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逃命
重生晚唐,從節度使之子開始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言說罷,孫儒不再猶豫,立刻揮手道:“拿下此獠!”
安仁義愣了愣,本能地選擇服從命令,示意兩旁的侍衛將朱瑾按倒在地。
朱瑾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好心過來提醒孫儒,對方竟會這樣對待自己,當即一麵掙紮,一麵高聲道:
“主公,主公,你一定要相信末將,否則將來必會後悔!這行宮裏全是主公的親信,如果不是對主公忠誠,末將何必要擔著性命之憂,冒死前來通稟呢,請主公明察!”
孫儒聽到這番話,一時又怔住了,心中隻覺得朱瑾說的不無道理,當即擺了擺手,讓侍衛們鬆開對方。
朱瑾心中長舒了一口氣,趕忙跪在地上,接著道:“主公如若不信末將所言,大可派人將馬殷、王潮、王審知等人請入宮中對質,看他們有何話說。”
“你說的沒錯。”孫儒沉思片刻,點了點頭,正準備吩咐安仁義按照朱瑾的話去做。
這時候,忽然有十數名宦官,慌慌張張地從不遠處闖了過來,邊跑邊高聲道:
“不好了,不好了,有大隊人馬往宮裏殺進來了,好像是防禦使馬大人,還有刺史王大人他們的兵馬……他們的人說,兩位大人得知朱瑾準備派兵逼宮,意圖謀反,因此特地過來救駕。”
“什麽?”
孫儒聞言,望了望地上的朱瑾,又望了望旁邊的安仁義,心中驚疑不定。
事到如今,他已經完全搞不清楚,究竟是朱瑾要造反,還是馬殷、王潮等人要造反了,一時間隻覺得誰都不能相信。
艱難地吞了口唾沫,一麵顫顫巍巍地後退,一麵舉起手中佩劍,望著朱瑾、安仁義,厲聲道:
“你們,你們全都不可信,個個都想謀害孤!孤不會上你們的當!!”
眼看孫儒誰都不肯相信,朱瑾急中生智,連忙站起來高聲爭辯道:“主公,我等對您絕無任何加害之意!如若不然,我與安將軍,方才大可以直接領兵衝進寢殿,何必要等主公醒來?”
“再說馬殷與王潮、王審知兄弟,素來關係不睦,如今他二人,此事人盡皆知,如今他們未得主公召見,便大舉兵馬聯手入宮,這不是暗藏禍心是什麽?”
孫儒聞言,目瞪口呆道:“那這麽說,那馬殷與王潮,果真勾結了魏國的齊慎,準備孤的造反了?孤現在該怎麽辦?”
朱瑾沉默了片刻,臉色凝重道:“事已至此,主公隻能帶著親軍侍衛,先逃出行宮再做打算了。”
原本朱瑾是打算建議孫儒到城內軍營去的,但是仔細想想,這幾個月來孫儒一直不理軍政,軍營那邊肯定早就被馬殷、王潮等人控製得差不多了,現在過去,隻可能是自投羅網。
這時候最穩妥的做法,就是逃出洛陽城,到其他地方去——
東都軍的精銳雖然駐紮在洛陽,但其他州郡也有八九萬駐軍,如果能把地方駐軍召集起來,自己這幫人起碼自保能力是有的。
“好,孤聽你的。”
事態緊急,孫儒也來不及過多思考,感覺朱瑾說得不無道理,當即點頭答應對方。
…
與此同時,另一邊。
“馬大人、王大人有令,活捉孫儒者,官升五級,賞黃金二百兩!製錢十萬貫!”
“弟兄們,殺!”
馬殷和王氏兄弟,通過行宮的臥底得知朱瑾入宮向孫儒告密的消息後,當心夜長夢多,立刻以入宮平叛為名,從軍營中點選了數萬兵馬,分別幾個不同的方向,潮水一般殺入行宮。
這幫人個個都是百戰精兵,行宮內孫儒的親軍侍衛,實力雖說也很強悍,但人數終究有限,沒過多久便被殺得大敗。
“主公勿懼,有末將在,這幫反賊休想傷主公一根毫毛!”
安仁義、朱瑾領著殘餘的兵馬,一路護衛孫儒,邊戰邊退,身邊不斷有士兵被殺死,局勢危在旦夕。
虧得朱瑾、安仁義武藝高強。
朱瑾擅長使槊,無論馬槊、步槊,皆使得招法圓滿、密不透風,每出手一次,便要帶走幾條性命。
安仁義擅長開弓,無論馬弓、步弓,都能夠百步穿楊、箭無虛發,每上弦射出,中箭者無不立斃。
五代初期有這樣的說法,“誌誠之弓十,不當瑾槊一;瑾槊之十,不當仁義弓之一”。
意思是說,米誌誠(淮南名將,臣屬於楊行密,以騎射聞名)的弓術再增強十倍,也比不上朱瑾的槊術,而朱瑾的槊術再增強十倍,也比不上安仁義的弓術。
朱瑾擅長使槊,在唐末五代算是比較出名的,而安仁義則是公認的神射手,論開弓射箭,幾乎沒有人能和他相提並論。
在安仁義和朱瑾的保護下,孫儒成功逃出行宮,接著一路向西躲避追兵,趁著天色漸晚、夜幕降臨,最後竟成功跑出了洛陽城。
“你們這幫廢物,幾萬人打幾千人,還能讓他們跑了?”
