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目標
重生晚唐,從節度使之子開始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齊慎整治魏國官場的事,不但在魏國國內影響極大,而且很快便通過民間渠道,傳到了周邊各大軍閥的耳中。
“此人不可以尋常英主視之,所言所行,俱有聖人之象,隻怕我將來未必是他的敵手啊,為之奈何,為之奈何?”
“齊慎這廝,真是好手段,好手段,本王他日也要效仿,而且要做得比他更狠,更毒……”
朱溫、李克用、王建、楊行密等人,對這件事的看法雖不盡相同,但是有一點,眾人基本是公認的——齊慎之所以那麽大的力氣整頓貪腐,乃是為了更好地積蓄實力,此子的心中,必定有吞並天下、一統九州的誌向。
或許是出於這層考慮,這幫原本互為仇寇的軍閥,在隨後的日子裏,越來越有罷兵言和,聯手與魏國對抗的趨勢。
先是李克用與朱溫正式結為兒女姻親,接著雙方各自減少了邊境駐軍,又各自送自己的兒子到對方那裏做人質,彼此通商互市,禮尚往來。
甚至齊慎聽說,李克用、朱溫二人,有結拜為異姓兄弟的念頭——真是離了個大譜。
原本應該互為宿敵的兩個人,現在竟然好得能穿一條褲子。
再有就是王建和楊行密,這兩人的交流也愈來愈頻繁,非但如此,兩人還不斷拉攏夾在中間的馬殷、鍾傳、危全諷等南方小軍閥,企圖在南方組建一個聯盟。
好在有隱衛的探聽,這些消息大都能被齊慎及時獲悉。
齊慎對此毫不在意,心中隻是冷笑。
這些人越是如此,就越說明他們急了。他們越急,自己就越不能急,一定要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現在改革官製、修建軍倉兩項目標已經達成。甚至連懲治貪腐,整頓官場風氣的事,自己也順帶著一塊幹了。
齊慎心中明白,接下來,自己隻需要把精力放在兩件事上。
第一件事,是繼續加強對各地州郡的治理。
包括興修水利、勸課農桑、加強治安,鼓勵百姓耕種和納稅,懲罰那些不事生產、遊手好閑之人,等等等等。
這些舉措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畢竟如今這個時代,還是以小農經濟為主,而魏國的財源,有將近一半都來自於田賦和戶賦。作為統治者,需要給百姓們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讓他們能安心生活,繁衍生息,國家才能發展壯大。
其實相較於周邊藩鎮,魏國這十多年來,已經非常不錯了,尤其是宣武、泰寧、感化等地,基本沒有再經曆過什麽兵亂。
再加上齊慎這次整頓官場,處決掉了一大批基層官吏,換上了新科進士,老百姓頭上少了很多盤剝,日子過得越發美滿。
齊慎的個人威望,也由此達到了頂峰。
如今魏國朝野內外,不論是學堂裏的書生,還是田間地頭的農人,隻要一提起魏王,幾乎都是交口稱讚,接著開始感慨,自己運氣真好,雖生於亂世,卻能得逢明主;
除了加強地方治理,對齊慎而言,接下來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大練兵馬,爭取在最短的時間,訓練出更多的精銳部隊。
這也是他自己先前製定的三大國策之一。
不但要盡快把兵馬練出來,還要練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從底層將士裏選拔出一批忠於自己的親信,為己所用,將來把他們安插到各地軍營,好使自己牢牢控製住全國的兵權。
到時候魏國兵強馬壯,自己又大權在握,先南後北,一統江山,指日可待!
