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銀槍
重生晚唐,從節度使之子開始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曄與何淑妃前腳剛隨朱友恭離開,後腳李存孝的數百沙陀鐵騎便追了過來。
不過眼前的情況對沙陀軍並不樂觀。
為了阻止李存孝搶奪皇帝,同時給朱友恭等人拖延時間,梁將張存敬已在官道正麵提前布置好軍陣。
梁軍軍陣,清一色皆是騎兵,人人身材高大、身披重甲,顯然都是百戰精銳。軍陣前後共分四列,每列約莫一千人,彼此相距五十步。
張存敬之所以如此布陣,自然是為了與李存孝打車輪戰,屆時兩軍交手,梁軍的四列騎兵可輪流出陣,交替衝鋒,持續消耗李存孝兵力。
李存孝久經戰陣,很快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當下眉頭緊皺,勒馬停在官道對麵,望著梁軍的陣法,對左右道:
“你等可有信心破此敵陣?”
沙陀騎兵們剛和鳳翔軍作戰結束,又馬不停蹄地和李存孝一路追趕到此,早就累得汗流浹背、氣喘籲籲,抬頭看到對麵梁軍是自己的數倍,心中皆無底氣。
紛紛搖頭道:“將軍恕罪,非是弟兄們不肯賣命,實在是敵強我弱、眾寡懸殊,倘若我等強行出戰,恐怕未必能討什麽便宜。”
沙陀騎兵雖然勇貫天下,畢竟也是血肉之軀,眾人從正午就開始連續高強度作戰,到現在還沒吃上一口飽飯,實際上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聽了眾人的話,李存孝猶豫許久,最後長歎一聲道:“罷罷罷,既然如此,那便撤兵吧……迴去節帥若有怪罪,本將軍一力承擔就是。”
李存孝作戰雖然勇猛無畏,但他並不是那種不會體恤下屬,隻會埋頭打仗的莽夫。作為當世少有的名將,對方很清楚自己現在麵臨的局麵,避戰才是最好的選擇,當即下令撤退。
“將軍,沙陀人撤了,要不要末將帶人追上去,給他們點厲害嚐嚐?”
發現李存孝等人正在撤退,梁軍這邊,幾名兵馬使立刻躍躍欲試,主動向主帥張存敬請戰。
張存敬性格沉穩,搖頭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眼下保護皇帝安全迴到蒲州才是當務之急。你等若不放心,可派幾個斥候尾隨,看看沙陀人是不是真的撤了,還是有什麽別的陰謀。”
“遵命。”
…
陝州,澠池官道。
李存孝領著數百勞而無功的沙陀騎兵,一路垂頭喪氣、無精打采地騎馬前行,準備先向北渡過黃河,而後再從懷州、澤州方向,返迴潞州。
張存敬派出的十數名斥候,跟了李存孝等人整整一路。眼看斜日沉沉、天色漸晚,眾斥候隻道沙陀士兵不會再迴頭了,這才不再尾隨監視,紛紛向西折返,迴去向張存敬複命。
李存孝見狀,也不派人追趕,此刻他和麾下的士兵,人困馬乏、饑腸轆轆,一個個餓得眼冒金星,隻想盡快趕迴河東。
“將軍,不好了……前麵,前麵又出現了大隊人馬!”
李存孝正低著頭默默趕路,耳邊忽然傳來幾名行軍探馬的聲音。
聽到前方又有兵馬,李存孝嚇了一激靈,趕忙昂起頭詢問:“怎麽迴事,說清楚!哪裏來的兵馬,來了多少人?”
眾斥候搖頭道:“他們不打旗幟,看不出哪裏兵馬,我等遠遠望去,隻見對方步騎兼有,個個身穿白袍白甲,龍行虎步、刀戟如林,總數恐怕不啻上萬。”
“白袍白甲?這是哪家藩鎮?”
