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意誌
重生晚唐,從節度使之子開始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下拜見楊大帥。”
盧彥威派出的使者,很快來到滄州城外的魏軍軍營,順利見到了楊師厚。
軍營下,對方一麵向楊師厚拱手行禮,一麵開口說道:
“舉世皆知,我們義昌軍乃是魏國的附庸,我家主公每年都派遣使者到汴京朝拜,如今魏王令大帥興兵犯境,卻不知是什麽道理?”
楊師厚身著常服,端坐帥案,左右站滿了全副武裝的孝節軍將領。
聽到義昌軍的使者不是來向自己討饒,倒像是來問罪的,楊師厚頓時臉色一變,拍案道:
“住口!你們義昌軍節度使盧彥威,厚顏無恥、反複無常,幾次三番背叛我們魏國,我家主公早就想興師討伐他了!如今本帥率領天兵到此,汝等非但不開城投降,還敢負隅頑抗,莫不是忘了隔壁魏州的下場麽?”
上迴征討魏博,楊師厚奉齊慎之命,將魏州境內所有牙軍及其家屬親眷,全部屠戮一空,這件事給其他藩鎮牙軍帶來的心理陰影可謂非常巨大。
楊師厚的威名也因此傳遍了河北各地。
聽到楊師厚語中帶怒,那義昌軍使者膽戰心驚,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上,邊磕頭邊道:
“大帥,大帥切莫誤會,我家主公說了,他願意率領全軍將士歸順魏國,隻是現在義昌軍的主力還在幽州城下,我等暫時沒辦法拔營。”
見楊師厚臉上怒氣不減,對方咽了口唾沫,壓低聲音接著道:
“請楊大帥暫時寬限幾天,不要再攻打滄州城,等我家主公迴來,馬上讓城內守軍開門投降,兩家化幹戈為玉帛,豈不美哉?”
“一派胡言!”
楊師厚聞言,意識到對方是想拖延時間,越發感到氣憤,“盧彥威倘若真心投降,現在就可以讓滄州守軍開門,何必要等他迴師?我看他分明是假意投降,實則暗藏禍心!”
“哼,還有你這直娘的使者,嘴裏全無一句真話,本帥留你何用?來人,馬上把這廝推出去,斬首示眾!”
聽到楊師厚要殺自己,那使者嚇得屁滾尿流,趕忙高聲哀求道:“大帥,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大帥不能殺我,不能殺我啊!”
“什麽兩國交戰?”楊師厚冷笑道:“你們義昌軍乃我魏國附庸,本帥如今奉命平叛,你也是叛軍的一份子,焉有不殺之理。”
“來人,推出去,斬!”
“得令!!”
聽到楊師厚的命令,左右侍衛立刻出列,將那使者按倒在地,用繩索捆住手腳,仿佛捆豬一般拖出帳外,亂刀殺死。
…
處死了盧彥威派來的使者,楊師厚繼續組織兵馬,四麵合圍,對滄州城展開猛烈進攻。
此時的滄州城內,替盧彥威守城的是刺史孫鶴,判官呂兗,以及掌書記馮道。
這三人能力出眾,對盧彥威忠心耿耿,為了守住城池,先是打開治所府庫,取出裏麵的金銀財物,賞賜給全軍將士,接著又動員了十數萬百姓,命他們搬運糧草輜重,配合軍隊一起防守。
在孫鶴、呂兗、馮道三人,以及滄州全城軍民百姓的努力下,滄州城很快變得堅挺無比。
魏軍這邊,身為主帥的楊師厚雖然治軍嚴明,麾下的將士也個個奮勇當先、悍不畏死,但說實話,眾人更擅長的還是野戰,攻城戰並不拿手。
再加上這次出征並未提前準備火藥,因此數萬魏軍,對著滄州城連續進攻了六七日,非但沒有取得太大的成效,反而折損了許多人馬。
“豈有此理!仗打成這樣,你們是幹什麽吃的!”
楊師厚對如此戰果自然非常不滿,這日正午將領議事之時,忍不住在軍營內,對著一眾下屬大發雷霆。
“都給我聽著,本帥再給你們十日時間,倘若還是攻不下滄州城,所有兵馬使及以上的將校,一律處以極刑!兵馬使往下的節級,全部打一百軍棍!戴罪留用!!”