…
光陰似箭,很快又過去數月,時間來到了興平元年五月。
按照既定計劃,這段時間,齊慎每日除了照常處理內外政務外,剩下的時間,要麽是頻繁過問政事堂和戶部,上半年收取的賦稅總共有多少,夠不夠用,除去開支後能剩下多少錢。
要麽就是催促樞密院以李振、馮道為首的眾一眾官員們,好好安排在京禁軍,以及各地藩鎮駐軍的大比武——現在主要進行淘汰賽和半決賽,真正的總決賽安排在年底。
於此兩者之外,齊慎剩下的時間,簡直少得可憐。
幾個月來,李婕、李妤兩韋公主,多次到福寧殿求見,想詢問婚期具體何日舉行,齊慎雖然接見,卻也隻能以各種理由,將婚期不斷向後推遲。
沒辦法,現在他整個人忙得焦頭爛額,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很有限,每天睜開眼睛,不是上朝聽政,就是迴宮批閱奏章,一天下來,疲倦的不得了,哪有什麽工夫結婚。
說到批閱奏章,本來之前齊慎還能忙裏偷閑,把一些不那麽重要的奏章,交給寵妃楊妙染處理——對方是官宦人家出身,不但識文斷字,處理政事也很有天賦,所批奏章,大都能得到齊慎的肯定。
但是自從上迴,得知楊妙染經常把從自己這裏探知到的消息,暗中傳迴後宮諸妃那裏後,齊慎對對方的態度就冷淡了許多。
不但不準楊妙染再過問任何機密之事,甚至不讓對方來寢殿給自己侍寢了。
這段時間,齊慎如果不是特地駕臨某位嬪妃的宮殿,基本就是自己一個人在寢殿安歇。
述律平倒是常常到福寧殿來,希望能為齊慎侍寢,不過齊慎憐惜她年紀尚小,並未答應。
述律平為此很是怏怏不樂。
這日薄暮,對方照例到福寧殿來向齊慎自薦枕席,見齊慎依舊拒絕,於是用略帶口音的漢話,委屈道:
“殿下當初點名要萍兒南下,難道不是為了要萍兒取悅殿下嗎,現在萍兒心甘情願想取悅殿下,殿下反而不答應了。”
“你這丫頭,才幾歲就這麽心急……好了,你也不要來挑逗孤,孤這裏還有很多事要處理,不跟你玩。”
福寧殿書齋下,齊慎端坐禦榻,一目十行地瀏覽著各種奏疏,手提朱筆,不斷批閱,連宮婢們送來的晚膳也來不及吃。
此時已是夏季,天氣悶熱。
述律平頭挽垂掛髻,身穿一襲豆青色紗裙,臉上淡施粉黛,儼然一副中原少女的裝扮,乖巧地坐在齊慎身畔。
一麵手拿團扇,輕輕替齊慎扇風納涼,一麵偏過頭,望著齊慎批閱奏章,好奇道:
“殿下,你每天哪也不能去,總坐在這裏勾勾寫寫,你這魏王當得一點也不快樂吧?”
“此人不可以尋常英主視之,所言所行,俱有聖人之象,隻怕我將來未必是他的敵手啊,為之奈何,為之奈何?”
“齊慎這廝,真是好手段,好手段,本王他日也要效仿,而且要做得比他更狠,更毒……”
朱溫、李克用、王建、楊行密等人,對這件事的看法雖不盡相同,但是有一點,眾人基本是公認的——齊慎之所以那麽大的力氣整頓貪腐,乃是為了更好地積蓄實力,此子的心中,必定有吞並天下、一統九州的誌向。
或許是出於這層考慮,這幫原本互為仇寇的軍閥,在隨後的日子裏,越來越有罷兵言和,聯手與魏國對抗的趨勢。
先是李克用與朱溫正式結為兒女姻親,接著雙方各自減少了邊境駐軍,又各自送自己的兒子到對方那裏做人質,彼此通商互市,禮尚往來。
甚至齊慎聽說,李克用、朱溫二人,有結拜為異姓兄弟的念頭——真是離了個大譜。
原本應該互為宿敵的兩個人,現在竟然好得能穿一條褲子。
再有就是王建和楊行密,這兩人的交流也愈來愈頻繁,非但如此,兩人還不斷拉攏夾在中間的馬殷、鍾傳、危全諷等南方小軍閥,企圖在南方組建一個聯盟。
好在有隱衛的探聽,這些消息大都能被齊慎及時獲悉。
齊慎對此毫不在意,心中隻是冷笑。
這些人越是如此,就越說明他們急了。他們越急,自己就越不能急,一定要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現在改革官製、修建軍倉兩項目標已經達成。甚至連懲治貪腐,整頓官場風氣的事,自己也順帶著一塊幹了。
齊慎心中明白,接下來,自己隻需要把精力放在兩件事上。
第一件事,是繼續加強對各地州郡的治理。
包括興修水利、勸課農桑、加強治安,鼓勵百姓耕種和納稅,懲罰那些不事生產、遊手好閑之人,等等等等。
這些舉措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畢竟如今這個時代,還是以小農經濟為主,而魏國的財源,有將近一半都來自於田賦和戶賦。作為統治者,需要給百姓們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讓他們能安心生活,繁衍生息,國家才能發展壯大。
其實相較於周邊藩鎮,魏國這十多年來,已經非常不錯了,尤其是宣武、泰寧、感化等地,基本沒有再經曆過什麽兵亂。
再加上齊慎這次整頓官場,處決掉了一大批基層官吏,換上了新科進士,老百姓頭上少了很多盤剝,日子過得越發美滿。
齊慎的個人威望,也由此達到了頂峰。
如今魏國朝野內外,不論是學堂裏的書生,還是田間地頭的農人,隻要一提起魏王,幾乎都是交口稱讚,接著開始感慨,自己運氣真好,雖生於亂世,卻能得逢明主;
除了加強地方治理,對齊慎而言,接下來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大練兵馬,爭取在最短的時間,訓練出更多的精銳部隊。
這也是他自己先前製定的三大國策之一。
不但要盡快把兵馬練出來,還要練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從底層將士裏選拔出一批忠於自己的親信,為己所用,將來把他們安插到各地軍營,好使自己牢牢控製住全國的兵權。
到時候魏國兵強馬壯,自己又大權在握,先南後北,一統江山,指日可待!
