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公子客氣了,本帥此番出師不利,被賊人所迫,竟一路流落至此,說來真是慚愧……”


    說實話,楊師厚對劉守光其實並沒有什麽好感。


    一來劉守光本就是個臭名昭著的紈絝惡少,楊師厚對此早有耳聞;二來劉守光上次雖說主動投降了魏國,但卻是通過出賣自己兄長劉守文的方式進行的,這種行為讓楊師厚很是不齒。


    隻是心裏再怎麽瞧不起對方,此時此刻,畢竟身在人家的地盤上,加上自己又剛在義昌軍吃了大虧,楊師厚也不想表現得太過分。


    見劉守光熱情地招唿麾下眾將,頻頻朝自己敬酒,遲疑片刻後,也捧起了酒杯迴敬。


    劉守光見狀大喜,笑著說道:


    “楊大人是百戰名將,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此番落敗,不過是一時不慎,中了賊軍奸計,若能堂堂正正地對決,憑楊大人的本事,怎麽可能會輸給平盧軍那幫鼠輩。”


    這話倒不是劉守光故意恭維楊師厚,純屬有感而發。畢竟孝節軍實力如何,劉守光本人是見識過的,他自然不相信這樣一支強軍,會正麵輸給南方的平盧軍。


    “楊大人既然來到瀛洲,那就盡管放心,不管是平盧軍,還是義昌軍那幫叛賊,休想踏進我們平盧龍軍半步!”


    “那是,咱們幽州軍可不是什麽人都敢惹的,這麽多年來,某家誰也服,就服魏王殿下和楊大人!”


    此時劉守光的身旁,還坐著單廷珪和元行欽兩員大將。


    二人平日裏就對楊師厚非常崇拜,時常幻想自己也能如對方一般建功立業、天下聞名。


    如今能與楊師厚同席共飲,單廷珪和元行欽無不倍感榮幸,一麵起身朝對方敬酒,一麵侃侃而談道。


    楊師厚對兩人也很欣賞,笑著說道:“古人說燕趙多豪傑,誠不我欺,若非如此,今日怎會在這裏結識二位兄弟這樣的人物?”


    “哈哈哈,楊大哥這話說的,真是折煞我等了。”


    單廷珪和元行欽聞言,哈哈大笑幾聲,趕忙自謙道。


    見三人談笑風生、暢所欲言,自己這個做主人的反倒有點被晾在一邊的意思,劉守光心下頓覺不快,想了想,開口對楊師厚道:


    “楊大人,素聞你弓馬嫻熟,武藝高強,尤其擅使長槍,能於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楊師厚聞言,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頭,緩緩搖頭道:


    “這些不過是江湖傳言罷了,劉公子不必當真,楊某確實懂些槍法,但也不過徒以自保,哪裏能做到什麽萬軍取首的事。”


    “誒,哪裏話,這定是楊大人故作謙遜。”劉守光故意道:“楊大人若無十足武藝,何以為魏王賞識,提挈兵馬,縱橫疆場,聞名於天下呢?”


    楊師厚眉頭微皺,想知道劉守光意欲何為,於是沒有接話。


    劉守光笑了笑,將目光移向單廷珪和元行欽,接著道:“小可不才,不如魏王那般慧眼獨具,行伍半年,隻招得這兩名夯漢。”


    “所幸他二人還算有些武藝,每次打仗,尚能替我衝鋒陷陣,少有敗績。”


    劉守光說著,話鋒忽然一轉:“楊大人的威名,小可早已如雷貫耳,往日沒有機會,今日難得楊大人能到我們瀛洲做客,還請楊大人不吝賜教,指點指點小可麾下這兩個不成才的劣將。”


    楊師厚聽到這裏,已經明白了劉守光的意思,本想下意識地拒絕,隻是抬起頭,看到對麵的單廷珪和元行欽,眼神中也有躍躍欲試的意味。


    於是嘴角劃過一抹淡笑,微微頷首道:“好,既是劉公子誠心相邀,楊某敢不從命。”


    見楊師厚答應得如此爽快,劉守光愣了愣,敏銳地察覺到,對方似乎是有什麽企圖。但這件事畢竟是劉守光自己提出來的,他也隻能硬著頭皮,繼續進行下去。


    於是眾人很快離開酒宴,來到後院一處開闊的場地——這裏是劉守光平日打馬球的球場,非常寬闊,正好適合切磋比試。


    在幾名親兵的侍奉下,楊師厚脫去袍服,換上一身緊實幹練的短打,閑庭信步地走到球場中央,從兵器架上挑選了一根九尺左右的木棒。


    笑著對眾人道:“今日隻是較量武藝,並非沙場搏命,我看就不必用真刀真槍了吧。”


    劉守光聞言,立刻拒絕道:“那怎麽能算數,既要分出個高低上下,那就不能有留手的餘地,當然要動真家夥才行!”


    “話雖如此,可刀槍畢竟無眼。”楊師厚正色道:“萬一哪裏不小心,傷到了彼此,豈不是傷了和氣?”


    劉守光存心要讓楊師厚為難,不假思索道:“若是我這兩個部將受了傷,那是他們自己技不如人,活該倒黴。”


    “若是楊大人不小心受傷嘛,劉某事後會讓他們給楊大人賠罪,並安排城裏最好的大夫,替楊大人療養。”


    其實劉守光今日之所以一定要讓單廷珪和元行欽,與楊師厚當眾較量,一來的確是為了看看自己手下這兩員大將,究竟有多少實力。二來則是希望兩人能夠擊敗楊師厚,這樣對方多年來塑造的無敵形象就會毀於一旦。


    今後大家隻要一提起楊師厚,就會想到對方曾經在盧龍軍瀛洲,被劉守光麾下的大將打敗過。


    “好吧,既然劉公子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難道楊某還有拒絕的理由麽。”


    楊師厚其實能猜到劉守光心裏的想法,不過他並不打算拒絕,因為他對自己的實力足夠自信——普天之下,除了沙陀那位李存孝,論單打獨鬥,楊師厚自認為不遜色於任何人。


    不過他答應劉守光的要求,倒也不完全是對自己實力自信的緣故,而是存了另外一層念頭。


    楊師厚看得出來,這單廷珪和元行欽,乃是兩名不可多得的猛將,若能替自己效力,將來孝節軍的整體實力必能突飛猛進,更上一層樓。


    因此他有心將二人從劉守光的陣營挖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晚唐,從節度使之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逆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逆賊並收藏重生晚唐,從節度使之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