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拆分
重生晚唐,從節度使之子開始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齊慎抬眼將眾人打量了一遍,最後竟把目光放到了劉知俊的身上,接著沉默了片刻,開口說道:
“劉將軍,偽節度使盧彥威今已受誅,如今義昌軍需要一位資曆老、能力強的將領來坐鎮,孤思來想去,決定讓劉將軍離開天平軍,移鎮河北,不知將軍意下如何啊?”
此時此刻,不但周邊其他魏國群臣感到震驚,劉知俊本人也懵了。
一旁的楊師厚更是臉色煞白,整個人如同石化一般,動了動口,想要說著什麽,卻什麽也說不出來。
“主公……您不是在開玩笑吧?”
劉知俊怎麽也想不到,齊慎竟然把義昌軍節度使的位置留給了自己,心中先是狂喜,旋即又覺得這是齊慎在故意試探自己。
於是強抑著內心激動,一麵拱手,一麵表情嚴肅道:“請主公收迴成命,末將不能接受主公的安排。”
齊慎不解道:“怎麽,孤讓你到更大的藩鎮做節度使,你還不樂意嗎?”
劉知俊咽了口唾沫道:“常言道無功不受祿,此次平定義昌軍叛亂,人人皆知,乃是楊師厚兄弟的功勞,這義昌節度使之位,理應是楊兄弟的,末將豈敢越俎代庖。”
聽到劉知俊說出這番話來,楊師厚呆了呆,望向對方的眼神頓時充滿感激。
“嘖嘖,想不到你還懂得謙讓。”
齊慎聞言,眯了眯雙眼,擺手道:“好了,楊師厚有功,孤另有重賞,但這義昌軍節度使之位,孤還是決定給你,絕不反悔。”
“不過你記著,這位置孤可不是白給你的,你要盡快給孤養出一支強軍來。將來不管盧龍軍有變故,還是義武軍有變故,亦或是西邊有晉軍進犯,你都要第一時間出兵,替孤穩定局麵!你能做到麽?”
劉知俊聞言,確信齊慎的確是要把義昌軍節度使之位封給自己,連忙跪下身道:
“主公放心,末將一定不負主公之托!不瞞主公,末將在天平軍已經有四萬精兵了,隨時可以帶到義昌軍,替主公分憂!”
“嘖嘖……這才過了短短幾年,你就拉起這麽多兵馬了?”
齊慎咂了咂嘴,忽然語氣一變,搖頭道:“不行,這四萬多兵馬,你最多隻能帶兩萬到義昌軍,其餘兵馬必須留在天平軍,交給下一任天平軍節度使來掌管,怎麽樣,你可有什麽意見?”
劉知俊愣了愣,一句話也不敢說。
齊慎見狀,心下暗暗得意,隨後深深吸了口氣,開口對眾人宣布一個重大決定:
“諸位臣工,有件事孤早就想推行了,隻是從前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今日大家都在,孤正好說出來,征求大家的意見。”
“孤決定,從今天開始,魏國各地藩鎮,除盧龍、義武兩鎮情況特殊,暫時不做更改外,其餘所有藩鎮節度使,全部都要移鎮。”
“今後每隔四年,各鎮節度使便要移鎮一次,每次移鎮,節度使隻能從本鎮帶走兩萬兵馬,不可超額,移鎮期間需要消耗多少錢糧,一律由朝廷戶部撥給,不能私自動用藩鎮府庫,違者重罰!永為定製!”
這一番話說完,在場所有人全都鴉雀無聲。
武將們聽到齊慎做出如此決定,自然普遍都很遺憾,畢竟大夥之所以想當節度使,說穿了,其實就是想體驗一下關起門來當土皇帝的感覺,現在每過四年就要移鎮一次,每次還隻能帶走兩萬兵馬,這還叫什麽土皇帝。
不過以敬翔、李振為首的文臣們,卻紛紛用一種崇拜、敬仰的眼神望著齊慎,仿佛在自家主公的身上,看到了曆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開國雄主的影子。
“怎麽樣,大家有什麽意見嗎?”
見眾人一個個都不說話,齊慎隻好主動開口詢問。
敬翔望了望左右同僚,當即提高聲音道:“主公的話一言九鼎,哪個敢有異議!”
