤而投降魏國。
齊慎在收編李罕之的隊伍後,並沒有繼續讓李罕之掌兵,而是隨便給了對方一個有名無實的閑職,接著將對方下轄的軍隊,迅速打散到各地藩鎮。
作為李罕之的養子,彼時李建及也隨打散的軍隊一起,被安排到了感化軍葛從周的麾下,擔任衙前兵馬使。
後來齊慎下令,讓各地藩鎮推薦可靠的將領入汴,教自己的長子齊天佑武藝。李建及因為身材高大,擅使馬槊,於是被葛從周送到了汴京,擔任齊天佑的老師。
齊慎也是從兒子齊天佑的口中,這才知道,這位曆史上曾經替後唐莊宗李存勖執掌過親軍的勇將,竟然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於是後來重編禁軍的時候,齊慎特地下令,讓李建及接替王重師原來的職位,出任龍驤軍都知兵馬使。
李建及原本隻是個地方兵馬使,身上並無什麽功勳,突然被提拔重用,成為魏國侍衛眾多禁軍軍主之一,心中自然對齊慎感恩戴德。
有感於自己缺乏戰功、沒有威望,李建及無時無刻不想領兵出征、建功立業。
這次他本打算隨葛從周一起進攻慎縣,奈何齊慎親自點名,一定要他和王檀留在壽春,拱衛王駕,李建及雖覺萬分遺憾,但也不敢違命。
如今聽到齊慎要出征,對方立刻主動請命,以示忠誠。
齊慎聞言,心中自然大喜,但想到自己這一個月來整日困在壽春,沒法親臨戰場觀看魏吳兩軍交戰,未免有些遺憾。
於是借口道:“如今合肥城下,我大魏的兵馬陷入苦戰、士氣萎靡,孤若是能禦駕親征,則數萬將士,必能大受激勵,一鼓作氣擊敗吳軍!”
“請主公三思……”
李建及怔了怔,立刻搖頭道:“除了廬州之外,眼下壽州南麵的舒州,亦有吳軍數萬,主公若親自領兵到廬州助戰,屆時壽州必然空虛,萬一吳軍進犯,如何應對?”
此時的壽州城內,僅有不到兩萬五千守軍,其中兩萬人是齊慎從汴京帶來的禁軍將士,剩下五千人為奉國軍藩兵。
見李建及不同意,齊慎還想再出言爭取。
孰料王檀也開口進言道:“末將讚同李將軍的看法,主公身份尊崇,我大魏有如此多的精兵良將,何須再勞煩主公本人親冒矢石。”
“再者壽州不比尋常城池,我中路軍所需的糧草輜重,大部分皆要從此處中轉,支援廬州之事,就讓李將軍去吧,末將統領踏白軍留下,既能護衛主公,還能緊守城池。”
“好吧……你們說不能出去,孤不出去就是了。”
齊慎並非那種剛愎自用不聽勸的人,見兩位大將都勸自己不要出城,隻得歎了口氣道:
“隻怕這場仗打到最後,孤連一點刀兵相撞的景象也見不到。”
王檀笑著道:“刀兵乃不祥之物,不得已而用之,主公見不到也好。”
…
既然王檀和李建及都不同意自己領兵出城,齊慎也就沒有再堅持,隻令李建統率一萬餘名龍驤軍將士,帶二十萬石糧草南下廬州,支援合肥城外,正在堅守陣地的魏軍。
此時的合肥方向,馬嗣勳、康懷貞、齊紹威三人,已經快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了——
四萬士兵被吳軍持續消耗,隻剩下不到兩萬,軍中糧草開始告罄,士兵們迫於無奈,隻能殺馬充饑,甚至挖草根、剝樹皮。
好在這樣的日子沒持續太久,這日傍晚,李建及終於帶著糧草,以及一萬餘名龍驤軍來到前線。
得知援軍和糧草到了,馬嗣勳、康懷貞、齊紹威三人,無不欣喜若狂,連忙帶著僅剩的兵馬出營接應。
“我先前怎麽說的,魏王果然沒有忘記我們……”
康懷貞走到龍驤軍帶來的糧草前,解開麻袋,伸手抓了一把粟麥,扭頭對馬嗣勳和齊紹威道。
“是啊,父王怎麽會忍心讓我的兵馬挨餓受凍。”
齊紹威一有機會,就要向眾人強調自己齊慎幹兒子的身份。