兵馬使以上的將校,自然是包括指揮使與都知兵馬使在內的。
此時的魏國北伐軍中,除楊師厚與王虔裕兩人屬於齊慎的親軍都指揮使外,其餘的所有都知兵馬使——例如泰寧軍的康懷貞,感化軍的李師悅、陳景瑜,義成軍的賀瑰,天平軍的劉儒、張鄰等人,全都是地方藩鎮將領。
聽到楊師厚下達了如此命令,再聯想到對方先前在魏博的所作所為,眾將領心中無不一凜。
王虔裕畢竟是魏王的人,還是副元帥,就算接下來戰事再怎麽不利,看在魏王的麵子上,楊師厚也不可能真的殺了對方。
可自己這些地方藩將就不好說了。
自己等人並非魏王的心腹嫡係,就算真的因罪被殺,事後魏王最多也就派幾個使者好言安撫自家節度使,順帶給對方點補償什麽的。
根本不會有任何人為自己喊冤叫屈。
想到這種後果,眾藩將哪裏還坐得住,紛紛從座位上起身,不約而同地對著楊師厚拱手行禮,齊聲道:
“大帥放心,我等一定竭盡全力,十天之內攻克滄州城!如不能克城,大帥要殺要剮,我等絕無怨言!”
楊師厚聞言,心中這才轉怒為喜,溫言撫慰眾人道:“既然如此,本帥就在帥營靜候佳音了,城破之後,我會親自為你們,為全軍將士設宴慶功!向魏王請賞!”
“多謝大帥!!”
…
兩軍對戰,有時候除了比拚戰鬥力外,更重要地便是比誰的意誌更堅定。
在楊師厚的死命令下,九萬魏軍,上到將領,下到士卒,全都像得了瘋病一般,每天不計傷亡、不計代價地對著滄州城猛攻。
為了早日完成任務,康懷貞、賀瑰等地方將領,常常手握刀劍,頂著滿天箭雨,親自帶隊攻城。幾場高強度的大戰下來,這些將領的身上,幾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創傷。
這其中尤以康懷貞受的傷最多,對方在帶隊攀登城牆的時候,甚至差點被一支流矢射中腦門。
不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魏軍狂風暴雨般的無情打擊下,滄州城裏的守軍損失越來越重,漸漸地開始支撐不住,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城門,好幾次差一點就被魏軍攻破。
麵對這樣的窘境,守城的軍民將士中,不可避免地開始出現了向魏軍投降的聲音。
盧彥威派出的使者,很快來到滄州城外的魏軍軍營,順利見到了楊師厚。
軍營下,對方一麵向楊師厚拱手行禮,一麵開口說道:
“舉世皆知,我們義昌軍乃是魏國的附庸,我家主公每年都派遣使者到汴京朝拜,如今魏王令大帥興兵犯境,卻不知是什麽道理?”
楊師厚身著常服,端坐帥案,左右站滿了全副武裝的孝節軍將領。
聽到義昌軍的使者不是來向自己討饒,倒像是來問罪的,楊師厚頓時臉色一變,拍案道:
“住口!你們義昌軍節度使盧彥威,厚顏無恥、反複無常,幾次三番背叛我們魏國,我家主公早就想興師討伐他了!如今本帥率領天兵到此,汝等非但不開城投降,還敢負隅頑抗,莫不是忘了隔壁魏州的下場麽?”
上迴征討魏博,楊師厚奉齊慎之命,將魏州境內所有牙軍及其家屬親眷,全部屠戮一空,這件事給其他藩鎮牙軍帶來的心理陰影可謂非常巨大。
楊師厚的威名也因此傳遍了河北各地。
聽到楊師厚語中帶怒,那義昌軍使者膽戰心驚,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上,邊磕頭邊道:
“大帥,大帥切莫誤會,我家主公說了,他願意率領全軍將士歸順魏國,隻是現在義昌軍的主力還在幽州城下,我等暫時沒辦法拔營。”
見楊師厚臉上怒氣不減,對方咽了口唾沫,壓低聲音接著道:
“請楊大帥暫時寬限幾天,不要再攻打滄州城,等我家主公迴來,馬上讓城內守軍開門投降,兩家化幹戈為玉帛,豈不美哉?”
“一派胡言!”
楊師厚聞言,意識到對方是想拖延時間,越發感到氣憤,“盧彥威倘若真心投降,現在就可以讓滄州守軍開門,何必要等他迴師?我看他分明是假意投降,實則暗藏禍心!”
“哼,還有你這直娘的使者,嘴裏全無一句真話,本帥留你何用?來人,馬上把這廝推出去,斬首示眾!”