其餘文臣立刻跟著道:“臣等沒有異議論!”
眼看文臣們全都如此,在場的武將們猶豫片刻,也隻好齊聲道:“主公英明,臣等沒有異議。”
齊慎滿意地點點頭,繼續先前的話題:“既然原天平軍節度使劉知俊,調任義昌軍節度使,那天平軍節度使一職,便改由原義成軍節度使朱瑄接任。而義成軍節度使一職,則由控鶴軍都指揮使王虔裕接任。”
“末將,末將多謝主公!!”
聽到自己居然也被委任為了節度使,王虔裕愣了片刻,不可置信地掐了掐自己的大腿,一麵跪地謝恩,一麵好奇道:
“主公,那末將的控鶴軍指揮使一職,以後由將誰來接任呢?”
“問得好。”齊慎笑著道:“像你,還有符存審、牛存節這類,由孤的親軍轉到藩鎮的將領,上任之前,需要留下一半的軍隊。因為你們的軍號孤會繼續保留,留下的軍隊,孤會交給下一任都指揮使。”
王虔裕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忽然想到什麽,接著問道:“主公,那咱們這些人,以後還算是您的親軍將領嗎?”
“這叫什麽話。”齊慎眉頭微皺,翻了個白眼道:“孤這裏沒有什麽親軍、外軍,你們在座的所有將領,孤從來都一視同仁!大家都是我魏國的棟梁!不分彼此!”
王虔裕聞言,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立刻閉上嘴,不再多言。
齊慎頓了頓,繼續說道:“原泰寧軍節度使謝彥章,移鎮感化軍。原感化軍節度使張歸霸,移鎮山南東道。奉國軍不變,還是由葛從周鎮守。原山南東道節度使張居言,移鎮都畿道。”
“對了,孤這裏還有一件事要說。”
“考慮到魏博軍州郡過多,向來易生變亂,孤準備將魏博軍一分為二。合相州、魏州、博州為新鎮,更名為‘昭德軍’。合貝州、德州、再加上原屬義昌軍的棣州為新鎮,更名為‘天雄軍’。”
“從今往後,魏博軍不複存在!”
齊慎抬眼將眾人打量了一遍,最後竟把目光放到了劉知俊的身上,接著沉默了片刻,開口說道:
“劉將軍,偽節度使盧彥威今已受誅,如今義昌軍需要一位資曆老、能力強的將領來坐鎮,孤思來想去,決定讓劉將軍離開天平軍,移鎮河北,不知將軍意下如何啊?”
此時此刻,不但周邊其他魏國群臣感到震驚,劉知俊本人也懵了。
一旁的楊師厚更是臉色煞白,整個人如同石化一般,動了動口,想要說著什麽,卻什麽也說不出來。
“主公……您不是在開玩笑吧?”
劉知俊怎麽也想不到,齊慎竟然把義昌軍節度使的位置留給了自己,心中先是狂喜,旋即又覺得這是齊慎在故意試探自己。
於是強抑著內心激動,一麵拱手,一麵表情嚴肅道:“請主公收迴成命,末將不能接受主公的安排。”
齊慎不解道:“怎麽,孤讓你到更大的藩鎮做節度使,你還不樂意嗎?”
劉知俊咽了口唾沫道:“常言道無功不受祿,此次平定義昌軍叛亂,人人皆知,乃是楊師厚兄弟的功勞,這義昌節度使之位,理應是楊兄弟的,末將豈敢越俎代庖。”
聽到劉知俊說出這番話來,楊師厚呆了呆,望向對方的眼神頓時充滿感激。
“嘖嘖,想不到你還懂得謙讓。”
齊慎聞言,眯了眯雙眼,擺手道:“好了,楊師厚有功,孤另有重賞,但這義昌軍節度使之位,孤還是決定給你,絕不反悔。”
“不過你記著,這位置孤可不是白給你的,你要盡快給孤養出一支強軍來。將來不管盧龍軍有變故,還是義武軍有變故,亦或是西邊有晉軍進犯,你都要第一時間出兵,替孤穩定局麵!你能做到麽?”