李建及騎馬走到眾人麵前,笑著道:“諸位軍主,在下是龍驤軍都知兵馬使李建及,此番奉魏王之命,前來支援大家。”
“早聞李軍主的大名,可惜這幾年馬某被主公外派,時常遠戍藩鎮,沒空與李軍主結交,如今我等有幸共事,希望大家同心協力,把合肥城裏的吳軍困死在此地。”
馬嗣勳笑著說道:“聽說慎縣那邊,葛帥統領的大軍,昨日剛剛將慎縣攻破,隻怕用不了幾天就會迴師增援我等,屆時合肥城裏這夥吳軍,一個也別想跑。”
此時合肥東邊的慎縣,已經被葛從周統率的數萬魏軍攻克,吳將王茂章自盡未遂,被魏軍俘虜,送往壽春交給齊慎處置。
鑒於慎縣守城吳軍抵抗得非常激烈,城破之後,葛從周親自下令,所有投降的吳軍俘虜,一個不留,全部坑殺。甚至城內的一部分百姓,因為先前幫助過吳軍守城,也被魏軍清算,男丁處死,女眷配給軍士為奴。
說迴合肥這邊。
有了李建及帶來的援軍和糧草,合肥城下,原本士氣低落的魏軍士兵,立刻戰意高漲,接下來的幾日內,數度擊潰吳軍進攻,斬首數千,打得吳軍龜縮城內,再也不敢出城半步。
眼看形勢大好,馬嗣勳、李建及等人喜不自勝,私下裏暗暗謀劃,隻待葛從周的數萬大軍一到,就對合肥城發起總攻。
孰料眾人左等右等,始終沒有等到葛從周的大軍,隻等來對方派遣的幾名傳令兵。
“幾位軍主,大帥有令,命各位繼續留守合肥城,死死盯住這裏的數萬吳軍,不要讓他們有所異動,否則軍法處置。”
原來,拿下慎縣之後,葛從周認為戰機不可錯過,因此並不打算迴師增援合肥這邊的魏軍,而是命令水師部隊,將百餘艘大船開進滁水。
而後四萬魏軍(六萬魏軍已戰死兩萬),在葛從周的指揮下,立刻乘船東進,準備直抵揚州,攻打吳國都城。
“迴去稟報大帥,請大帥放心,隻要我等還有一口氣在,就一定拖住這裏的吳軍!不讓他們有救援揚州的機會!”
得知了葛從周的計劃,馬嗣勳、李建及等人,深知自己責任至重,連忙拱手保證道。
當初在汴京城外,李罕之與孫儒反目成仇,憤而投降魏國。
齊慎在收編李罕之的隊伍後,並沒有繼續讓李罕之掌兵,而是隨便給了對方一個有名無實的閑職,接著將對方下轄的軍隊,迅速打散到各地藩鎮。
作為李罕之的養子,彼時李建及也隨打散的軍隊一起,被安排到了感化軍葛從周的麾下,擔任衙前兵馬使。
後來齊慎下令,讓各地藩鎮推薦可靠的將領入汴,教自己的長子齊天佑武藝。李建及因為身材高大,擅使馬槊,於是被葛從周送到了汴京,擔任齊天佑的老師。
齊慎也是從兒子齊天佑的口中,這才知道,這位曆史上曾經替後唐莊宗李存勖執掌過親軍的勇將,竟然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於是後來重編禁軍的時候,齊慎特地下令,讓李建及接替王重師原來的職位,出任龍驤軍都知兵馬使。
李建及原本隻是個地方兵馬使,身上並無什麽功勳,突然被提拔重用,成為魏國侍衛眾多禁軍軍主之一,心中自然對齊慎感恩戴德。
有感於自己缺乏戰功、沒有威望,李建及無時無刻不想領兵出征、建功立業。
這次他本打算隨葛從周一起進攻慎縣,奈何齊慎親自點名,一定要他和王檀留在壽春,拱衛王駕,李建及雖覺萬分遺憾,但也不敢違命。
如今聽到齊慎要出征,對方立刻主動請命,以示忠誠。
齊慎聞言,心中自然大喜,但想到自己這一個月來整日困在壽春,沒法親臨戰場觀看魏吳兩軍交戰,未免有些遺憾。
於是借口道:“如今合肥城下,我大魏的兵馬陷入苦戰、士氣萎靡,孤若是能禦駕親征,則數萬將士,必能大受激勵,一鼓作氣擊敗吳軍!”
“請主公三思……”
李建及怔了怔,立刻搖頭道:“除了廬州之外,眼下壽州南麵的舒州,亦有吳軍數萬,主公若親自領兵到廬州助戰,屆時壽州必然空虛,萬一吳軍進犯,如何應對?”