聽到楊師厚要殺自己,那使者嚇得屁滾尿流,趕忙高聲哀求道:“大帥,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大帥不能殺我,不能殺我啊!”
“什麽兩國交戰?”楊師厚冷笑道:“你們義昌軍乃我魏國附庸,本帥如今奉命平叛,你也是叛軍的一份子,焉有不殺之理。”
“來人,推出去,斬!”
“得令!!”
聽到楊師厚的命令,左右侍衛立刻出列,將那使者按倒在地,用繩索捆住手腳,仿佛捆豬一般拖出帳外,亂刀殺死。
…
處死了盧彥威派來的使者,楊師厚繼續組織兵馬,四麵合圍,對滄州城展開猛烈進攻。
此時的滄州城內,替盧彥威守城的是刺史孫鶴,判官呂兗,以及掌書記馮道。
這三人能力出眾,對盧彥威忠心耿耿,為了守住城池,先是打開治所府庫,取出裏麵的金銀財物,賞賜給全軍將士,接著又動員了十數萬百姓,命他們搬運糧草輜重,配合軍隊一起防守。
在孫鶴、呂兗、馮道三人,以及滄州全城軍民百姓的努力下,滄州城很快變得堅挺無比。
魏軍這邊,身為主帥的楊師厚雖然治軍嚴明,麾下的將士也個個奮勇當先、悍不畏死,但說實話,眾人更擅長的還是野戰,攻城戰並不拿手。
再加上這次出征並未提前準備火藥,因此數萬魏軍,對著滄州城連續進攻了六七日,非但沒有取得太大的成效,反而折損了許多人馬。
“豈有此理!仗打成這樣,你們是幹什麽吃的!”
楊師厚對如此戰果自然非常不滿,這日正午將領議事之時,忍不住在軍營內,對著一眾下屬大發雷霆。
“都給我聽著,本帥再給你們十日時間,倘若還是攻不下滄州城,所有兵馬使及以上的將校,一律處以極刑!兵馬使往下的節級,全部打一百軍棍!戴罪留用!!”
兵馬使以上的將校,自然是包括指揮使與都知兵馬使在內的。
此時的魏國北伐軍中,除楊師厚與王虔裕兩人屬於齊慎的親軍都指揮使外,其餘的所有都知兵馬使——例如泰寧軍的康懷貞,感化軍的李師悅、陳景瑜,義成軍的賀瑰,天平軍的劉儒、張鄰等人,全都是地方藩鎮將領。
聽到楊師厚下達了如此命令,再聯想到對方先前在魏博的所作所為,眾將領心中無不一凜。
王虔裕畢竟是魏王的人,還是副元帥,就算接下來戰事再怎麽不利,看在魏王的麵子上,楊師厚也不可能真的殺了對方。
可自己這些地方藩將就不好說了。
自己等人並非魏王的心腹嫡係,就算真的因罪被殺,事後魏王最多也就派幾個使者好言安撫自家節度使,順帶給對方點補償什麽的。
根本不會有任何人為自己喊冤叫屈。
想到這種後果,眾藩將哪裏還坐得住,紛紛從座位上起身,不約而同地對著楊師厚拱手行禮,齊聲道:
“大帥放心,我等一定竭盡全力,十天之內攻克滄州城!如不能克城,大帥要殺要剮,我等絕無怨言!”
楊師厚聞言,心中這才轉怒為喜,溫言撫慰眾人道:“既然如此,本帥就在帥營靜候佳音了,城破之後,我會親自為你們,為全軍將士設宴慶功!向魏王請賞!”
“多謝大帥!!”
…
兩軍對戰,有時候除了比拚戰鬥力外,更重要地便是比誰的意誌更堅定。
在楊師厚的死命令下,九萬魏軍,上到將領,下到士卒,全都像得了瘋病一般,每天不計傷亡、不計代價地對著滄州城猛攻。
為了早日完成任務,康懷貞、賀瑰等地方將領,常常手握刀劍,頂著滿天箭雨,親自帶隊攻城。幾場高強度的大戰下來,這些將領的身上,幾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創傷。
這其中尤以康懷貞受的傷最多,對方在帶隊攀登城牆的時候,甚至差點被一支流矢射中腦門。
不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魏軍狂風暴雨般的無情打擊下,滄州城裏的守軍損失越來越重,漸漸地開始支撐不住,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城門,好幾次差一點就被魏軍攻破。
麵對這樣的窘境,守城的軍民將士中,不可避免地開始出現了向魏軍投降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