“都給我追!若是放跑了孫儒,迴來所有節級將校,全都要受罰!”
得知孫儒等人不但跑出行宮,還逃出了洛陽,馬殷、王潮等人又驚又怒,也不管天黑與否,立刻點起數千騎兵,一路向西追擊,誓要將孫儒殺死才肯罷休。
“前邊是什麽地方?”
“主公,前麵是壽安縣城,天已經黑了,馬殷、王潮他們,應該不會追到這裏。”
孫儒這邊,一行人死裏逃生,沿著洛水馬不停蹄地向西逃竄,費盡周折,終於在天徹底黑下來前,順利跑到了壽安縣城。
古代本就缺乏照明工具,孫儒等人出城時又太過匆忙,根本沒來得及帶上火把,倘若天黑不找地方休息,很容易走散。
因此眾人沒怎麽猶豫,便決定要在壽安縣城裏歇息一夜,就算真要逃跑,也得等明天天亮了再說。
“開門,開門,我等是洛陽郡王的兵馬!你們守城長官是誰,還不趕快出來拜見郡王!”
發現壽安縣城城門緊閉,朱瑾立刻帶人上前叩門,要求守城士兵放自己等人進去。
城頭的士兵聞言,不敢擅自做主,趕忙迴城稟報自己的上官,很快壽安縣的縣令與鎮遏兵馬使,便一起來到城頭。
確認了來人果真是孫儒後,壽安縣令與鎮遏兵馬使不敢怠慢,立刻命士兵打開城門,將眾人迎入城內,接著給他們準備了舒適的房間,又安排婢女端來好酒好菜,伺候眾人飲食。
孫儒奔波勞累了大半天,好不容易安頓下來,見到酒菜後,立刻就要動筷子。
朱瑾多了個心眼,忙提醒道:“防人之心不可無,主公應該先找人試吃,免得有詐。”
“說得是,孤久居深宮,竟連這些最基本的經驗,都忘得一幹二淨了。”
孫儒聞言,不由得歎息良久。
安仁義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主公隻要重新振作,將來未必沒有卷土重來的一天!”
“卷土重來?孤還有機會麽?”
孫儒口中沒有明說,心下卻陣陣苦笑。
安仁義愣了愣,本能地選擇服從命令,示意兩旁的侍衛將朱瑾按倒在地。
朱瑾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好心過來提醒孫儒,對方竟會這樣對待自己,當即一麵掙紮,一麵高聲道:
“主公,主公,你一定要相信末將,否則將來必會後悔!這行宮裏全是主公的親信,如果不是對主公忠誠,末將何必要擔著性命之憂,冒死前來通稟呢,請主公明察!”
孫儒聽到這番話,一時又怔住了,心中隻覺得朱瑾說的不無道理,當即擺了擺手,讓侍衛們鬆開對方。
朱瑾心中長舒了一口氣,趕忙跪在地上,接著道:“主公如若不信末將所言,大可派人將馬殷、王潮、王審知等人請入宮中對質,看他們有何話說。”
“你說的沒錯。”孫儒沉思片刻,點了點頭,正準備吩咐安仁義按照朱瑾的話去做。
這時候,忽然有十數名宦官,慌慌張張地從不遠處闖了過來,邊跑邊高聲道:
“不好了,不好了,有大隊人馬往宮裏殺進來了,好像是防禦使馬大人,還有刺史王大人他們的兵馬……他們的人說,兩位大人得知朱瑾準備派兵逼宮,意圖謀反,因此特地過來救駕。”
“什麽?”
孫儒聞言,望了望地上的朱瑾,又望了望旁邊的安仁義,心中驚疑不定。
事到如今,他已經完全搞不清楚,究竟是朱瑾要造反,還是馬殷、王潮等人要造反了,一時間隻覺得誰都不能相信。
艱難地吞了口唾沫,一麵顫顫巍巍地後退,一麵舉起手中佩劍,望著朱瑾、安仁義,厲聲道:
“你們,你們全都不可信,個個都想謀害孤!孤不會上你們的當!!”
眼看孫儒誰都不肯相信,朱瑾急中生智,連忙站起來高聲爭辯道:“主公,我等對您絕無任何加害之意!如若不然,我與安將軍,方才大可以直接領兵衝進寢殿,何必要等主公醒來?”
“再說馬殷與王潮、王審知兄弟,素來關係不睦,如今他二人,此事人盡皆知,如今他們未得主公召見,便大舉兵馬聯手入宮,這不是暗藏禍心是什麽?”
孫儒聞言,目瞪口呆道:“那這麽說,那馬殷與王潮,果真勾結了魏國的齊慎,準備孤的造反了?孤現在該怎麽辦?”