劉知俊聞言,確信齊慎的確是要把義昌軍節度使之位封給自己,連忙跪下身道:
“主公放心,末將一定不負主公之托!不瞞主公,末將在天平軍已經有四萬精兵了,隨時可以帶到義昌軍,替主公分憂!”
“嘖嘖……這才過了短短幾年,你就拉起這麽多兵馬了?”
齊慎咂了咂嘴,忽然語氣一變,搖頭道:“不行,這四萬多兵馬,你最多隻能帶兩萬到義昌軍,其餘兵馬必須留在天平軍,交給下一任天平軍節度使來掌管,怎麽樣,你可有什麽意見?”
劉知俊愣了愣,一句話也不敢說。
齊慎見狀,心下暗暗得意,隨後深深吸了口氣,開口對眾人宣布一個重大決定:
“諸位臣工,有件事孤早就想推行了,隻是從前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今日大家都在,孤正好說出來,征求大家的意見。”
“孤決定,從今天開始,魏國各地藩鎮,除盧龍、義武兩鎮情況特殊,暫時不做更改外,其餘所有藩鎮節度使,全部都要移鎮。”
“今後每隔四年,各鎮節度使便要移鎮一次,每次移鎮,節度使隻能從本鎮帶走兩萬兵馬,不可超額,移鎮期間需要消耗多少錢糧,一律由朝廷戶部撥給,不能私自動用藩鎮府庫,違者重罰!永為定製!”
這一番話說完,在場所有人全都鴉雀無聲。
武將們聽到齊慎做出如此決定,自然普遍都很遺憾,畢竟大夥之所以想當節度使,說穿了,其實就是想體驗一下關起門來當土皇帝的感覺,現在每過四年就要移鎮一次,每次還隻能帶走兩萬兵馬,這還叫什麽土皇帝。
不過以敬翔、李振為首的文臣們,卻紛紛用一種崇拜、敬仰的眼神望著齊慎,仿佛在自家主公的身上,看到了曆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開國雄主的影子。
“怎麽樣,大家有什麽意見嗎?”
見眾人一個個都不說話,齊慎隻好主動開口詢問。
敬翔望了望左右同僚,當即提高聲音道:“主公的話一言九鼎,哪個敢有異議!”
其餘文臣立刻跟著道:“臣等沒有異議論!”
眼看文臣們全都如此,在場的武將們猶豫片刻,也隻好齊聲道:“主公英明,臣等沒有異議。”
齊慎滿意地點點頭,繼續先前的話題:“既然原天平軍節度使劉知俊,調任義昌軍節度使,那天平軍節度使一職,便改由原義成軍節度使朱瑄接任。而義成軍節度使一職,則由控鶴軍都指揮使王虔裕接任。”
“末將,末將多謝主公!!”
聽到自己居然也被委任為了節度使,王虔裕愣了片刻,不可置信地掐了掐自己的大腿,一麵跪地謝恩,一麵好奇道:
“主公,那末將的控鶴軍指揮使一職,以後由將誰來接任呢?”
“問得好。”齊慎笑著道:“像你,還有符存審、牛存節這類,由孤的親軍轉到藩鎮的將領,上任之前,需要留下一半的軍隊。因為你們的軍號孤會繼續保留,留下的軍隊,孤會交給下一任都指揮使。”
王虔裕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忽然想到什麽,接著問道:“主公,那咱們這些人,以後還算是您的親軍將領嗎?”
“這叫什麽話。”齊慎眉頭微皺,翻了個白眼道:“孤這裏沒有什麽親軍、外軍,你們在座的所有將領,孤從來都一視同仁!大家都是我魏國的棟梁!不分彼此!”
王虔裕聞言,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立刻閉上嘴,不再多言。
齊慎頓了頓,繼續說道:“原泰寧軍節度使謝彥章,移鎮感化軍。原感化軍節度使張歸霸,移鎮山南東道。奉國軍不變,還是由葛從周鎮守。原山南東道節度使張居言,移鎮都畿道。”
“對了,孤這裏還有一件事要說。”
“考慮到魏博軍州郡過多,向來易生變亂,孤準備將魏博軍一分為二。合相州、魏州、博州為新鎮,更名為‘昭德軍’。合貝州、德州、再加上原屬義昌軍的棣州為新鎮,更名為‘天雄軍’。”
“從今往後,魏博軍不複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