…
光陰似箭,很快又過去數月,時間來到了興平元年五月。
按照既定計劃,這段時間,齊慎每日除了照常處理內外政務外,剩下的時間,要麽是頻繁過問政事堂和戶部,上半年收取的賦稅總共有多少,夠不夠用,除去開支後能剩下多少錢。
要麽就是催促樞密院以李振、馮道為首的眾一眾官員們,好好安排在京禁軍,以及各地藩鎮駐軍的大比武——現在主要進行淘汰賽和半決賽,真正的總決賽安排在年底。
於此兩者之外,齊慎剩下的時間,簡直少得可憐。
幾個月來,李婕、李妤兩韋公主,多次到福寧殿求見,想詢問婚期具體何日舉行,齊慎雖然接見,卻也隻能以各種理由,將婚期不斷向後推遲。
沒辦法,現在他整個人忙得焦頭爛額,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很有限,每天睜開眼睛,不是上朝聽政,就是迴宮批閱奏章,一天下來,疲倦的不得了,哪有什麽工夫結婚。
說到批閱奏章,本來之前齊慎還能忙裏偷閑,把一些不那麽重要的奏章,交給寵妃楊妙染處理——對方是官宦人家出身,不但識文斷字,處理政事也很有天賦,所批奏章,大都能得到齊慎的肯定。
但是自從上迴,得知楊妙染經常把從自己這裏探知到的消息,暗中傳迴後宮諸妃那裏後,齊慎對對方的態度就冷淡了許多。
不但不準楊妙染再過問任何機密之事,甚至不讓對方來寢殿給自己侍寢了。
這段時間,齊慎如果不是特地駕臨某位嬪妃的宮殿,基本就是自己一個人在寢殿安歇。
述律平倒是常常到福寧殿來,希望能為齊慎侍寢,不過齊慎憐惜她年紀尚小,並未答應。
述律平為此很是怏怏不樂。
這日薄暮,對方照例到福寧殿來向齊慎自薦枕席,見齊慎依舊拒絕,於是用略帶口音的漢話,委屈道:
“殿下當初點名要萍兒南下,難道不是為了要萍兒取悅殿下嗎,現在萍兒心甘情願想取悅殿下,殿下反而不答應了。”
“你這丫頭,才幾歲就這麽心急……好了,你也不要來挑逗孤,孤這裏還有很多事要處理,不跟你玩。”
福寧殿書齋下,齊慎端坐禦榻,一目十行地瀏覽著各種奏疏,手提朱筆,不斷批閱,連宮婢們送來的晚膳也來不及吃。
此時已是夏季,天氣悶熱。
述律平頭挽垂掛髻,身穿一襲豆青色紗裙,臉上淡施粉黛,儼然一副中原少女的裝扮,乖巧地坐在齊慎身畔。
一麵手拿團扇,輕輕替齊慎扇風納涼,一麵偏過頭,望著齊慎批閱奏章,好奇道:
“殿下,你每天哪也不能去,總坐在這裏勾勾寫寫,你這魏王當得一點也不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