李存孝百思不得其解,自顧自道:“不管他們是誰派來的,隻要不是梁國,那便與我們河東沒有仇怨。”
“這幫人隻怕也是收到風聲,來搶皇帝的,反正現在皇帝不在我等手中,你們過去問問他們是誰,也許咱們可以借助對方再把皇帝搶迴來。”
“遵命。”
此刻出現在李存孝等人前方白甲白袍的上萬大軍,不是別人,正是魏國除葛從周外的第一名將楊師厚,以及對方麾下的孝節軍。
齊慎知道楊師厚能力出眾,因此自孝節軍創立以來,便一直格外偏袒這支親軍,無論吃穿用度,還是軍械馬匹,孝節軍都是所有魏國親軍中最上等的。之所以如此,為的就是將孝節軍打造成一支能與沙陀鐵騎相提並論的強軍。
楊師厚顯然沒有辜負齊慎的期望。
孝節軍總數約在三萬人左右(已經超出編製),其中步兵兩萬,騎兵一萬——此次出征,楊師厚隻帶了一半人馬。
在楊師厚的嚴格訓練以及多次實戰下,如今的孝節軍士兵,人人身強體健、令行禁止,立不動搖、進不迴顧,綜合實力完全不輸沙陀人,甚至有些方麵還要強於對方。
沙陀騎兵固然剽悍勇猛,但總體來說更長於騎戰,步戰能力很一般,而孝節軍則“步、騎、射”俱精,上馬就是精騎,下馬就是重步兵,拿起弓弩就是神射手。
為了更好地提升士兵凝聚力,楊師厚在征得齊慎同意後,特地讓自己麾下的三萬士兵,統一更換了白色的戰甲、戰袍和戰旗,且不論步騎,人人皆手持一柄銀白色的鐵槍,孝節軍因此獲得一個新名字——銀槍孝節軍。
“這麽說,對麵來的當真是魏軍?”
片刻之後,從斥候口中確認了楊師厚等人的身份,李存孝心中大喜,趕忙親自騎馬上前,迫不及待想要和楊師厚敘舊。
當初宣武軍發生內亂,李存孝奉李克用之命率兵支援齊慎,期間曾與楊師厚互相結識。當時楊師厚見李存孝帶來的沙陀兵,耐饑寒、善騎射,打起仗來以一敵十,還虛心向李存孝請教如何練兵,說起來兩人算是舊相識。
“嘶……楊兄弟,這,這些都是你的兵馬?”
李存孝帶著麾下沙陀騎兵緩緩來到楊師厚麵前,舉目望去,看到對方身後的一萬五千名士兵,人人軍容整肅、甲胄儼然,繞是帶慣了精銳的李存孝,心中亦不由得暗自吃驚。
沒想到這才幾年沒見,魏軍的實力就已經如此強悍了,若是再讓對方這樣發展下去,今後這普天之下,還有哪家藩鎮會是他們的對手?
李存孝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不過眼前的情況對沙陀軍並不樂觀。
為了阻止李存孝搶奪皇帝,同時給朱友恭等人拖延時間,梁將張存敬已在官道正麵提前布置好軍陣。
梁軍軍陣,清一色皆是騎兵,人人身材高大、身披重甲,顯然都是百戰精銳。軍陣前後共分四列,每列約莫一千人,彼此相距五十步。
張存敬之所以如此布陣,自然是為了與李存孝打車輪戰,屆時兩軍交手,梁軍的四列騎兵可輪流出陣,交替衝鋒,持續消耗李存孝兵力。
李存孝久經戰陣,很快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當下眉頭緊皺,勒馬停在官道對麵,望著梁軍的陣法,對左右道:
“你等可有信心破此敵陣?”
沙陀騎兵們剛和鳳翔軍作戰結束,又馬不停蹄地和李存孝一路追趕到此,早就累得汗流浹背、氣喘籲籲,抬頭看到對麵梁軍是自己的數倍,心中皆無底氣。
紛紛搖頭道:“將軍恕罪,非是弟兄們不肯賣命,實在是敵強我弱、眾寡懸殊,倘若我等強行出戰,恐怕未必能討什麽便宜。”
沙陀騎兵雖然勇貫天下,畢竟也是血肉之軀,眾人從正午就開始連續高強度作戰,到現在還沒吃上一口飽飯,實際上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聽了眾人的話,李存孝猶豫許久,最後長歎一聲道:“罷罷罷,既然如此,那便撤兵吧……迴去節帥若有怪罪,本將軍一力承擔就是。”
李存孝作戰雖然勇猛無畏,但他並不是那種不會體恤下屬,隻會埋頭打仗的莽夫。作為當世少有的名將,對方很清楚自己現在麵臨的局麵,避戰才是最好的選擇,當即下令撤退。
“將軍,沙陀人撤了,要不要末將帶人追上去,給他們點厲害嚐嚐?”