此時的壽州城內,僅有不到兩萬五千守軍,其中兩萬人是齊慎從汴京帶來的禁軍將士,剩下五千人為奉國軍藩兵。
見李建及不同意,齊慎還想再出言爭取。
孰料王檀也開口進言道:“末將讚同李將軍的看法,主公身份尊崇,我大魏有如此多的精兵良將,何須再勞煩主公本人親冒矢石。”
“再者壽州不比尋常城池,我中路軍所需的糧草輜重,大部分皆要從此處中轉,支援廬州之事,就讓李將軍去吧,末將統領踏白軍留下,既能護衛主公,還能緊守城池。”
“好吧……你們說不能出去,孤不出去就是了。”
齊慎並非那種剛愎自用不聽勸的人,見兩位大將都勸自己不要出城,隻得歎了口氣道:
“隻怕這場仗打到最後,孤連一點刀兵相撞的景象也見不到。”
王檀笑著道:“刀兵乃不祥之物,不得已而用之,主公見不到也好。”
…
既然王檀和李建及都不同意自己領兵出城,齊慎也就沒有再堅持,隻令李建統率一萬餘名龍驤軍將士,帶二十萬石糧草南下廬州,支援合肥城外,正在堅守陣地的魏軍。
此時的合肥方向,馬嗣勳、康懷貞、齊紹威三人,已經快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了——
四萬士兵被吳軍持續消耗,隻剩下不到兩萬,軍中糧草開始告罄,士兵們迫於無奈,隻能殺馬充饑,甚至挖草根、剝樹皮。
好在這樣的日子沒持續太久,這日傍晚,李建及終於帶著糧草,以及一萬餘名龍驤軍來到前線。
得知援軍和糧草到了,馬嗣勳、康懷貞、齊紹威三人,無不欣喜若狂,連忙帶著僅剩的兵馬出營接應。
“我先前怎麽說的,魏王果然沒有忘記我們……”
康懷貞走到龍驤軍帶來的糧草前,解開麻袋,伸手抓了一把粟麥,扭頭對馬嗣勳和齊紹威道。
“是啊,父王怎麽會忍心讓我的兵馬挨餓受凍。”
齊紹威一有機會,就要向眾人強調自己齊慎幹兒子的身份。
李建及騎馬走到眾人麵前,笑著道:“諸位軍主,在下是龍驤軍都知兵馬使李建及,此番奉魏王之命,前來支援大家。”
“早聞李軍主的大名,可惜這幾年馬某被主公外派,時常遠戍藩鎮,沒空與李軍主結交,如今我等有幸共事,希望大家同心協力,把合肥城裏的吳軍困死在此地。”
馬嗣勳笑著說道:“聽說慎縣那邊,葛帥統領的大軍,昨日剛剛將慎縣攻破,隻怕用不了幾天就會迴師增援我等,屆時合肥城裏這夥吳軍,一個也別想跑。”
此時合肥東邊的慎縣,已經被葛從周統率的數萬魏軍攻克,吳將王茂章自盡未遂,被魏軍俘虜,送往壽春交給齊慎處置。
鑒於慎縣守城吳軍抵抗得非常激烈,城破之後,葛從周親自下令,所有投降的吳軍俘虜,一個不留,全部坑殺。甚至城內的一部分百姓,因為先前幫助過吳軍守城,也被魏軍清算,男丁處死,女眷配給軍士為奴。
說迴合肥這邊。
有了李建及帶來的援軍和糧草,合肥城下,原本士氣低落的魏軍士兵,立刻戰意高漲,接下來的幾日內,數度擊潰吳軍進攻,斬首數千,打得吳軍龜縮城內,再也不敢出城半步。
眼看形勢大好,馬嗣勳、李建及等人喜不自勝,私下裏暗暗謀劃,隻待葛從周的數萬大軍一到,就對合肥城發起總攻。
孰料眾人左等右等,始終沒有等到葛從周的大軍,隻等來對方派遣的幾名傳令兵。
“幾位軍主,大帥有令,命各位繼續留守合肥城,死死盯住這裏的數萬吳軍,不要讓他們有所異動,否則軍法處置。”
原來,拿下慎縣之後,葛從周認為戰機不可錯過,因此並不打算迴師增援合肥這邊的魏軍,而是命令水師部隊,將百餘艘大船開進滁水。
而後四萬魏軍(六萬魏軍已戰死兩萬),在葛從周的指揮下,立刻乘船東進,準備直抵揚州,攻打吳國都城。
“迴去稟報大帥,請大帥放心,隻要我等還有一口氣在,就一定拖住這裏的吳軍!不讓他們有救援揚州的機會!”
得知了葛從周的計劃,馬嗣勳、李建及等人,深知自己責任至重,連忙拱手保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