朱瑾沉默了片刻,臉色凝重道:“事已至此,主公隻能帶著親軍侍衛,先逃出行宮再做打算了。”
原本朱瑾是打算建議孫儒到城內軍營去的,但是仔細想想,這幾個月來孫儒一直不理軍政,軍營那邊肯定早就被馬殷、王潮等人控製得差不多了,現在過去,隻可能是自投羅網。
這時候最穩妥的做法,就是逃出洛陽城,到其他地方去——
東都軍的精銳雖然駐紮在洛陽,但其他州郡也有八九萬駐軍,如果能把地方駐軍召集起來,自己這幫人起碼自保能力是有的。
“好,孤聽你的。”
事態緊急,孫儒也來不及過多思考,感覺朱瑾說得不無道理,當即點頭答應對方。
…
與此同時,另一邊。
“馬大人、王大人有令,活捉孫儒者,官升五級,賞黃金二百兩!製錢十萬貫!”
“弟兄們,殺!”
馬殷和王氏兄弟,通過行宮的臥底得知朱瑾入宮向孫儒告密的消息後,當心夜長夢多,立刻以入宮平叛為名,從軍營中點選了數萬兵馬,分別幾個不同的方向,潮水一般殺入行宮。
這幫人個個都是百戰精兵,行宮內孫儒的親軍侍衛,實力雖說也很強悍,但人數終究有限,沒過多久便被殺得大敗。
“主公勿懼,有末將在,這幫反賊休想傷主公一根毫毛!”
安仁義、朱瑾領著殘餘的兵馬,一路護衛孫儒,邊戰邊退,身邊不斷有士兵被殺死,局勢危在旦夕。
虧得朱瑾、安仁義武藝高強。
朱瑾擅長使槊,無論馬槊、步槊,皆使得招法圓滿、密不透風,每出手一次,便要帶走幾條性命。
安仁義擅長開弓,無論馬弓、步弓,都能夠百步穿楊、箭無虛發,每上弦射出,中箭者無不立斃。
五代初期有這樣的說法,“誌誠之弓十,不當瑾槊一;瑾槊之十,不當仁義弓之一”。
意思是說,米誌誠(淮南名將,臣屬於楊行密,以騎射聞名)的弓術再增強十倍,也比不上朱瑾的槊術,而朱瑾的槊術再增強十倍,也比不上安仁義的弓術。
朱瑾擅長使槊,在唐末五代算是比較出名的,而安仁義則是公認的神射手,論開弓射箭,幾乎沒有人能和他相提並論。
在安仁義和朱瑾的保護下,孫儒成功逃出行宮,接著一路向西躲避追兵,趁著天色漸晚、夜幕降臨,最後竟成功跑出了洛陽城。
“你們這幫廢物,幾萬人打幾千人,還能讓他們跑了?”
“都給我追!若是放跑了孫儒,迴來所有節級將校,全都要受罰!”
得知孫儒等人不但跑出行宮,還逃出了洛陽,馬殷、王潮等人又驚又怒,也不管天黑與否,立刻點起數千騎兵,一路向西追擊,誓要將孫儒殺死才肯罷休。
“前邊是什麽地方?”
“主公,前麵是壽安縣城,天已經黑了,馬殷、王潮他們,應該不會追到這裏。”
孫儒這邊,一行人死裏逃生,沿著洛水馬不停蹄地向西逃竄,費盡周折,終於在天徹底黑下來前,順利跑到了壽安縣城。
古代本就缺乏照明工具,孫儒等人出城時又太過匆忙,根本沒來得及帶上火把,倘若天黑不找地方休息,很容易走散。
因此眾人沒怎麽猶豫,便決定要在壽安縣城裏歇息一夜,就算真要逃跑,也得等明天天亮了再說。
“開門,開門,我等是洛陽郡王的兵馬!你們守城長官是誰,還不趕快出來拜見郡王!”
發現壽安縣城城門緊閉,朱瑾立刻帶人上前叩門,要求守城士兵放自己等人進去。
城頭的士兵聞言,不敢擅自做主,趕忙迴城稟報自己的上官,很快壽安縣的縣令與鎮遏兵馬使,便一起來到城頭。
確認了來人果真是孫儒後,壽安縣令與鎮遏兵馬使不敢怠慢,立刻命士兵打開城門,將眾人迎入城內,接著給他們準備了舒適的房間,又安排婢女端來好酒好菜,伺候眾人飲食。
孫儒奔波勞累了大半天,好不容易安頓下來,見到酒菜後,立刻就要動筷子。
朱瑾多了個心眼,忙提醒道:“防人之心不可無,主公應該先找人試吃,免得有詐。”
“說得是,孤久居深宮,竟連這些最基本的經驗,都忘得一幹二淨了。”
孫儒聞言,不由得歎息良久。
安仁義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主公隻要重新振作,將來未必沒有卷土重來的一天!”
“卷土重來?孤還有機會麽?”
孫儒口中沒有明說,心下卻陣陣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