發現李存孝等人正在撤退,梁軍這邊,幾名兵馬使立刻躍躍欲試,主動向主帥張存敬請戰。
張存敬性格沉穩,搖頭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眼下保護皇帝安全迴到蒲州才是當務之急。你等若不放心,可派幾個斥候尾隨,看看沙陀人是不是真的撤了,還是有什麽別的陰謀。”
“遵命。”
…
陝州,澠池官道。
李存孝領著數百勞而無功的沙陀騎兵,一路垂頭喪氣、無精打采地騎馬前行,準備先向北渡過黃河,而後再從懷州、澤州方向,返迴潞州。
張存敬派出的十數名斥候,跟了李存孝等人整整一路。眼看斜日沉沉、天色漸晚,眾斥候隻道沙陀士兵不會再迴頭了,這才不再尾隨監視,紛紛向西折返,迴去向張存敬複命。
李存孝見狀,也不派人追趕,此刻他和麾下的士兵,人困馬乏、饑腸轆轆,一個個餓得眼冒金星,隻想盡快趕迴河東。
“將軍,不好了……前麵,前麵又出現了大隊人馬!”
李存孝正低著頭默默趕路,耳邊忽然傳來幾名行軍探馬的聲音。
聽到前方又有兵馬,李存孝嚇了一激靈,趕忙昂起頭詢問:“怎麽迴事,說清楚!哪裏來的兵馬,來了多少人?”
眾斥候搖頭道:“他們不打旗幟,看不出哪裏兵馬,我等遠遠望去,隻見對方步騎兼有,個個身穿白袍白甲,龍行虎步、刀戟如林,總數恐怕不啻上萬。”
“白袍白甲?這是哪家藩鎮?”
李存孝百思不得其解,自顧自道:“不管他們是誰派來的,隻要不是梁國,那便與我們河東沒有仇怨。”
“這幫人隻怕也是收到風聲,來搶皇帝的,反正現在皇帝不在我等手中,你們過去問問他們是誰,也許咱們可以借助對方再把皇帝搶迴來。”
“遵命。”
此刻出現在李存孝等人前方白甲白袍的上萬大軍,不是別人,正是魏國除葛從周外的第一名將楊師厚,以及對方麾下的孝節軍。
齊慎知道楊師厚能力出眾,因此自孝節軍創立以來,便一直格外偏袒這支親軍,無論吃穿用度,還是軍械馬匹,孝節軍都是所有魏國親軍中最上等的。之所以如此,為的就是將孝節軍打造成一支能與沙陀鐵騎相提並論的強軍。
楊師厚顯然沒有辜負齊慎的期望。
孝節軍總數約在三萬人左右(已經超出編製),其中步兵兩萬,騎兵一萬——此次出征,楊師厚隻帶了一半人馬。
在楊師厚的嚴格訓練以及多次實戰下,如今的孝節軍士兵,人人身強體健、令行禁止,立不動搖、進不迴顧,綜合實力完全不輸沙陀人,甚至有些方麵還要強於對方。
沙陀騎兵固然剽悍勇猛,但總體來說更長於騎戰,步戰能力很一般,而孝節軍則“步、騎、射”俱精,上馬就是精騎,下馬就是重步兵,拿起弓弩就是神射手。
為了更好地提升士兵凝聚力,楊師厚在征得齊慎同意後,特地讓自己麾下的三萬士兵,統一更換了白色的戰甲、戰袍和戰旗,且不論步騎,人人皆手持一柄銀白色的鐵槍,孝節軍因此獲得一個新名字——銀槍孝節軍。
“這麽說,對麵來的當真是魏軍?”
片刻之後,從斥候口中確認了楊師厚等人的身份,李存孝心中大喜,趕忙親自騎馬上前,迫不及待想要和楊師厚敘舊。
當初宣武軍發生內亂,李存孝奉李克用之命率兵支援齊慎,期間曾與楊師厚互相結識。當時楊師厚見李存孝帶來的沙陀兵,耐饑寒、善騎射,打起仗來以一敵十,還虛心向李存孝請教如何練兵,說起來兩人算是舊相識。
“嘶……楊兄弟,這,這些都是你的兵馬?”
李存孝帶著麾下沙陀騎兵緩緩來到楊師厚麵前,舉目望去,看到對方身後的一萬五千名士兵,人人軍容整肅、甲胄儼然,繞是帶慣了精銳的李存孝,心中亦不由得暗自吃驚。
沒想到這才幾年沒見,魏軍的實力就已經如此強悍了,若是再讓對方這樣發展下去,今後這普天之下,還有哪家藩鎮會是他們的對手?
李存孝忍不住咽了口唾沫。